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早在西藏吐蕃王朝之前,朵崗六崗之中,芒康崗就以產食鹽而名揚天下。滄江水灝淼,中蘊瀉鹽水。未識通鹹海,翻來噴大川。野雲低靄護,修綆汲蘭田。天意憐民苦,隨風共日煎。晚清詩人劉廷贊在《鹽井民國志》中對昌都芒康縣鹽井古鹽田進行了這樣的描寫。鹽井名字來源於鹽業生產,鹽井藏語為“察卡洛”,“察”為鹽,“察卡洛”意思為生產鹽的地方。
據歷史考證在唐朝時期鹽井就有曬鹽的歷史。在劉贊廷的《鹽井民國志》中有這樣的記載:參觀鹽井鹽田,系瀾滄江兩岸下有底泉,以石砌坎,就山坡架木為畦,上鋪寸厚之黃土,以人汲水傾於畦內,見風成鹽。
鹽井藏語意為“察卡洛”,“察”是指食鹽,“卡”就是洞眼的意思。是茶馬古道上的明珠,已有1300年的食鹽生產歷史。
鹽井生產鹽的鄉有2個,即納西鄉和曲孜卡鄉。
工藝特徵
井鹽曬制技藝,每塊鹽田產鹽約十幾斤,桃花盛開的季節也就是農曆二、三月份時的鹽產量最高,質量最好,價格也比平常高,這個時期產出的鹽,人們稱為“桃花鹽”。
工藝流程
井鹽曬制技藝,曬鹽方式不僅生產工具原始,方式也是原始的,屬於天然的風乾。鹽民背著圓柱形木桶,通過陡峭的梯子,進入鹽水井中提取滷水,然後背到各自家中的滷水池或鹽田的槽溝中儲存起來,需要的時候從中舀出,倒在各自的鹵池中風乾濃縮,滷水經過暴曬,結晶成鹽。春夏風高日烈,曬鹽一次只需要兩天,秋冬日薄風寒,曬鹽則需要4—5天,曬好後,鹽民們便用刮刀把鹽粒刮出掃在一起,瀝乾後就可以出售了。先刮出的鹽潔白乾淨,供人食用,後刮的鹽泥土較多,供牲畜食用。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井鹽曬制技藝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大奇觀,獨特而原始的曬鹽技藝中凝結著當地民眾的心血和智慧。鹽業的興盛促進了芒康的發展,使之成為西藏東南部對外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視窗。
傳承狀況
井鹽曬制技藝,由於市場經濟影響,繼續從事鹽業生產的人員逐步減少,另一方面由於江水浸泡、風吹日曬等外力作用鹽井古鹽田的木質支柱受到損壞,每年瀾滄江漲水時,受到江水沖毀的可能性極大。
傳承人物
卓瑪央宗,女,生於1965年,芒康縣納西鄉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為曬鹽技藝(井鹽曬制技藝),申報地區為西藏自治區芒康縣。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西藏自治區昌都市芒康縣文化局獲得“曬鹽技藝(井鹽曬制技藝)”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曬鹽技藝(井鹽曬制技藝)項目保護單位西藏芒康縣文化局(西藏芒康縣文物局)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2013年5月,芒康鹽井古鹽田被國家列為第七批國家重點保護單位。鹽井古鹽田正在積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文化軼事
神話傳說中的“羌嶺之戰”
在食鹽匱乏的年代,因為食鹽之爭還引發過一場持久的戰爭,史稱“羌嶺之戰”。傳說當年藏民族英雄“嶺格薩爾王”與當地的納西王“羌巴”為爭奪鹽井食鹽展開激烈戰鬥,“嶺格薩爾王”最終戰勝“羌巴”,占有了鹽田,並活捉了納西王兒子“益拉托久”,到了吐蕃王朝後期,納西王子“益拉托久”又成為了格薩爾王麾下的納西大臣,格薩爾王又將鹽井和鹽田賜給“益拉托久”。
曾幾何時,因為有鹽,鹽井這個達美擁雪山下不起眼的小地方,成了古來兵家必爭之地;因為有鹽,不少人來到這裡,背鹵曬鹽,繁衍後代;因為有鹽,這裡成了茶馬古道上一個重要的驛站、一顆璀璨的明珠。多少馬幫在這裡歇腳,多少故事在這裡演繹,多少傳說在這裡飄蕩。在千百年的滄桑歲月里,鹽井記錄了鹽民的辛酸和艱辛,也見證了時代的發展和變遷。
美麗傳說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由於瀾滄江的不斷切割和大地的變遷,鹽井形成了高山峽谷。加之氣候乾旱,當地土著居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當地神山達美擁雪山將此事告訴了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非常憐憫同情人們的景況,便化作一對鳳凰,分別停在江的兩岸,化身成為鱗次櫛比的鹽井。從此鹽業成為當地百姓生活的主要來源。鹽井還在流傳江東的鹽井是母鳳凰,江西的鹽井為公鳳凰。還有傳說在格薩爾王時期,食鹽為當時最寶貴的東西,格薩爾王與雲南麗江的納西木竿王為爭奪鹽井鹽田發動了大規模戰爭。後納西木竿王戰敗,敗兵留在鹽井成為格薩爾王的鹽民。芒康好多地方都留有此次戰役的遺址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