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學校一校兩區:邾城校區占地220畝,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陽邏校區占地230畝,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
設施
1993年6月奠基,投資助2000萬元,歷時13個月,1994年,學校整體搬遷。新洲一中校園面積占地近200畝,另有
校辦工廠27畝,
校辦農場61畝,教工住宅區18畝,總面積306畝,建築面積 58000餘平方米。現有教學樓三棟。教育技術裝備優良,生活設施設備完善。5400平方米的科技實驗樓裝備有互動式教學系統,以及演播室、電視台、廣播台、展覽室、語音室、微機室、音樂室、美術室、書法室、舞蹈室和理、化、生、勞技實驗室。實驗室設備基本達到國家一類標準。圖書樓占地面積3400平方米,藏書達20餘萬冊(含電子圖書),內有496座的學術報告廳。運動區內有標準的400米跑道,運動場看台可容納3000餘人。校園規模弘大,布局合理,環境優美,格調典雅,整個建築群體現了
古典建築特色與現代
建築美學思考相結合的藝術風格。學校還不斷改善學生學習和生活條件,建有標準化食堂。
新學校,以其寬闊的地理優勢,精當的
規劃設計,恢宏的建築群體,活潑美麗的風采,令
港澳台同胞、國際友人和省內外數萬光觀者讚不絕口。
新校園,注入了決策者全面貫徹
教育方針的美學思考與美學要求,體現了設計者的美學素質和建設者的美學智慧,她融校園、花園、樂園於一體,集美觀氣派於一園。
新校園給人
地理環境優越和規模宏大的美感,矗立於一片北高南低的向陽
緩坡,三面環繞
碧綠田野,東面臨近邾城公園;既避開了喧器鬧市,又偎依著
新洲城關;空氣清新,交通便利。校園中最雄偉的主建築--科技樓在校園主軸中段,與
黃金分割的教學、生活、運動三大區間,從韻律和氣質上相互延伸,相互襯托,形成氣勢磅礴的整體動態,給人以拓展視野、升華境界、開闊胸懷的
藝術感覺。
師資
學校現有52個高中教學班,2100餘名學生,在編教職工210名,其中特級教師5人,高級教師67人,
武漢市“十大名師”、“十佳班主任”各1人,一級教師67人,青年教師占64%。 86名高級教師。學校形成了集優美的園林特色、良好的校風校紀、和諧的
人際關係、多彩的校園生活為一體的隱性
課程體系。 新一中繼承和發揚過去光輝傳統,同時積極開拓創新,在科教興國和教育改革的大潮中牢固樹立“舉‘
三個面向’之旗,走科研興教之路,務
素質教育之實,育自主創新之人”的辦學思想,努力探索和實踐“自主--創新”
教育模式,通過創設開放、民主、和諧的
教育環境,引導學生能動地創造性地學習和實踐,激發學生
創造思維,在
全面發展的同時著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心智、
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學校實施可持續發展的科研策略,多層次、多方位地開展民眾性教育科研。學校已形成“五為主”的科研特色:理論研究和套用研究並行,以套用研究為主;
巨觀研究和
微觀研究同步,以微觀研究為主;全面研究與重點突破結合,以重點突破為生;骨幹先行與
全員參與結合,以全員參與為主;多種
研究方法綜合運用,以
行動研究為主。
“九五”“
十五”期間,學校承擔多項
課題研究任務,推出一大批課題成果和論文論著。民眾性科研有效促進了學校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促進了教師隊伍向研究型、創新型轉變。
世紀之交,新洲一中由市級示範性學校一躍而成為省級示範性高中。五年來,學校堅持“三個面向”之旗,走科研興教之路,務素質教育之實,育和諧發展之人,積極構建和實驗“自主---創新”教育模式,不斷加快
教育現代化進程。新洲一中始終以“三個面向”、科學發展觀和現代
教育思想指導學校
教育實踐:以培養學生求真、向善、尚美、創新的人格為根;以學生和諧發展,可持續發展為本;以培育學生報效祖國服務人民的精神為魂;以開發學生潛能、開啟學生自主心智,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學校通過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實踐育人、環境育人來促進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使學生成為理想遠大、基礎深厚、知青意行合一的能適應未來、挑戰未來、創造未來的精英。
成果
學校以辦學的高水平、高品位、高質量和雄厚的綜合實力享譽江城,蜚聲荊楚。學校以突出的辦學實績,贏得了湖北省
文明單位、省市示範性高中、湖北省教科研50強、武漢市對開放學校等17項省級和15項市級殊榮。
國防科技大學的軍事專家庫桂生少將(省部級)是新洲一中培養的佼佼者。劉賽游,八七屆高考省狀元被譽為“山窩裡的
金鳳凰”也是該校學生。
近年來,
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穩步上升,繼95—97奪取“
三連冠”後,99屆該校高考上省線人數高達518人,又創歷史新高,比某些縣市的總和還要多,
升學率邊疆幾年超過90%,95文科升學率100%,上
重點線比率也相當大,97應屆
理科生高考過600分人數約點全市10%,繼87年劉賽游獲高考理科省狀元後,邱習丹、柳斂沼、商娜同學分獲95、98文科和97省市理科第二名。2004年新洲一中高考本科率超98%,有一個班43名學生,全部過
本科線,其中39人在600分以上。2005年新洲一中再創輝煌,過一本線419人,位列全市三甲。1996年全國奧林匹克
物理競賽湖北省
複賽中霍
春鵬獲全省第一名,1998年在同層次的比賽中梅旺生又獲全國一等獎。繼87年巴曙松獲“市楚才杯”作文競賽一等獎後,梅麗霞、黃新峰同學又分獲97、99市“楚才杯”作文競賽一等獎,其他同學在文化、體育、藝術、勞技競賽等方面獲獎也不計其數。
“九五”期間,學校承擔省級
科研課題4項,其中已有2項結題。領導、教師在市級以上教育刊物上交流和發表論文200餘篇,出版專著8部。
學生素質全面,參加各級各類
學科競賽均有大批學生獲獎。
1990年以來,由於教育
教學管理成績突出,學校獲得“湖北省文明單位”、“湖北省教科研50強學校”、“湖北省中國小
德育先進單位”、“貫徹體育工作條例優秀學校”、“
校園管理優良學校”、 “湖北省園林式學校”、“武漢市
校園文化建設十佳學校” 武漢市
依法治校先進單位等系列
榮譽稱號;學校黨委多次被評為“武漢市先進基層黨組織”。
2022年,新洲一中過特殊本科線1070人,連續五年破千人,上線率常年穩居90%,語文破130分達25人,最高分140分居全省前列。近10年,新洲區
一本上線人數每年保持在千人以上,近7年被北大、
清華錄取學生達46人。高考升學萬人比雄居全省
三甲,高考過
重點線人數持續省市領先。
簡史
誕生於共和國成立的的
禮炮聲中的武漢市新洲區第一中學,屬湖北省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和示範性高中,是武漢市對外開放學校。
1994年,學校整體搬遷。新校園占地250畝,校舍面積5萬平方米。教育技術裝備優良,生活設施設備完善。學校現有50個高中教學班,7名特級教師,86名高級教師。學校形成了集優美的園林特色、良好的校風校紀、和諧的人際關係、多彩的校園生活為一體的隱性課程體系。
遷建後的一中繼承和發揚過去光輝傳統,同時積極開拓創新,在科教興國和教育改革的大潮中牢固樹立“舉‘三個面向’之旗,走科研興教之路,務素質教育之實,育自主創新之人”的辦學思想,努力探索和實踐“自主--創新”教育模式,通過創設開放、民主、和諧的教育環境,引導學生能動地創造性地學習和實踐,激發學生創造思維,在全面發展的同時著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心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學校以辦學的高水平、高品位、高質量和雄厚的綜合實力享譽江城,蜚聲荊楚。學校以突出的辦學實績,贏得了湖北省文明單位、省市示範性高中、湖北省教科研50強、武漢市對開放學校等17項省級和15項市級殊榮。
特色
人文化環境
學校景點紛布,異彩紛呈。每一處景點都因創業者獨到新穎的創意和精心施工而被賦予了豐富的人文內涵,每一個角落都成為美育和德育資源,使學生得到美的體悟、情的陶冶,智的啟迪。校園被全國美育研究會的教授專家
黃濟先生譽為“集美之
大成的典範”。
主體性德育
著力培養學生
主體性創新人格的主體性德育是新洲一中實施自主--創新教育的關鍵要素。學校的文化、體育、衛生、綜合實踐、班團活動等德育實踐,處處都體現著學校主體性德育的一些重要理念:學生是德育的主體;德育的起點和歸宿是學生的發展;德育的有效形式是生活化活動並讓每個學生參與一切德育活動過程;
德育管理的靈魂是創新;......為了使主體性德育落到實處,學校成立了“
學生自治管理委員會”並將其功能發揮到了極致;為了研究和解決德育中的新問題,學校成立了“班主任工作研究會”,不斷推出德育研究成果。
開放式教學
新洲一中實施以學生的參與性、
自主性、
合作性和創造性為主要特徵的開放式教學。其要點:教育思想的開放:在確立“主人、主體、主角”的人格本位的基礎上努力構建現代化教育學觀念;教學研究的開放:初步實現了
教研活動的多元化,實現了跨學科、跨學校、跨地區、跨國度研究,擴大了教研的空間。學校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分別與美、法等國進行教育交流,實現了研究的國際化;
教學內容的開放: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新科技、貼近
新時代;教學空間的開放:由常規課堂擴大到圖書館、實驗室乃至社會;學生思維間的開放:在課堂引入
研究性學習,在注重求同思維的同時發展求異思維、
發散思維,激發創造精神;教學方法的多樣化:積極實踐啟發式、討論式、探究式等教學方法;
教學手段現代化:學校投巨資將每個教室變成
多媒體教室,教師人手一台
手提電腦,
課堂教學面貌因
多媒體教學的實施煥然一新。
民眾性科研
學校實施可持續發展的科研策略,多層次、多方位地開展民眾性教育科研。學校已形成“五為主”的科研特色:理論研究和套用研究並行,以套用研究為主;巨觀研究和微觀研究同步,以微觀研究為主;全面研究與重點突破結合,以重點突破為生;骨幹先行與全員參與結合,以全員參與為主;多種研究方法綜合運用,以行動研究為主。
“九五”“十五”期間,學校承擔多項課題研究任務,推出一大批課題成果和論文論著。民眾性科研有效促進了學校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促進了教師隊伍向研究型、創新型轉變。
人本位管理
建立並不斷完善以調動人的積極性、開發
人的潛能、激發人的創造性為核心的民主、科學、高效的人本位
管理模式是新洲一中各項工作充滿活力、辦學水平不斷提升的有力保障。學校不斷深化內部管理改革,積極變革教育教學
管理體制和
組織結構,大膽推進
後勤管理體制改革;全面改革幹部、
教師人事制度;深入推進
評價體系、評估方式改革和分配
制度改革。各項改革已經並將繼續對新洲一中發展產生巨大的
推動力。
多年來,新洲一中積極實施素質教育,全方位推進內部管理改革,教育
教學質量持續、穩步、大幅上升。
學生在國家、省級學科知識競賽中獲獎800餘人次。高考上線率99%,
指令性計畫內學生高考
重點大學上線率達75%以上。《
中國教育報》《瞭望周刊》先後分別以“璀璨的校園明珠”和“自主創新,追求卓越”為題報導了新洲一中教育教學和內部管理改革的成果。學校搬遷以來,20多個省市的有關領導和兄弟學校前來
參觀訪問。學校接待
港台同胞和美國、德國、法國、日本、
紐西蘭、
馬來西亞等國客人100多人次,並與美國、法國、紐西蘭等國家共4所學校建立了友好交流關係。
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在新的世紀,一中人正在執著追求和不懈奮鬥中創造新的業績,在爭創全國千強的征程中闊步前進,新洲一中這顆“璀璨的校園明珠”必將放射出更加奪目的光彩。
獲得榮譽
2023年2月,入選“2021—2022年度武漢市文明單位(校園)”候選名單。
現任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