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婦

新婦

“新婦”是中國南方方言粵語、吳語客語贛語等用詞,以及福州、潮汕、陽江、萍鄉等方言對兒媳的稱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婦
  • 解釋:南方地區部分漢語兒媳的稱謂
  • 國語拼音 : xīn fù
  • 吳語拼音 : sin7 vu4
  • 客語拼音:sin1 phu1
基本信息,詳細解釋,其它相關,

基本信息

詞目:新婦
國語拼音:xīn fù
吳語拼音:sin7 vu4
客語拼音:sin1 phu1,sim1 khiu1
潮汕話拼音:sêng bu
釋義
(1)指新娘子。
《國策·衛策》:“衛人迎新婦。”
(2)古時稱兒媳為“新婦”。
洪邁《夷堅甲志·張屠父》:“新婦來,我乃阿翁也。”
(3)指弟媳。
《爾雅·釋親》:“女子謂兄之妻為嫂,弟之妻為婦。”
郭璞註:“猶今言新婦是也。”
(4)指已婚婦女自稱的謙詞。
《世說新語·文學》:“新婦少遭家難,一生所寄,唯在此兒。”

詳細解釋

1. 稱新娘子。
《戰國策·衛策》:“ 衛 人迎新婦。” 漢 焦贛 《易林·同人之渙》:“娶於 姜呂 ,駕迎新婦。”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莊獄委談上》:“今俗以新娶男稱新郎,女稱新婦。” 清 黃鈞宰 《金壺浪墨·白首完婚》:“遲暮之年,行將就木,豈有五六十老女子,作新婦妝哉!” 瞿秋白 《餓鄉紀程》三:“做新婦的時代,是 中國 婦女一生一世的緊要關頭。”
2. 稱弟妻。
《爾雅·釋親》“女子謂兄之妻為嫂,弟之妻為婦” 晉 郭璞 註:“猶今言新婦是也。” 宋 陳鵠 《耆舊續聞》卷三:“ 恭公 弟婦, 王冀公 孫女, 曾 出也。歲旦,拜 恭公 , 恭公 迎謂:‘六新婦, 曾 三除從官,喜否?’” 清 沈濤 《交翠軒筆記》卷四:“其呼夫兄為伯,呼弟婦為新婦,呼外祖母為外婆,皆與今俗稱相同。”
3. 稱兒媳。
《後漢書·列女傳·周郁妻》:“ 郁 驕淫輕躁,多行無禮。 郁 父 偉 謂 阿 曰:‘新婦賢者女,當以道匡夫。’” 清 黃生 《義府·新婦》:“ 漢 以還,呼子婦為新婦。”
4. 尊者稱卑者之妻。
王得臣 《麈史·辨誤》:“按今之尊者,斥卑者之婦曰新婦。”
5. 卑者對尊者稱自己的妻;在人前謙稱自己的妻。
前蜀 杜光庭虬髯客傳》:“ 虬髯 曰:‘計 李郎 之程,某日方到。到之明日,可與一妹同詣某坊曲小宅相訪。 李郎 相從一妹,懸然如磬。欲令新婦祗謁,兼議從容,無前卻也。’”
6. 已婚婦女對公婆、丈夫及夫家長輩、平輩親屬謙卑的自稱。
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卻與小姑別,淚落連珠子:‘新婦初來時,小姑始扶牀。’”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規箴》:“ 王衍 妻謂 平子 ( 衍 弟 王澄 )曰:‘昔夫人臨終,以小郎囑新婦,不以新婦囑小郎。’” 南朝 梁 劉令嫻 《祭夫徐敬業文》:“新婦謹薦少牢於 徐府君 之靈。”《新五代史·晉高祖皇后李氏傳》:“ 晉 室皇太后新婦 李氏 妾言:‘ 張彥澤 、 傅住兒 等至,伏蒙皇帝阿翁降書安撫者。’”
7. 泛指婦人。
應劭 《風俗通·怪神·世間多有精物妖怪百端》:“樓上新婦,豈虛也哉!” 王利器 校註:“ 漢 魏 六朝人通稱婦為新婦,故上文言婦,此又言新婦也。”

其它相關

其實,“新婦”並不“新”,它悠久的歷史足令你吃驚,至少在東漢年間,新婦這個辭彙就開始出現了。
從語法結構上分析,新婦可說是一個編正詞組,即“新的婦”的意 ,在古漢語裡,婦是對為人妻者的稱呼。如“二十為君婦”,就是二十歲時做了你的妻子意思。凡是為人妻者都稱為婦,這樣,一個家庭就有幾輩不同身份的“婦”,如父之婦,兒之婦,孫之婦等,如果一律都稱為婦,就會產生混淆,有時會造成指代不清的後果。語言辭彙是富於發展性的,當社會需要時,新的辭彙就會從人民大眾中產生出來, 這樣,當人們認為有必要區分不同輩分的時,新婦這個辭彙就應運而生了。“婦初到者曰新婦”,這是新婦的原始意義。到了漢代,逐漸用新婦來稱呼兒媳。如《世說新語》中王渾妻仲氏云:“若使新婦得參軍,王兒也不啻如比。”又北宋民謠云:“寄書與婦母,好看新婦子”(婦母即是母親)。這兩句的意思是兒子要求母親不要對兒媳不好。這樣的例子很多。
隨著時間的推移。新婦變成老婦,雖然如此,但人們已慣稱其為新婦了。這時的新字已失去原來的意義,久而久之,新婦就逐漸成了兒媳的呼謂了,並一直在吳語,以及客家話、福州話、潮汕話、萍鄉話、廣豐話等方言中保存到今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