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區政府2013年工作安排

(一)以幸福路地區綜合改造為契機,推動“實力新城”邁出新步伐

幸福路地區綜合改造工程是“惠民、興區、強市”的重大工程,是我區實施片區開發和轉型發展的一件大事,對今後幾年城東地區經濟發展具有重大影響。我們將以此為龍頭,舉全區之力,掀起大拆遷、大招商、大建設的新熱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城區政府2013年工作安排
  • 發布單位:新城區政府辦
儘快啟動幸福路地區綜合改造近期工程。協調成立市級領導機構,搭建工作班子,組建投融資公司。進一步深化核心區域控制性規劃,編制一期改造區域修建性詳規。啟動幸福林帶建設工程。加快實施東等駕坡安置小區等首期項目建設。推動西光廠和東方廠外遷,做好騰遷土地項目策劃包裝和招商工作。
把項目建設抓得緊而又緊。全年安排重點項目154個,總投資1640億元,年計畫投資204億元。確保民安大廈二期等13個項目竣工運營,加快推進炭市街—南新街地區改造等60個項目,積極促進火車站北廣場改造等30個項目開工建設。
關注市場動態,推動招商引資再創新高。招商引資決定未來。按照新的消費政策導向和消費趨勢,著力在“特色”、“前沿”、“高端”上下功夫、求突破。一是大力發展樓宇經濟、總部經濟,引導產業有序聚集。二是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建立網上商城。三是大力發展物流配送業,鼓勵創辦快遞公司。四是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積極引進網路傳媒、動漫網遊、視覺表演等文化創意企業。五是大力發展教育培訓和新型健康等產業。加強對上銜接協調,年內爭取上級財政性資金1.5億元以上。
進一步加快經濟轉型步伐。緊緊抓住東大街正在改造、解放路商圈走向成熟歷史機遇,全面提升解放路商圈品質,爭創國家級特色商業街稱號。以長樂路改造提升為抓手,加快建設多功能、複合型商貿商務集群區。以丹尼爾商貿城等項目為載體,著力打造胡家廟商圈。以韓南韓北村改造項目為依託,做好商業規劃布點,構建城東商業新中心。加強新城廣場周邊閒置樓宇推介。繼續打造以索菲特酒店為龍頭的城市會議中心。推動城域網等信息技術與傳統服務業融合發展。採取合資合作、股權投入等方式,開發名品、名店,讓“老品牌”、“老字號”、“老門店”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年內每個街道引進純餐飲品牌規模企業1—2家,進一步提升住宿餐飲娛樂業對區域經濟的貢獻度。
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借鑑金康路特色街區發展模式,全面提升特色街區的規模和檔次,年內每個街道力爭推出1-2條特色街區。設立中小企業成長項目庫,助推中小企業發展,全年新增企業法人類市場主體1800戶。繼續推進個體戶轉企業、企業上規模工作,完成“個轉企”1300戶,新轉“三上”企業20戶以上。
(二)加快資源優勢向發展優勢轉化,激發“創新新城”內生動力
搶抓西安建設統籌科技資源改革示範基地的機遇,整合我區科教文衛等優勢資源,加快構建人才高地、創新源地、創業基地,努力建設富有生機和活力的創新型城區。
在企業技術創新上取得新成果。全年安排科技專項資金1950萬元,扶持企業技術創新等項目50個。建立科技企業孵化器,引進孵化科技型企業60個,組織申報市級以上科技項目50個,爭取科技扶持資金1000萬元。成立軍地兩用產業技術創新聯盟,著力培育軍民融合企業集群。設立專利資助專項資金,創建智慧財產權強區。出台扶持政策,發展科技中介服務,加快科技創新成果的推廣利用。
推動工業企業穩步增長。落實省市支持工業加快發展優惠政策,發揮區工業發展專項基金的引導和撬動作用,重點支持陝汽新能源汽車、崑崙汽車電子、華山鎢製品等項目建設,推進幸福製藥、蘭德森茂等企業儘快上市。積極協調將新城高陵工業園納入西安渭北工業區和“陝西省重點工業集中區”建設規劃,爭取政策資金支持。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突破百億元。
向捷運要效益。充分利用西安市5條捷運線路通過我區的有利條件,編制《新城區捷運經濟帶總體規劃》,全力打造捷運經濟帶。搶抓捷運1號線開通機遇,加強朝陽門、康復路等捷運站口與商業網點的有效連線,實現“客流”向“商流”轉化。配合做好捷運3、4號線建設用地徵收等工作。提前謀劃好捷運6號線沿線區域的發展規劃和商業布局。
向地下空間資源要增量。全面摸排轄區地下空間資源,編制《新城區地下空間資源開發利用總體規劃》。推動長樂西路和長纓路地下開發項目早日啟動。
(三)加快發展文化事業,展現“人文新城”魅力
以成功舉辦國際茶文化盛會為開端,立足資源稟賦,突出皇城、紅色、軍工、民俗和商貿五大文化主題,用文化塑造城區品牌,提升城區魅力,進一步增強新城軟實力。
做優“三張文化名片”。一是做靚“新城廣場文化演藝區”。依託新城劇場等文化演藝場所,做好《大長安》等演藝產品的整合行銷。二是做大“金康路茶文化特色街區”。策劃包裝金康路片區改造項目,加快金康茶韻坊等項目建設,舉辦展銷、品茗、論壇等活動,打造西部第一、全國知名的茶產品行銷市場。三是做強“民樂園文化展示區”。以皇城美術館等為載體,舉辦展覽、拍賣、鑑賞等活動,繼續擴大民樂園文化街的規模和輻射力。
把文化項目做實做亮。成立新城區文化產業協會,制定文化產業發展獎勵辦法,設立文化產業發展基金,著力打造新城文化產業新的增長點。加快大華•1935、華清創意產業園一期等文化創意項目建設,確保年內建成運營。推動西部圖書城、南京•1912和“皇城坊”項目落地動工。配合做好東嶽廟保護修復工作。
深化街區宣傳推廣。制定街區整體宣傳推廣計畫。徵集重要街區宣傳用語和形象標識。製作新城區整體形象宣傳短片。製作一批蘊含新城特色的城市雕塑、街頭小品、牆體藝術和路牌燈箱。積極參加西部文博會等文化旅遊節會,策劃組織1次大型宣傳活動和2場主題文藝演出,不斷提升新城文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加強文化陣地建設。完善區、街、社區三級公共文化服務網路。加大文化設施建設力度。鼓勵和引導企事業單位文化資源向社會開放。廣泛開展“夏日文化廣場”等民眾性文化活動,形成“15分鐘民眾文化生活圈”。
(四)加強城市建設和管理,增強“美麗新城”承載力
樹立城市“微管理”理念,實施城市管理“微工程”,改造提升城市環境面貌,為西安市創文和創模多做貢獻。
把好城市規劃設計關。以第四輪城市規劃修改為契機,按照國際化大都市中心城區目標定位,編制區域發展整體規劃和道路交通、特色街區等專項規劃,全面提升城市綜合承載力。
掀起新一輪舊城改造高潮。加快推進舊城改造,關鍵在模式創新。要綜合運用競拍土地開發、片區整體開發、土地聯合儲備、保障房建設、城棚改等多種模式,推動城區二次、三次開發。加快韓南韓北村等城棚改項目建設。完成三府灣村、南張村城改。完成安仁坊等項目房屋徵收。啟動建國巷等5個棚改項目。加快安置項目建設進度,完善水、暖、電、氣等配套設施。年內竣工面積30萬平方米,回遷安置民眾7500人。
在改造提升中完善基礎設施。完成長樂路改造、太華路立交改造和公園北路、韓森東路打通工程。完成新城廣場周邊人行道改造和東六路地區公共配套項目提升工程。啟動含元路拓寬和經九路(永樂路—太元路)打通工程。完成東站路等18條道路線纜落地。建成案板街等2處公共停車場,新增停車泊位1000個。實施無燈缺燈街巷照明改造。完成長樂路等3條道路亮化工程。
積極開展“城市精細化管理年”活動,紮實推進“1625工程”。建成1個數位化城市管理指揮中心,實施“規劃、淨化、綠化、亮化、美化、序化”6項工程,抓好車輛停放等25項重點工作。加大環衛設施投入,購置一批灑水車、機掃車、護欄清洗車和垃圾清運車等設施。加強環境保護,完成目標控制要求。
(五)始終堅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幸福新城”指數
以“愛心直通車”開通為引領,堅持把民眾利益放在第一位,確保新增財力的80%用於改善民生,不斷提升基本公共服務能力,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民眾。
千方百計增加民眾收入。擴大就業增加工資性收入、鼓勵創業增加經營性收入、拓展投資領域增加資產性收入,確保居民收入和經濟發展同步增長。堅持以創業帶動就業,全年發放小額擔保貸款1.3億元,實現新增就業12000人,重點解決大中專學生及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6000人以上。引導民眾樹立通過勞動致富改善生活的理念,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
著力提高社會保障能力。全年新增養老保險擴面13000人。完成新增廉租住房補貼家庭500戶、保障性住房實物配租800戶,收儲公共廉租住房600套。大力發展慈善事業。年內在城東、城北各建1家“愛心直通車”。大力支持社區養老服務。加快推動我區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加快公共服務均等化進程。深化“大學區管理制”改革,推進中國小幼稚園“共建共強”,通過“雙高雙普”評估驗收,發展均衡的高品質教育。加大社區全科醫生培養力度,發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藥技術優勢,完善“雙向轉診”機制,為民眾提供更加便捷、優質的醫療服務。加強流動人口管理服務,推進流動人口融合工程。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積極創建“食品安全放心區”。推進社區“八項工程”,完成2個社區服務站建設。做好社區兩委會換屆和社區專職人員招錄工作。
深入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強化安全生產基礎。推進消防安全格線化管理。切實發揮公安(應急)指揮中心作用,繼續推進“853工程”和社會管理“微工程”,進一步提高民眾安全感和滿意率。提高做民眾工作的水平,引導被徵收人等利益群體依法合理表達訴求。廣泛開展應急演練,進一步提高民眾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四、真抓實幹轉作風,建設人民滿意政府
堅決落實中央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民眾的八項規定及省市區相關要求,勤政、務實、勇作為、敢擔當,努力建設職能科學、結構最佳化、廉潔高效、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一)狠抓作風建設。作風建設貴在提效,重在落實。勤於學習,善於思考,切實轉變學風。堅持深入一線調查研究,下狠力解決發展難題和民眾反映的突出問題。精簡會議檔案,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謀劃工作上、服務民眾上、提高辦事效率上。加強監督檢查,著力整治少數人員存在的庸懶散奢等不良風氣。
(二)加強廉政建設。打鐵先得自身硬。嚴格遵守領導幹部出訪、住房、車輛配備等相關制度,自覺管好家裡人、身邊人。逐步擴大公務卡使用範圍,規範公務支出。嚴格財務管理,堵塞違紀源頭。延伸審計監督的範圍和項目,實施行政問責問效,努力營造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政風。
(三)堅持依法行政。自覺接受人大常委會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媒體輿論監督。認真辦理人大常委會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推行重大決策聽證、合法性審查、效果評價和責任追究制度,不斷提高行政風險防範和危機化解能力。
(四)提高服務效能。加強三級政務服務體系建設,方便民眾及時、就近辦理事項。完善信息公開平台,進一步擴大政務公開的內容和範圍。加快政務微博建設,廣泛開展“網路問政”, 及時吸納民眾智慧,增強政府的權威性、公信力和親和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