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9年工作要點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9年工作要點》是2019年4月1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發布的公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9年工作要點
  • 發文機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 發文字號:教高司函〔2019〕21號
  • 發文時間:2019年4月19日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9年工作要點
2019年,高等教育司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和新時代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深入實施全面振興本科教育攻堅行動,堅持全面謀劃,全方位推動,形成全局性改革成果。圍繞“一流本科一流專業一流課程、一流教師、一流質保、一流人才”,全面實施“六卓越一拔尖”計畫2.0,大力發展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繼續落實“工作謀劃頂到天、工作視野寬到邊、工作落實立到地”的總思路,按照敢於闖、善於創、主動調、奮力推、大力破、儘快立、持續建、確保穩、努力乾的總基調,努力做好“十件事”,奮力打造好“司長風采項目”,實施好“處長奮進紀實檔案”,寫好高等教育奮進之筆,交出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得意之作,助推高等教育強國建設。
一、謀劃部署全面振興本科攻堅行動
召開2019年度全國高教處長會。進一步用好“全國高教處長會”工作新機制,全面部署年度工作。指導各地各高校制定振興本科教育專項行動方案,深入推進“以本為本”、“四個回歸”,全面整頓教育教學秩序,形成全面振興本科教育的新局面。
研製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和“課程思政”檔案。研究制定關於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的意見,圍繞學好、教好、管好持續深化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制定實施關於加強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指導意見,統籌標準、課程、教材、教學、評價、考核等各環節,加強“課程思政”教師隊伍建設,構建“思政課程+課程思政”育人大格局。
加強對各類院校人才培養的分類指導。召開直屬高校工作諮詢委員會第29次全體會議,部署高等教育年度工作。召開省部共建工作推進會,建立健全交流協調機制,實現教育資源與地方需求、行業企業需求的互聯互通。推動地方高校套用型人才培養改革,促進民辦高校提升人才培養水平。
推進本科“質量革命”,助力打造“質量中國”。全面啟動“六卓越一拔尖”計畫2.0,建設一批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國家級一流專業點和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按照“統一部署、全面啟動、分類實施、領跑帶動”的思路,指導推動各地各高校制定實施建設方案,完善國家、地方、高校三級實施體系,實現各類高校全覆蓋、各個專業類全覆蓋。
召開“六卓越一拔尖”計畫2.0啟動大會。推動各省(區、市)、各類高校制定卓越拔尖人才培養的具體實施方案。組織認定一批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或基地點),為全面振興本科教育領跑。統籌國家級和省級一流專業建設,推動和指導省級一流專業點建設工作。
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2.0。大力發展新工科,加強工科一流專業建設。推進“十百萬”計畫,加快構建10個新興領域專業課程體系,建設100門新課程,培訓1萬名新工科專業教師。深入推進612個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推廣有代表性的新工科模式。以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為平台,匯聚600個企業支持2萬個項目,推動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持續完善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長效機制。
實施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畫2.0。大力發展新醫科,加強醫學類一流專業建設。印發《服務健康事業和健康產業人才培養引導性專業目錄》,最佳化專業結構,促進醫科與其他學科交叉融合。研究制定八年制醫學教育改革指導意見。籌備第十屆臨床技能大賽,組織研製中醫類示範中心建設標準,確定30個左右臨床教學培訓示範中心(中醫)。
實施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畫2.0。大力發展新農科,加強涉農一流專業建設。完善農科教協同育人機制,建設一批共建共享的實踐教學基地,建設200個左右“農科教合作人才培養基地”。建立10個左右國家農林教師教學發展示範中心。
實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養計畫2.0。加強一流法學專業建設,建設校際優質線上課程資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設若干個信息化課堂教學平台、庭審直播實踐教學平台、法學類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組織研製《法律職業倫理課程教學基本要求》,開展任課教師培訓,指導各高校開好法律職業倫理課。推動高校與法治實務部門之間建立雙向交流長效機制。
實施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畫2.0。加強新聞傳播類一流專業建設,建設10個新聞傳播類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加強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開展新聞傳播院系骨幹教師主題培訓。建設一批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教學典型案例。有序推進骨幹教師和業界人員互聘“雙千計畫”。
實施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畫2.0。分類推進大理科、大文科、大醫科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建設一批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深入探索書院制模式,強化使命驅動,注重大師引領,創新學習方式,注重環境浸潤薰陶,促進拔尖學生脫穎而出。
籌備啟動卓越經濟管理人才教育培養計畫。以培養新時代經濟強國建設需要的大批套用型、複合型卓越經濟管理人才為目標,以推進經濟管理類專業深化內涵建設為抓手,以推動經濟管理類專業教育的理念、內容、方法、師資、實踐、評價等全要素革命為突破口,研製卓越經濟管理人才教育培養計畫。
推動高校專業調整最佳化工作。引導高校根據新時代國家戰略急需、新一輪產業變革趨勢和社會民生新需求,加快專業結構調整。加快急需緊缺人才培養,推動積體電路產學研融合協同育人實踐平台建設項目立項實施,推進一流網路安全學院和網路安全人才培養基地建設。
三、實施一流課程金課)“雙萬計畫”
推進“學習革命”,打造“學習中國”。大力發展“網際網路+”“智慧型+”教育,建設優質開放共享的一流課程,服務學習型政黨、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國家建設。
實施一流課程“雙萬計畫”。統籌規劃國家級和省級一流課程培育與建設,打造高階性、創新性、挑戰度“金課”。大力發展慕課,建設線上“金課”,推動優質課程資源廣泛共享,為實施高等教育質量“變軌超車”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認定一批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打造虛擬仿真“金課”,作為推進“智慧型+”教育的創新一招。從省級規劃建設並取得改革成效的課程中,遴選基於慕課、SPOC等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以及線下“金課”,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課程改革和課堂革命。加強社會實踐“金課”建設,把“青年紅色築夢之旅”建成有溫度的國情思政“金課”,把中國“網際網路+”創新創業大賽建成有激情的創新創業“金課”。
召開中國慕課大會。發布第二批國家精品線上開放課程、第二批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以“識變、應變、求變”為主題,發布《中國慕課行動宣言》。推動國內課程平台橫向聯合,促進更多高校課程在國際著名課程平台上線。
布局本科教育國家級規劃教材建設。按照《全國大中國小教材建設規劃》總體安排,布局本科教育國家級規劃教材建設。推動高校貫徹落實《普通高等學校教材管理辦法》《學校選用境外教材管理辦法》,強化教材編寫、審定和選用管理。
四、實施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三級專業認證
保合格,開展對所有專業的合格認證。依託全國高校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平台,加強基本條件、基本管理、基本質量的常態化監測。
上水平,開展專業建設水平認證。對標《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健全覆蓋所有學科門類的專業質量認證機制。
追卓越,開展國際實質等效的專業認證。建立完善相關專業認證標準,完成450個左右專業認證工作,以專業認證推動高校追卓越,建設一流專業。
選樹30個左右質量文化建設示範校。選樹優秀教學成果和質量文化建設典型,引導中央高校、地方高校,公辦高校、民辦高校,中外合作辦學等各類高校以“四個回歸”為基本遵循,貫徹落實“以本為本”和“三個不合格、八個首先”的要求,把人才培養水平和質量作為辦學追求,將質量文化內化為全校師生的共同價值和自覺行動,形成以提高人才培養水平為核心的質量文化。
五、深入實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畫升級版
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打造“公平中國”。布一個大局,下一盤大棋,走一條新路,支持中西部高校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全面服務中西部發展,創新中國高等教育發展路徑。
加快推進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研究制定新時代振興中西部高等教育的若干意見,召開全面振興中西部高等教育工作推進會,貫徹新理念、明確新思路、採取新方式,激發內生動力,統籌推進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雙一流”建設、對口支援西部高校計畫、省部共建等工作,引導和支持中西部高校著力加強“造血”功能。推進高校集群發展,以成都、西安、蘭州和重慶、成都、西安這兩個西三角為戰略支點,以區域內高水平大學為發展龍頭,充分發揮高等教育集群的“集聚-溢出”效應,引領帶動中西部高校提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
積極推進教育扶貧攻堅。推進臨滄地區脫貧攻堅,把經濟扶貧、產業扶貧、科技扶貧和教育扶貧統一起來,動員有家國情懷、社會責任擔當和經濟實力的優秀企業進行精準幫扶。組織100支“青年紅色築夢之旅”團隊對接臨滄脫貧需求,讓項目成果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組織對口支援建設滇西科技師範學院,提升服務臨滄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實施醫學教育精準扶貧攻堅行動計畫,繼續為中西部鄉鎮衛生院培養5000名左右定向本科醫學生,對三區三州、滇西等地區給予重點支持。召開農村定向本科醫學生培養工作10周年現場工作推進會,加快為基層培養輸送高素質醫學人才。加快西藏現代醫學教育體系建設,重點提高師資隊伍水平和畢業生執業醫師考試通過率。
六、辦好第五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
按照更全面、更國際、更中國、更教育、更創新的工作思路,持續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大力開展創新創業創造實踐活動,打造“創新中國”。
做強大賽“四大版塊”。按照“五個更”的要求,做強高教版塊,做優職教版塊,做大國際版塊,探索萌芽版塊。全面拓展大賽規模,爭取100個國家和地區參賽,努力把大賽辦成全球最有影響的頂級賽事。提升賽事內涵,打造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育“五育平台”。推動大賽成果教育化教材化,編寫大賽獲獎項目案例教材,以大賽題材電影開展創新創業入門教育。與國家雙創活動周主會場活動同步,舉辦第五屆大賽啟動儀式和“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活動授旗儀式。擬於10月在浙江大學舉辦大賽全國總決賽現場比賽。
深入開展“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活動。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活動大學生的重要回信精神,保持“延安一把火,全國一片紅”的發展態勢,弘揚開天闢地的“紅船精神”,立足紅色傳承、立足實際需求、立足強國建設,組織100萬名大學生參與活動,紮根中國大地了解國情民情、深入革命老區接受思想洗禮、用創新創業成果助力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為民族復興貢獻源源不斷的青春力量。
深入推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深入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教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緊密結合,全力打造創新創業教育升級版,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建好“全國萬名優秀創新創業導師人才庫”。指導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以深化課堂教學革命和打造“金課”為主線,進一步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完善創新創業教育質量評價體系,試點開展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質量評價。
七、推進公共外語教學改革
服務新時代國家對外開放戰略和“一帶一路”建設,與部人才辦、學生司、國際司、留學基金委等單位密切合作,推動形成高素質國際化複合型人才培養、選拔、推送、使用的全鏈條,為國家戰略培養和儲備“一精多會、一專多能”的國際化人才。在22所學校推進試點工作,全面深化公共外語教學改革,在有條件的高水平大學推動開設第二、第三公共外語課程,提高公共外語教學改革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八、建設一流師資
推動高校教師將老師作為第一身份、將教書作為第一工作、將上課作為第一責任。努力構建政治過硬、業務精湛、育人高超、技術嫻熟,有大胸懷、大境界、大格局的一流師資隊伍。
選樹20個左右高校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典型,示範引領全國高校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建設。推廣一批小班化教學、啟發式教學的典型經驗,培訓教師掌握“網際網路+”“智慧型+”教育模式,促進教育教學方式方法創新。
選樹60個推進基層教學組織工作先進單位,示範引領全國高校健全建強基層教學組織,廣泛開展教育教學研究活動,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和育人素養。
發揮好教指委參謀部、諮詢團、指導組、推動隊的重要作用,在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和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整頓教學秩序、推動國標落地生根、加強“金專”“金課”建設、實施三級專業認證等方面,發揮好諮詢、指導、監督和推動作用。
九、用好中央高校教育教學改革專項
聚焦中央高校高水平本科建設方案、“六卓越一拔尖”計畫2.0實施方案等教育教學改革主要任務,做好經費預決算。加強專項績效考核,按照統籌兼顧、因校制宜的原則,設定考核目標,細化考核指標,掌握專項實施的一手資料,形成績效報告。用好教學基本狀態資料庫、院校評估、專業認證等數據,提高績效考核的科學性和規範性。結合“十三五”教改專項實施情況,提前謀劃新一輪中央高校教育教學改革支持機制。協調財政部門逐步形成專項經費的長效機制和穩定增長機制,引導地方政府和高校完善支持措施,發揮好專項的撬動作用。
十、組織開展新時代中國高等教育理論體系研究
組建由高校領導、高教研究專家、一線教師和行政部門專家組成的四路大軍,按照總論、巨觀、中觀、微觀四部分架構,開展20箇中國高等教育的重大命題研究。系統研究高等教育戰略思想、發展理念、重大政策、標準方法技術等,努力建構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理論體系,形成體系化的思想理論、工作理論、技術理論,以思想創新和理論創新引領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生動實踐,推動高等教育逼近中心、躍上高地、站在中央,支撐教育現代化和高等教育強國建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