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工業社會是某些資產階級學者劃分的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個歷史階段。由美國哈佛大學教授D·貝爾1959年在奧地利薩爾茨堡第一次提出,並在1973年發表的 《後工業社會》 一...
作為社會文化思潮的後現代主義是二戰後西方後工業社會的直接產物。“後工業社會”是持新保守主義立場的美國社會學家丹尼爾·貝爾首先提出的概念。這一理論認為在工業...
《後工業社會的來臨》是新華出版社出版發行(美)丹尼爾·貝爾著作的實體書。該書雖然在1973年看來還是一本預測未來的著作,但是事實上從今天看來,他的預測已經基本...
後工業社會論西方學者對未來社會的一種構想和摸式。認為工業化社會正在被改造成為一種新的、前所未有的普遍物質福利的制度:實現這一社會不需要經過階級鬥爭和社會...
明確提出和界定“後工業社會”概念的是丹尼爾·貝爾。...... 他把人在歷史劃分為三個階段:前工業社會、工業社會和後工業社會。不同的社會是依據不同的中軸建立起來...
後工業化階段,後工業化社會城市化進程加快,使得後工業化城市市區人口和企業大量向郊區遷移,產生郊區化和逆城市化現象,形成衛星城鎮以及城市地域互相重疊連線而形成的...
所謂“後工業化時代”,就是以高新技術產業為支撐、為主體的時代。...... 現代主義的生存土壤是商品生產為目的的工業社會,後現代主義則是把後工業化社會作為時代背景...
後工業經濟(Post Industrial economy)是以第三產業為主導的經濟形態。首都經濟經歷了多年的產業結構大調整,產業從“二、三、一”結構轉到了“三、二、一”結構,...
《後工業社會與可持續發展問題研究》是2004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作者是伊諾澤姆采夫。...
知識社會是以知識、創新為核心的社會。1994年,美國管理學家德魯克在《後資本主義社會》中指出,人類社會正在進入知識社會。知識社會是以知識經濟為主體,強調藉由知識...
《後工業社會中的階級》是關於階級概念的理論討論和對發達資本主義社會階級及其分支進行的系列廣泛的比較經驗調查相結合的範例,把有關論題貫穿在一起的不是某個帶有...
後工業化是指服務業的產值和就業超過工業和農業。後工業化是1973年由美國著名的社會學家丹尼爾·貝爾提出的。他分析了後工業社會的五大特徵,並都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
工業社會,是指工作將社會工作的專門知識和方法運用於工商企業,幫助員工解決個人的、家庭的和工作上的種種困擾,使之更好地服務於企業的社會工作。內容包括勞工福利、...
《中國後工業社會消費結構研究》是2011年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啟傑、曹澤洲、孟慧霞、王平。...
《後工業社會與新聞形態的嬗變》從當今傳媒新的歷史語境以及對新聞傳播帶來的影響入手,借鑑布爾迪厄“新聞場”的研究範式,通過梳理新聞傳播所呈現出的消費性表征,...
《後工業社會與可持續發展問題研究俄羅斯學者看世界》是200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伊諾澤姆采夫。...
前工業社會是人類歷史發展的一個階段,學者丹尼爾·貝爾對把人類歷史劃分為三個階段:前工業社會、工業社會和後工業社會。從時間上大約是蒸汽機出現之前的人類社會。...
本書對後工業社會左翼闡釋者的理論思想和政治方案進行了開創性研究,深入考察了他們所支持的新社會關係和制度的可行性。作者不僅對困擾當代理論家和行動者的主要問題...
就如上面“社會的發展變革”中提到的,社會學家將社會區分為捕獵社會、遊牧社會、農林或簡單農業社會、高級農業社會(也稱文明社會)。一些社會學家認為工業社會和後...
後現代主義的理論家們認為,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隨著科學技術的革命和資本主義的高度發展,西方社會進入一種“後工業社會”,也稱作信息社會、高技術社會、媒體社會、...
信息社會也稱信息化社會,是脫離工業化社會以後,信息將起主要作用的社會。所謂信息社會,是以電子信息技術為基礎,以信息資源為基本發展資源,以信息服務性產業為基本社會...
《交往與社會進化》中所有文章,1976年第一次用德文發表,中譯本是根據Thomas Mc Carthy英譯本譯出。哈貝馬斯通過分析西方工業社會中公共領域內的結構轉型, 提出交往與...
在社會學中,所謂現代化是指由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的變遷過程,是在社會分化的基礎上,以科學技術進步為先導,以工業化、城市化為主要內容,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