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內部控制管理體系建設方法

政府內部控制管理體系建設通過制定一系列有效的控制措施、管理制度、授權審批流程,結合相互制約的人員和崗位管理體系,對行政事業單位所有經濟業務活動進行風險防範和管控,保證單位經濟活動的合法合規,保護單位財產安全,保障財務信息真實完整,預防腐敗,實現長效的權力制衡機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政府內部控制管理體系建設方法
背景,存在問題,建設目標,基本原則,控制方法,建設內容,

背景

·十八屆四中全會指出:“對財政資金分配使用、國有資產監管、政府投資政府採購公共資源轉讓、公共工程建設等權利集中的部門和崗位實行分事行權、分崗設權、分級授權、定期輪崗,強化內部流程控制,防止權利濫用” ,制度建設是從源頭上實施權力制衡的重要途徑,也是長效機制。
·2012年11月29日財政部根據,《會計法》、《預算法》等法律法規和相關規定,制定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範(試行)》,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關於全面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指導意見》財會[2015]24號檔案,內部控制尚未建立或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的單位,必須於2016年底前完成內部控制的建立和實施工作。

存在問題

·單位主要領導負責人對內控不重視、或對內控的認識不夠、對內控體系建設意義理解的不到位,甚至認為內控就是對權力的束縛,沒權力就無法作為,其實內控深層意義是對單位領導、幹部在實施單位工作任務、目標時的一種保護、保障體系。
·單位內部控制體系建設不健全、不規範,部分單位將本單位的規章制度、管理辦法、流程、崗位職能等匯集成冊就是內控了。
·一些單位各項制度流於形式,業務流程不合理,並且未有效的落地和執行,憑經驗處理問題,隨意性大。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管理崗位與具體工作實際不符。
·很多單位認為實現預算控制就是內部控制了,忽視了單位層面的內部控制範圍,使內控體系格局產生瓶頸、不規範、不全面。
·各部門預算編制不詳細、預算執行不嚴格、約束力不強,隨意性支出。
·不少單位的資產總量不清、賬實不符、沒有嚴格的資產採購、驗收、保管、核算、清查、處置的制度。
·沒有建立有效的監督評價機制,內部審計也是形同虛設。

建設目標

1.合法——所有經濟業務活動的合法合規
2.安全——財產安全
3.可靠——財務報告及相關會計信息真實、完整
4.效率——提高管理服務的效率和效果
5.風險防範——排除障礙實現單位發展戰略

基本原則

(1)全面性原則
內部控制體系應當貫穿決策、執行、監督的全過程,覆蓋行政事業單位的所有業務和事項。因為,在內部控制體系的所有環節中,有一個環節沒有發揮作用,所有起作用的環節,也會變得無用。
(2)重要性原則
內部控制體系應當在兼顧全面控制的基礎上,關注重要業務事項和高風險領域。不同單位的行業、規模、性質、所處地域、組織形式的不同,高風險領域也不同。不能簡單地認為內部控制就能防範所有風險,但要關注重要業務事項和高風險領域,防範顛覆性風險。
(3)制衡性原則
內部控制體系建設應當在治理結構、機構設定、權責分配、業務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約、相互監督,同時兼顧效率。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的核心任務就是權力制衡機制,制約對象是權力,權力分配合理,約束適當是內部控制的難點。內部控制過於複雜會影響效率,風險大的業務,首先是防範風險,其次才是兼顧效率。
(4)適用性原則
內部控制體系建設應與行政事業單位的規模、管理現況和風險水平等相適應,並隨著情況的變化及時加以更新。內部控制體系建設不能拷貝和克隆。別人的成功經驗,只能用於借鑑。必須依據行政事業單位自身情況、外部環境的變化、管理目標的調整等因素來制定或更新本單位內部控制管理體系。
(5)有效性原則
內部控制應當權衡實施成本與預期效益,以適當的成本實現有效控制。內部控制的設計和運行受制於成本與效益原則。成本小於效益,是任何理性的管理活動都必須遵循的法則。

控制方法

1、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控制
梳理單位業務流程,合理設定職能科室和工作崗位,明確各科室、各崗位的職責許可權,體現收支分離,實現決策、執行、監督三分離。如:項目竣工決算與審計不相容、預算編制與預算審批不相容、收款與會計記賬不相容、驗收與保管不相容。
2、內部授權審批控制
明確各崗位辦理業務和事項的許可權範圍、審批程式和相應責任,有關人員應在授權範圍內行使職權和承擔責任,涉及重大事項不得單獨進行決策,應實行局長辦公會集體研究、會簽制度。
3、歸口管理控制
根據本單位實際情況,按照權責對等的原則,採取成立聯合工作小組並確定牽頭部門或牽頭人員等方式,對有關經濟活動實行統一管理。如內部控制領導小組、預算管理小組、國有資產領導小組等。
強化對經濟活動的預算約束,明確各責任崗位在預算管理中的職責許可權,規範預算的編制、審定、下達和執行程式,使預算管理貫穿於單位經濟活動的全過程。
5、財產保護控制
建立財產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機制,採取財產記錄、實物保管、定期盤點、賬實核對等措施,確保財產安全完整。
建立健全本單位財會管理制度,加強會計機構建設,提高會計人員業務水平,強化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規範會計基礎工作,加強會計檔案管理,明確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財務會計報告處理程式。
7、單據控制
要求單位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和單位的經濟活動業務流程,在內部管理制度中明確界定各項經濟活動所涉及的表單和票據,要求相關工作人員按照規定填制、審核、歸檔、保管單據。
8、信息內部公開
建立健全經濟活動相關信息內部公開制度,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和單位的實際情況,確定信息內部公開的內容、範圍、方式和程式。建立完善內部報告制度,全面反映經濟活動情況,及時記錄經濟活動信息,加強信息分析和匯總。

建設內容

政府內部控制管理體系建設方法
(1)單位層面的內部控制
(2)業務層面的內部控制
(3)相關法律法規制度一覽表
單位層面內部控制
1、內部環境
2、風險評估
3、控制措施
4、信息管理
5、監督與評價
6、各部門工作職能與崗位職責
7、主要工作制度及業務表格
8、單位層面內部控制的主要注意事項:
·決策、執行、監督三者要相互監督、相互制衡,並成立專門的決策機構、執行機構、監督檢查機構。組成風險評估工作小組和內控領導小組及專項領導小組,組成監督檢查工作小組,指定適當部門具體負責協調和組織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和實施。
·合理、科學地設定組織機構與崗位職能,明確崗位責任;崗位、業務流程要實行不相容崗位分離控制,切實做到分事行權、分崗設權、分級授權、定期輪崗。
·加強內部審計,保證經濟活動、財務信息的真實、完整、合法,幫助單位控制和發現風險。
·建設信息管理系統,加強部門之間、崗位之間的信息溝通,及時記錄和發現問題,進行內控信息分析和匯總,方便監督和檢查,促進內控體系不斷最佳化。
業務層面內部控制
各項業務流程細緻梳理,規劃設計出完善、適用、能提高效率的流程,再從流程的各個節點中識別存在的風險,對其評估、分析定性、研究應對措施、加以控制。
1、預算業務控制
2、收支業務控制
3、採購業務控制
4、資產業務控制
5、契約業務控制
6、建設項目業務控制
7、印章與票據業務控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