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友聞

曹友聞

曹友聞(?-1236年),字允叔,同慶府栗亭(今甘肅徽縣)人,宋初名將曹彬十二世孫,以忠義聞名。寶慶二年進士。歷仕綿竹尉、天水軍教授知府眉州防禦使沔州知府,與元軍大戰於大安,與弟曹友萬俱戰死,卒謚毅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曹友聞
  • 別名:曹允叔
  • 國籍:南宋
  • 出生地:同慶府栗亭 (甘肅徽縣)
  • 逝世日期:1236年
  • 職業:眉州防禦使
  • 主要成就:保衛天水軍、大破闊端、應援階州、青野原,戰功赫赫
  • 地位民族英雄
人物生平,川中名將,代表之戰,喋血仙人,大安殉國,身後評價,宋史文載,

人物生平

川中名將

南宋寶慶二年(1226~1289),曹友聞中進士,被授為綿竹縣尉,次年又改任天水軍教授,他赴任的同時,成吉思汗正在帶兵圍攻西夏國都中興府。當時雖說中興府還沒有被攻破,但也只是個時間問題,西夏已無法擺脫亡國的命運,成吉思汗隨即派出一支軍隊進入了南宋轄境,一舉拿下階州(今甘肅武都東),並包圍了天水軍(今屬甘肅)。這就是“丁亥之變”。
這時曹友聞還沒到任,天水軍是否丟失都跟他沒有半點關係,何況還是個文官,他完全可以原地返回。但曹友聞臨難不苟,毅然單槍匹馬闖入了軍城,與守臣張維一起組織兵民布防,好在沒過多久,成吉思汗就病逝於六盤山,蒙軍只好撤退,軍城就保全了下來。此事過後,四川制置司為表彰曹友聞的功績,特地繡了一面“滿身膽”的大旗頒授給他。
公元1230年7月,蒙軍有心掌握川陝地形,再度進犯蜀地,由於當時的四川制置使桂如淵畏敵如虎,不顧川陝防線向來是以“三關為門戶、五州為藩籬”的戰鬥經驗,輕率地做出了棄五州(成州鳳州天水軍階州、西和州)、保三關(仙人關、七方關、武休關)的決定,致使三關之外慘遭蒙軍蹂躪。在此戰之中,宋軍將領大多棄地而去,只有曹友聞盡遣家財招募了五千忠義之士,這才力保天水軍不失。事後,四川制置司看出了曹友聞不光膽大,而且確有將才,便讓他出守七方關。
在這次蒙軍進攻前,曹友聞就已官至武翼大夫、閣門宣贊舍人利州駐紮御前諸軍都統制,位居四川四大主力禁軍(沔戎、興元金州利州)之一的統帥。而在青野原之戰過後,闊端又率大軍轉攻大安軍,但又被曹友聞帶兵打退,使他連立兩功,因此被朝廷升為武德大夫、左驍騎大將軍,聲名更加顯赫。

代表之戰

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初,蒙古窩闊台汗集結蒙古、西夏、葉蕃及投降蒙古的漢軍,號稱五十萬大軍,大舉南侵宋朝。蒙古大軍兵分兩路,一路由窩闊台第三子闊出率領,入侵襄漢;另一路由窩闊台次子闊端等率領出征四川。
進攻四川的闊端軍,先攻春鞏,圍天水。曹友聞單騎夜入,與天水守將張維等籌劃守城要略,並散盡家財招募兵士七千餘人,同其弟曹友萬先後據守仙人關、七防關、白水江等要塞,每戰皆親冒矢石,為士卒先。被授知天水軍。蒙古軍轉攻階州,曹友聞引軍馳援,夾擊敵軍,擊退敵軍後,駐石門(今陝西略陽縣西北),負責扼守七防關(今康縣雲台鎮)一帶。
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年)春,蒙古軍再次南侵。一舉攻下沔州(今陝西勉縣),繼而進圍青野原(今甘肅徽縣南)。宋軍被困,請求救兵解圍。曹友聞聞訊,召集部將說:“青野原為蜀咽喉,不可緩”。急派弟曹友萬領軍自冷水品渡嘉陵江,至六股株,同小道直奔青野原。曹友聞引精兵隨後趕到,同守軍一起內外夾攻,擊退蒙古軍,因功授武德大夫、左驍大將軍。

喋血仙人

自端平元年(1234)以來,蒙古軍屢犯金牛(今大安鎮)、大安(今唐渡鄉擂鼓台一帶),曹友聞與弟曹友萬誓死抗擊。 1235年,蒙古大汗窩闊台發動了第一次侵宋戰爭,西路軍直逼四川。這年十二月,蒙古軍攻陷沔州(今略陽),直逼大安。曹友聞率兵把守仙人關,探知蒙古兵聯合西夏、女真回回吐蕃和渤海軍大舉來犯,對曹友萬說:“國家安危在此一舉,眾寡不敵,豈容浪戰。惟當乘高據險,出奇兵,藏埋伏以待來犯,誓與陣地共存亡。”
曹友聞派遣部將急速前往雞冠隘(今陽平關雞冠山下)、陽平關(原陽平關在今黃家壩)據守。部署剛定,蒙軍數萬已突至陽平關,即命令出擊。又親帥帳兵和背嵬軍(即親兵)突出陣前,左右賓士射退敵兵。友聞料定:“敵人必回兵攻雞冠隘,應加緊增援。”後來蒙軍果然以步兵萬餘猛攻隘口。曹友聞立令步騎直衝前去左右夾攻,蹀血10餘里,敵方敗退。

大安殉國

端平二年(1236)八月,蒙兵攻陷興元府(今漢中市),欲沖大安。南宋制置使趙彥吶令友聞控制大安,以保蜀口。曹友聞馳書趙彥吶稱:“沔陽蜀之險要,吾 重兵在此,敵有後顧之憂,必不能逾越沔陽而入蜀,又有曹友萬和王宣首尾呼應,可保證大捷。大安地勢平壙,無陷可守,正好發揮敵人騎兵之所長,我步兵之所短,況眾寡不敵,豈可在平地控御。”趙彥吶不以為然,一日7次持小紅牌來催促急速行動。曹友聞認為以寡擊眾,非乘夜出奇兵內外夾攻不可。於是命曹友萬、曹友諒領兵上雞冠隘,多張旗幟,向敵人顯示我軍堅守的決心。曹友聞則選精銳部隊萬人,夜渡嘉陵江,秘密往流溪溝埋伏。事先相約,敵人來到,內以擂鼓舉火為號,外呼殺聲以回響,兩面夾擊蒙古軍。部署既定,九月二十二日,蒙兵果然來犯,曹友萬衝出陣前迎戰。敵將八都魯擁有萬餘眾,達海率千人,往來搏戰,矢石如雨。曹友萬身被數創,遂令諸軍舉火。九月二十七日,曹友聞遣諸軍全面迎戰;又親率精兵3000人疾馳往雞冠隘。
不料天公不作美,進軍的路上下起了大暴雨。諸將請求:“雨不停爛泥沒足,等稍晴再戰。”曹友聞責備說:“敵人知道我伏兵在此,遲緩必失良機。”遂擁兵齊 進。曹友聞入龍尾頭,曹友萬聞五鼓已響,即衝出雞冠隘口與曹友聞會合,內外兩軍皆殊死戰鬥,夾擊敵軍,血流20里,蒙古人的營寨被宋軍連破數十個,屍體更是在陽平關外堆積如山西川的軍隊素以綿裘代替鐵甲,此時盡被雨濕透,不利徒步戰鬥。二十八日黎明,敵將汪世顯率大批蒙軍蜂擁而至,以鐵騎四面包圍宋軍,曹友聞嘆息說:“這難道是老天注定的嗎?我只有為國戰死而已!”於是破口罵戰,殺死自己所騎戰馬,以表示殉國的決心。血戰更加激烈,曹友聞與弟曹友萬皆戰死,全軍覆沒。汪世顯感嘆道:“蜀將軍真男兒也!”盛禮以葬之。曹友聞戰死後,蜀中再也沒有一支能野戰的部隊了。 蒙古軍長驅入蜀,如人無人之境成都、利州、潼川三路的二十餘州都被蒙古軍攻下。

身後評價

南宋朝廷特贈為龍圖閣學士、大中大夫,賜廟“褒忠”,謚曰“毅節”。元朝劉麟瑞有詩讚道:“雁塔名香本一儒,執殳幾度為前驅。元戎卻敵世間有,教授提兵 天下無。花石峽鏖忠奮勇,水牛嶺度死生殊。英風壯節誰堪匹?千載人稱大丈夫。”在蜀中平原上,曹友聞與素稱“騎射無敵”的蒙古軍野戰交鋒十餘役,幾乎毫無敗績,放眼當時的全世界,恐怕也難有匹敵之人。

宋史文載

曹友聞,字允叔,同慶栗亭人。武惠王彬十二世孫也。少有大志,與仲弟友諒不遠千里尋師取友。登寶慶二年進士。授綿竹尉,改辟天水軍教授。
城已被圍,友聞單騎夜入,與守臣張維糾民厲戰。兵退,制置使制大旗,書 “滿身膽”以旌之。已而兵復至,友聞罄家財招集忠義,得健士五千人。制置使 李檄管忠義,領所部守仙人關,且行且戰,至峽口據險。前軍統制屈信率所部突陣,還所掠四州人畜。至秦填,遣左軍統制杜午迎擊,力不能敵。友聞令諸軍乘高據險,身冒矢石,為士卒先。信與統制張安國領兵出戰。兵退,制置使檄捍七方關。
北兵東破武休關,已而破七方,遂入沔州金牛,至大安,又分兵自嘉陵江木皮口突出何進軍後,進戰敗死之,遂長驅入劍門。友聞與弟萬各率所部,取間道過氈帽山,至青蒿埧,戰於白水江中流。兵退,制置司檄駐閬州。叛將魯珍為陳隆之所斬,珍部曲肆焚劫,友聞討斬其將郭虎、藺廣、楊仲等,餘黨散去。檄知天水軍。
北兵入鳳州,略河池,抵同慶。友聞密遣統制王漢臣、統領張祥,授以方略出戰。兵至城下,友聞部分諸將各守一門,偃旗伏鼓,戒士卒,俟漸近,鳴鼓張旗,矢石並發。又命漢臣等取間道出戰,自提重兵尾敵後,大戰有功。端平初,友聞遣萬與忠義總管時當可分兵碎石頭、青蒿谷,前後大戰數合。制置使上其功,特授承務郎,權發遣天水軍。北兵又自西和至階州,友聞曰:“階雖非吾境,豈可坐視而不救。”遂引兵與諸軍會。命前軍統制全貴領所部為先鋒,統制夏用出其左,張成出其右,總管陳庚及萬、友諒往來督戰。有功,制置使趙彥吶俾節制利帥司軍馬,任責措置邊面,換武翼大夫、閣門宣贊舍人,差權利州駐紮御前諸軍都統制,駐紮石門,控扼七方關。
武休關,入沔陽,利路提刑高稼死之。制置使進屯青野原,被圍,友聞曰:“青野為蜀咽喉,不可緩。”遣萬領兵自冷水口度嘉陵江至六股株,屢戰有功。夜銜枚由間道直趨青野原,制置使奇萬之勇,令督諸軍戰守。兵退,友聞引精兵亦趨至原下,夜半截戰,圍遂得解。特授武德大夫、左驍騎大將軍,依舊利州駐紮御前諸軍統制。
北兵破沔州,搗大安,友聞遣摧鋒軍統制王資、踏白軍統制白再興速趨雞冠隘,左軍統制王進陽平關。友聞登溪嶺,手執五方旗,指麾甫畢,兵數萬突至陽平關,遂遣進及游奕部將王剛出戰,又親帥帳兵及背嵬軍突出陣前,左右馳射。兵退,友聞謂忠義總管陳庚及當可曰:“敵必旋兵攻雞冠隘,宜急援之。”既而果以步騎萬餘攻隘,庚以騎兵五百直前決戰,當可將步兵左右翼並進,王資、白再興又自隘出戰,蹀血十餘里,兵乃解去。特授友聞眉州防禦使,依舊左驍衛大將軍、利州駐紮御前諸軍統制,兼沔州駐紮,兼管關外四州安撫,權知沔州,節制本府屯戍軍馬。弟萬差知同慶府、四川制置司帳前總管,仍舊總管忠義軍馬,節制屯戍軍馬,董仙駐紮,專與沔、利兩司同共任責措置邊面。
仙人關。諜聞北兵合西夏、女真、回回、吐蕃、渤海軍五十餘萬大至,友聞語萬曰:“國家安危,在此一舉,眾寡不敵,豈容浪戰。惟當乘高據險,出奇匿伏以待之。”北兵先攻武休關,敗都統李顯忠軍,遂入興元,欲沖大安。制置使趙彥吶檄友聞控制大安以保蜀口。友聞馳書彥吶曰:“沔陽,蜀之險要,吾重兵在此,敵有後顧之憂,必不能越沔陽而入蜀。又有曹萬、王宣首尾應援,可保必捷。大安地勢平壙,無險可守,正敵騎所長,步兵所短,況眾寡不敵,豈可於平地控御。”彥吶不以為然,一日持小紅牌來速者七。友聞議為以寡擊眾,非乘夜出奇內外夾擊不可。乃遣萬、友諒引兵上雞冠隘,多張旗幟,示敵堅守。友聞選精銳萬人夜渡江,密往流溪設伏。約曰:“敵至,內以鳴鼓舉火為應,外呼殺聲。”北兵果至,萬出逆戰,敵將八都魯擁萬餘眾,達海帥千人往來搏戰,矢石如雨。萬身被數創,令諸軍舉烽。友聞遣選鋒軍統制楊大全、游奕軍統制馮大用引本部出東菜園,擊敵後隊;敢勇軍總管夏用、知西和州神勁軍總管趙興帥所部出水嶺,擊敵中隊;知天水軍安邊軍總管呂嗣德、陳庚率所部出龍泉頭,擊敵前隊。友聞親帥精兵三千人,疾馳至隘下,先遣保捷軍統領劉虎帥敢死士五百人沖前軍,前軍不動,大兵伏三百騎道旁,虎眾銜枚突戰。會大風雨,諸將請曰:“雨不止,淖濘深沒足,宜俟少霽。”友聞斥曰:“敵知我伏兵在此,緩必失機。”遂擁兵齊進。友聞入龍尾頭,萬聞之,五鼓出隘口,與友聞會。內外兩軍皆殊死戰,血流二十里。西軍素以綿裘代鐵甲,經雨濡濕,不利步門。黎明,大兵益增,乃以鐵騎四面圍繞,友聞嘆曰:“此殆天乎!吾有死而已。”於是極口詬罵,殺所乘馬以示必死。血戰愈厲,與弟萬俱死,軍盡沒,北兵遂長驅入蜀。
秦鞏人汪世顯素服友聞威望,嘗以名馬遺友聞,還師過戰地,嘆曰:“蜀將軍真男兒漢也。”盛禮祭之。事聞,特贈龍圖閣學士、大中大夫,賜廟褒忠,謚曰毅節,官其二子承務郎,婿迪功郎。萬特贈武翼大夫,二子成忠郎
註:據曹氏家譜記載其弟為曹友萬,宋史此處有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