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簡介
1903年中
秀才,同年入
金華府立中學堂讀書。1906年,何炳松以優異成績被保送入浙江高等學堂預備科學習,後升入正科,於1912年畢業。同年,以第一名的成績獲省府公費赴美國留學,就讀於
加利福尼亞大學,次年考入
威斯康星大學,學習
歷史學和
政治學。何炳松學習勤奮刻苦,成績優異,第二年已成為該校的兼職助教,負責收集有關遠東及中日關係的資料,1915年大學畢業,獲學士學位。同年又轉入普林斯敦大學研究院,專攻
現代史和
國際政治,1916年獲得碩士學位歸國。
1917年學成回國,初任浙江省長公署助理秘書,不久即改任省視學。同年應
北京大學校長
蔡元培之聘去北京,任北大史學系教授,兼任北京高等師範英語部主任,兼代史地部主任。他的著作譯作《新史學》即成於此時。1922至1923年任
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校長。1923年7月省立一師與省立一中合併為新省立一中,任為首任校長。1925年任武昌師範大學校長。1926年何炳松到
上海商務印書館工作,先後任史地部主任、國文部主任、編譯所所長、大學叢書委員會委員等職。主編《中學史學叢書》、《教育雜誌》等書刊,兼
光華大學、
大夏大學教授。1934年被選為中華學藝社理事長。1935年受聘任國立
暨南大學校長,後期曾兼任東南聯合大學籌委會主任;抗戰勝利後不久,受命改任
國立英士大學校長。1946年6月,何炳松調任國立英士大學校長,卻因病未能到任。同年7月25日逝世於上海中華學藝社。墓葬金華城北道院塘。
抗戰期間,參加“文獻保存同志會”,搶救淪陷區古籍數萬冊。他和張壽鏞、葉恭綽、鄭振鐸等人負責搜書任務,張壽鏞審定版本與價格,他負責經費收支兼保管和編目,葉恭綽負責搜購香港古籍及轉運工作,故宮博物院古物館館長徐鴻寶跋涉滬港兩地協助工作,先後收有安徽劉世珩“玉海堂”、廣東莫伯驥“五十萬卷樓”、江寧鄧氏“群碧樓”、嘉興沈氏“海日樓”、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廬江劉氏“遠碧樓”、順德李氏“泰華樓”,及浙江吳興劉氏“嘉業堂”、張氏“適園”等的珍本古籍大都購得,收歸國有,存放上海、香港及重慶3處。1941年12月太平洋戰事爆發,搜購工作暫停,兩年間,遍訪各地書肆、藏書家,得善本4 864部,48 000餘冊,其它線裝書1 1000多部。
何炳松為現代著名史學家和教育家,他的著作甚豐,他撰寫《歷史研究法》、《通史新義》、《程朱辯異》、《浙東派溯源》,譯有《新史學》、《西洋史學》、《歷史教學法》,並編譯了《中古歐洲史》、《近世歐洲史》等,其中不少被用作大學教材。他的著述融會古今,學貫中西,曾被譽為“中國新史學派的領袖”。
教育貢獻
何炳松先生任
暨南大學校長之際,正是日本侵略戰火緊迫眉睫之時。他到校後,一方面修建校舍,增購大量圖書設備,一方面延聘國內著名專家學者,充實教授陣容。兩年後,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八·一三”侵略戰爭,何校長及時組織力量把暨大遷至法租界,繼而又遷入公共租界繼續辦學,成為當時上海“孤島”上唯一的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1940年春汪精在南京就任偽職,令上海各校放假慶祝,何炳松堅決拒絕。1941年12月8日,日軍進占租界,何炳松積極籌劃在內地創立了暨大分校,搶在上海淪陷之前,率師生遷往福建建陽,保存了實力。何炳松先生主張學術百家爭鳴,當時暨大有“東南民主堡壘”之稱。
暨南大學為華僑所創辦,是當時國內唯一的一所華僑高等學府。何炳松主持校政後,明確提出了辦學的指導思想和培養目標,首先考慮的是:在國家尚未滅亡之時,應該如何發憤圖強、努力奮鬥以拯救國家,以復興民族。他曾說過:“我們要造就復興民族之鬥士,不要造就爭權奪利的政客,況且暨南比其它大學另有其特殊之使命,將來本校畢業同學必須能向海外發展,能在外界立足。”學校規定:《南洋概況》為全校學生的公共必修課,同時每個本科生必須掌握兩門外語。何炳松還在暨大創辦了南洋問題研究所。這些對培養一批熟諳南洋情況,能走出國門面向世界的有用人材大有益處。歷史證明,暨大學生畢業之後,或投身於民族解放、人民革命事業,或服務于海外僑胞,在事業上有所成就,為促進當地社會發展和中外人民友誼發揮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