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曬鹽
- 外文名:baysalt
- 過程:海水曬成鹽
- 引入:蒸發池
- 倒入:結晶池
- 方法:磨細、加碘
曬鹽是指將海水曬成鹽的過程。我國沿海地區,有很多鹽場,通過圈圍海水的方式,在太陽下暴曬,使水分蒸發掉,逐漸結晶形成固態的鹽。...
海水曬鹽是指通過一系列工藝,將海水中的水分蒸發,得到海鹽。從海水中提取食鹽的傳統方法為“鹽田法”。海水曬鹽的加強蒸發方法與液體蒸發技術有關。以往的海水蒸發...
曬鹽工藝是手工技藝中較為特別的一種,它的存在形態與一般的非物質文化不同,其產品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業生產關係密切。它以海水作為基本原料,並利用海邊灘涂及其...
曬板曬鹽, 海鹽生產工藝。天晴之日,注鹵於曬板,經風吹日曬,水分蒸發,漸結鹽晶。此時須將鹽晶集於一隅,每日約集兩三次不等。鹽堆積厚後,以鹽鏟鏟入竹籮,...
曬鹽技藝(岱山海鹽曬制技藝)是中國浙江省舟山市岱山縣申報的一項傳統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認證於2007年。...
曬坦曬鹽, 海鹽生產工藝。天晴之日,注鹵於坦池,借日光之力蒸發水分,每日從上午十時至下午三時為最重要時段,鹽分漸次結成顆粒,附於坦面所鋪碎缸片上,再以竹帚...
淋鹵曬鹽法為東寧王朝咨議參軍陳永華自大陸引入台灣並改良的製鹽方法,並開闢“洲仔尾鹽田”以及“打狗鹽田”以供東寧軍民食用。...
海鹽曬制技藝是浙江省象山縣的地方傳統技藝。起源於唐代。蘊涵著豐富的天文、海洋、自然科技知識和歷史價值。傳統的曬鹽技藝,是一份極其寶貴的地方歷史文化遺產。...
鹽曬地(Yanshaidi) 在上海市境東南部張堰鎮。相傳昔為曬鹽、集鹽之地,故名。聚落呈散落狀。民居多中式三層樓房。人口300餘。1 ...
台鹽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台鹽”,創辦於1952年,屬於公營事業,專營台灣的鹽業。2003年,台鹽股票上市,完成民營化,除了深耕鹽業主業後,開始水、清潔用品、化妝品...
芒康鹽井古鹽田已有1300年歷史,位於西藏芒康縣鹽井鎮瀾滄江東西兩岸,是我國唯一保持完整最原始手工曬鹽方式的地方,距芒康縣城120多公里。鹽井鹽田至今保留了我國境內...
海鹽苦鹵 海水曬鹽後剩餘的鹽滷。因含有鎂離子而帶苦味。主要成分是氯化鉀、硫酸鎂、氯化鎂、氯化鈉。含鉀、鎂、溴及稀有的鋰、銫、鈾等元素。是非常寶貴的化工...
山東萊州灣鹽區是我國及世界上利用該類地下滷水資源最早的地區,已有千年歷史。...... 利用地下滷水的“井灘曬鹽”,被認為是海鹽生產的第二次技術革命(第一次革命...
海南島鹽,海南省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早在唐代乾元元年(758年),海南島就有近海老百姓煮海水為鹽的記載。海南儋州保存著的1200多年前老百姓鑿石為槽盛...
苦鹵是鹽場曬鹽後的余液,色暗黃,味苦澀而帶鹹,也稱鹹鹵。...... 苦鹵是鹽場曬鹽後的余液,色暗黃,味苦澀而帶鹹,也稱鹹鹵。中文名 苦囟 外文名 salt 別...
鹽最早都是手工生產的,作為海鹽生產的一種原始方式——曬鹽,這種手工方式一直流傳了下來。新中國成立前後,永強鹽場採用的都是“灰曬”,因“灰曬”消耗體力大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