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雞

攘雞

本文選自《孟子》,為四書之一,其餘分別為:《論語》、《大學》、《中庸》。作者簡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戰國時期魯國人(今山東鄒城人),漢族。名軻,字子輿,又字子車、子居。父名激,母仉氏。孟子遠祖是魯國貴族孟孫氏,後家道衰微,從魯國遷居鄒國。孟子三歲喪父,孟母艱辛地將他撫養成人,孟母管束甚嚴,其“孟母三遷”、“孟母斷織”等故事,成為千古美談,是後世母教之典範。生於周烈王四年,死於周赧王二十六年。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四書五經
  • 作品別名:《攘雞寓言》
  • 創作年代:戰國
  • 作品出處:《孟子》
  • 文學體裁:散文
  • 作者:孟子
  • 寓意:知道錯了的時候,要及時改正
作品簡介,文言文原文,注釋,譯文,寓意,文言知識,

作品簡介

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仁政、兼愛非攻,主張和平,反對戰爭)和政治行動的儒家經典著作。孟子師承孔伋(孔子之孫一般來說是師承自孔伋的學生),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並稱為“孔孟”。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遊說各國。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退隱與弟子一起著書。有《孟子》七篇傳世:《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上下;《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從此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孟子的文章說理暢達,氣勢充沛並長於論辯。孟子在人性問題上提出性善論。注意是人性向善,不是人性本善
孟子孟子

文言文原文

戴盈之曰:“什一,去關市之徵,今茲未能。請輕之,以待來年然後已,何如?”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請損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然後已。’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
攘雞攘雞

注釋

1)選自《孟子·攘雞》。攘,扣留有偷的意思。
2)戴盈之:宋國大夫。
3)什一:古代田賦法,即徵收農產品的十分之一。
4)去關市之徵:去掉在市場上徵收的商業稅。去,去除。關市,位於交通要道的集市。征,抽稅。
5) 今茲:今:今年。茲:年。
6)輕之:使田賦和關市之徵減輕些。輕,減少。之,指上文的“什一”和“關市之徵”。
7)以待來年然後已:等到明年再完全廢除。來年,明年。已,停止。
8)日攘其鄰之雞:每天偷鄰居一隻雞。這是假設之辭。
9)或告之:有人告訴他。或,有人。之,指“日攘其鄰之雞”者。
10)請損之:損,減少
11) 斯速已矣:就(應該)馬上停止。斯,這。速,立即,馬上。已,停止。
12)道:行為。
13)來年:明年。
14)斯:就,則。
15)去:除掉,去掉。
16)日:每天
17)攘:偷
18)道:行為
19)損:減少

譯文

宋國大夫戴盈之說:“稅率十分抽一,免除關卡和市場的賦稅,今年還辦不到,先減輕一些,等到下年然後實行,怎么樣?”孟子說:"現在有一個人,每天都要偷取鄰居家的一隻雞,有人勸告他說:‘這不是品德高尚的人的做法 。'(他)說:‘請允許我減少偷雞的次數,每月偷一隻雞,等到第二年,就停止(偷雞)。如果知道這是不道德的,就趕快停止,何必要等到來年呢?"

寓意

深入生活:攘雞就像是學習,今天要做功課,絕不能拖到明天去做。
本文中心:知道錯了的時候,要及時改正,決不能藉故拖延,明知故犯

文言知識

釋“什一”及其他。上文說的“什一”,及“十一”,指十分之一。這是古人表示分數的方法。又,“是疫也,死者十七”,意為“這次患疫病死亡的占總人數的十分之七”。又,“不第者十九”,意為“沒考取人有十分之九”。(書上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