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雜誌

教育雜誌

《教育雜誌(The Education Magazine)》由商務印書館創刊於1909年,止於1948年,計出刊33卷382期,歷任編輯計有陸費逵、朱元善、李石岑、唐鉞、周予同、何炳松、黃覺民、趙廷為、李季開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教育雜誌》
  • 外文名稱:The Education Magazine
  • 語言:中文
  • 類別:教育翻譯類刊物
  • 主管單位:商務印書館
  • 主辦單位:商務印書館
  • 編輯單位:路費逵等
  • 創刊時間:1909年
  • 出版周期:1909~1947
雜誌簡述,管理變遷,歷任主編,

雜誌簡述

《教育雜誌(The Education Magazine)》由商務印書館創刊於1909年,止於1948年,計出刊33卷382期,歷任編輯計有陸費逵、朱元善、李石岑、唐鉞、周予同何炳松黃覺民、趙廷為、李季開等。 本志在39年的刊載歷史中共因故停刊兩次,第一次為一二八事變,此後雜誌暫時休刊至1934年9月復刊,復刊後主編為何炳松。第二次休刊為1941年12月日軍攻占香港,商務印書館印刷設備被劫,此次休刊影響巨大,後至1943年雜誌無以為繼,編輯部解散。後1947年7月方恢復建制,此時主編為趙廷為、李季開二人聯名。
本志起始為三十二開,後改為十六開。

管理變遷

二十世紀初,我國現代教育學尚處於起步階段,其時有《教育世界》、《直隸教育官報》等雜誌譯介海外教育理論,國內辦新學的風氣也一時大盛。在這個時候,創辦一份體現國人思想的教育雜誌乃是迫切需求。於是,《教育雜誌》便在1909年2月15日在上海應運而生了。
《教育雜誌》的第一任主編是因為《楚報》而遁來滬上避風頭的陸費逵。陸費先生是一個熱心於學制改革的主編;於是在他任上,除去將這份雜誌的辦刊方針就固定在“研究教育,改良學務”之外,他還赤膊上陣撰寫一批文章以壯聲勢,如《普通教育當採用俗體字》(創刊號)、《縮短在學年限》(同前)。
與商務館同時期的雜誌結構類似,《教育雜誌》設有言論、實驗、圖畫、學術、教授管理、教授資料、史傳、教育人物、教育法令、章程、文牘、文藝、談話、雜纂、質疑問答、介紹批評、名家著述、調查等欄目,初期以西方教育思想與各國教育制度為雜誌部分主幹內容,其教育理論除譯介日本教育學心理學等成果外亦就國內教育問題予以分析。
《教育雜誌》按年分卷,每卷12期,發行共達40年,至1948年12月停刊。
除介紹教育內容外,本雜誌也刊登文學作品,包天笑所譯《馨兒就學記》(從日譯《愛的教育》改寫)為其中極著名者,此文曾有節選內容入選商務館國小語文課本。
1912年,陸費先生離開商務館另立門戶,《教育雜誌》交與朱元善主持;與前任主編有所不同,朱先生為一名老派出版家,在雜誌形制上與陸費先生主編時基本相近。不同之處僅在於後者善於從別國雜誌中吸取精要。於是朱元善執掌《教育雜誌》後,雜誌上乃多辟“天民”一筆名,這是雜誌社內共用的一個公共筆名。這些具名為“天民”的稿件多數是由朱元善選編並交樊炳清等編譯所同人編譯。對於這個時期的《教育雜誌》,曾在商務館任職的茅盾如是說;“……它及時介紹歐美新的教育學說,教育改革情況。”由此,其讀者“中學或師範學校的老師為多”。
1918年9月後,商務印書館遭《新青年》批評;其中羅家倫的《今日中國之雜誌界》為《教育雜誌》加上“市儈式”雜誌的標籤。商務亦自覺此為變革契機,於是1922年時主編改為李石岑。
李石岑在管理《教育雜誌》時,提倡學術獨立,並利用自己的學術優勢,將柏格森、尼采哲學引了進來。但他手頭除去《教育雜誌》外,還有《民鐸》和《學燈》,於是半年之後,主編便換成了協助他編輯雜誌的周予同。
1923年初商務館為擴大知名度,擬讓編譯所哲學教育部主任,著名心理學家唐鉞擔任主編,但唐鉞先生在編譯所內事務繁忙,結末是勉強編完一期雜誌後,1923年15卷第1期《教育雜誌》上就刊出一則啟事:
“……因唐擘黃先生事務繁忙,本刊主編仍為李石岑先生……” 從此開始直至1932年,教育雜誌的主編依舊是李、周二人。在他們主編期間,商務館的幾大雜誌基本上都被五四後的進步學人所掌握了。葉聖陶的《倪煥之》等一批進步文學作品也發表在了這上面。
1929年,地質學家趙亞曾在雲南遇難後,《教育雜誌》也率先發起了追悼。
一·二八事變徹底改變了商務館和《教育雜誌》的命運。這份雜誌直到1934年才恢復發行。復刊後《教育雜誌》的第一任主編由何炳松先生擔任。何先生是1923年進入商務館的,他1927年僅編譯所後負責過一段《教育雜誌》的相關事宜,深感編輯工作對做治學影響頗大。因此一二八後他便舉家遁走,專心治學。這次復出,乃是商務館高層三顧茅廬的結果。
何炳松先生擔任主編後,即提出要達到四 個目標:打倒文盲(即消除文盲)、建設農村、提倡生產教育、提高文化程度。在他擔任主編期間,雜誌得到最大限度恢復。他深感自己基本達成任務,便辭職去暨南大學。主編交給與黃覺民。
黃覺民先生擔任本刊主編一年之後抗戰爆發,隨之而來的是商務館等一批文化單位在1937年夏季就開始一路向南轉移,最後安頓在香港。
香港陷落後,《東方雜誌》社長兼總編鄭允恭叛國投敵,充當偽亞洲文協主席。鄭唆使日人誘逼黃覺民出任偽東亞文協教育處處長。黃覺民自然拒絕接受,於是化裝成商人,連夜逃往澳門,而後輾轉到重慶,繼任《教育雜誌》主編。兩年後,因經費拮据,《教育雜誌》編輯部被裁撤,他改任成都商務印書館經理兼編審員。
抗戰勝利後,《教育雜誌》於1947年復刊,復刊後主編為趙廷為與李季開。該刊於1949年休刊。

歷任主編

陸費逵(1909-1911)
朱元善(1912-1921)
李石岑(1922/1-1922/6,1923/2-1928/5)
周予同(1922/7-1922/12,1928/5~1931)
唐鉞(1923/1)
何炳松(1934-1935)
黃覺民(1936-1943)
趙廷為、李季開(1947-194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