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拉維亞教會

摩拉維亞教會(Moravian Church)亦譯“莫拉維亞教會”。基督教新教世界性組織。原名為"摩拉維亞弟兄會"(Moravian Brethren)。現通常稱為"摩拉維亞教會"。宗教改革初期,有數百位摩拉維亞(或稱弟兄會)教徒抗拒天主教三十年戰爭(1618-1648)中,若干弟兄會信徒被迫流亡,其他則轉入地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摩拉維亞教會
  • 外文名:Moravian Church
  • 別名:莫拉維亞教會,莫拉弟兄會
1722年,該派獲悉虔敬派親岑道夫公爵賦予摩拉維亞教徒若干宗教自由,一些教徒從摩拉維亞逃到其領地薩克森(德國),成立亨戶特社區,重整摩拉維亞弟兄會或弟兄會聯盟,具有強烈的虔敬派色彩,並在早期與信義宗教會關係密切。陸續有更多人為尋求宗教自由抵達亨戶特社區,這引起嚴重的紛爭。親岑道夫離開他在宮廷中的職位,毅然加入居民的討論、研習和禱告。1732年,親岑道夫偶遇一位從維京群島( Virgin Island )來的黑奴,摩拉維亞教徒派出第一個傳教團體為西印度群島的奴隸布道。不久之後,又有傳教團體前往格陵蘭(1733年)、南非(1752年)和拉布拉多( Labrador ),這些為19世紀新教傳教事業黃金時期鋪路。該派陸續在歐洲、英國和北美洲成立新團體。在一次出使喬治亞美洲土著居民的任務中,他們遇見英國的宗教改革家衛斯理,並對他產生深遠的影響。由於佛羅里達邊境有戰事,他們無法到達喬治亞州。1740年,摩拉維亞傳教士應英國福音傳教士懷特菲爾德( George Whitefield )之邀與他結伴到賓州,建立伯利恆、拿撒勒和利蒂茨等社區。18世紀中葉,拿撒勒、伯利恆和沙連(今為溫斯頓﹣沙連的一部分)各自維持一個共有經濟制度。
該派在英國、北美、南美、非洲和亞洲等地分別成立自己的小教派,遵守嚴格的普世教會誓約,有豐富的音樂及崇拜傳統,重視對原始民族的傳教工作,不太重視信經聲明。"兄弟協定"( Brotherly Agreement)為標明其教義和儀式要點的檔案,承認以《聖經》為教義的來源。復活節黎明的禮拜儀式包括信仰的基本聲明,即"使徒信經"和"奧格斯堡信綱"中的聲明,但該派本身並無正式信綱。一般而言,該派強調基督徒的團契,以及個人與基督之間由善工表達的密切關係。該派崇拜儀式可以(但非必要)依照《摩拉維亞讚美詩集》內的禮拜式。傳統的聖誕夜燭光儀式和復活節黎明的戶外儀式,都被其他宗派廣為效仿。長久以來,該派重視聚會時的歌唱和一些教會音樂。透過摩拉維亞音樂基金會的安排,早期的摩拉維亞音樂也為今日其他教派所採用。該派承認過去神職人員的3種教階:執事、長老和主教,但與天主教沒有對應關係,主教並不能借其職位獲得管理權。該派在北美洲有4個自教省:北方教省,以賓州伯利恆為中心;南方教省,以北卡羅來納州溫斯頓﹣沙連為中心;另兩個傳教省在阿拉斯加拉布拉多
世界其餘地方還有15個自治教省。每個教區和教省的宗教會議由教會的神職人員和平信徒代表組成,具有立法權。教省的宗教會議選出執行委員會,事實上,教省就是獨立的教會。他們在平等的基礎上自願組成一個國際團體,稱為"總會"(源自弟兄會聯盟)。"總會"宗教會議每7年召開一次,並選出執行委員會,負責休會期間的各項工作。教育一直是該派所重視的項目,每個教省傳統上都設有學校。伯利恆的摩拉維亞中學、溫斯頓﹣沙連的沙連學院,以及賓州利蒂茨市( Lititz )的林登霍爾( Linden Hall )女子學校於18世紀創立。伯利恆的摩拉維亞學院和神學院則於1807年創立。該派注重傳教事業。傳教團體首先將該派傳入北美洲,並產生今日之教省。20世紀末,全世界的摩拉維亞教派信徒約60萬人。北美洲大概有6萬人,個別國家中以坦尚尼亞的信徒最多,約占1/4。1850年該會駐克什米爾的牧師拉達克首次代表該會進入中國西藏,旋退出。1856年,該會正式在西藏開闢傳教基址,後陸續在列城、基蘭、浦城、加拉子(今克什米爾)設立差會總堂。該會牧師吉斯克和史爾富等將《聖經》翻譯成藏文出版。1930年前後,該會停止在中國大陸的活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