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拼音:fú、fù)是現代漢語常用字。服的古字寫作“𠬝”,最早見於商代甲骨文。“𠬝”像以手捕人,本意指降服、使順從。後來加上“舟”,表示將被馴服的人裝船運走,其含義也是使順從。由本義出發,“服"字又可引申為佩服、信服、從事、致力、擔任、使用、適應等義。由使用、適應引申,“服”還被用為飲用或吞服藥物等。另外,“服”又指衣服,這實際上是由“服侍”之義假借而來的。因為對於人的軀體來說,服裝也是為其服務的一樣道具。以上義均讀fú。“服”讀“fù”音時,用作量詞,特指中藥的劑量。如:兩服藥。
(基本信息欄主要參考資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服
- 外文名:clothes; dress
- 拼音:fú、fù、bó
- 注音:ㄈㄨˊ、ㄈㄨˋ、ㄅㄛˊ
- 部首:月
- 五筆:EBCY
- 倉頡:BSLE
- 總筆畫:8
- 筆順:ノ㇆一一㇆丨フ㇏
- 鄭碼:QYXS
- 統一碼:670D
- 平水韻:入聲一屋
- 字級:常用字、一級字(1190)
- 四角碼:77247
- 異體:𠬩𣍞𦨈𦨕𦩟𨈞𦨋
- 古字:𠬝、𠬨
字源解說
詳細字義
拼音 | 詞性 | 釋義 | 英譯 | 例句 | 例詞 |
---|---|---|---|---|---|
fú | 動詞 | 承認;信服;佩服。 | admit;obey;submit (oneself) to | 你有道理,我算服了你了。《史記·孟嘗君列傳》:自是之後,客皆服。 | 服從;服輸;心服口服 |
使順從、降服。 | be convinced;convice | 以理服人。 《史記·伍子胥列傳》:當是時,吳以伍子胥、孫武之謀,西破彊楚,北威齊晉,南服越人。 | 服眾 | ||
飲用或食用(藥物)。 | take(medicine) | 《禮記·曲禮下》:醫不三世,不服其藥。 巴金《春》二十:他服了藥,睡了十多天才漸漸地好起來。 | 服藥;內服;服毒 | ||
擔任(職務);承當(義務或刑罰)。 | serve as;be engaged in | 《尚書·呂刑》:五罰不服,正於五過。 | 服刑;服役 | ||
〈文言〉任用;使用。 | use;appoint | 屈原《離騷》:謇吾法夫前脩兮,非世俗之所服。 | |||
〈文言〉實行;施行。 | 《尚書·說命中》:旨哉!說乃言惟服。 | ||||
〈文言〉執持。 | 《詩經·小雅·六月》:共武之服,以定王國。韋昭註:“服,執也。” | ||||
習慣;適應。 | be accustomed to | 不服水土。 屈原《九章·橘頌》:後皇嘉樹,橘徠服兮。 | |||
〈文言〉銘記;思念。 | engrave on one’s mind;always remember | 《詩經·周南·關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 服膺 | ||
〈文言〉駕;乘。 | 《晏子春秋·外篇下十六》:景公游於災,聞晏子死,公乘侈輿服繁駔驅之。 | ||||
〈文言〉習,學習。 | 《禮記·孔子閒居》:何為其然也,君子之服之也,猶有五起焉。 | ||||
穿衣。 | put on;dress on | 《詩經·魏風·葛屨》:要之襋之,好人服之。 | 服喪 | ||
〈文言〉佩戴;佩帶。 | 屈原《離騷》:戶服艾以盈要兮,謂幽蘭其不可佩。 | ||||
〈文言〉服喪。 | mourning | 《後漢書·劉平傳》:服闕,服全椒長。 | 服制;服除;服假 | ||
〈文言〉整治。 | 《詩經·周南·葛覃》:為絺為綌,服之無斁。 | ||||
〈文言〉通“伏”。潛伏;竄伏。 | 《禮記·曲禮上》:孝子不服闇(暗)。 | ||||
名詞 | 〈文言〉職務;職位。 | 《尚書·旅獒》:王乃昭德之致於異姓之邦,無替厥服。 | |||
〈文言〉事情。 | thing | 《國語·吳語》:夜中,乃令服兵擐甲,系馬舌,出火灶,陳士卒百人,以為徹行百行。 | |||
古代指王畿以外的地方。 | 《尚書·益稷》:弼成五服,至於五千。 | ||||
古代一車駕四馬,居中的兩匹稱服。 | 《詩經·鄭風·大叔于田》:兩服上襄,兩驂雁行。 | ||||
衣服;服飾。 | clothes | 《詩經·曹風·候人》:彼其之子,不稱其服。 | 制服;校服;西服 | ||
〈文言〉泛指器服。 | 《周禮·春官·都宗人》:正都禮與其服。鄭玄註:“服謂衣服及宮室車旗。” | ||||
〈文言〉喪服。 | 《孟子·離婁下》:王曰:“禮,為舊君有服,何如斯可為服矣?” | 除服 | |||
〈文言〉制度。 | 《左傳·襄公三十年》:“子產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 | ||||
〈文言〉通“箙”。裝箭的器具。 | quiver | 《詩經·小雅·採薇》:四牡翼翼,象弭魚服。鄭玄箋:“服,矢服也。” | |||
〈文言〉通“備”。 | 《管子·度地》:寡人悖,不知四害之服,奈何!俞樾《諸子平議·管子五》:“服,讀為‘備’。謂不知四害之備也。《戰國策·趙策》‘騎射之服’,《史記·趙世家》作‘騎射之備’,是服與備古字通。” | ||||
〈文言〉通“鵩”。鳥名。鵩鳥。 |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賈生為長沙王太傅三年,有鴞飛入賈生舍,止於坐隅。楚人命鴞曰服。 | ||||
(Fú)姓氏用字。 | 服虔(東漢經學家) | ||||
fù | 名詞 | 〈文言〉車箱。 | load | 《周禮·地官·山虞》:凡服耜,斬季材,以時入之。 | |
〈文言〉負載;負荷。 | 《墨子·節用中》:車為服重致遠,乘之則安,引之則利。 | ||||
動詞 | 〈文言〉通“覆”(fù)。遮蓋,掩蔽。 | overspread;cover | 《韓詩外傳》:道逢輦者,以其輦服其道。 | ||
量詞 | 用於稱中藥劑量。一劑稱一服。 | dossage | 庾信《燕歌行》:定取金丹作幾服,能令華表得千年。 | ||
bì | 〈文言〉鬱結的樣子。 | 王充《論衡·別通》:父兄在千里之外,且死,遺教戒之書,子弟賢者求索觀讀,服臆不捨,重先敬長,謹慎之也。 | |||
bó | 動詞 | 〈文言〉啼呼。 | 《漢書·田蚡傳》:春,蚡疾,一身盡痛,若有擊者,呼服謝罪。顏師古注引晉灼曰:“服,音瓝。關西俗謂得杖呼及小兒啼呼為呼瓝。” | ||
〈文言〉通“保”。保衛。 | 《韓非子·初見秦》:荊王君臣亡走,東服於陳。 |
近字辨析
詞語彙集
靴服 | |||||
新服 | |||||
羞服 | 險服 | ||||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注
康熙字典
廣韻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書寫提示
書法欣賞
音韻參考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韻目 | 韻部 | 聲調 | 等 | 四呼 | 韻系 | 韻攝 | |
---|---|---|---|---|---|---|---|---|---|---|---|
上古音 | 職 | ||||||||||
廣韻 | 伏 | 房六 | 並 | 屋三 | 入一屋 | 入聲 | 三等 | 開口 | 東 | 通 | |
中原音韻 | 復 | 非 | 魚模合 | 魚模 | 入聲作平聲 | 合口呼 | |||||
洪武正韻 | 伏 | 房六 | 一屋 | 東 | 入聲 | ||||||
匐 | 步黑 | 七陌 | 庚 | 入聲 | |||||||
分韻撮要 | 服 | 非 | 篤 | 第六東董凍篤 | 陽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