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由來
昭潭鎮以駐地昭潭街得名。昭潭街舊稱茅棚街,後以街旁昭潭溪改名為昭潭街。昭潭溪相傳曾因梁昭明太子蕭統在此垂釣而得名。
區劃沿革
解放前為
至德縣第五區,1952年改為昭潭區,1958年撤區,成立昭潭、河溪、青山三個公社。1960年三個公社又合併為昭潭公社,1961年8月復建昭潭區,1969年又撤昭潭區,成立永豐、東勝、青山三個公社,1972年從永豐析出成立昭潭公社,1982年
體制改革時恢復昭潭鄉,1992年安徽省撤區並鄉時與永豐合併建立昭潭鎮。
行政區劃
截止到2011年,昭潭鎮下轄昭潭村、營橋村、潭東村、
龍潭村、永豐村、思源河村、官營村、下塔村。
水利資源
昭潭鎮全境屬
丘陵地形,兼有小盆地。
龍泉河由北向南流經全境。境內有小(一)型中灣水庫、楊屋水庫集雨面積分別為800、580公頃,總庫容量依次為499、210萬方;小(二)型民主水庫、石山水庫、鳳凰山水庫、栗沖水庫、木沖水庫、高潮水庫、三十嶺水庫、西澗水庫、嵐嶺水庫、光明水庫、大壠水庫、大沖水庫、毫攏水庫、洞門水庫、五一水庫、團結水庫、
曹沖水庫集雨面積依次為214、275、162、88、41、63、208、305、130、30、30、40、27、30、65、80、75公頃,總庫容量依次為80、38、52、20.4、20.1、14.3、18.3、30、21.8、11.5、16.6、22.6、15.1、14.6、18、25.2、36萬方;永豐小
水電站裝機容量為3/120(台/KW)。
經濟發展
昭潭鎮農業以
水稻為主,
油料、
茶葉、
菸葉、
甘蔗、
麻等次之,主要農產品總量為:糧食8854噸,棉花82噸,油料701噸,糖料120噸,年末大牲畜存欄1465頭,
豬肉產量1277噸;擁有農用機車38台(輛),機械總動力2012千瓦;有效灌溉面積927公頃,占耕地面積73.7%;農業科技與服務單位7個,中高級農業技術人員10人。全昭潭鎮擁有山場面積15萬畝,林業資源十分豐富,主要以
木材、
毛竹為主,同時木材加工、
木炭、
香菇、
木耳產業也十分發達。耕地面積1.9萬畝,為東至縣重要的優質棉、優質稻種植基地。全昭潭鎮工業生產總值達5500萬元,百萬元以上企業20餘家,個體私營大戶1100戶。木業深加工企業和服裝加工企業發展勢頭強勁,三玲木業生產木質
沙發料,出口
台灣地區,年產值達1000萬元。經濟發展空間前景廣闊,治安環境安定、和諧,自然環境清秀優美,可稱得上人傑地靈。
2006年至2008年財政收入大幅度增長,財政收入分別為985萬元、145萬元、2095萬元。三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均在11%以上,分別為3342元、3810元、4545元。
工業
工業企業主要為木材深加工企業和服裝業。三玲木業、朝陽木業兩家木材深加工企業,分別於2006年、2008年申報批准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年產值均在700萬元以上,主要生產木工板和指接板,有工人70人左右。2008年10月,3名福建投資商來鎮投資興辦建興紡織織造有限公司、恆贏服裝織造有限公司、宏鑫服裝織造有限公司3家服裝織造企業,年產值在300萬元以上,3家企業吸納了180名工人,成為鎮服裝企業的龍頭。2006年至2008年工業總產值分別為5100萬元、5865萬元、7507萬元,2008年工業總產值增速較快,比上年增長28%。
農業
2006年至2008年農業總產值分別為4536萬元、5048萬元、58413萬元,農作物總播種面積2362公頃,其中三年間糧食播種面積分別為1286公頃、956公頃、1219公頃,糧食總產量7119噸、51754噸、69939噸。三年間,優質棉、優質稻播種面積分別穩定在7000畝和1萬畝,毛木耳產量維持在200萬棒,全鎮20頭以上生豬養殖大戶有8戶,雞鴨鵝等養殖大戶12戶。官營金苑野雞養殖基地自2006年12月創辦以來,養殖規模逐漸擴大,2008年出售野雞1萬隻,產值達50萬元,效益十分可觀。龍潭華雲豪豬養殖基地,2008年5月開始飼養豪豬,取得初步成功。金苑野雞和華雲豪豬兩家養殖基地成為昭潭鎮特色養殖的新亮點。2008年末,有5家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兩家米廠和三家軋花廠。
社會事業
集鎮建設
昭潭鎮黨委政府不斷加大投入,小城鎮建設步伐加快,2008年投資140萬元改造整治老街,新增
路燈32盞,新老街道形成循建設環路燈,新修了
下水道,澆鑄了水泥路面;投資400萬元建成了
農貿市場,並配套新建幾十套
門面房,築巢引鳳,吸引工商戶到集鎮購房經商;大力整治交通秩序,讓四鄉三鎮匯集而來的車輛有固定的停靠地點,將商貿街兩旁、十字路口亂停亂放的中巴車、
計程車統一停靠在老街糧站旁邊,消除省道及商貿街前車流人為擁堵現象,化解交通壓力,促進老街繁榮;投資175萬元興建鎮農民文化活動中心;投資30萬元,完成老街與S222省道接線工程,平竺路全線貫通。通鎮的三條“村村通”水泥路,已建成一條長800米的新商貿街,集鎮主要幹道全部實現了道路硬化。對新老街道違章廣告牌(棚)、店外店、亂堆亂放建築材料進行集中拆除和整治。共拆除違章廣告牌(棚)105個(處),新添置垃圾桶30個,昭潭鎮的鎮容鎮貌、環境衛生、交通秩序等方面有了明顯改觀,集鎮面貌煥然一新。
2007年至2008年,鎮政府自籌資金120萬元用於集鎮建設,平竺路、北源路、康健路、青山路21公里路面全部水泥硬化。新增路燈65盞,維修老街路燈43盞。老街下水道全面整修完工。農貿市場於2006年3月開始建設,2008年6月正式啟用。投資176萬元農民文體活動中心2007年10月開始動工,2008年10月交付使用,一樓、二樓對外公開拍賣。2007年10月和2008年5月華豐、時代華聯兩家投資100萬元以上的大型超市開業。2007年7月,經過公開招考,錄用3名城管人員,組建城管中隊。2008年8月,開展為期兩個月的集鎮環境綜合整治,對新老街道違章廣告牌(棚)、店外店、亂堆亂放建築材料進行集中拆除和整治,新添置垃圾桶40個,鎮容鎮貌、環境衛生、交通秩序等方面有了明顯改觀。
水利興修
2006年至2008年,昭潭鎮黨委、政府積極創新思路,利用“一事一議”制度,開展以獎代補,以物代補的方法,調動廣大村民大幹水利興修的積極性,對3座小(Ⅱ)型以上水庫、23座大山塘進行除險加固,完成土石方12萬方,工程灌溉效益達7370畝,總投入資金96萬元。同時對13條渠道實施防滲工程,石堰水毀修復8條。
平安建設
2006年至2008年,全鎮上下把平安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層層落實,平安建設工作責任制全面落實;2007年11月,組建集綜治、司法、信訪、武裝為一體的維穩綜治辦,全鎮8個村均建立警務點,配備專兼職綜治協管員10人,鎮村兩級綜治平台基本建成,三年間,兩級平台化解矛盾糾紛137起,防止民轉刑11起,制止群體性事件苗頭9起,有力發揮第一道防線作用;社會治安防範體系逐步健全,2007年7月,組建專職治安巡邏隊,鎮、村、組三級治安網路的建成,確保信息暢通。經過三年不懈努力,人民民眾安全感和社會治安滿意率均達98%,8個村全部達到“平安村”標準,平安單位覆蓋面達到95%以上,三年均被授予“平安鄉鎮”稱號。
發展思路
昭潭鎮經濟發展的指導思想是:大力實施“1234”工程,即緊緊圍繞一個目標(把昭潭建設成為南部山區經濟強鎮),突出兩大開發(集鎮開發、山區資源綜合開發),夯實三個基礎(
計畫生育、社會治安、安全生產),實現四個突破(招商引資、
財政稅收、新農村建設、現代農業),堅持三個文明協調發展,開拓創新,與時俱進,努力把昭潭建設成為強力昭潭、魅力昭潭、實力昭潭、活力昭潭、現代昭潭、和諧昭潭。
名勝古蹟
昭潭歷史悠久,永豐為
宋代鑄錢貝之所。永豐還立有明代巡撫都御史
海瑞的政德碑。
宋太宗時就在永豐設巡檢司,至道二年(公元996)分錢州錢監,置永豐監,是宋鑄錢四監之一。據文獻通考載:“宋鑄錢有四監,池州曰永豐”。永豐還立有明代巡撫都御史海瑞的德政碑,高2米,厚0.17米,寬0.9米,約1190字,作者徐紳曾任右檢都御史,順天(
北京)巡撫,是海瑞的同僚故舊。
潭東村的東坡坂相傳
蘇東坡曾路過此村故名,潭東村1930年建立過紅軍局,即鄉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