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治理:法治與中國政治文化變遷》是2012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夏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明的治理:法治與中國政治文化變遷
- 作者:夏勇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年1月1日
- 頁數:393 頁
- 開本:16 開
- ISBN:9787802303218
- 外文名:Understanding the Rule of Law
- 語種:簡體中文
《文明的治理:法治與中國政治文化變遷》是2012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夏勇。
《文明的治理——法治與中國政治文化變遷》是2012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夏勇。內容簡介作品深入挖掘和梳理東西方法治學術淵源,主要在中國歷史文化和社會政治背景下,解說和評論法治的思想、原理和制度演化,對當代中國的法治問題也多...
《文明的治理:法治與中國政治文化變遷》是2012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夏勇。內容簡介 《文明的治理:法治與中國政治文化變遷》深入挖掘和梳理東西方法治學術淵源,主要在中國歷史文化和社會政治背景下,解說和評論法治的思想、原理和制度演化,對當代中國的法治問題也多有論述,是展示漢語世界關於法治的...
《文明的治理》是2012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夏勇。內容簡介 中國政治文化的變遷離不開法治的變遷,這本偏學術的書,通過梳理法治的淵源、規誡和價值,把法治解釋為一項歷史成就、一種制度品德、一種道德價值和一種社會實踐。同時,勾勒出中國法治語境和法治思考的進程。作者簡介 夏勇,字同人,1961...
法治,指根據法律治理國家和社會 ,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人類社會進入現代文明的重要標誌,法治能夠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保障人們在社會各個領域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使人們安全、有尊嚴地生活。走法治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發展歷史 中國有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歷史。1840年以後,許多仁人...
主持國家教委優秀年輕教師基金項目1項:“政治程式法研究”;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3項和國家教委博士點基金項目1項(已結項);共同主持教育部重大研究課題2項,即“中國社會主義法治的理論與實踐”、“21世紀中國法學教育改革與發展戰略研究” (已結項);共同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2項,即“...
第一章 法治:現代政治文明的一般形式 第二章 法治發展的邏輯 一 法治與中國本土資源 二 法治發展與當代中國的法文化變遷 三 政治體制:當代中國法治發展的基本變數 第三章 憲政:法治發展之政治體制基礎 一 什麼是憲政 二 憲政:規範政治的典型形態 三 憲政:法治發展的政治體制基礎 第四章 法治發展的關鍵:黨政...
《定力:中國社會變革的思想基礎》是楊百寅、單許昌編著的政治理論讀物,於2018年7月首次出版。該書系統地分析了知識的引力、思想的活力、文化的魔力、主義的動力、現實的壓力、理性的張力、理想的魅力、變革的阻力以及復興的定力,並對影響社會的傳統文化、西方文明和社會主義思想進行了系統性的剖析。作者對“一帶一路...
其中,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是政治制度文明發展的最重要成果。在政治觀念層面,主要表現為政治價值觀、政治信念和政治情感的更新變化。如民主、自由、平等、人權、正義、共和、法治等思想觀念的形成、普及和發展,以及人們政治參與意識的普遍增強等等。政治觀念文明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精神文明的其他部分一起,為...
3.文宏:新時代人民獲得感的理念與價值:基於對政治認同的影響邏輯[J].中國社會科學(內部文稿),2019.10...5.文宏、 郝郁青:運動式治理中資源調配的要素組合與實現邏輯——以武漢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活動為...3.文宏、 赫鄭飛建設依法行政體制與法治政府的生成軌跡[J].中國行政管理,2016.02,CSSCI 4.文宏:多...
2、受聘為吉林大學理論法學研究中心兼職教授、清華大學人權與法治研究中心兼職教授等。3、在2009年“首屆中國法學名家論壇”上入選“當代中國法學名家”。4、2013年入選國家2011司法文明協同創新團隊核心成員。2013年入選中國政法大學和吉林大學國家2011司法文明協同創新團隊博士生導師。5、2015年受聘為法學類核心期刊吉林大學...
法律體系的不健全以及傳統觀念的束縛造成公務員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為主要目標, 以致出現了腐敗成本低,利潤空間大,以權謀私、錢權交易、腐敗滋生等不良現象, 在缺乏社會監督和嚴懲措施的環境下,影響了政府的治理水平。法制建設滯後。市場經濟本身也是法治經濟,要求在市場經濟競爭規則下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分配...
中華民族擁有悠久的文明,中國擁有特殊的國情,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既不同於資本主義,也不同於傳統模式的社會主義。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只能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出發,走自己的路。要立足於中國這塊土地,研究、認識和掌握中國社會發展的規律,無論經濟、政治還是文化建設,都要符合中國的實際,不能照搬別國模式。要在不...
歷史,遊走於學者思想範式之外,中國經濟報告07 城裡人進了村,中國經濟報告08 農村產權改革中的政治角逐 中國經濟報告,201409 人本城鎮化內涵與路徑 經濟要參,201431 土地規劃管理改革:權利調整與法治構建,法學研究,201405 人物觀點 現在有一句話很流行,叫做“把權力關進籠子裡”。但如果權力過大過重,籠子要做...
專業:行政管理、政治學理論 研究方向:行政文化、行政哲學、政治倫理 出版圖書 獲獎情況 2016年江蘇省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14年論文《公共管理者的道德能力》獲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優秀論文獎;2015年論文《法治的時間之維》獲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優秀論文獎;2015年論文《治理現代化背景下公共管理者的道德...
歷史發展的趨勢表明,未來世界的競爭主要是文化的競爭,其焦點又將會主要地表現在法律文化的競爭上,即不同淵源和不同性質的法律文化的競爭與衝突,其主要表現是西方資本主義法律文化與東方社會主義法律文化的激烈較量。面對這種未來社會的發展趨勢,特別是在中國加入WTO之後,中國要建成強大的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高瞻遠矚...
近期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以獨著身份在《當代中國史研究》《黨史研究與教學》《廣東社會科學》等CSSCI核心期刊以及我國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等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共36篇。主要研究領域:中共黨史、新中國口述史、城市文化變遷。目錄 第一部分“思想道德與法治”教學重點難點解析 ...
30年來的世界政治變遷大體經歷了各具特點的三個階段:(1)1978年到冷戰結束,經濟自由、政治民主大行其道;(2)20世紀最後10年,西方經歷內部調整,但在秩序、制度及價值觀層面仍占主導地位;(3)21世紀初,西方經濟主導地位和美國“軟實力”均有所下降,全球化負面作用日益突出,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理性...
行政在英語中(Administration),是治理、管理和執行事務的意思,它和施政 是一個意思,在《左傳》中就有“行其政令,行其政事”之說。依法行政,是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據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許可權,在法律規定的職權範圍內,對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項社會事務,依法進行管理的活動。依法行政的...
行政文化的連續性,其基礎歸根結底是社會物質生產發展的歷史連續性,起直接作用的是社會行政實踐的歷史連續性。主要特性 時代性和民族性 神權政治時代的行政文化是迷信的、神秘的,封建專制時代的行政文化是尚權威、重服從,資產階級革命時代的行政文化是講人權、尚實效、重法治,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時代的行政文化則重科學...
梁治平教授代表作:《清代習慣法:社會與國家》、《尋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諧: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研究》、《法辨》、《法律的文化解釋》(主編),其中《法辨:中國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近日被評為“1978-2014影響中國法治圖書獎”。人物經歷 1959年,生於湖北孝感。1975年7月-1978年9月,工人。1978年9月-1982年7月...
[5]佟德志:《在民主與法治之間:西方政治文明的二元結構及其內在矛盾》,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主要編著 [1]徐湘林、佟德志、嚴潔主編:《轉型期的政治建設與政府治理》,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2]高建、佟德志主編:《中國式民主》,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3]高建、佟德志主編:《協商民主》,天津人民出版...
1、學術專著:《政治憲法的中國之道》(獨著,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17);《視角:香港回歸二十年》(主編,文津出版社,2017);《後占中治港:法理與政治》(獨著,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18);《抗命歧途:香港修例與兩制激變》(獨著,香港新民主出版社,2020);《香港“一國兩制”演變的法治節奏》(獨著,...
33、論新世紀中國政治發展的戰略取向,《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3年第1期。 34、文明的科學涵義探微,《學術界》2003年第1期。 35、政治文明研究綜述,《新華文摘》2003年第2期。 36、依法執政與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內在關係,《理論前沿》2003年第9期。 37、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三大支柱,《領導科學》2003年第9期。
25、《民生政治參與與中國政治文化的現代轉型》,《理論探討》2018年第5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政治》2018年第12期、《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18年第6期轉載)26、《縣委書記權力腐敗的影響因素分析:基於政治生態的研判視角》,《理論探討》2018年第1期 27、《試論法治政府建構和有效運行的政治基礎》,《理論探討...
法治國家之行政訴訟類型選擇,2003.12,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訴願審議委員會「法治國家與依法行政」制度的終結? -國立大學行政法人化之選擇,2004.1,法學講座第25期,頁26-43 行政訴訟之被告機關,2004.2,法學講座第26期,頁98-104 雙階理論之虛擬與實際,2004.2,東吳法律學報第15第2期,頁165-204 禁止過度...
第10卷 “法律與鄉村治理”專號 1.農地徵收中的利益博弈——以承接產業轉移的楚市開發區為例,袁松,第1頁 2.為什麼發生征地拆遷糾紛:衛村調查,王麗惠,第31頁 3.富人治村與基層民主:浙東個案考察 ,林輝煌,第63頁 4.單向度的法治——河鎮法律下鄉三十年的回顧與反思,狄金華,第89頁 5.物的城市化與神...
1999 市場化改革、法治建設與政黨政治,《黨國體制與兩岸民主發展》(林佳龍、邱澤奇主編),台北:月旦出版社。1999 鄉鎮企業改制與地方威權主義的終結,《社會學研究》第3期。1999 在工廠化和網路化的背後,《社會學研究》第4期。1999 制度性因素與中國政治民主發展,《黨國體制與兩岸民主發展》(林佳龍、邱澤奇...
如果根據研究領域進行分類,經典現代化理論分為政治現代化、經濟現代化、社會現代化、個人現代化和文化現代化理論等。在不同領域和不同地區,現代化具有不同的特點(附表1.2),例如,政治民主化和法治化、經濟工業化和專業化、社會城市化和流動化、個人開放性和參與性、文化理性化和普及國中等教育等。雖然在經典...
第一章 法治:現代政治文明的一般形式 第二章 法治發展的邏輯 一 法治與中國本土資源 二 法治發展與當代中國的法文化變遷 三 政治體制:當代中國法治發展的基本變數 第三章 憲政:法治發展之政治體制基礎 一 什麼是憲政 二 憲政:規範政治的典型形態 三 憲政:法治發展的政治體制基礎 第四章 法治發展的關鍵:黨政...
社會的發展,文明的進步,需要新的社會規範來解決社會資源有限與人的欲求無限之間的矛盾,解決社會衝突,分配社會資源,維持社會秩序。適應這種社會結構和社會需要,國家和法這一新的社會組織和社會規範就出現了。法產生主要標誌 ① 特殊公共權力系統即國家的產生、② 權利和義務觀念的形成與③ 法律訴訟和司法的出現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