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繁仁

曾繁仁

曾繁仁(1941.1—),安徽涇縣人。著名美學家,當代中國生態美學的奠基人,山東大學終身教授。曾先後擔任山東大學黨委書記與校長等職。現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山東大學文藝美學研究中心”主任,國家重點學科山東大學文藝學學科學術帶頭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曾繁仁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安徽涇縣人
  • 出生日期:1941年
  • 畢業院校:山東大學中文系
  • 代表作品:《美學之思》、《生態存在論美學論稿》、《生態美學導論》等
人物簡介,學習工作經歷,學術研究,獲獎信息,

人物簡介

曾繁仁1964年7月畢業於山東大學中文系,同年任教於山東大學中文系。1978年晉升講師,1983年晉升副教授,1987年晉升教授。曾先後擔任山東大學教務長、常務副校長、山東省教委副主任兼黨組書記、青島海洋大學黨委書記、山東大學黨委書記與校長等職。現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山東大學文藝美學研究中心”主任,國家重點學科山東大學文藝學學科學術帶頭人,山東大學“985”項目“審美文化研究”首席專家,教育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西方文學理論》項目首席專家。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中文學科評議組召集人之一、國家社科項目中文學科組成員、教育部社科委委員人文學部召集人之一、教育部藝教委常委高校組組長、山東省學位委員會副主任、中華美學學會副會長、中國中外文論學會副會長、山東省比較文學學會會長。2004年10月至2005年2月為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高訪學者。2005年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指導教師獎,多次獲得山東省優秀博士生指導教師獎。1994年與2003年獲省社科二等獎、2007年獲山東省社科一等獎、2011年獲山東省第五次社會科學突出貢獻獎,同時獲得教育部社科三等獎等其它多項學術獎項。
曾繁仁教授長期從事美學與文藝學專業的教學、科研工作,在生態美學、審美教育、文藝美學研究方面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在西方美學研究方面處於國內前列。作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山東大學文藝美學研究中心主任,曾繁仁教授主持基地的學術工作,使基地在新世紀成為生態美學、審美教育、文藝美學等領域的研究中心之一。
20世紀80年代初,他便系統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全面探索西方美學的學者。他的《西方美學簡論》、《西方美學論綱》、《現代西方美學思潮》等著作,以美的感性與理性關係為線索,對古希臘以來西方美學的整體進程作了開創性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富有獨創性價值的學術觀點,在美學界引起較大反響。二十年多來,特別是進入20世紀90年代,他始終自覺著眼於當代社會的現實情勢、中國社會現代化建設與文化變革的新的特點,以及造就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新型人才的實踐需要,從美學的套用和審美教育的時代變遷出發,致力於當代美育理論及其實踐模式的創新建構,發表了一系列重要學術著論,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學術成就。他的《美育十講》、《審美教育新論》、《走向21世紀的審美教育》等著作,不僅系統論述了當代美育基本理論問題,對美育這門理論與實踐、思想與套用相統一的特定學科的性質、任務和方法等進行了大量深入的學理探討,提出了“審美教育是藉助美的形象手段而達到培養人的崇高情感的目的”、“審美教育的任務在於培養人的審美力”等觀點,而且形成了歷史反思與現實關懷、學理探究與實踐追求相結合的獨特思想風格。曾繁仁的當代美育理論建構性研究,注重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主張在吸收與融合中西方審美學說、關注審美教育實踐發展的基礎上,確立當代美育的建構根據,張揚美育理論的當代性質、內涵和目標。他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吸取營養,提出了“中和論”美育思想,主張美育作為“情感教育”不是抽象的,它重在以“美的形象”消除感性和理性束縛而建立人的高尚愉快情感,是“人類反映現實的特有的情感判斷能力的培養”,具有溝通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的中介功能。他還從審美教育的時代演變中,揭示出當代美育“普泛化、實踐化與科學化”的理論前景,進而充分肯定了美學、心理學、社會學、思維科學等多學科整合研究對於美育學科突破的理論意義。
在當代美育理論特性的把握上,曾繁仁從強烈的憂患意識與深切的人文關懷出發,突出了深化美育理論與尋求人的精神健全發展之間的當代性關聯。他從現實出發,從當代中國文化建設、當代人性追求以及當代社會發展的具體特徵上,深入發掘美育的當代學理價值及其實踐功能,認為以想像力為重要內涵的審美力,是健全發展的人的特定心理結構,也是知識經濟時代新型人才在智力結構方面所不可缺少的要素。當代美育理論與實踐只有從審美力範疇展開,把培養審美力作為促進人的想像力豐富化的根本途徑,才能真正體現自身的當代人文價值內涵,協調現實中人的情感心理,進而實現人在當代生活中的生命和諧。高度重視美育研究的科學性,充分注意吸收現代自然科學的成果,是曾繁仁從事當代美育理論建構性研究的一個重要特色。他認為,美育研究要進入現代學科發展的前沿,就應當在思辨與實證、定性與定量、巨觀與微觀、理論與實踐等方面有全新突破。

學習工作經歷

1959至1964年在山東大學中文系學習。1964年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1964至1978年在山東大學中文系文藝理論教研室任助教,1978年任講師,1983年任副教授,1987年任教授。1978至1983年任山東大學中文系副主任,1983年至1987年任山東大學教務處副處長,1987年任山東大學教務長,1988至1992年任山東大學副校長。1992至1994年任青島海洋大學黨委書記。1994至1995年任山東省教委副主任兼黨組副書記、省委高校工委副書記。1995至1998年任山東大學黨委書記。1998至2000年任山東大學校長。2000至今任教育部人文社科百所重點研究基地山東大學文藝美學研究中心主任。

學術研究

在生態美學研究方面,曾繁仁教授作為國內生態美學的主要倡導者之一,近十年來做了一系列開拓性的工作。從2001年開始進行當代生態美學研究,自覺地以黨的 “生態文明”理論建設目標為指導,緊密結合中國的經驗,致力於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生態美學理論。先後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學評論》、《文藝研究》、《文史哲》等重要報刊發表有關論文30多篇,出版專著《生態存在論美學論稿》1部(再版1次),分發生論、基本內涵論、資源論與理論基礎論四編比較全面地論述與初步構建了當代具有中國特色的生態美學體系;曾繁仁教授於2007年開始正式為研究生開設“生態美學研究”課程,該課程的教學內容已以《生態美學導論》為書名在商務印書館出版;主持召開有關生態美學國際學術會議2次,國內外主要從事生態美學與環境美學的重要學者與會,進行了具有前沿性的學術對話;先後在日本、韓國與台灣、澳門、香港等地的有關國際學術會議上做了有關生態美學的大會主題發言或發言。有關論著多次被《新華文摘》等重要刊物轉載。
在審美教育研究方面,曾繁仁教授作為新時期審美教育的主要倡導者之一和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成員推動了我國審美教育學科的發展。曾繁仁教授從1981年即開始審美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的探索,出版專著《美育十講》、《走向21世紀的審美教育》、《現代美育理論》等,主編《中外美育思想家評傳》,並主持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現當代中西藝術教育比較研究”,該課題最終成果《現代中西高校公共藝術教育比較研究》於2009年由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表有關論文20餘篇,在審美教育的性質、作用、地位與內涵等諸多領域有所創新;長期擔任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常委和高校組組長,並作為課題組長主持起草了教育部《全國普通高校公共藝術類課程指導方案》,對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公共藝術教育的實施起到了推動作用;主持召開了2002年青島“審美與藝術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會上作了“中國新時期審美教育的發展”發言,比較全面地總結了新時期我國藝術教育的成績和發展方向。曾繁仁教授在審美教育研究上的成就得到學術界的肯定,高教出版社與全國高教學會美育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的《美育通訊》發表《與當代美育理論建構同行》一文,認為曾繁仁“所做的當代美育理論建構,注重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主張在吸收與融合中西方審美學說,關注審美教育實踐發展的基礎上,確立當代美育理論建構的根據,張揚美育理論的當代性質和內涵”。經濟科學出版社在首批推出的34部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最終成果簡介中,認可其本人主編的《現代中西高校公共藝術教育比較研究》“作為我國第一部全面進行中西現代高校公共藝術教育比較研究的論著帶有填補空白的性質”。
在文藝美學研究方面,曾繁仁教授作為山大文藝美學研究中心主任,自2001年以來,主動開展了一系列文藝美學的學術活動,使得中心成為新世紀國內文藝美學研究的重要陣地。先後主持召開了2次全國性的文藝美學學術會議,發表《中國文藝美學學科的產生及其發展》、《試論文藝美學學科建設》等重要論文;主持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文藝美學教程》的編寫工作,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於2005年10月出版。該書不同於此前文藝美學教科書多以藝術的審美本質或藝術的審美活動為出發點的理論框架,吸收國內外研究成果以“藝術的審美經驗”作為文藝美學的出發點,以“培養學會審美的生存的一代新人”為學科主旨,構建了全新的文藝美學學科體系,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本人在《試論當代美學、文藝學的人文學科回歸問題》一文中針對長期以來將美學與文藝學混同於一般社會科學從而模糊其性質的問題,提出應該回歸美學與文藝學的人文學科性質;主持2001年國家社科基金重點課題“新時期西方文論影響下的我國文論發展與有中國特色文學理論體系建構”,最終成果《中國新時期文藝學史論》自覺地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比較全面地總結了新時期文藝學發展歷程。
在西方美學與西方文論研究方面,曾繁仁教授新時期30年來始終堅持西方美學與文論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1982年開始開設“西方美學”課程至今,先後出版專著《西方美學簡論》、《西方美學論綱》等、主編《西方現代美學思潮》,參編胡經之主編的高等學校文科教材《西方文藝理論教程》,發表相關論文20多篇。在古希臘美學、德國古典美學、特別是康德美學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績。近年來,曾繁仁教授又結合新的形勢致力於西方環境美學與文學生態批評研究,發表多篇相關文章。2009年10月,曾繁仁教授作為第一首席專家所申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建設工程”《西方文學理論》項目通過評審,獲得立項。
在學科建設等方面,曾繁仁教授作為山東大學文藝學學科負責人以及國家和教育部有關學術組織成員,為提升山東大學文藝學學科的水平與影響以及學校的學科建設起到積極的作用。2001年,由曾繁仁教授擔任主任的山東大學文藝美學研究中心被批准成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2002年,曾繁仁教授作為學科帶頭人的山東大學文藝學學科被批准為國家級重點學科,2007年通過檢查評估繼續成為重點學科。曾繁仁教授從1987年開始從事碩士研究生培養工作,從1996年開始從事博士研究生培養工作,並於2005年獲得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指導教師獎。他本人作為學者長期積極參與國際學術交流活動,特別在山大文藝學學科的對外學術交流方面做了許多工作,取得明顯成效。鑒於曾繁仁教授為山東大學與韓國成均館大學校際合作交流所做出的重要貢獻,2009年1月7日韓國成均館大學校長徐正燉專門為他本人頒發了專門署名的獎牌,以表彰他“在中韓學術交流中做出的傑出貢獻”。

獲獎信息

《走向21世紀的審美教育》(山東省第十六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中國文藝美學學科的產生及其發展》(第三屆劉勰文藝評論獎)、《試論生態美學》(山東省第十八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試論當代存在論美學觀》(山東省第十九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生態存在論美學論稿》(第四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當代生態文明視野中的生態美學觀》(山東省第二十一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