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至歷史(安徽東至的歷史)

東至歷史(安徽東至的歷史)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東至縣歷史悠久 ,是一座江南,由東流至德兩縣合併而成,因相傳舜帝躬耕於此,堯帝聞其賢德,千里來訪,素有“堯舜之鄉”的美譽。境內東郊的南溪古寨是華東地區山林深處最後的匈奴部落。東晉詩人陶淵明任彭澤縣令時曾在東流種菊賦詩,留有陶公祠。20世紀80年代初在至德發現了迄今最早、最完整的一套宋代鈔版(關子鈔版)。2015年11月21日在華龍洞遺址發現中國第五處重要的包含有頭骨化石的直立人(猿人)化石地點,頭骨化石被命名“東至人”,由此佐證了距今約30萬-50萬年前此地便有古人類活動。

基本介紹

建置沿革,戰國時期,秦漢時期,唐宋時期,明朝時期,清朝時期,民國時期,新中國時期,

建置沿革

東至縣境古無大的建制。據《東流縣誌》、《建德縣誌》記載:虞、夏、商、周屬揚州地,秦屬九江郡、鄣郡。西漢分屬豫章郡彭澤、鄱陽縣和丹陽郡石城縣地。東漢不變。
三國時屬吳國彭澤、丹陽、鄱陽三郡地。晉分屬豫章郡彭澤縣、鄱陽郡鄱陽縣、宣城郡石城縣地。南朝宋、齊,分屬揚州宣城郡石城、歷陵縣地和江州鄱陽郡鄱陽、潯陽郡彭澤縣地,梁、陳二代在今縣境設南太原郡,置和城(今東流鎮)、晉陽(今張溪一帶)兩縣,屬南豫州。隋平陳後,太原郡及和城、晉陽兩縣並廢,地分屬潯陽郡龍城縣、九江郡彭澤縣和宣州郡秋浦縣、饒州鄱陽郡鄱陽縣。
唐至德二年(757),分秋浦、鄱陽兩縣地在梅城置至德縣,以年號為縣名,屬江南西道潯陽郡。乾元元年(758)屬饒州,永泰元年(765)改屬池州。會昌初(841-846),在原和城縣舊址建東流場,屬江州彭澤縣。《方輿紀要》載,五代楊吳順義二年(922)改至德為建德縣,仍屬池州,歷南唐不變。
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升東流場為東流縣,屬江州。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改屬池州池陽郡,並割貴池之晉陽鄉益東流。兩宋時東流、建德兩縣均屬江南東路池州池陽郡。元初屬江淮行省,元二十一年(1284)改屬江浙行省,元二十三年屬江浙行省池州路
明和清初屬池州府。明洪武初,池州路為九華府、華陽府,後仍改為池州府,直隸南京。清順治二年(1645)屬江南省,康熙十五年(1676)屬安徽省。雍正元年(1723)隸兩江總督,雍正十一年屬安徽省寧池太道。
民國元年(1912)東流、建德兩縣直屬安徽省。3年元月,建德縣因與浙江省建德縣重名改為秋浦縣,3年6月至17年8月底屬安徽省蕪湖道。21年10月秋浦縣復名至德縣,同月改屬安徽省第八專區。1949年4月22、23日兩縣先後解放,同年5月13日同屬皖南行署池州專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兩縣仍屬皖南行署池州專區。1953年2月24日改屬安徽省安慶專區,1959年5月15日,兩縣合併為東至縣,以堯渡鎮為縣城,仍屬安慶專區,1965年7月14日東至縣改屬池州專區,1971年3月29日專區改地區,隸屬不變,1980年元月29日改屬安慶行署,1988年9月2日,池州行署恢復,東至縣復屬池州行署。2000年6月25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池州地區和縣級貴池市,設立地級池州市,東至縣屬池州市至今未變。[1]

戰國時期

楚、越、吳相爭不息,邑境更迭頻繁。東流始為吳楚境,後為越地,戰國時並為楚境;至德為吳之西境,楚之東境,歷史上稱之為吳頭楚尾,乃兵家必爭之地。據史記吳王闔閭傳:十一年(公元前503年)吳伐楚取鄱陽為吳楚境,後為吳地。左傳魯哀公22年(公元前472年)冬,越滅吳並為越地。史記周安王28年(公元前380年)楚滅越並為楚地。楚大夫屈原放逐期間,曾駐足陵陽(今青陽縣境)。這一時期,吳楚境的奴隸制解體,封建生產關係逐步確定,當時小家與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的自然經濟,已成基本的經濟結構。

秦漢時期

秦始皇26年(公元前219年),並天下,廢分封,置郡邑,江南置六郡,至德屬揚州郡,為石城鄱陽兩縣地;東流屬廬江南郡入九江郡、揚州章郡。在秦統一後的12年中,秦始皇曾兩次巡行池州,後一次還途徑石城(今貴池灌口)停旅盤桓,親見江南開發較遲,便決定把浙東的越人西遷,據《越絕書》說,秦始皇東遊會稽所遷徒的越人,一部分遷到黟、歙、蕪湖、石城一帶,他們避居深山,經營生活,故稱“山越”。
漢時,池州境地分屬兩郡五縣。東流為彭澤縣地,屬豫章郡;至德為鄱陽、石城二縣地,分屬豫章、丹陽二郡。西漢末年、東漢末年,北方人以自發流動的形式向江南移民,“避亂江南”沿江一帶,其中包括東流和至德。這時東至借著地處長江沿岸的優勢對外開埠。

唐宋時期

唐朝將全國分為十道,改郡為州。安徽有13個州,其中池州屬江南西道。唐肅宗至德2年(公元757年)始置至德縣,析秋浦、鄱陽地置之,隸潯陽郡,朝廷以宣城太守宋若思之請,準以年號為名,故名至德縣,縣城設在蘭溪(即後來的梅城)。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改至德隸饒州;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復置池州,改秋浦為貴池,改至德為建德,從此名延數代,直到民國初因與浙江一個縣同名而更名為秋浦,1932年又復名至德。
宋朝時建德的茶葉生產已成主要產業,縣令梅堯臣就自稱自己是“採茶官”,並作《南有嘉茗賦》(《建德縣誌》藝文志)。據元代著名學者馬瑞臨著的《文獻通考》記載,當時全國近10種名茶,其中“仙芝”、“嫩蕊”等5種名茶出自建德,聞名遐爾,不堪應求。朝廷賜池州新鑄錢監名曰永豐(今昭潭鎮),據《池州文史》記載,徽宗大觀中(1107——1110)永豐監官鑄34500貫。1983年7月及翌年5月,東至縣文化局和縣誌辦於縣廢品收購站先後徵集一套南宋關子鈔版,共八塊。專家認為,這套關子鈔版,是宋代三大鈔版中保存最完整,可信度最大的一套鈔版,具有相當重要的學術價值。顧享有”中國茶都“的美譽。

明朝時期

明代開國後,經過九華府、華陽府沿革之後的池州府,領貴池、銅陵、東流、建德、石埭、青陽縣。池州的社會較安定,農業、手工業有所發展,經濟在原有基礎上恢復較快,文化也取得了成績。明弘治3年(1490),大力發展旅遊業。東流知縣進士楊季芳因敬慕陶淵明的高風亮節,得工部郎中毛應奎例紙六千易甓石,在當年先生種菊的故址,建起陶靖節祠(俗名陶公祠),還在臨江處建了一座菊江亭。明代造訪東至的名人很多,其中著名政治家、軍事家、詩人于謙經東流。故有“景到東流”一說,有“十里帆檣依市立,萬家燈火徹夜明”(吳琪詩)狀其景,享有“江南第一繁盛處”美譽。

清朝時期

清代東流、至德隸屬於池州府。康熙後一百年間,池州社會比較安定,經濟有所發展。乾隆皇帝弘曆六下江南,微服私訪池州時,留下“富貴陵陽鎮,風流謝家村”的故事,在途經東流、建德縣時,曾在姜壩鄉,觀看徽班藝人周三毛扮演《崔子弒君》中的齊莊王,甚為傳神,博得乾隆帝嘉獎,欽賜周三毛“江南第一醜”雅號,並賞其一對金字燈籠。在葛公鎮雙棚村夜宿時,親嘗“豆腐西施”所燴的菠菜和豆腐,隨口吟出“青石白玉板,紅嘴綠鶯哥”的詩句。明清時期有句諺語叫“無徽不成鎮”,這個諺語恐怕是最能體現徽商對當時中國經濟的巨大影響。東至是徽州近鄰,這種影響自然要波及到當時的池州和建德、東流兩縣。那時候通往徽州的古道有葛公鎮蜈蚣嶺通向石台珂田的古徽道、利安魯家壩古道,通向徽州,連線江西景德鎮;馬坑通往紅旗嶺抵祁門的古道,還有堯渡通往葛公和通往彭澤的古道等。古村落有花園裡金家村、祠村,葛公的葛源王、雙棚,洪方的姚村,張溪塔里村,勝利章村、檀村等;古鎮有堯渡、東流、大渡口、張溪、葛公、香隅、吉陽等。房屋建築均是“青磚小瓦馬頭牆”的徽派樣式。當時建德的縣城在梅城,商業街在堯渡,志載:“舊城南半里,有繡花樓24間,丹陽、潯陽、鄱陽等地商賈來此置辦酒會,故有‘江南茶飯,建德先知’的諺語廣為流傳。”東流是當時東流縣的縣城,東流老街,全長1217米,其中東西街道長858米,路面寬3—4米,前店面後作坊的古民居計有1067幢、5300間,建築面積約為18萬平方米。張溪古稱晉陽,明清時有東池(東流經長安、蘭橋、唐田到貴池),景池(景德鎮至池州)兩條官道經過那裡,是池州、饒州、九江三府的交通要衢,設有停船碼頭和江西、安慶、徽州青陽等會館,負責聯繫接洽各地商貿業務。大渡口自從建了大公館後,成為安慶通池州的要塞,一條古街道直通江邊碼頭。葛公街因處在徽州古道上,茶葉、豆腐和獨具特色的小吃,吸引著行走在古道上的挑夫掮客。

民國時期

辛亥革命後,中國政治舞台上暫時出現了革命派、主憲派和北洋軍閥三種政治勢力鼎足而立的局面。民國3年(1914),安徽裁府留縣,池州府廢,原池州所領6縣歸屬蕪湖道。這一年建德縣改名秋浦縣,是年霍丘人王人鵬在1912年至1918年間任秋浦縣長,整肅史治,頗有政聲,並重修梅公亭,並作文摹泐於亭基岩壁之上,文曰:“一亭縹渺臨秋浦,兩岸波濤送晚潮。此鵬光緒丁酉夢中得句也,迨民國予蒞官建德,越年甲寅在白象山麓重修梅公亭,亭成適縣更曰秋浦,回憶舊句不禁有明月前身之感焉。乙卯年中秋,城人王人鵬記。”離任時,全城百姓擺設香案,跪地送別,並送“清官旗”、“萬民傘”以感戴。東至名人周學熙,他在創辦實業發達之後,還遵循母訓,自己出資在家鄉池州地區辦了許多實事好事,如捐資興建農林公會,倡導鄉民開發荒山、植樹種茶、栽桐;在葛公鎮近郊開闢栽桑養蠶試驗場;在池州府的貴池、石台、銅陵、秋浦、東流等6縣建立繅絲廠,在秋浦縣興辦商業講習所,招收學員分配到啟新洋灰公司、北京自來水公司工作,興建宏毅學舍,發展家鄉教育,還在家鄉創辦了中醫傳習所、秋浦醫院及上鄉陳鎮、利安,下鄉葛公和貴池唐田等4個施診所。使東至經濟迅速提升。對外貿易更與義烏並駕齊驅,成為“駕乎仙桃,直追義烏”的江南第二大縣。

新中國時期

新中國成立後,我縣社會安定,國民經濟發展很快,根據中央政府的部署,首先開展了減租減息工作,1950年又開展了轟轟烈烈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運動。1951年各區開始組織農業互動組,至德樟術鄉栗樹下村王大元互助組、東流縣勝利村袁善擇互助組應運而生,次年即轉為初級生產合作社,到1954年底,東流、至德兩縣已辦初級社41個、互助組4286個。1955年秋,並始由初級社轉高級社,到1957年,東流縣有高級社128個,至德縣有高級社265個。 1958年大辦農村人民公社,東流、至德兩縣共辦15個人民公社,取消鄉鎮建制,實行政社合一。在進行農業改造的同時,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於1956年底結束。東至縣為安徽省最富裕的縣級行政區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