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為第一次上演講溝通課的學生而寫的。本書包括溝通的理論和實踐。第一篇是溝通過程; 第二篇是人際溝通; 第三篇是小組和跨文化等其他溝通形式; 第四篇是溝通的理論和實踐, 涉及公共場合溝通的所有方面。
本書的整體特點是實用,學生們不僅能夠理解,而且能夠領會自己生活中以及自己身邊人的生活中的觀點、 概念和理論,如期望違背理論、 最佳特性理論、關係辯證法、社交滲透理論、
社會交換理論、符號聚合理論等。本書不僅適合作為高等院校管理溝通課程的教材,同時也適合作為廣大職場人士了解溝通重要性的參考資料。
目錄
第一篇 溝通的基本原理
第1章 溝通過程
1.1 每個人都需要溝通技能
1.2 溝通的特徵
1.2.1 溝通是一個過程
1.2.2 網際網路和溝通模式
1.2.3 溝通是一種相互作用
1.2.4 溝通的種類
1.3 溝通能力
1.3.1 戰略靈活性(SF)
1.3.2 什麼是主動開放(AOM)
1.3.3 有效溝通
1.3.4 道德的溝通
自我評估
你擁有戰略靈活性嗎
小結
關鍵術語和概念
複習題
第2章 自我、 認知和溝通
2.1 自我與認知在有效溝通和戰略
靈活性中扮演的角色
2.2 自我概念
2.2.1 反映評價
2.2.2 社會比較
2.2.3 自我感知
2.2.4 性別和自我概念
2.3 你能改進自我概念嗎
2.3.1 改變應該從哪裡開始
2.4 地圖不代表領地
2.5 認知
2.5.1 認知過程
2.5.2 刪除、 歪曲和歸納
2.5.3 認知過濾
2.5.4 調適認知影響
自我評估
你如何看待自己
小結
關鍵術語和概念
複習題
第3章 語言溝通
3.1 語言溝通在有效溝通中的角色
及戰略靈活性
3.1.1 有效溝通
3.1.2 戰略靈活性
3.2 詞語怎樣發揮作用
3.3 人決定含義
3.4 語言環境
3.4.1 人、 目的和規則
3.5 恰當的語言
3.5.1 種族歧視、 性別歧視和體能
歧視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