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荀氏,指的是中國春秋時期,晉國的荀氏家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晉國荀氏
晉國荀氏,指的是中國春秋時期,晉國的荀氏家族。
晉國荀氏,指的是中國春秋時期,晉國的荀氏家族。...... 晉國荀氏,顯赫卿族,晉國六卿之一。出自晉國大夫原氏黯。晉武公滅荀國,以賜原氏黯,原氏黯別為荀氏,...
荀姓,當今罕見姓氏。在《百家姓》排名201位。一是起源於遠古時期,是軒轅氏部落首領黃帝的後代。二是起源於荀始。三是出自荀侯國,後被晉國所滅,國人以荀為氏。...
荀息(?—前651年),姬姓,原氏,名黯,字息,故名原黯,是春秋晉國有史記錄的第一位相國。輔佐曲沃武公,武公曲沃代翼,滅亡晉國大宗取得晉國君位,史稱晉武公,...
二荀是指春秋時期,晉國大夫荀息之後衍生的中行氏和智氏的統稱。荀息生逝敖,逝敖生荀林父,荀林父後擔任晉國中軍元帥,成為晉國世卿,其後別為中行氏;逝敖幼子...
荀逝敖,姬姓,荀氏,晉國公族大夫,父親是晉獻公重臣荀息。英雄父親,長子荀林父在晉景公時為中軍將,史稱中行桓子,是中行氏的始祖;次子荀騅[zhuī]在晉景公時...
荀首,春秋晉國次卿,荀息之孫、逝敖幼子,荀林父之弟,是晉國六卿之一智氏家族的奠基人。晉成公時,荀首食采於智邑(山西永濟市),以邑為氏,別為智氏,智莊子...
荀申,中國春秋時期晉國政治人物,荀氏、智氏(知氏)第六代家主,又稱知申、智申,當時晉國的中軍將荀躒之子。公元前493年,荀躒去世後,荀申繼承知氏之位,為下...
荀息本為晉武公時的大夫,食邑“原”地,稱“原氏黯”。晉獻公九年(公元前668)命士為城絳後,即把晉國的首都從翼城遷至荀息所封的荀國都城。此時,荀息就搬...
荀偃(?—前554年),姬姓,中行氏,名偃,字伯游,諡號“獻”,又稱中行偃(先秦時期男子稱氏不稱姓,雖為姬姓,卻不叫姬偃),因中行氏出自荀氏,故又多稱荀偃,時...
荀瑤(前506年—前453年),姬姓,智氏,名瑤,即智瑤,因智氏源自荀氏,亦稱荀瑤,又稱智伯、智伯瑤。諡號“襄”,史稱智襄子。是春秋末期晉國執政大臣。為了恢復...
荀躒(前548年-前493年),中國春秋時期晉國政治人物、將軍,晉國六卿之一。荀氏、按封地又為智氏,名躒,諡號文。智悼子荀盈(智悼子、智盈)之子。史稱稱智文子...
中行(háng)氏,是東周時期晉國六卿之一,公元前632年成立,公元前490年敗亡。中行氏的直系先祖是中行桓子。中行桓子,姬姓,中行氏,名林父,因中行氏出於荀氏,故...
滅商後,封弟弟原叔於原國(今河南濟源市),姬原叔後人便以國為氏,別為原氏...滅荀國後,以荀國舊地賞賜原氏黯,原氏黯從此以荀為氏,史稱荀息,晉國荀氏...
逝敖,姬姓,荀氏,晉國公族大夫,父親是晉獻公重臣荀息。英雄父親,長子荀林父在晉景公時為中軍將,史稱中行桓子,是中行氏的始祖;次子荀騅[zhuī]在晉景公時為...
原氏黯(?—前651年),字息。春秋時代晉國大夫。曲沃晉武公滅翼後,任武公大夫。晉武公滅荀國後,以荀國舊地賞賜原氏黯,原氏黯從此以荀為氏,史稱荀息、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