佛學術語,乃古代印度十三種外道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本際外道
- 類型:佛學術語
佛學術語,乃古代印度十三種外道之一。
佛學術語,乃古代印度十三種外道之一。主張過去之初有本際,從此而衍生萬物。本際,即最初之邊際。[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末]1...
"本際"詞源為古代印度與原始佛教同時代的外道思想流派解釋世界本源的哲學範疇。"本際"雖在漢譯佛典中也間有使用,但在大乘經典中,才被賦予形上學的內涵,逐漸突出其"本體"色彩。"本際"又曾經是道教與中國佛教哲學的範疇之一。道教學者借"本際"一詞的多義性,探討"道體"與"道性"的本體之究竟和本源之起始,詮釋"道...
(三)外道十六宗,又作十六異論、十六外道、十六計。據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載,即:⑴因中有果宗,如雨眾外道(或稱雨際外道)之說。⑵從緣顯了宗,如聲論、數論之一派說。⑶去來實有宗,如勝論、時論外道之說。⑷計我實有宗,如數論、勝論、離系等一切之外道及小乘犢子部之說。⑸諸法皆常宗,如...
音譯縛利沙鍵拏又稱雨際外道。乃數論學派十八部之一。然又有以雨眾外道為數論學派之別稱者。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末載,此派為迦毗羅仙上足弟子筏里沙所立。筏里沙,梵名Va^rs!ya ,又作伐里娑,意譯雨期,生於印度之雨期,故名。又依俱舍遁麟記卷一載,其弟子多如雨際時之雨,故稱雨際外道。此外道主張...
九十六種外道,佛教用語。相傳古印度有九十六種外道。《大毗婆沙論》卷六十六:“信有因果,不愚因果, 如是正見, 九十六種外道所無。”據《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五,皆從六師外道分出形成:“六師者, 一師十五種教, 以授弟子,為教各異,弟子受行各成異見,如是一師出十五種異見;師則有法與弟子不同...
邪魔外道,出自《藥師經》的漢語成語,意思指妨害正道的邪說和行為,比喻不符合正統思想的主張或教義,也比喻妖精鬼怪或品行不端的人。基本釋義 指妨害正道的邪說和行為,比喻不符合正統思想的主張或教義,也比喻妖精鬼怪或品行不端的人。成語出處 《藥師經》:“又信世間邪魔外道、妖孽之師,妄說禍福。”成語用法...
佛教稱其為“迦毗羅論”或“雨眾外道”、“雨際外道”。但數論並不屬於早期佛典常提及的六師外道。六師外道為沙門思潮興起的產物,其共同特點是反對吠陀及其壟斷者婆羅門。而數論恰恰相反,它承認吠陀的權威,被視為正統的六派哲學之一(六派哲學分別是最占主流地位的吠檀多和數論、勝論、正理論、彌曼差、瑜伽)...
三聚淨戒是總括大乘菩薩一切戒律的三個分類,即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三聚淨戒這個名稱最初見於陳、隋之際天台家等有關著述,但其內容早已見諸譯籍。三聚淨戒簡介 菩薩戒本沒有特殊的戒相,《法華經·安樂行品》所舉的不親近國王、王子、外道、梵志、凶戲、相撲等十項“不親近處”,可說是大乘菩薩...
為印度古代外道所執六十二見中,依前際(過去)而起之分別見解。有兩大類,故又稱二種無因生論、二無因生論。即:(一)先生於無想天,命終後又轉生人間,此類人雖有宿世通,能憶知彼出於無想天及其後之情形,但卻不能憶知彼生於無想天以前之所有情形,遂妄以為其本時乃無因而生,諸法亦無因而生。(二)自...
外道,例如道教或氣功,也有此類修法,但與密宗的修法是名同義不同。密宗修的氣脈明點最終可證悟空性,而顯宗從來不知道這點,不是當初佛不了知,而是佛在轉法輪時要應機施教。經由氣脈明點的修法證悟空性是非常快速的,譬如你用一定時間觀想頭痛,頭一定會痛起來;如用棍子直接打頭,則立刻會痛。顯密之差別亦...
耆那教(qí nà jiào),又稱耆教(英文寫法:Jaina 意為聖人)是印度傳統宗教之一,創始人稱作大雄(筏馱摩那),其教徒的總數約400萬人。耆那教在漢譯佛典中稱為尼乾外道、無系外道、裸形外道、無慚外道或宿作因論等。印度有0.4%的居民信奉耆那教,該教教徒的信仰是理性高於宗教,認為正確的信仰、知識、...
中觀思想根源於初期大乘時期流通的《般若經》,龍樹撰寫了《中觀論》來闡述正確的中觀思想與修持方法,提出二十四觀,以此來評破外道與小乘部派等其他學派的理論,在大乘佛教中極受重視。中觀的修行者,通常也會以此二十四觀為主題來進行觀想。後世許多學派繼承龍樹的想法,並加以開展。最著名的三大學派,包括中觀派、...
(三)名字,指佛及無學聖者,我見、我慢雖已去除,全無我執,為隨世間流布,故說‘我’語。如佛經中,所謂‘如是我聞’、‘設我得佛’等皆是,此等稱呼五蘊和合之人,僅假借其名而無實體之我,即是隨世流布我。大乘佛教雖破斥小乘、外道、凡夫等執著五蘊和合之假我為實體,然並不擯除名字之假我。
關於得神通的方法,外道、二乘、菩薩等各有不同,外道依據世間有漏禪定而起神通;二乘是依背舍、勝處、一切處,修十四變化而得神通;行六度的菩薩則因禪定得五神通,坐於道場時能得六通的神通,而鬼、畜、諸天等則有與生俱來的一些小神通力。《大乘義章》卷二十列舉出了“生四禪天后自然得到的報通,仙人...
不思議空是佛學術語,佛、菩薩所證得之空,斷絕有無差別,非二乘凡夫所能測知,故稱不思議空。佛學術語,(一)又作第一義空。佛、菩薩所證得之空,斷絕有無差別,非二乘凡夫所能測知,故稱不思議空。勝鬘經寶窟引龍樹之說,謂空有外道邪道空、但空、無所得空三種。但空即二乘空智,無所得空即菩薩之...
異教就不同宗教信仰者而言各有所指。例如就基督徒或基督信仰而言,異教或異教信仰指的是基督信仰之外的宗教信仰,如佛教、道教、伊斯蘭教與許多新興宗教;相對地,佛教雖然對其它宗教極為包容,如允許佛教徒閱覽其他宗教書籍等,不過仍稱佛教以外的基督教、伊斯蘭教等為異教或外道。異教通常信仰黑暗之類與光明不同的...
在佛教興起前,婆羅門教是印度的主要宗教,婆羅門教思潮占有統治的地位。婆羅門教主張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和婆羅門至上三大綱領。據佛經說這些思潮有“六師”和“九十六種外見”,其中主要的有順世論、耆那教和生活派(又稱邪命外道)等等。在後三個時期中還出現了很多在理論和修持上不同的派別。從公元3世紀下半葉...
"道學"觀念作為動詞使用,首見於今本《禮記·大學》;作為名詞使用,首見於東漢初年王充的《論衡》一書,其基本含義泛指關於"道"的學問,具體的對象指向乃是與儒學密切相關的"經學";三國兩晉時期佛教學者沿用了"道學"一詞,用以指稱佛教、外道、道教;南北朝時期道教學者亦開始使用"道學"一詞,主要含義乃是"學道"一詞的...
今盡此形,亦復如是。而我本來不見菩提。云何更有成菩提事。當知今日一切物象,皆本無因。由此計度,亡正遍知,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一外道,立無因論。行陰十魔境 ①計本無因(過去無因惡見)一者、是人見本無因。何以故?是人既得生機全破。乘於眼根八百功德,見八萬劫所有眾生,業流...
一分常論為印度古代外道所執六十二見之一;屬於計執前際而起之常見。此類外道共有四種,故又稱四種一分常論、四一分常論。彼等繫於前生、後生,或色心之一半而起常見者,故稱一分常論。即:(一)謂外道得宿住通,能觀前世,而以為諸趣皆由梵天之意所化;如是,不見大梵天之始終,故以為大梵天為‘常’...
四禪九天,其中前三天是凡夫天,第四天是外道天,後五天就是聖者天,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五淨居天(五不還天)。經文中的記述 《起世因本經》:“諸比丘。此三界中。有三十八諸眾生類。何者是其三十八種。諸比丘。欲界之中有十二種。色界中有二十二種。無色界中復有四種。諸比丘。於中何者是其欲界十二種類。
章嘉教派論 章嘉教派論,藏傳佛教書名。章嘉·若必多吉著。首先闡述並批判古印度幾種外道的基本觀點。然後從基、道、果三方面概述佛教小乘有部、經部,大乘的唯識宗和中觀宗的理論,著重介紹中觀應成派關於無我、緣起、二諦的論點。最後概述密咒乘的內容。
即落外道。見有生。趣其滅。即落聲聞道。不見有生。唯見有滅。即落緣覺道。法本不生。今亦無滅。不起二見。不厭不欣。一切諸法。唯是一心。然後乃為佛乘也。凡夫皆逐境生心。心遂欣厭。若欲無境。當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滅。若不忘心而但除境。境不可除。只益紛擾。故萬法唯心。心亦不...
【二十五種外道冥諦】[出華嚴經隨疏演義鈔]二十五種冥諦者。乃是迦毗羅外道之所計也。蓋此外道。亦修禪定。有神通力。知八萬劫中事。八萬劫前。冥然不知。謂之冥諦。從冥初自性。生智大。乃至神我。開成二十五諦。合為九位也。(梵語迦毗羅。華言黃色。劫。梵具雲劫波。華言分別時節。)一冥初自性謂此外...
因為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佛教以外的很多外道,包括當時占據主流地位的婆羅門教等大多數宗教描述的世界有可能是這樣。佛為了漸漸引導這些人,所以暫時沒有宣講與當時世人截然不同的世界觀,否則不但沒人理解,還會遭致各種非議。比如,在兩千多年前,也出現過比較準確的世界觀——日心論。但由於當時人們的天文知識遠...
’”其他的在元明清之後的中國文學名著中,大量可見今天懷川人仍在使用的辭彙,如:忔皺、澁奈、佯打耳睜、齊楚、打饑荒、外道、拐孤、涅、作反、不好、背晦、待見、填還、閣氣、尋趁、殺才、痰氣、下作、擱勢、行當、年把、一逕、日怪道、一行、噔叨、肐膝蓋、扎煞、撞喪、惡水、廝跟、作鬧、飢癆、...
然《太上天壇玉格》載,經云:一切上真天仙神將,不附生人之體,若輒附人語者,決是邪魔外道,不正之鬼,多是土地及司命能作此怪,行法之士當審察之。況《女青天律》云:諸邪神妄托上真名字者,送下獲湯地獄,或付逆鱗將軍,令其萬死千生,不捨晝夜。雖然被稱為乩童,但實際上也有年紀很大的。神明上身...
有的人用心不正確,他總在相上轉,不是在用心上下工夫,所以他不能得道,外道就是這樣。有的人認為儒釋道是一家,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儒教只是世間法,道教也是世間法,它不是出世間法,和佛法不一樣,佛法是在心地下工夫,它是出世間法。有些是在表面上下工夫,它不是出世間法,所以不能了脫生死。佛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