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工業社會與新聞形態的嬗變

後工業社會與新聞形態的嬗變

《後工業社會與新聞形態的嬗變》從當今傳媒新的歷史語境以及對新聞傳播帶來的影響入手,借鑑布爾迪厄“新聞場”的研究範式,通過梳理新聞傳播所呈現出的消費性表征,探究新聞與消費的互動關係;在對互動關係以及其理論的合法性進行跨學科思考的基礎上,深入探討了消費社會各種媒體的特性以及歷史使命,提出應當通過黨性與商品性,精英話語與平民話語,中心話語和邊緣話語的融合,形成新的主流媒體話語,發揮出黨報黨刊在新歷史語境中的中堅作用。《後工業社會與新聞形態的嬗變》可作為高等院校新聞學與傳播學專業(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參考用書;對希望深入了解新聞與消費關係的社會人士,《後工業社會與新聞形態的嬗變》也具有較高的學習參考價值。

基本介紹

  • 書名:後工業社會與新聞形態的嬗變
  • 作者:謝梅
  •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6113714, 7516113719
  • 外文名:News Form Evolution in Post-industrial Society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頁數:298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後工業社會與新聞形態的嬗變》對新聞商品性的認識進行了歷史的梳理,對新聞的消費形態以及表征等問題進行了個案分析探討。這為當下新聞傳媒的理論提供了一定的一手材料。對傳統新聞理論中意識形態觀念的“誤讀”進行的略顯簡單的辨析,為學界的新聞意識形態研究提供了一種可參考的路徑。

作者簡介

謝梅,博士,教授,電子科技大學中國文化產業戰略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電子科技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信息管理與傳播系主任;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先後主研多項省部級科研課題,包括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後期資助項目“政府與媒體關係研究”,四川省社科基金項目《新媒體環境下的廣播危機傳播與輿論引導力提升》等20餘項;在CSSCI和其他權威雜誌上發表論文40餘篇,其中核心期刊發表近30餘篇,包括《雅格布森“主導”理論與中國新聞娛樂化》、《消費語境與新聞話語的構建》等;多篇文章被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新聞與大眾傳播學院做訪問學者。

圖書目錄

序言
自序
緒論
第一節關於新聞與消費的學界研究情況
第二節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新聞學界關於新聞商品性的歷史論爭
第三節對新聞與消費的再認識
第四節傳媒批評範式的反思與研究的策略
第一章中國新聞的消費語境
第一節新歷史語境中的傳媒
第二節社會轉型與新聞秩序的重建
第三節消費主義影響下的中國傳媒
第四節文化創意產業視閾中的新聞
第二章消費影響下的新聞消費表征
第一節消費影響下的媒體經營新形態
第二節消費影響下的新聞內容特質
第三節消費影響下的新聞敘事特徵
第三章消費對新聞的推進
第一節消費推動了傳媒的市場化運作
第二節消費推動中國新聞傳播觀念跨越式轉向
第四章消費對新聞的衝擊
第一節有償新聞
第二節虛假新聞
第三節新聞的低俗化
第五章新聞與消費研究的多維理論視野
第一節新聞與消費的意識形態分析
第二節新聞與消費的政治經濟學分析
第三節新聞與消費的文化研究視角
第四節新聞與消費的消費文化理論審視
第六章對消費影響下的當代新聞的反思
第一節黨性、消費性、公共性
第二節新聞黨性原則與消費話語的結合
第三節娛樂化語境下的新聞話語建構
第四節數位化生存與整合傳播
第五節平民話語與中心話語的共同建構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