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稅,即工商業稅,按照工商業者經營方式,分為固定工商業、臨時商業及攤販業,分別採用不同的徵收方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商業稅
- 外文名:無
- 分類:固定工商業、臨時商業及攤販業
- 徵收方式:固定工商業的營業稅
商業稅,即工商業稅,按照工商業者經營方式,分為固定工商業、臨時商業及攤販業,分別採用不同的徵收方式。
商業稅,即工商業稅,按照工商業者經營方式,分為固定工商業、臨時商業及攤販業,分別採用不同的徵收方式。...
臨時商業稅是指1973年以前,國家對無固定營業場所的行商以及固定工商業戶在外埠銷售本業以外的貨物徵收的一種稅。1950年國家頒布的 《工商業稅暫行條例》規定,具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從事工商業經營活動的單位和個人為主要徵稅對象所制定的各種稅收制度的總稱。實行以流轉稅、所得稅為主體,多種稅相配合的複合稅制,工商稅收由國家...
工商業所得稅是工商業稅中依所得額計算徵收的部分。簡稱“所得稅”。對以營利為目的之工商業徵收所得稅,是國際上的普遍做法。...
臨時商業戶指沒有固定營業場所、店名及業務的商販。因其經營業務、地點不固定、時歇時停,亦稱臨商。根據1951年9月1日財政部公布的 《臨時商業稅稽徵辦法》規定,...
999稅收改革計畫想法的可能來源 編輯 Amanda Terkel指出這個稅收可能來自遊戲《模擬城市》。2003年發行的遊戲《模擬城市》中的居民的默認稅收模式便是:商業稅、工業稅...
集體企業所得稅是由原工商所得稅演變而來的。 集體企業所得稅 1950年 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公布的《工商業稅暫行條例》包括營業稅和所得稅兩部分,規定除國營企業外...
中國企業所得稅:是指對中國境內的企業(除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外),就其來源於境內外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徵收的稅。 國營企業所得稅是對國有企業的...
工商所得稅是指國家對從事工商營利事業的單位和個人,就其經營利潤所得等徵收的一種稅。建國初期,工商企業繳納的所得稅原為工商業稅的一部分。1958年將工商業稅...
白稅,扎卡提稅中的一種。19世紀60年代阿古柏占據南疆時,將每年徵收一次的扎卡提稅(牧業稅和商業稅),改為每年徵收兩次。春季牧草回青時徵收的稱“青稅”,秋季...
稅課分司,古代官署名。明朝設於京師的稅務部門。凡二: 崇文門、德勝門。掌商業稅的征課。各設副使一人進行管理。 ...
該稅的徵稅範圍是:(1)凡未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准發給營業執照而從事營業稅徵稅範圍的業務經營取得收入的。(2)固定業戶到外地銷售商品或從事交通運輸、建築安裝、...
宋朝經濟商業稅為主 明朝的財政收入僅僅是北宋最高收入的四十分之一,南宋二十五分之一,儘管這已經是南宋滅亡的300多年之後,儘管明朝的國土要遠遠大於宋朝。清朝...
在實際工作中,商業批發環節的理論批發價格,是以進貨價格為基礎,加上合理的批發商業費用、利潤以及批發商業營業稅計算的;商業零售環節的理論零售價格,是以批發價格或...
所得課稅簡稱“所得稅”,按課稅對象分類的一類稅。指以納稅人的所得額為徵稅對象的稅。具體地說是對納稅人收入總額扣除為取得收入所支付的費用後的餘額所徵收的...
零售單位指按照零售價格向直接消費者出售商品的商業企業。在我國是指把商品賣給城鄉消費者用作生活消費,賣給機關、團體和企事業單位用作非生產性消費的商業企業。...
2.1增值稅2.2企業所得稅2.3其他稅種第二篇 商貿業稅收政策解析第三章增值稅政策解析3.1商業徵稅範圍3.2納稅義務人與扣繳義務人...
漢朝經濟表現為人口的大量增長,城市化程度的提高,農業、手工業發展迅速,商業和貿易和中央集權制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在該時期,貨幣的鑄造水平和流通速度都有了...
從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業活動:限制商人的政治權利,堵仕途之路,不許其後代做官;利用稅收制度懲罰商人;對重要行業採取官營,不許商人染指;從日常生活方面對商人進行限制...
第七節 工商稅及稅票第八節 鹽稅及稅票第二章 所得稅及稅票第一節 工商業稅所得稅及稅票第二節 工商所得稅及稅票第三章 地方稅及稅票...
批零兼營單位是指兼營批發和零售兩種業務的商業企業,通常稱“三級站”。按主要業務劃分,有批兼零單位和零兼批單位兩種。批零兼營單位分別按經營的不同內容,執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