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近代蔣智由詩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7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有感》是近代詩人蔣智由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是一首讀後感詩。作者通讀中國歷史,猛然發現竟是一部當牛做馬的奴隸史和統治階級的發家史,於是有報大仇、做主人的雄心壯志的覺醒。詩人發出字字血、聲聲淚的沉重悲嘆,表達了對國家、民族危機日益加深的悲憤憂慮,以及喚醒愛國志士挽救祖國危難的急切心愿。全詩借讀史之名對歷史進行深刻反思,採用倒敘手法,先寫所感,後寫緣由,情緒跌宕起伏,感情真摯,撼人心脾。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有感
  • 作者:蔣智由
  • 創作年代:清末
  • 出處:《清議報全編》
  • 作品體裁:七言絕句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語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有感
落落何人報大仇?沉沉往事淚長流。
淒涼讀盡支那史,幾個男兒非馬牛!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⑴有感:有感觸,有感受。這首詩的作者為蔣智由,有的文獻誤署為鄒容。鄒容在離開上海去日本留學之前,偶然從報紙上看到這首詩,並抄錄下來,藉以抒發自己的感慨,實際並非鄒容所作。
落落:零落,稀少。報大仇:指戊戌變法失敗,光緒帝被幽禁,譚嗣同等人被殺害,各地維新派人士遭迫害。如此深仇大恨,是維新派們日夜企圖報復的,但迫於慈禧太后的炎威,這種願望一時還難以實現。
⑶沉沉:形容黑暗深沉的樣子。
⑷支那史:即中國歷史。支那,古代印度、希臘和羅馬等國稱中國為支那,或以為是“秦”的音譯。梵語也稱中國為支那、至那。但是在近代,支那成了日本侵略者對中國的蔑稱中日甲午戰爭清政府失敗後,“支那”一詞在日本開始帶上戰勝者對於失敗者的輕蔑色彩。1913年又根據駐華公使的提議商定:日本政府今後均以“支那”稱呼中國。對此引起了很多中國人的憤怒。直到日本戰敗後,應中國代表團的要求,盟國最高司令部經過調查,確認“支那”稱謂含有蔑意,故於1946年責令日本外務省不要再使用“支那”稱呼中國。
⑸馬牛:當牛做馬,指奴隸生活。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世上寥寥落落誰為國復大仇?黑暗沉沉的歷史讓人淚長流。
讀盡中國歷史倍增無限淒涼,幾個男兒敢作敢為不做馬牛?

創作背景

該詩作於光緒二十七年(1901)四月二十日,同年六月七日載於《清議報》。晚清之末,外患頻仍,腐敗不堪的清廷統治者卻一味耽於苟安,因循守舊,不思振作圖強。中日甲午戰爭的失敗宣告了經營三十多年的洋務運動的破產,說明在列強環逼之下,原本潰爛不堪的封建統治已難以通過內部機制的調整和局部變革起死回生。與此同時,日本明治維新的巨變以及歐美資本主義思想的傳播啟發了進步知識分子對封建制度的懷疑,開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變法維新運動。雖然戊戌變法以失敗告終,但大大推進了以反封建為核心的思想啟蒙。詩人生當其時,面對民族危機日益加深,山河破碎,任人宰割的現實,痛心疾首於統治者昏聵無能、國人不能覺醒,因而寫下這首詩。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啟蒙思潮的熱點之一,是對封建專制不同程度的批判。這首詩表現了這一時代思潮,從深刻的歷史反思中,顯示出對人的奴隸地位的歷史性發現。
在“一夫為剛,萬夫為柔”的封建專制之下,人的一切存在都被泯滅了獨立完整的生命意義,飽受著封建統治的摧殘迫害。“落落何人報大仇”,所謂“大仇”,正指封建專制的累累罪行。但可悲之處在於,幾千年來人們早已對此習以為常而麻木不仁,將這種荒謬的社會秩序視為合理的存在,從古至今反抗的人寥寥無幾。首句“落落”接以“何人”的發問,顯示出作者沉痛的悲憤和恨恨不平。次句“沉沉往事淚長流”在對歷史的縱向俯瞰中將沉痛和悲憤直接宣示出來。“沉沉往事”的歷史概括和“淚長流”的作者自我形象,簡練鮮明地構成了時代先覺者和弄潮兒的生動圖式。“淚長流”不僅是“哀其不幸”的憐憫,更有“怒其不爭”的悲哀。第三句“淒涼讀盡支那史”將次句“沉沉往事淚長流”具體化。“淒涼”扣“淚長流”,“支那史”挽“沉沉往事”。這樣寫既為了突出全詩的歷史感覺,又在為末句蓄勢。因為就全詩來說,首句的“大仇”,次句的“往事”,和三句的“支那史”都還只是通過語言色彩有所渲染的虛寫,其中包含的實質內容要留待末句去揭示。對末句而言,前三句構成了有力的鋪墊,這正是絕句通常的筆法之一。末句“幾個男兒非馬牛”在前面渲染鋪墊的基礎上揭出全詩底蘊,一語中的地指出千百年來人們在專制壓迫之下的奴隸地位。“幾個”與首句的“何人”首尾相映,兩者都以反問語氣言其少。但首句是否定,說明沒有多少人敢於反抗;而末句“幾個”與“非馬牛”配合,是否定的否定,言其多。這就在少與多的反差中給人以強烈印象。全詩對這一非人地位的強調和揭示具有雙重意義:一方面,打碎封建專制永世長存的“合理性”,認識封建制度的殘酷;另一方面,喚起人的覺醒,催發現實反抗精神。
相對於幾千年安於封建專制統治來說,奴隸地位的發現無疑是那個時代具有深刻意義的歷史性思想轉折。認識到“非人”的存在,導致追求“人”的存在,這種追求轉化為打碎封建專制桎梏的行為。全詩所包含的這一歷史邏輯,與簡明曉暢的語言,沉痛激昂的聲情相配合,富有感染力和鼓動性,體現了詩界革命的特點。

名家點評

成都文理學院文學院教授吳明賢《近現代詩詞》:鴉片戰爭以後,中國被列強瓜分,山河破碎。對此危局,詩人感慨悠長,在這首詩中抒發了自己拯時救世的急迫心情。首句以問開端,破空而起,突兀激越,顯示出詩人極大的義憤。但什麼“大仇”?卻未明言。次句描述自己的情態,所謂“大仇”是使自己“淚長流”的“沉沉往事”。但什麼往事?仍未點明。三四句點出“大仇”往事:原來是詩人面對一部中華民族的歷史,多少人都在為牛作馬,充當奴隸啊!由歷史聯繫到現實,列強入寇,百姓塗炭,中國人民更是當牛做馬,這難道不是“大仇”嗎?難怪詩人要起而抗爭,要報仇雪恨了。詩為“有感”而發,起伏跌宕,意蘊深藏,令人回味。

作者簡介

蔣智由(1865—1929),字觀雲,號因明子,浙江諸暨(一作海寧)人。早年留學日本,參加過光復會等革命團體,後思想逐漸保守。他與黃遵憲夏曾佑梁啓超並列為“近世詩界三傑”,但大部分作品較為粗率。有《蔣智由詩鈔》《蔣觀雲先生遺詩》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