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體制改革

文化體制改革

文化是一種生產力,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當今世界,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越來越重要。因此,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我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完成的重任。要完成這一重任,改革文化體制是題中應有之義。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促進文化事業全面繁榮和文化產業快速發展,關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實現,關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關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化體制改革
  • 推進:文化體制改革
  • 促進:文化事業全面繁榮
  • 強調了:文化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核心提示,首要價值,重要價值,理論價值,發展紀實,改革階段,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第三階段,主要措施,取得成就,

核心提示

日前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體學習中,胡錦濤同志進一步強調了文化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發出“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的“總動員令”。進一步闡述了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重大意義,進一步明確了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必須堅持的指導思想和重點工作。講話思想深邃、內涵豐富,高屋建瓴、總攬全局,充分肯定了文化建設和文化體制改革取得的成就,全面分析了文化建設面臨的形勢,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文化建設指明了方向,為更好地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供了強大動力.

首要價值

文化體制改革的首要價值,是實踐、豐富、深化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理論體系。通過改革開放以來的文化建設實踐,我們逐漸形成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政策,這就是: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以不斷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在意識形態的指導地位,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領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培育“四有”公民,大力發展先進文化,去粗取精,在內容和形式上積極創新,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文化體制改革的進行,正是對這些思想的積極實踐,同時也是對這些思想的進一步豐富和深化。

重要價值

文化體制改革的重要價值之一,是豐富了馬克思主義文化學理論。我國多年來的文化建設,固然成果豐碩,但就文化學意義上的建樹而言,並不理想。政府主管部門一度重視的是文化的政治功能,或者經濟效益(所謂“文化搭台,經濟唱戲”便是其典型思路)。已經出版的馬克思主義文化學論著,往往重視的是文化的起源和性質、文化的發展、文化的分類、文化的動力等等,而輕視甚至忽視了文化管理文化環境、文化主體、文化秩序、文化市場、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的區分等問題。從我國馬克思主義文化學理論建設的角度看,文化體制改革所面對並要解決的問題,正是對馬克思主義文化學理論的豐富。

理論價值

文化體制改革的又一理論價值,是深化了人們對於文化生產力的認識。文化是生產力,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從黨的十五大以來的明確認識,而這兩年文化體制改革的試點,深化了人們的認識。區分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經營性文化單位和公益性文化單位,意識形態屬性較強的文化單位和意識形態屬性不強的文化單位,從而按照不同需求發展文化,是文化體制改革帶給人們的明晰認識。同時,也是對過去很長時期把文化簡單地等同於意識形態的認識的一種超越,一種進步。

發展紀實

加快文化發展,深化體制改革——
黨中央的一系列重大決策,為新的歷史時期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快文化事業發展指明方向
2003年以前,我國電影產量一直徘徊在100部以下,2009年則達到456部,成為世界第三大電影生產國;2010年,影片《唐山大地震》上映17天,票房達5.32億元,創造了國產電影最高票房紀錄。
從2002年到2010年,站在文化體制改革風口浪尖的電影產業描繪了一條華麗的上升曲線,成為文化體制改革成就的一個縮影。
同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教育體制改革、科技體制改革等一樣,文化體制改革與改革開放相伴相生——1979年,廣州出現第一家音樂茶座,市場力量開始向傳統文化領域滲透;1988年,國務院相關部門陸續頒布文化市場管理法規,文化市場的概念得以確立;2000年,“文化產業”一詞被正式寫入中央檔案……
但長期以來,制約文化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把公益性文化事業和經營性文化產業相混淆,政府統包統攬。應該由政府主導的公益性文化事業長期投入不足,應該由市場主導的經營性文化產業長期依賴政府,束縛了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
2002年11月,黨的十六大報告釐清了兩者之間的關係,首次提出“積極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根據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特點和規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推進文化體制改革”。
2003年6月,包括深圳在內的9個地區和35個文化單位成為文化體制改革試點。試點地區和單位積極培育市場主體、深化內部改革、轉變政府職能、建立市場體系。
2005年年底,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2006年3月,中央召開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工作會議,新確定了全國89個地區和170個單位作為文化體制改革試點。文化體制改革在穩步推進的基礎上,走上全面推開的新里程。
2006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對“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的指導思想、方針原則、目標任務作出全面闡述,對進一步加快文化建設、推動文化體制改革作出部署。
2007年11月,黨的十七大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四位一體”總體布局的戰略高度,提出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戰略任務。
隨後,我國文化產業規模迅速壯大,文化及相關產業的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不斷提高。據國家統計局的報告,2008年,我國文化產業增加值達到7630億元,比2004年增加了4190億元;文化產業增加值相當於同期GDP的2.43%,比2004年提高了近0.3個百分點。
2009年7月,我國第一部文化產業專項規劃——《文化產業振興規劃》由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這是繼鋼鐵、汽車、紡織等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後出台的又一重要產業振興規劃,標誌著文化產業已上升為國家戰略性產業。
兩個月後,拍攝了眾多“商業大片”的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創業板上市申請獲證監會批准通過,成為內地第一家成功上市的影視製作公司。雖然這是資本市場上的一件尋常事,但卻是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大步。
2010年7月23日,胡錦濤總書記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一定要從戰略高度深刻認識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責任感和緊迫感,順應時代發展要求,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加快推進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的大幕就此拉開……
轉變政府職能,發展文化事業——
以政府為主導,以公共財政為支撐,譜寫惠及13億人“文化民生”的新篇章
千餘家博物館免費開放,18億人次農民免費看電影,農家書屋覆蓋一半行政村……這張收穫於2009年的成績單,為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增添了又一抹亮色。
澆灌出累累碩果的,是黨和政府對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深刻認識和對實現文化公平的不懈努力。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並不等於把“事業”都變成“產業”。發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不僅需要政府加大投入,還需要政府轉變職能,由主要“辦文化”轉到“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上來。
黨的十六大以來,公益性文化事業的發展越來越得到重視。“十一五”規劃明確提出,加大政府對文化事業的投入,逐步形成覆蓋全社會的比較完備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西部地區,特別是老、少、邊、窮地區文化建設的扶持力度不斷加大;國家撥付專項資金,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農家書屋工程等重大文化惠民項目。
據統計,“十一五”時期前4年,全國文化事業費總計超過900億元,年均增幅25.28%。僅2009年,中央財政對地方各項文化工程投入總量就達30多億元。
截至2009年底,全國各級公共博物館、紀念館已有1444座向社會免費開放;全國已有2850個公共圖書館、3223個文化館、38740個文化站;農家書屋工程自2007年實施以來,已建成農家書屋24萬個,每個書屋可供借閱的實用圖書不少於1000冊,報刊不少於30種,電子音像製品不少於100種;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預計到年底,將有70多萬個20戶以上已通電自然村將全面“掃盲”;在城市,由政府投資建設的綜合性文化場所,如大劇院、音樂廳等,如今遍布全國各地。一個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網路正在全國形成……
服務水平也在創新中不斷提升——
伴隨覆蓋面的擴大,公益性文化事業的服務水平也在技術和體制機制的創新中不斷提升——
在深圳,“城市街區24小時自助圖書館系統”的出現,讓借書、還書如在ATM機上存取款一樣方便;
在雲南,從2009年起,農民收到了來自政府的“文化補助”。省級財政每年將按照農民人均5角錢的標準,安排文化惠農活動補助經費,用於農民的基本文化活動補助;
在浙江,全國首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評估指標體系的推出,讓文化軟實力的建設有了硬指標;
在貴州,因獨特的傳統竹管樂器玉屏簫笛而聞名的玉屏侗族自治縣,制定出台了貴州省首個地方性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規;
……
這一過程中,人們對公共文化體系建設重要性的認識不斷深化。2007年10月,黨的十七大報告突出強調了發展公共文化的著力點——重視城鄉、區域文化協調發展,著力豐富農村、偏遠地區、進城務工人員的精神文化生活。
1億多進城務工人員、8億農民、13億中國人……當億萬人民都能享受文化帶來的滋養,感受文化獨有的魅力,文化的基石才能牢固。也只有億萬人民精神狀態與文化生活的改善,才能真切生動地展示出文化中國的活力,文化的繁榮才有保證。
不久前,廣東省中山市百萬外來務工人員得到了一個好訊息,在接下來的一年時間內,廣東省“愛心電影卡”工程可以讓他們免費享受100場電影文化大餐。
同樣在這個炎熱的暑期,《義大利烏菲齊博物館珍藏展》、繪畫書法免費教學活動、精彩的文藝演出、免費看電影……湖北省文化部門推出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陪伴廣大市民度過酷暑。
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惠及13億人民的“文化民生”。這張常寫常新的考卷,將帶給我們新的挑戰,也必將帶給我們新的驚喜……
遵循市場規律,發展文化產業—— 
轉企改制讓一大批文化企業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文化產業成為各地新的經濟成長點。
文化是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強大動力。恰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文化政策促進發展行動計畫》中指出的“文化的繁榮是發展的最高目標”。
改革開放以來的一系列實踐告訴我們,加快發展文化產業,如何打造合格的文化市場主體成為關鍵。推進轉企改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推動跨地區跨行業兼併重組……各項改革措施有條不紊地推進。
北京兒童藝術劇院股份有限公司在原北京市兒童藝術劇團基礎上自2004年1月轉企改制成為股份制現代企業,在新的運行機制下迸發活力。轉制當年創收2163萬元,其中營業收入1568萬元,是轉制前的18倍。
繼2006年北京兒藝在雲南昆明建立全國第一個兒童劇基地後,2008年,他們與江蘇無錫廣電集團聯手,建立了“星辰兒童夢劇場”,開始實施兒童劇演出連鎖經營。2010年4月,北京兒藝與吉林省3家演藝企業聯合成立的吉林京演兒藝聯合劇院有限公司掛牌成立,標誌著作為文藝院團體制改革先行者的北京兒藝,在跨地區重組、演出院線建設方面又邁出了堅實一步。
文化體制改革,是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的根本途徑。加快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才能在文化事業建設和文化產業發展上取得新進展。不深化改革,就無法加快文化發展方式轉變,無法推動文化內在活力進一步迸發。
截至2010年上半年,148家中央部門和單位出版社已有102家核銷事業編制。地方需要轉企改制的出版單位已基本完成任務,全國近3000家新華書店已有2900多家轉企改制,需轉企改制的35家電影製片廠已全部完成任務,204家省市電影公司、293家影院以及58家電視劇製作機構完成轉企改制任務。轉企改制的國有文藝院團總數達228家,新增數即達106家。
轉企改制使文化單位擺脫傳統事業體制的束縛,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市場主體。轉制之後,如何進一步加快發展成為另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打造一批有實力、有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國有或國有控股的文化企業和企業集團,成為文化體制改革的更高目標。
2009年8月,國務院發布《文化產業振興規劃》,提出支持有條件的文化企業進入主機板、創業板上市融資,鼓勵已上市文化企業通過公開增發、定向增發等再融資方式進行併購和重組,迅速做大做強。支持符合條件的文化企業發行企業債券。
2010年3月,中國人民銀行會同中宣部、財政部等九部委聯合發布《關於金融支持文化產業振興和發展繁榮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支持處於成熟期、經營較為穩定的文化企業在主機板市場上市;鼓勵已上市的文化企業通過公開增發、定向增發等再融資方式進行併購和重組;探索建立宣傳文化部門與證券監管部門的項目信息合作機制,加強適合於創業板市場的中小文化企業項目的篩選和儲備,支持其中符合條件的企業上市。
北方聯合出版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遼寧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全國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單位,2004年完成規範轉制,2006年8月實現重組改制,2007年12月在國內第一家將編輯業務和經營業務整體上市。2009年又變更名稱,以區域性大型出版傳媒產業集團和戰略投資者的面貌,踏上又好又快發展的新征程。上市之後,北方聯合出版傳媒對北京、上海等地的知名出版策劃人和職業經理人,連同他們的策劃團隊、簽約作者、有效出版資源實施規模性併購,相繼成立了萬榕(上海)書業、智品(北京)書業、萬邦(北京)書業等3家公司。除“外延式擴張”,它還按照行業規律、市場規則,對圖書產品結構做出強力調整,放大品牌效應,提高圖書產品在細分市場中的競爭力,實現持續穩健的“內生性增長”。
湖北長江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08年7月,作為湖北省出版行業的龍頭企業,擁有全資子公司18家、控股公司8家、參股公司3家,其下屬湖北省新華書店集團包括全省各市州縣84家分公司。轉企改制以來,企業總資產由21.6億元增長到81.7億元,銷售收入保持了每年兩位數的增長速度,為國家創造利稅13億元。
業界專家指出,要拓寬文化產業發展的融資渠道,必須多拳出擊。比如在演藝娛樂業、動漫遊戲業、傳媒業、網路業、影視業、出版發行業等重點文化產業選擇一批改革到位、成長性好、競爭力強的大型國有或國有控股集團公司,推動上市融資,做優做大做強。
我國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讓人們看到了文化體制變革所蘊含的巨大能量。而金融資本大量湧入,國家出台的各項政策,為文化產業的跨越式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傳播先進文化,突出以文化人——
作為文化行政部門,採取措施確保社會主義文化在文化體制改革的大潮中大發展大繁榮,是堅持不懈的追求:
——為文化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體制保障,不斷從制度上作出明確規範,加強引導監管;
——打造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對部分優秀曲藝藝術實施搶救、保護和扶持工程,實施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等;
——進一步改進文化產品的各類評獎、資助、獎勵機制,鼓勵多出力作,創作精品;
——對民營藝術院團的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氛圍和條件,在評選表彰、演員職稱評定、社會保障、優秀劇目支持等各個方面一視同仁;
……
根據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民眾的“三貼近”要求,各級各類文化單位努力踐行“藝術的生命力蘊含在人民民眾之中”的實踐標準,在出版發行、電影電視、演藝演出等多行業多領域,創作出一大批膾炙人口的主旋律作品,產生了一大批德藝雙馨的文化藝術工作者。
針對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文化管理部門會同其他部門出台了一系列規範性規定和措施——
針對一些文化企業眼睛只盯著經濟利益、唯利是圖、忽視社會責任的問題,各級文化管理部門加強了引導和監督;
為淨化網路文化環境,各級文化管理部門和綜合執法機構充分利用技術手段封堵非法網路文化產品及其網站;
針對當前呈泛濫之勢的庸俗、低俗、媚俗之風,文化管理等相關部門高度重視,紛紛出台針對性措施;
……
發展無止境,探索無終點。一個重視文化改革發展的國家,必定富有活力;一個文化生機勃發的民族,必將充滿希望。

改革階段

第一階段

文化體制改革
我國新時期的文化體制改革,如果從1978年算起已經走過了30多年的歷程。如果從時間上看,大體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下面就分階段進行敘述。
十一屆三中全會
1978年12月,中國共產黨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了建國以來我們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進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新時期。伴隨著經濟體制改革,政治、文化和社會事業改革也不斷向前推進。撥亂反正對於文化事業而言,主要是實現了由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文化範式進入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新範式。從文化體制講,主要是恢復到“文化大革命”以前的體制上去。
特點
新中國的文化體制建立具有幾個特點:一是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解放區文化體制的基礎上建立的;二是這種體制在建立過程中主要參考蘇聯模式;三是這種體制是與當時的社會主義計畫經濟體制相適應的;四是這種體制在歷史上發揮了積極作用,在這種體制下產生了許多優秀作品和優秀人才。這一階段文化事業出現了復甦與空前的繁榮。以短篇小說《班主任》、話劇《曙光》、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為代表的作品,報導了新時期春天的來臨。隨後,文學上有“傷痕文學”、“反思文學”、“文學尋根”等;美術有“星星畫展”、“八五美術運動”等;電影有《老井》、《紅高粱》,並在國際上獲獎。這一時期文化的繁榮與復甦都是建立在原有文化體制基礎之上的。
重要任務
與復甦與繁榮相伴的是原有文化體制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出來,越來越不適應新時期經濟體制改革的形勢,越來越不適應文化事業發展的要求。在總體布局上,與行政管理體制相對應,層層建立專業文藝團體,重複設定,人財物浪費;在結構上,單一公有制,全部文藝團體由國家財政包起來;在分配上,嚴重平均主義“大鍋飯”,演不演戲,演多少場戲,演出水平的高低(作品水平的高低)與收入沒有聯繫;在人事制度上,沒有正常的人員流動和淘汰機制,機構臃腫,冗員過多,行政化,機關化,文化工作者的積極性很難發揮,等等。在這種情況下,改革文化體制就成為推動文化事業繁榮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了。
指導方針
1979年10月,鄧小平代表黨中央在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上的祝辭,提出了新時期我國文學藝術事業發展的一系列指導方針。對文化體制改革而言,這個講話奠定了理論基礎,指明了前進方向。如鄧小平同志關於文藝與政治、文藝與人民關係的深刻論述,為劃清政治問題與文藝問題的界限提供了體制改革的方向和保障。 這個階段已經明確提出了文化體制改革的任務和目標。1980年2月召開的全國文化局長會議認為:“藝術表演團體的體制和管理制度方面的問題很多,嚴重地影響了表演藝術的發展和提高,需要進行合理的改革。”會議明確提出:“堅決地有步驟地改革文化事業體制,改革經營管理制度。”1983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文藝體制需要有領導、有步驟地進行改革。改革是為了促進社會主義文藝的繁榮,提高作家、藝術家的思想藝術素質,提高作品的思想藝術質量。
進展
這一階段文化體制改革在實踐中主要有以下進展:調整藝術部門和藝術團體的布局。1985年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批轉了文化部《關於藝術表演團體的改革意見》,要求改革全國專業藝術表演團體數量過多、布局不合理的狀況,在大中城市,專業藝術表演團體要精簡,重複設定的院團要合併或撤銷,對市縣專業文藝團體設定也提出了調整的要求;②模仿經濟體制改革的經驗,在文化單位推行以承包經營責任制為主要內容的改革,以解決統得過死和吃大鍋飯等體制弊端。同時實行了以文補文、多業助文等改革措施,以解決文化單位出現的經濟困境;③實行“雙軌制”改革。在1988年國務院批轉文化部《關於加快和深化藝術表演團體體制改革的意見》和1989年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繁榮文藝的若干意見》中,提出了實行“雙軌制”的具體改革意見,即一軌為國家扶持的少數全民所有制院團,另一軌為多種所有制的藝術團體。國家主辦的全民所有制藝術表演團體要少而精,這些院團應當是代表國家和民族藝術水平的,或帶有實驗性的,或具有特殊的歷史保留價值的,或是少數民族地區的;大多數藝術表演團體實行多種所有制形式,由社會各種力量主辦。這一階段文化體制改革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文化市場的發展和地位得到承認。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隨著文化功能日趨多樣化和豐富,文化的產業屬性逐步顯現出來,以營業性舞會和音樂茶座為發端的文化市場日益活躍。在計畫經濟體制下,沒有也不需要文化市場,即使有也不合法和不被承認。1987年文化部、公安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發布了《關於改進舞會管理的通知》,正式認可營業性舞會等文化娛樂經營性活動。1988年文化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發布《關於加強文化市場管理工作的通知》,正式提出文化市場的概念,同時明確了文化市場的管理範圍、任務、原則和方針。這標誌著我國“文化市場”的地位正式得到承認。1989年國務院批准在文化部設定文化市場管理局,全國文化市場管理體系開始建立。

第二階段

(1993~2002年)
1992年鄧小平同志視察南方的重要談話發表和黨的十四大的召開,標誌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既為文化發展奠定了基礎、注入了活力,同時也促進了文化自身的體制改革。文化體制改革在探索中不斷前進。
方針
這一時期,對文化體制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進一步提高。“堅持走改革開放之路,積極推進文化事業改革”成為文化發展的基本方針。1996年十四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議》提出了文化體制改革的任務和一系列方針。《決議》認為“改革文化體制是文化事業繁榮和發展的根本出路”,“改革的目的在於增強文化事業的活力,充分調動文化工作者的積極性,多出優秀作品,多出優秀人才”。強調改革要符合精神文明建設的要求,遵循文化發展的內在規律,發揮市場機制的積極作用。改革要區別情況,分類指導,理順國家、單位、個人之間的關係,逐步形成國家保證重點、鼓勵社會興辦文化事業的發展格局。《決議》充分反映了國人當時在文化體制改革上的認識水平。
標誌性檔案
這一階段對於文化體制改革來講,有兩個標誌性的檔案:一是2000年10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五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畫的建議》,其中第一次在中央正式檔案里提出了“文化產業”這一概念,要求完善文化產業政策,加強文化市場建設和管理,推動有關文化產業發展。“文化產業”概念的提出,標誌著我國對於文化產業的承認和對其地位的認可,具有重要的意義,特別是對於文化體制改革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我們以前對於文化的意義、地位和作用的認識是單一的,文化只是和“事業”、“工作”聯繫在一起的,文化屬於意識形態,是喉舌,是陣地,是教育手段,是娛樂形式。而文化產業概念的提出,則反映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文化除了上面屬性依然存在外,還有其產業屬性的一面,還有其價值規律發生決定性作用(指在部分領域)的一面。從80年代“文化市場”概念的提出和承認,到如今“文化產業”概念的提出和承認,反映了我們對於文化自身發展規律的認識越來越深,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文化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堅持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必然要求。文化產業概念的提出和地位的承認,豐富了文化體制改革的內容,指明了改革方向和目標。《建議》只提出“文化產業”概念,但並沒有明確文化可以分為“事業”和“產業”兩個部分。二是2001年中共中央批轉了中宣部、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關於深化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業改革的若干意見》。《意見》總結了近些年來文化體制改革的經驗教訓,集中反映當時的認識和思考。《意見》提出文化體制改革要以發展為主題,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集團化建設為重點和突破口,著重在巨觀管理體制、微觀運行機制、政策法律體系、市場環境、開放格局5個方面積極進行探索創新,以進一步壯大實力,增強活力,提高競爭力。強調要加強黨對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業改革的領導,始終掌握對重大事項的決策權、對資產配置的控制權、對宣傳業務的審核權、對主要領導幹部的任免權。
重點
這一階段文化體制改革在實踐中主要圍繞以下幾個重點進行了探索:一是深化文化單位的內部改革,根據不同特點,建立健全激勵競爭機制,努力增強生機和活力。例如,在新聞單位,以提高新聞宣傳質量為中心,調整了組織結構(改變過去編輯部內部分工參照政府工作部門對口設定辦法),改革幹部人事管理制度、工資獎金分配製度,改進宣傳報導,建立新的激勵機制、競爭機制和約束機制。這些改革措施使新聞報導的信息量增加,時效性增強,新聞內容的權威性、指導性和可讀性大大提高,報刊的發行量逐年上升,廣播電視節目的收聽收視率逐步提高。藝術演出院團主要是進行了演出補貼改革和考評聘任制改革;二是培育社會主義文化市場,規範市場行為,完善運行機制,促進文化市場繁榮健康、活躍有序地發展。這一時期初步建立起了包括文藝演出市場、電影電視市場、音像市場、文化娛樂市場、文化旅遊市場在內的文化市場體系;三是文化管理部門加大自身改革的力度,轉變職能,提高效率,加強和改進對文化事業的巨觀管理;四是進一步完善文化經濟政策,逐步建立了有利於文化單位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的保障機制。
改革中發展
這一階段文化事業在改革中迅速發展,實力不斷增強,煥發出了蓬勃活力。據統計,從1990~2002年,我國的報紙由1576種增至2111種,增長34%,總印數達351億份;各種期刊由6078種增至8899種,增長了46%;圖書從74973種增長到154526種,全國建成了一批大型書城,各種形式的連鎖店4000多家,圖書網點7萬多個,圖書銷售額增長了12倍;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從1000個增加到1988個,廣播節目套數由645套增加到1777套,電視節目套數由512套增加到1047套,廣播和電視的人口覆蓋率分別從73%和80%增加到90%以上;有線電視從無到有,全國用戶達到9000多萬;2001年中國音像市場銷售總額達到200多億,比改革開放初期增長了1000倍。但從總體上看,這一時期的發展主要體現為規模的擴大和數量的擴張。
特點
這一階段的文化體制改革還有一個突出的——高度重視法治建設,大力推進依法管理。據統計,這一時期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國務院和中央文化管理部門陸續制定和頒發了200多部法律法規、政策性檔案或部門規章,涵蓋了舞台藝術、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網際網路、文化經濟等諸多領域,如《著作權法》、《廣播電視管理條例》、《電影管理條例》、《出版管理條例》、《音像製品管理條例》、《印刷管理條例》等。
突破口
組建文化集團是這一階段文化體制改革的突破口。到2002年初,共組建了包括中國廣電集團和中國出版集團在內的文化集團70多家,從地域上講,涵蓋到北京、上海、廣東、江蘇、浙江、四川等地;從經營主要業務上講,有報業集團38家,出版集團10家,發行集團5家,廣電集團12家,電影集團5家。在電影改革中還組建了電影院線30多條。這些集團的組建,探索了文化體制和機制的改革,加快了市場整合和結構調整,調動了廣大職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於多出優秀作品和人才。但是,在組建集團中也有一些不足,如組建方式多是以行政力量整合,資金來源單一等。集團雖然有了一定的形式和相應的組織結構,但未發生根本性質的改變。集團定位不清楚,有許多是事業型集團,事業與產業職能性質存在交叉,在實際工作中引發了一系列問題和矛盾。

第三階段

(2002年至今)
2002年召開的黨的十六大,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確定了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的奮鬥目標和行動綱領。十六大以後,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的步伐明顯加快,文化體制改革的目的、意義、主要任務和實施重點更加明確。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在黨中央直接領導下積極探索,大膽試驗,順利推進。
黨的十六大黨的十六大
十六大
關於文化體制改革的理論進一步深化,思路進一步清晰,方向進一步明確,方法更加細緻,步驟更加具體。從文化體制改革的角度講,十六大第一次將文化分成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強調要積極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明確了整個文化體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標,根據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特點和規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推進文化體制改革。改革的目標、任務和原則是把深化改革同調整結構和促進發展結合起來,理順政府和文化企事業單位的關係,加強文化法制建設,加強巨觀管理,深化文化企事業單位內部改革,逐步建立有利於調動文化工作者積極性,推動文化創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十六大還提出要“抓緊制定文化體制改革的總體方案”。
十六屆三中全會
2003年,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的《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又將文化體制改革的目標進一步深化和明確。首先是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的提出,更加突出了文化建設在三個文明協調發展中的基礎性和戰略性地位,將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大大提升,文化建設既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方面,又是實現科學發展觀的文化保證。這就為在新的背景下研究和實施文化體制改革創造了良好的機遇和條件。其次,《決定》還具體明確提出了文化體制改革的總目標是按照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特點和規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逐步建立黨委領導、政府管理、行業自律、企事業單位依法運營的文化管理體制。第三,《決定》分別提出了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改革方向和目標: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要深化勞動人事、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加大國家投入,增強活力,改善服務;經營性文化單位要創新體制,轉換機制,面向市場,壯大實力。第四,提出了其他方面改革的要求。要求健全文化市場體系,建立富有活力的文化產品生產經營體制。完善文化產業政策,鼓勵多渠道資金投入,促進各類文化產業共同發展,形成一批大型文化企業集團,增強文化產業的整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依法規範文化市場秩序。《決定》第一次明確提出文化體制改革要形成一批大型文化企業集團。
十六屆三中全會十六屆三中全會
十六屆四中全會
2004年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提出了“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這一重要命題,這也是中央正式檔案中第一次出現“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的提法,它反映了我們黨對文化體制改革的認識更加深入,直指事物的本質。《決定》指出:“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根據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特點和規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進一步革除制約文化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把文化發展的著力點放在滿足人民民眾精神文化需求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上。”強調文化體制改革要以體制機制創新為重點,增強微觀活力,健全文化市場體系,依法加強管理,促進文化事業全面繁榮和文化產業快速發展,增強我國文化的總體實力。《決定》還具體要求加強文化發展戰略研究,抓緊制定文化發展綱要和文化體制改革總體方案。
文化體制改革
一方面文化體制改革理論上不斷提高,另一方面改革的實踐有很大突破,最主要的是試點工作順利開展。2003年6月在北京召開了全國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會議,按照黨的十六大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要求,專門研究部署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全國有包括北京、重慶、廣東、深圳、瀋陽、西安、麗江在內的九個省市和39個宣傳文化單位參加了改革試點。開展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就是要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進行探索,為制定文化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推動文化體制改革做準備。如今,這些試點單位正在按照要求,根據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特點和規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以發展為主題,以體制機制創新為重點,以增強活力、壯大實力、提高競爭力,繁榮社會主義文化,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為目的,努力探索建立有利於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作用,充分發揮國有文化企事業單位的主體主導作用,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充分調動廣大文化工作者的積極性、創造性,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難點
當前文化體制改革最緊迫的就是要重塑國有文化市場主體。難點就是解決國有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問題,真正做到以創新體制、轉換機制、面向市場、增強活力為重點,抓好經營性文化產業的改革和發展。如今在改制的實踐中主要有三種情況:一是分離改制,即將廣告、印刷、發行、電視劇等一般節目製作部分分離出來,轉制為企業,面向市場搞好經營,接受集團領導監督,確保正確經營方向,同時也為壯大主業服務。如浙江日報報業集團以印務中心為試點單位,建立多元產權的現代企業制度;杭州日報報業集團以股份制改造廣告中心,集團控股的同時,讓經營骨幹持股。二是整體改制為企業。如中國對外演出公司和中國對外展覽公司改制為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廣東省出版集團由過去事業性質整體轉制為企業,浙江、廣東、西安、瀋陽等地的電影公司也整體改制為企業。再如解放日報報業集團的《上海學生英文報》、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上海星期三》等報刊也都改制為企業。三是一步到位,直接進行股份制改造。如北京兒童藝術劇院直接實行股份制改造,排演了話劇《迷宮》,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北京歌劇舞劇院轉企改制一步到位,新成立由首都旅遊集團控股,歌華集團、北京電視台、北京三奇廣告有限公司聯合投資的北京歌劇舞劇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證券報》和《電腦報》等報刊也正在探索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改革在融資領域也有突破。長期以來,我國文化投融資過分依賴政府,投資主體單一,民間資本與外資投資渠道不暢,影響了社會資本進入文化產業。十六大以後,文化部門陸續出台了多項政策措施,取消限制,鼓勵民營企業投資文化領域。如今民營企業已經成為許多文化領域投資的主要力量。據統計,2003年全國共製作電影197部,其中民營公司投資60部,在2004年上半年生產的100多部影片中,民營企業參與製作的占80%。在每年一萬部集的電視劇中,民營公司投資20多億元。民營影視企業已經成為中國影視產業的重要力量。隨著文化體制改革的深入,一些文化企業進行了股份制改造,實現了到資本市場融資。截止到如今,在深、滬兩個資本市場上市的有50餘家公司涉及文化產業,文化產業板塊初步形成。
國家大劇院國家大劇院

主要措施

一、做好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工作會議精神的學習宣傳工作。一是部機關各司局結合自身工作職責,抓好會議精神的學習,把會議提出的各項改革任務納入本司局工作計畫,提出貫徹落實的對策措施;二是採取開會、辦培訓班、組織直屬單位負責人集體學習等形式,推進文化部系統的學習;三是加強指導和督促檢查,拿出辦法和意見,推進全國文化系統的學習。2008年年中召開的全國文化廳局長座談會將重點研究討論文化體制改革問題。二、完善改革工作領導機制,強化工作責任,形成黨組統一領導、相關司局分工負責、改革辦公室綜合協調的領導和工作機制。適當調整充實文化部文化體制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增加分管部領導和各有關司局主要負責人為領導小組成員。
全國文化體制改革經驗交流會全國文化體制改革經驗交流會
三、加強對文化系統改革工作的指導。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制定深化文化系統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提出深化改革的目標、重點、進度和措施。
四、推進文化部直屬單位的改革。成立專門的工作小組,抽調精幹力量,在調查研究、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通盤考慮文化部直屬單位改革,完善改革總體方案,提出推進改革的具體計畫和時間安排。一是根據文化體制改革的要求和國家事業單位改革的精神,對現有事業單位職能進行梳理分類,屬於從事文化生產經營活動、主要通過市場配置資源的單位,從事業單位中剝離轉企;保留事業性質的單位,進行必要的調整重組,深化內部改革,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二是繼續深化直屬文藝院團改革。重點是按照“一團兩制”和“養精兵、精養兵”的原則,深化用人分配製度改革。真正落實契約聘用制,打破“大鍋飯”、終身制,打通藝術人才進出渠道,激發單位活力,凝聚優秀人才,調動演職員的積極性;三是推進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在分類基礎上,確定試點單位,爭取實現重點突破;四是推進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內部人事分配製度改革。實施崗位設定管理制度,全面推行聘用契約制度和人才代理制。實行崗位績效工資制度。轉換內部運行機制,改變機關化的管理方式,建立符合文化事業特點的管理機制;五是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綜合執法改革。
五、梳理現行的改革政策,加強調研,根據改革的進展需要,提出完善政策的意見和建議。一是扶持公益文化事業發展的政策。如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財政保障政策、鼓勵企業及個人捐贈公益性文化事業的稅收減免政策、海外公益捐贈的關稅豁免政策等;二是支持轉企改制的政策。配合中宣部等部門,在國辦105號檔案的基礎上加以拓展,解決轉制單位原有事業身份的工作人員退休時的養老金與事業單位同類人員或轉制前退休人員的待遇持平的問題;三是完善符合文化藝術人員職業特點的退休轉業政策。對部分特殊行業(如雜技、舞蹈、戲曲武功演員),參照部分重體力或高危行業的做法,制定提前退休或轉業的機制、標準;四是完善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如設立國家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採取貸款貼息、資助、獎勵、設立投資風險基金等方式,扶持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和優秀文化產品生產。梳理如今文化產業各個門類的納稅情況,協調有關部門爭取參照高新技術企業、小型微利企業的稅率,加大對國家重點扶持的文化產業項目的稅收優惠力度。拓寬文化企業融資渠道,推進文化產業交易平台和產權交易市場建設,繼續對優秀出口文化企業、優秀出口文化產品和服務項目實行獎勵。

取得成就

轉企改制
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製作為文化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是衡量改革是否取得實質性進展的重要標誌。在改革實踐中,按照“創新體制、轉換機制、面向市場、壯大實力”的要求,積極推進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國有文化單位市場主體缺失的狀況得到明顯改善。
——明確轉企改制範圍,把文化單位分成公益性和經營性兩大類,出版、發行、影視、演藝、廣電網路、新聞網站、非時政類報刊等經營性文化單位,逐步轉制為企業。
——完善改革的配套政策,對轉企職工社保銜接實行“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中人過渡法”,對轉制單位原有財政投入一定時間內保持不變,並減免所得稅等。特別是針對國有藝術表演團體大多歷史包袱重、適應市場條件差的實際,在改革中出台了許多特殊政策措施,“扶上馬、送一程”。
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國共註銷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4千多家,核銷事業編制18萬個以上。出版發行、影視製作等領域改革任務基本完成,應轉制的419家地方出版單位已完成402家,應轉制的2412家發行單位全面完成改革任務;29家電影製片廠已完成27家,地方362家電影公司已完成327家,460家電影院已完成411家,廣電系統內需轉制的57家電視劇製作機構已完成52家,38家省級黨報黨刊發行機構已完成32家。此外,國有文藝院團、非時政類報刊社改革取得積極進展,2118家國有文藝院團中已有590家完成轉制,地方3000多家非時政類報刊出版單位已有595家完成轉制。
國有文藝院團
2010年,北京市全市82家營業性演出場所共演出近2萬場,實現演出收入10.9億元;北京兒藝、北京歌舞劇院、中國木偶劇團、中國雜技團等四家轉制院團演出場次比轉制前翻了一番多,營業收入比轉制前增加了兩倍多……
這是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胡振民在不久前的“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參觀考察活動中了解到的。對考察中的所見所聞,他感觸很深:“北京市的文化改革發展,不僅經濟效益喜人,而且出人才、出精品,社會效益也十分顯著,改革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難能可貴。”
北京市這幾家院團的新面貌可謂全國文藝院團體制改革成果的縮影。江蘇、安徽、陝西、河北四省已基本完成國有文藝院團改革任務。山西、遼寧有60%的國有文藝院團完成轉企改制,寧夏完成省級國有文藝院團轉企改制任務。
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國有文藝院團增強了內部活力和發展動力,實現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豐收”。河北大廠評劇歌舞團整體轉制為國有獨資有限責任公司,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促進了藝術生產力新的解放,固定資產達到1000萬元;遼寧省營口市藝術劇院有限責任公司掛牌後,4個月的演出收入比改革前全年總收入還多110%;江蘇崑劇院轉企轉制後,新版崑劇《1699·桃花扇》一炮打響,在全國巡迴演出,備受年輕人的追捧,一場戲將崑曲變成了一座“流動的博物館”。
一些地區將轉企改制與資源重組結合起來,紛紛組建演藝集團公司,積極打造區域性龍頭演藝企業。截至目前,全國已組建50多家演藝集團公司,演藝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實力不斷增強、產業鏈不斷延伸、市場開拓能力不斷提升。這不僅擴大了國有文藝院團的市場占有率,而且為演藝產業健康有序的發展起到了引領和示範作用。
為切實推動國有文藝院團改革,一些地方加大了對轉制院團的財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北京、河北、山西、遼寧、四川、江蘇、安徽、重慶、陝西、雲南等省市分別出台扶持院團改革發展的保障政策。江蘇省級財政每年安排100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解決省直院團轉制後的退休人員事企待遇差問題。河北省級財政每年撥款1000萬元用作藝術精品生產專項基金,通過演出補貼、政府採購等形式扶持院團走向市場。
一大批民營院團,緊緊抓住文化體制改革機遇,不斷發展壯大,煥發出蓬勃生機。天津市劉榮升京劇團挖掘整理優秀傳統劇目,堅持在中小劇場低票價演出,在服務基層、服務民眾中迸發新的生機;山西清徐嫦娥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堅持面向農村、服務農民,年演出1500餘場,年收入近千萬元;河南小皇后豫劇團成立18年來,演出近萬場,觀眾達數千萬人次。
改革不是“甩包袱”,而是“創新路”,文藝院團以改革實踐向社會傳遞出這樣一個啟示:轉企改制不是政府不管了,而是要堅持面向民眾、面向基層、面向農村、面向市場,遵循藝術規律與市場規律,改革管理體制和運營機制,切實把演藝業發展的主體培育好、結構調整好、環境營造好,激發文藝院團內在發展活力,不斷提高創作、生產、演出的水平。
出版社轉企改制
2010年底,中央各部門各單位出版社轉企改制工作全部完成。改革實踐表明,新體制新機制讓出版單位與市場貼得更近,和讀者貼得更緊,逐步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
出版發行體制改革一直走在文化體制改革的前列。無論是轉企改制、上市融資,還是跨地區、跨行業、跨媒體聯合重組……我國出版行業正經歷著一場波瀾壯闊的深刻變革,轉企改制後的出版社步入了發展快車道——
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實現發貨碼洋3.2億元,回款1.3億元,利潤1000萬元,同期相比,增幅在20%以上;
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碼洋和發貨碼洋同期相比分別增長19.84%和22.32%,創歷史新高,所出版的圖書在填補市場空白、裝幀質量及技術領先性方面的表現均好於往年;
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出版集團碼洋增長10%,預計全年銷售碼洋將超過5000萬元。
早改早受益,發展更有力。“如果不轉制,作為事業單位的出版社不是市場主體,沒有上市融資的資格,也就無法藉助資本市場的力量做大做強。”中國教育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李朋義說。
2010年12月18日,中國教育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成立。2011年3月31日,中國教育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中國教育出版傳媒集團採用“集團公司+股份公司”的模式組建,集團公司與股份公司同步組建、共同發展。由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語文出版社、中國教學儀器設備總公司、中國教育圖書進出口公司等5家單位組成的中國教育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被業界比喻為“航空母艦”。
把剛剛下水的“小舢板”變成實力強大的“航空母艦”,是經營性新聞出版單位轉企改制後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我國出版業正努力朝著這個目標邁進:數十家中央和地方出版社組建了股份公司,逐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轉企改製得以如期完成,離不開員工的支持。在深化體制機制改革過程中,出版單位注重保障員工權益,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
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從現有企業利潤中拿出1600萬元,投入到企業資產當中,並且明確規定該筆資金用於78位退休老職工的未來保障;
電子工業出版社也通過職代會的方式鎖定了1500萬元放在企業的賬上,為離退休人員未來的養老待遇進行保障。
如今,“主動適應機制變化”“早改早受益,早改路更寬”的觀念已深入人心。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職工李慧遠認為, 告別傳統出版業論資排輩的舊風氣,年輕能幹的員工就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能力。
影視企業上市
影視製作領域不斷深化改革,以塑造新型市場主體為目標,大力推進經營性事業單位轉企改制。
長春電影製片廠積極推進股份制改造,16個車間和經營單位組建了產權多元的有限公司,自負盈虧、獨立經營,煥發了新的活力。
長影參照世界最先進的電影工業模式,確立了“立足主體產業、發展相關產業,建設‘一廠三區’(老區、景區、新區)”的戰略部署,以電影創作為龍頭,拉動旅遊、電視等相關產業發展。在全國電影廠中第一個建設了中國獨有、世界一流的電影主題公園,第一個建立了農村電影創作基地……今天的長影,已形成了電影、電視、洗印、旅遊比翼齊飛的四大產業,形成了新的利潤支撐點,年利潤穩定在3000萬元以上。
擺脫了生存困境的長影,積極投入電影創作,成功地推出了《導火線》《耳朵大有福》《辛亥革命》等影片,不僅成功實現了以副業養主業的構想,還取得了電影事業本身的突破。良好的發展態勢,讓長影人有了充足的底氣。如今,長影正在積極籌備上市,老區改造、長影世紀城二期、農村題材電影拍攝景地等工程也在進行中。
江蘇廣播電視總台將影視製作部分剝離轉制,於2005年組建成立了幸福藍海影視文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新體制帶來了新的理念,也鑄就了新的發展優勢。成立來,集團公司實現市場領域從江蘇邁向全國、從國內邁向世界的“三級跳”,共投資拍攝、發行百餘部影視產品,其中電影《南京!南京!》進入英國主流院線,《秋之白華》獲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十月圍城》獲香港電影金像獎8項大獎,電視劇《人間正道是滄桑》獲第28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長篇電視劇一等獎、全國“五個一工程”獎。2010年,集團公司產值近10億元,年均增長30%以上,已發展成為國內知名的影視內容提供商和集成商。
通過改革,湧現出一批新型影視市場主體,直接推動了我國電影產業的繁榮發展。2003年以前,國產電影年產量不到100部,2010已經達到526部,成為世界第三大電影生產國,全國城市票房總收入突破100億元,連續第六年保持30%以上增長,共有13部國產電影票房過億元,改變了進口大片主導我國電影市場的格局。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正極大改變著文化領域的面貌,調動了廣大文化工作者的積極性,激發了全社會參與文化建設的熱情。波瀾壯闊的改革實踐有力地證明: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全面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是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的必由之路,是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根本途徑。
文化單位改制
中國文化部部長蔡武24日稱,中國已全面完成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任務。
受國務院委託,蔡武當天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國務院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工作情況的報告時,提中國在文化改革方面取得的進展。
報告稱,全國承擔改革任務的580多家出版社、3000多家新華書店、850家電影製作發行放映單位、57家廣電系統所屬電視劇製作機構、38家黨報黨刊發行單位等已全部完成轉企改制;全國3388種應轉企改制的非時政類報刊已有3271種完成改革任務,占總數的96.5%。全國共註銷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法人6900多家、核銷事業編制29萬多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