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腰海鹽曬制技藝

山腰海鹽曬制技藝

山腰海鹽曬制技藝,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傳統技藝,泉州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山腰鹽場位於福建中南部,其海域海水富含鹽分,適宜海鹽生產,自古就有不少沿海百姓以製鹽為業。山腰海鹽曬制技藝有六大工序,蘊含著豐富的具有地區特徵的科學技術知識。

2013年,山腰海鹽曬制技藝經泉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列入泉州市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項目序號:8。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腰海鹽曬制技藝
  • 批准時間:2013年
  • 遺產級別:市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申報單位:泉港區山腰鹽場
  • 項目序號:8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工藝流程,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人物,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山腰鹽場位於福建中南部,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常年氣溫高、風力強,加上周邊沒有大江大河注入淡水,其海域海水富含鹽分,適宜海鹽生產,自古就有不少沿海百姓以製鹽為業。是長江以南重要的海鹽生產基地和福建省第二大國有鹽場,全國107家“食鹽定點生產企業”之一。
山腰海鹽曬制技藝歷史悠久,據《閩書》記載:“福建中南部沿海民間,於唐代始煎制海鹽。”惠安沿海的先民,於唐、五代時期便有民戶從事煎鹽行當,得煎鹽之利。隋唐五代年間,福建沿海民間多採用“牢盆煮鹽法”,即所謂“編竹為盆,煮波出素”,該工藝主要分為淋鹵與煎鹽兩道工序。
《宋史·地理志》記載:“宋代初年,惠安沿海有鹽亭129所,其中就有設于山腰的鹽亭。”
明代中期,由火煎改為日曬,即“堆丘製鹽”法,製鹽成本降低,且鹽的產量和質量都有大幅度的提高。主要分淋鹵與曬制兩道工序。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革新生產工藝,但傳統曬鹽技藝仍有一定保留。

工藝特徵

山腰海鹽曬制技藝是手工技藝中歷史悠久的一種,其產品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業生產關係密切。它以海水作為基本原料,並利用海邊灘涂及其鹹泥(或人工製作摻雜的灰土),結合日光和風力蒸發,通過淋、潑等手工勞作製成鹽滷,再通過火煎或日曬、風能等自然結晶成原鹽。有六大工序,蘊含著豐富的具有地區特徵的科學技術知識。

工藝流程

山腰海鹽曬制技藝主要分為納潮、制鹵、結晶、旋鹽、扒收、歸坨六大工序。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海鹽傳統曬制是一門古老的技藝,這種技藝所生產的食鹽曾經滿足了數億人的生活需要,在中國歷史上發揮過重要的作用。海鹽傳統曬制技藝也曾深刻地影響著人民的生活和文化,山腰鹽場鹽民的生活習俗、民間信仰、民間傳說、詩歌等文學藝術與之息息相關,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
山腰鹽場鹽田近10萬公畝,海堤線17.5公里,年均生產能力約10萬噸,對泉港區的經濟建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山腰海鹽傳統曬制技藝濃縮著數千年來中國海鹽製作傳統工藝的精華,是中華民族民間傳統製鹽手工業發展的歷史見證,不僅記錄著泉港區鹽業歷史的發展,更是中國鹽業發展的寫照。具有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工藝價值和經濟價值等幾個方面,對其加以發掘、研究、保護,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教育和經濟意義。

傳承人物

山腰海鹽曬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物為:莊震山。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2020年,泉州山腰鹽獲國家首個“生態海鹽”認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