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宗(信義宗)

路德宗

信義宗一般指本詞條

路德宗(Lutheranism)是以馬丁·路德的宗教思想為依據的各教會團體之統稱,因其教義核心為“因信稱義”,故又稱信義宗,它是德意志宗教改革運動的產物,由馬丁·路德於1529年創立於德國,這一新的宗派的建立,標誌著基督新教的誕生。目前信徒主要分布在北歐五國挪威瑞典丹麥冰島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德國美國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世界共有427個獨立的教會團體,信徒約6840萬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路德宗
  • 外文名:Lutheranism
  • 主要成就基督新教三大流派之一
  • 信仰人口:約6840萬
  • 創始人馬丁·路德
  • 時間:公元1529年
信仰依據,主要特點,歷史發展,世界發展,在華情況,組織設定,教會文化,著名成員,

信仰依據

1583年編成的《協同書》(the Book of Concord),包括三大新經《尼西亞信經》、《使徒信經》、《亞大納西信經》,馬丁·路德的《教義問答》、《施馬爾卡爾德信條》,梅蘭希頓(Melanchthon)的《奧格斯堡信綱》等。

主要特點

(一)“因信稱義”,主張人們唯有對基督的真正信仰,才能成為義人,即無罪的、得救的、高尚的、得永生之人、憑遵守律法、道德戒律和外在善功並不能得救。人只有具備了純正的信仰才能成為真正的基督徒,外在的善功只是純正信仰的必然結果。
(二)強調聖經的最高權威,認為《聖經》是上帝的啟示,因而是信仰的唯一源泉和準則,一切教義、禮儀和制度均要與之保持一致。
(三)堅持“平信徒皆為祭司”,即每個基督徒在教會中均具有平等的地位和權利,都可以擔任神職,故不應有任何特權。
(四)從“因信稱義”的原則出發,不重視教會的形式和體制的統一,不同的教會制度如主教制公理制或長老制,在不同的路德宗教會團體中均存在。在北歐該宗擁有國教地位。
(五)實行洗禮和聖餐兩項聖禮,突出布道和唱聖歌,實行嬰兒受洗,認為聖餐禮是神聖的,表明基督真實“臨在”於餅和葡萄酒之中。

歷史發展

世界發展

路德宗在16世紀傳入北歐諸國和西歐部分地區,至18世紀中葉開始傳入北美。由於移民背景複雜,分散的路德宗教會始終沒有聯合起來。美國內戰更加劇了南北教會的對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美國路德宗教會才開始著手合併。19世紀至20世紀上半葉,在西方列強大肆進行殖民擴張的同時,路德宗也逐漸傳播到亞、非、拉美的一些國家和地區。
二戰結束後,面臨著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教會團體的分散和諸多的新問題,路德宗強調加強團結、統一認識,開展傳教和提高教會的作用等新任務。為此,在充分協商的基礎上,1947年路德宗世界聯盟(LWF)成立於瑞典,標誌著路德宗在世界範圍內的聯合達到了新的階段。此後,該聯盟積極推動教會內外普世合一運動,關注社會與政治形勢的變化。該組織在1957年的尼阿波利斯大會上突出了“自由、團結、改革、服務”的主題、針對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高漲的形勢,調整了路德宗的傳教方針,在傳教會議上提出三項任務,即對亞非拉新興的獨立教會從財政上予以扶持,從工作上給予協作,派人培養當地的神職人員,各國的路德宗教會團體也著手解決本國存在的問題並開展活動。
德國地區
二戰後,東西德大部分路德宗教會最初是統一的,均參加了“福音教會”,有著共同的領導機構,協同開展活動,因而教會成為冷戰時期聯結兩個德國的特殊紐帶,這就決定了德意志路德宗教會始終十分注意東西方關係的切身政治問題。各教會對待國家政治的態度雖存在分歧,但其基本立場是,一方面承認兩個德國政府都是由上帝建立的,基督徒應服從國家政權,另一方面又主張應有條件地承認政府的行為和措施。有的教會團體甚至聲稱基督徒不應順從持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的政府及其強迫宣傳馬克思主義的行為。因此,西德教會與東德和蘇聯曾因軍隊牧師、資助東德教會、無神論宣傳、蘇聯的宗教政策等問題發生了一系列摩擦和爭吵,關係逐漸惡化。1968年後,東西德路德宗教會基本上斷絕了共同開展活動的關係。對於德國重新統一,路德宗教會一貫予以擁護。它還主張東西方應和平共處,停止發展核武器和實現裁軍,但也有的教會認為核武器作為防禦手段有其正義性。西德路德宗也曾針對該國經濟發展中出現的貧富不均現象,提出公正分配生產資料和財富的主張。
北歐地區
瑞典、挪威和丹麥的路德宗教會擁有國教的地位,教會在立法、財政等方面受議會和政府的制約。其神學立場較保守、少變。但是,戰後教會內外要求實現政教分離的呼聲日益高漲。1953年瑞典頒布法律,擴大公民選擇宗教信仰的自由,部分取消了對公共教育和政府公職的宗教信仰限制,瑞典政府和議會還在60年代初成立專門委員會調查政教關係。挪威政府和議會還在60年代初成立專門委員會調查政教關係也開始注意到擴大教會自主權的要求,但至今無顯著成果。同一時期,北歐教會內還出現了提高婦女地位的呼聲。1958年,瑞典議會通過法案,允許教會向婦女授聖職,1960年開始任命女牧師,但她們的許可權與作用仍受限制,教會內對此事也意見不一,直至1979年始正式確認在教會中男女一律平等。
美國地區
美國路德宗在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經歷了一個持續發展的“復興”時期。教會及信徒數量有較大增長。教會團體也加快了聯合的步伐。1960年~1962年,一些分散的小教會團體分別合併為美國路德宗(American Lutheran Church)和全美路德會(Lutheran Church in American)。較古老保守的美國密蘇里州路德會(Lutheran Church—Missouri Synod)也開始轉變其僵硬態度,與其他路德宗教會和其他宗派開展對話,謀求合作。但由於基要派人士重新掌握了該會的領導權,致使路德宗內部的進一步聯合趨於停滯。
60年代中期,美國社會新思潮和社會運動不斷湧現,美國黑人民權運動女權運動風起雲湧,路德宗的信徒增長率開始停滯,甚至出現降低的勢頭。為此,它著手進行自我調整與改造。前述三個主要教會團體於1965年組成禮儀改革專門委員會,力圖在保留福音傳統的同時,對禮儀進行一些適度的改革。與此同時,它們在理論上強調了關心社會現實問題的重要性,以改變其不關心社會政治問題的舊形象,但這些活動遭到教會內部保守勢力的反對。為吸收更多的信徒,它們還對傳統的福音傳道活動進行了反思,提出流動傳教、跨教會傳教等新方法,並且啟用青年擔任教會領導人,此利於吸收青年信徒。
70年代中期以後,美國路德宗人數減少幅度趨緩,但並未停止。因為這一時期五旬節派對路德宗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吸引了部分信徒的興趣,與此相聯繫,基要派勢力有所抬頭。這突出表現在路德宗密蘇里會的轉變中。它們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奪取了該教會的領導權,繼續堅持“聖經無謬”論,反對婦女任聖職,排擠自由派人士,並退出了一些從事普世教會運動的機構及其活動。該教會逐漸成為美國路德宗的保守派的主要營壘,擁有信徒280萬人,會刊《見證報告人》(Witness Reporter)。這些變化引起了其他路德宗教會團體的反思,它們採取了更為積極和靈活的方式促進聯合。經過長期談判,美國路德宗(ALC),全美路德宗(LCA)和福音路德教會聯盟(AELC)於1987年5月合併為美國福音信義會(The Evangelicae Lutheran Church in America)。該會採用1978年完成的“路德宗禮儀書”(Lutheran Book of Worship),既保留了福音傳統又作了一些適應現實的改革。它在美國擁有540萬信徒。會刊《路德信友》(Lutheran)。此外各教會也十分注意討論墮胎等生命倫理學同性戀道德問題。
亞非拉地區
亞非拉地區的路德宗教會團體,在不斷高漲的民族獨立運動的推動下,加速了本色化運動進程。如拉美地區路德宗教會,於1965年7月在利馬召開第四次協商會議,會議強調本地區教會的自身團結,擺脫外來控制,爭取社會平等,擴大傳教等。
普世合一運動
70年代後,在路德宗世界聯盟的領導下,國際路德宗在普世教會運動、傳教和爭取社會正義與世界和平方面表現十分活躍。在普世教會運動中它倡導“和解的多樣性”(Reconciled diversity)即在承認和保護不同教派特點的前提下,進行對話,謀求聯合。以此為基礎,該聯盟及一些國家的路德宗教會與天主教長老宗衛斯理宗安立甘宗浸禮宗進行了廣泛的接觸和對話,就神學和社會問題交換看法,發表了許多有關檔案,這種對話且有向基層教會發展的趨勢,除此之外,還力圖開展與世界其他宗教和意識形態,包括馬克思主義的對話。在傳教方面,路德宗世界聯盟極力呼籲其所屬教會大力推進福音傳教工作,鼓勵各國各地區及基層的教會自治自理;同時號召它們加強傳教工作的協調與合作。由於70、80年代路德宗在歐美的影響有所減退,而在亞非拉地區卻有所增加,因而它對第三世界更加重視。
1977年,路德宗第六屆大會在三蘭港召開,這是該宗世界性大會首次在南半球國家舉行,反映了第三世界教會地位的上升,也說明第三世界國家教會開始形成一個力量。
1987年,中、南部非洲和美國的一批黑人神職人員和教徒創立了“黑人路德宗國際會議”(Conference of International Black Lutherans),對路德宗的神學合一運動和非洲傳統宗教等問題均提出了自己的獨立見解。在社會問題上,路德宗大部分教會都採取了較為現實的態度和立場,主張本著“公正”的原則處理社會問題,反對戰爭和軍備競賽,要求緩和國際緊張局勢;提倡“人權”,反對南非種族隔離制度;倡導維護生態環境;呼籲消除社會貧困。
1999年10月31日,路德宗世界聯盟和天主教雙方高級代表在德國奧格斯堡簽署《成義教理聯合聲明》。
2006年7月23日,路德宗世界聯盟、世界衛理公會協進會 (World Methodist Council)及羅馬天主教在韓國舉行的世界衛理公會大會上,簽署了具歷史意義的有關“因信稱義联合聲明”(Joint Declaration on the Doctrine of Justification,JDDJ)。此聲明表達了確認在“因信稱義”的聖經教導上的共識。
2009年1月19日,天主教教宗本篤十六世舉行了傳統性的大公接見活動,會見了前來羅馬慶祝聖亨里克節日的路德派教會代表團。這項會晤是在第101屆促進基督信徒合一祈禱周的開端舉行的。
2010年12月16日上午,天主教教宗本篤十六世接見路德宗世界聯盟主席穆尼伯·尤南牧師及其代表團。
路德宗流傳已有460餘年的歷史。在基督新教各宗派中,它是最早建立的宗派;在神學理論上,對其他教派具有較大的影響;也是人數較多的宗派。其教會團體除少數持基要派觀點外,多數持福音派神學思想,並注意吸收某些新的神學觀點。它重視社會現實問題,注意在各國的社會生活與政治生活中發揮作用和施加影響。

在華情況

來中國的路德宗因國籍不同而差會名稱各異,中文都稱信義會。在華傳教區主要在鄂、湘、豫。在上海由1905年(清光緒31年)傳入的北美信義會(E.L.A)和挪威路德會(簡稱N.M.S)合成一個信義會,該會在南昌路38號有1所禮拜堂。
中國基督教信義會 
從歐美傳來的路德宗教會有近20個差會。信義宗教派(Lutheran Church)很早就已經在武漢地區活動。1913年(民國2年),就有4個信義宗差會在漢口近郊灄口聯合設立灄口信義神學院,並出版《信義神學志》與《信義報》,在全國有一定影響。1920年(民國9年)部分信義宗差會在中國組成聯合組織“中華信義會”,成立“中華信義會總部”。到了解放戰爭後期,有16個差會屬於信義宗的教派加入了“中華信義會”,其中在河南、湖北的有5個。“中華信義會”下屬主要聯合事業有灄口信義神學院、中華信義會書報部、信義書局與信義大樓。信義會在武漢的信徒崇拜聚會活動始於1947年,該年7月6日河南豫中信義會一批信徒來到武漢,先後在信義大樓、青年會、海軍“黃宮舞廳”活動,由以美差會為背景的“豫鄂”、“豫中”兩會合辦,牧師為郭紹汾。不久,武昌設立了該會小教堂。在漢口黎黃陂路與洞庭街交界處的信義大樓,共6層,建築面積達7 000多平方米,是由信義宗的美國、丹麥、瑞典、挪威、芬蘭等8個差會捐資於1924年建成的。該樓為過漢之中西教士提供寄寓,也常租給官僚大亨居住。建國後,武漢基督教界開展三自愛國運動,中華信義會於1951年1月在漢口召開會議,宣布割斷與西方差會的一切關係,改名為“中國基督教信義會”,將原來16個以差會為背景的總會統一起來,按照地域劃分教區。“中國基督教信義會”的全國總會設在漢口,負責人為喻筠、陳建勛。
中華福音道路德會
1913年(民國2年)9月,美國密蘇里州路德會(The Lutheran Church-Missouri Synod)傳教士牧師雅仁德(Rev.Arndt)夫婦來到漢口,為福音道路德會在華傳教之始。雅仁德首先在漢口海壽里租房傳教。1926年之前武漢曾設有7個教堂。該會初來武漢時,曾先後採用信義會與路德會之名,但為避免與鄂北的挪威路德會相混淆,1927年後改名“美國福音道路德會”。1942年又改名為“中華福音道路德會”。以後該會又陸續向沔陽宜昌沙市恩施與四川萬縣等地發展,抗日戰爭後又發展到重慶、昆明等地,但它的重點活動地區為湖北及四川東部,它的總會一直設在漢口。1927年大革命時,該會所辦之路德中學堅持與學生運動相敵對的立場,受學生衝擊,是當時武漢基督教中唯—被停止宗教活動的教派。1934年該會堅持要在所辦國小里向兒童講授宗教課,拒絕向中國政府立案,因而所辦7所國小都被封閉。30年代,他們在所辦的雙周刊《路德教見證》中常常宣傳反蘇、反共、反科學社會主義的主張。該會總會在武漢解放前一直由美教士任主席,解放後雖由中國牧師李牧群接任(在重慶),但與西差會割斷關係之前,仍由西教士以代主席身份在漢控制一切。武漢設聯合區會,武漢解放後區會負責人為魏天年、魏章榮等人。1949年,美國傳教士陸續回國,途徑香港並開展福音和救濟的工作,組成了日後的“美國路德會香港分會”(Lutheran Church-Missouri Synod Hong Kong Mission)。起初,傳教士在調景嶺搭建臨時帳篷,舉行聚會,服事附近的難民;繼而開辦聖經學院,培訓聖工人員。1950年,租用九龍大埔道232號,創辦第一所堂會,舉行國粵語聚會。1953年,該會開辦第一所中學。自60年代起,該會陸續開辦多間中、國小及幼稚園,向學生提供基督化的全人教育,另一方面,學校亦成為福音的基地,堂會及布道所以校舍為堂址,積極進行學生福音工作。自50年代協助難民開始,該會一直致力發展社會福利工作。至1977年,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成立。同年,該會由宣教區發展為本地獨立教會,並註冊為“香港路德會”(Lutheran Church-Hong Kong Synod),與美國路德會建立夥伴教會關係。該會會友逾八千人,有堂會34間,布道所八間;中國小及幼稚園40餘間,教員千餘人,學生2萬多人;並有社會服務單位40多個;另設有支援機構九間。
廣州中華信義會
1867年,德國信義宗教士來華傳道,當時名叫巴陵會,初在廣州油欄門設立禮拜堂進行宗教活動,又設信義神學院,選擇“各方青年俊秀”培養成巴陵會教士。由於活動場地的限制,該會必須另設新址。由傳教士韓士伯、何必力在下芳村購置土地建立新堂(即德國教堂處)。1882年教堂建成,廣州中華信義總會也設在這裡。它是德國信義宗在廣東傳道的大本營,信義神學院也設在這裡,因為這裡是德國教士在廣州的總會,下芳村地區的老百姓叫它為德國教堂。廣州中華信義會的傳教地區,不限於廣州,而是面向廣東全省各個縣,省內北部和東北部的縣份,都有它的活動影子。信義會對客籍居民集中的地方尤其重視,先後向惠州、花縣、清遠、英德韶州始興南雄、江西贛南地區,還有順德、中山、新會從化增城等地區派出傳教士。在這些地區建立分會,設立教堂。據1936年統計,廣州中華信義會名下有10個公會,69個區會,中西職員73人,華人牧師7人,四人牧師11人,男教師40人,女教師10人,神學院有學生25人。除了直接的宗教活動以外,還配合傳道活動辦了一些中國小,其中廣州的中德中學和韶州的德華女子中學頗有名氣。此外,在各地辦了一些由教會控制的國小。抗戰期間,教會的影響繼續擴大,它通過傳道、賑濟、救災、慈善事業等擴大宣傳。到1946年廣州信義會的徒眾有了很大的增加,在粵贛兩省有教徒一萬餘人,成為一個很有影響的教會。抗戰期間,廣州中華信義會曾被一些單位占用,作過孤兒院。1945年,德、日法西斯戰敗投降。因德國教堂是德國牧師募資修建的,抗戰期間又有部分德國人居住在教堂範圍內,故被當時國民黨政府當局認作敵偽財產,在1946年初被國民黨政府的粵、桂、閩區敵偽產業處理局及中央信託局聯合查封。有的房屋被國民黨政府士兵占作營房,有的被當地政府挪作官署,有的田產被農民奪回,有的房子被拆掉。事情發生後,廣州中華信義會總幹事藍體恩連續發信抗訴於國民黨政府行政院,竭力申辯廣州中華信義會產業並非德國產業,不屬於敵偽財產。他說:“信義會的經費來源多屬自籌自給”,“一般由中外教友捐資”。他把美國的教會也扯進來,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信義會的日常經費支出“則由世界信義宗大會,及美國信義會撥款……救濟”。藍體恩甚至運動參與接收敵偽財產的美國代表葛雷出面支持。葛雷出具的信義會產業並非敵偽財產的證明上說:中華信義會產業,“並非德國產業”,以後“管業權屬信義會,德國人不得過問。”葛雷以一紙證明,判定信義會產權歸屬。由於葛雷的干涉,逼使敵偽產業處理局不得不對查封一事再下令“暫緩執行”。以後國民黨政府又下令取消查封。
台灣地區
1950年代,即有四國(美國、挪威、丹麥、芬蘭)八差會一起合作,後因政策不同,有三國四差會仍在台灣信義會內,其餘四差會各自獨立發展,漸次成立新的總會。在台灣的信義會教會,共有六個總會:台灣信義會、中華基督教信義會、中國信義會、中華福音信義會、台灣信義會、中華福音道路德會。
除了上述六個總會外,禮賢會台北堂由香港禮賢會在1975年來台設立,後因1980年代香港禮賢會面臨經濟危機,因此原亦設有之堂會機構如永和布道所、台北禮賢學舍、台北普濟診所等,後來發展就大受影響,而陸續停辦。
中華基督教信義會
大陸時期原名為“遵道會”。 來台後原屬台灣信義會“新(竹)苗(栗)區信義會”,1958年獨立成立總會,向台灣當局登記,正式名為“中華基督教信義會”(The Chinese Lutheran Brethren Church,簡稱CLBC)。CLBC是由“北美路德信友教會”(The Church of the Lutheran Brethren of North America)(以下簡稱母會)於1900年由五個路德宗教會合組而成。設立之初的異象就是向中國人傳福音。因此在1902年差派齊郝倫牧師及師母抵達湖北棗陽開始宣教事工,1905至1910年又有華倫女士、文達道牧師夫婦、安達倫牧師夫婦等相繼抵華,1910年在河南省桐柏縣,1911年在平氏設立宣教總站,集中力量在湖北省、河南省接壤的邊境傳福音設教會,辦學校及一些醫療工作,所以又叫"豫(河南)鄂(湖北)邊區信義會"。
1930年在河南省唐河設立傳福音總站,1933年安德牧師夫婦(Rev E. C. Anadahl)步伍其父安達倫牧師後塵來華,安牧師夫婦在河南工作6年後旋即於1939年回美,因正值日軍侵華,接著是內戰。1954年再來台灣,1979年正式退休回美。
遵道會宣教士除以上提到的外,還有齊師母(1902)、羅美珍小姐(1906)、王德龢牧師外號王老虎(Rev P. M. Valder 1919)、饒利亞小姐(1917)、聶和慈牧師(Rev A.E. Nyhus 1928)等均來華。華人教會領袖有張渭濱,塗常五牧師等。直到1949年差會共差派34位宣教士來華。
中華基督教信義會雖屬信義宗教會,除了強調四個“惟獨'也即:"惟獨聖經,惟獨基督,惟獨信心,惟獨恩典",主張政教分離外,也有幾項和其他信義宗教會稍異之處。 其中有:
一、篤信聖經是上帝的話和三大信經(使徒信經亞他那修信經尼西亞信經)及奧格斯堡信綱為信仰根基。
二、強調信徒個人重生得救經驗,也即不在意傳統家世。
三、不注重崇拜儀式,比如講台在中間,而一般信義宗教會講台在右邊,牧師不必穿特別服裝。
四、平信徒也可以參與聖工事奉,如:主日講道、分享等,也即平信徒祭司。
五、根據聖經教導,不強調但也不排斥靈恩。
六、注重教會自立、自養:為落實此政策,差會規定七年內補助款逐年減少,至七年完全自立。因為這一項早期在台灣蒙召獻身的傳道人尤其有家室者,因早期台灣經濟落後、信徒不知愛傳道人、或信徒收入不高,只夠本身維持家用,奉獻不夠傳道人基本生活所需,相當辛苦,有外出兼職、也有教會利用開辦幼稚園以增收入。如:新竹勝利堂、桃園永生堂、龜山布道所等,但教會還是先後完成了自立、自養,傳道人子女也有多人獻身傳道如駱月眉、駱玫玲等。
七、注重宣教,開拓教會。當教會人力、物力夠時,就開拓新事工。如:勝利堂開拓得勝堂。
八、注重本色化地方教會,因此沒有一間教會使用”北美路德信友教會“××分會的名稱,就是由別的教會轉入本會者像雙和教會、復興堂、新生堂也仍然保留原名,以免建造在別人根基上(羅十五20)
中華基督教信義會來台工作的動機,是由於1950年美國世界展望會主辦男聲合唱團,前來遠東作福音演唱,團員中一位Joe Erickson先生,看到台灣接受福音人數之眾多受感之後在美國Fergus Falls所召開海外宣教年會中,提出向台灣傳福音的呼籲,這項呼籲當即獲得本會母會信徒,特別是過去大陸時期,與本會具有密切關係人士的良好反應,進一步認為有向台灣外省籍同胞,恢復傳福音之必要。此一建議當即獲得海外宣教委員會之同意,乃於1951年差派原在豫鄂工作多年的聶和慈牧師夫婦(Rev A.E. Nyhus)前來新竹開拓工作,1952年購下南大路214號雙棟日式房屋(現改編為南大路430號),稍加修葺,正式成立教會,聶牧師夫婦工作一段時間 後,業於1964年退休返美。
1948年隨外國同工前往美國的湖北籍原遵道會塗常五牧師,也於1952年夏偕同另一位前在大陸工作的饒莉亞小姐,同時前來新竹,即在軍眷區展開訪問工作,並與原大陸本會少數信徒接觸聯繫。塗牧師為來台後信義宗第一位中國牧師,在信義宗人士中,頗受尊敬,而被選為台灣信義會第一任監督,那時信義宗並沒有這么眾多的會別,塗牧師已於1961年11月12日安息,饒莉亞小姐亦退休返美。
1954年母會又差派原在河南省傳道多年的安德牧師夫婦(Rev E. C. Anadahl)來台,加上本會奉獻傳道的青年,業已紛紛受完聖經書院或神學之造就,而投入傳福音之行列,本會工作得由新竹南大路擴展到新竹以東的埔頂, 因而建立了埔頂布道所,即勝利堂、恩橋堂,逐漸推展竹東、芎林。向南到苗栗,竹南、龍港,直到通霄,向北在桃園也有了工作。安德牧師1961年退休。安師母仍留本會負責總會婦女部,及兒童部工作。安師母也於1977年4月正式退休,為本會婦女兒童部的幹事戴玉珍教士接替。
最初在大陸傳道的另一位宣教士王德龢牧師(Rev P. M. Valder)亦於1952年來台,在台北市新生南路二段,創立新生禮拜堂,仍以向軍眷傳福音為主。王奧篤牧師夫婦(Rev Otto Valder)協助同工,1958年王奧篤牧師加入本會,王老牧師退休,新生禮拜堂亦同時加入本會,王奧篤牧師夫婦曾在桃園大湳新 社區做開荒工作。王奧篤牧師在台北桃園區工作後,遷來新竹,曾任中華信義神學院教師、副院長、院長等職,1987年退休回美,王得龢牧師已於1966年在美安息。
齊復生(Rev Christofferson)牧師夫婦,1957年9月抵台,先於台北學習中國語文,後往苗栗通霄服事,再至台北,於1970年五月,全家回美。
本會在台早期另一工作,是在軍醫院向傷員傳福音,經長老會牧師介紹,本會宣教士與原在中華婦女祈禱會派在竹東軍醫院工作的李耀功弟兄認識,經過長期合作後,李弟兄乃正式加入本會,雖然李弟兄沒有受過神學教育。但因其在福音工作上的熱誠和蒙召清楚,乃破格於1959年按立為南大路信義堂牧師,李牧師偕李師母在信義堂同心合意興旺福音,使南大路達成自立自養。李牧師文學造詣甚高,其所主編之「七日糧」周刊已連續出版25年之久,為甚受歡迎之屬靈刊物,李牧師已於1971年4月已經退休,從事文字工作。李牧師息勞歸回天家後,本會另一聖工,是與挪威差會(中國信義會,中華福音信義會),芬蘭差會(台灣信義會),合作開辦中華信義神學院,造就青年服事教會。
差會同工方面白謙德牧師(Rev Charles Baicheledes,已安息)於1963年末來台習國語後去苗栗、龍港、後龍、通霄、竹南等地協助教會,爾後調桃園開拓仁愛堂事工,同時在中華信義神學院擔任董事、院長、教師等工作對該院行政、教學、財產,成立財團法人等事工,貢獻甚大,在台事奉26年余,於1991年全家回美。
陶恩生牧師(Rev Reubentsanja Tharson)全家於1965年來台習國語後,一直從事神學教育工作,在中華信義神學院曾任院長、教務長、教師,陶牧師對希臘文造詣甚深,擔任希臘文及聖經神學教師,為“信神”發展與及同工同學,南北奔波探訪教會,主持神學主日及獻身研討會,夜間延伸制教師等。陶牧師在台服事23年於1991年退休返美。
差會在台另一項工作是向客家人傳福音,羅威信牧師(Rev. Joel Nordtvedt)一家於1981年來台習客語為了了解客家人文化、傳統生活,乃居於湖口、楊梅等客莊。學習客語,楊梅教會順利建立,證明此宣教策略之正確性,羅牧師並在“信神'推展基層宣教課程任主任職,卓有成效,羅牧師為專心客家福音事工已辭去主任。1999年竹東客家宣教神學院成立,羅牧師被聘請為第一任院長。
邱福生牧師(Rev. Michael Kittelson)一家於1987作來台習客語,會唱客語聖詩,及彈中山琴,與客家人有良好交通,對開拓客家莊工作甚有負擔,仍以客語事奉為主。
來台差會同工陳義聖牧師(Rev. Ethan Christofferson)於1990年10月抵台習客語,他是早期來台宣教士齊復生牧師的長公子,照中國倫理應隨父姓齊,不料客語老師給取姓「陳」, 老一輩信徒很不以為然,以後嫌更正麻煩,就姓了「陳」,陳牧師是第二代宣教士,對我華人福音事工的心志和奉獻令人感動和感佩。陳牧師在美修讀博士學 位,2007年8月返回台灣,繼續服事。
其他外國宣教士尚有林天恩牧師(Rev. Andrew Larsen)及彭玉琴師母,林師母是邱牧師姐姐的女兒。林牧師2005年底到達台灣,仍在芎林學習客家語及文化,並計畫開始客家實習事工後,投入工作。
至於本地教會,原由王德龢老牧師獨自捐資購地建堂的新生禮拜堂(即現新生堂),屬財團法人台北市中國布道會,1958年因王奧篤牧師加入本會,新生禮拜堂亦同時加入本會。1990年因當時位於新生南路2段59號之土地,被台北市政府徵收,改建成大安公園,賠償款在蘇福履牧師及陶恩生牧師處理下購得基隆路2段110號三樓作為禮拜堂,且購得三處宿舍、停車場。蘇牧師已在1997年12月31日正式退休,該堂傳道人胡華佗教師,已於1997年11月30日按立牧師聖職接續蘇牧師牧養工作。
位於中和市的雙和教會原屬貴格會,原該堂李鴻志牧師因退休赴美,1980年將該堂交本會牧養,以年長信徒者居多。其中於澤健長老由雙和地區同工會按立牧師,後因對海外宣教有負擔離職,現由桑林來有教士及王太和教師配搭事奉。
復興堂原是一間獨立自養、自傳的教會,由石雲生牧師及師母,從五個家庭開始聚會,從事社區福音工作,現已增長至40多個家庭,該堂於1995年正式申請加入本會,與同工信徒有美好的交通,石牧師2005年退休, 現由朱彥俊牧師接續牧養。
桃園永生堂為向當時農校教職員及軍眷傳福音而設立,歷任牧者有侯振武牧師、王奧篤牧師(差會)、宋天宇牧師、陳鏞戛牧師、蘇福履牧師、章以專牧師等,現任牧師巫士?有多年牧養殘障者之經驗,且有教導恩賜,年富力強,曾任總會兩任監督。
仁愛堂原由白謙德牧師開拓,沈美珍教師協助,有多位神學生前往事奉,白牧師退休回美,聘得剛自美國留學回台之張憲民牧師及師母牧養。張牧師伉儷英語造詣甚深,藉英文班作為傳福音工具甚有成效,張牧師對青年事工甚有負擔,已連任總會青年部事工多年,每年青少年夏令會均造就不少教會青少年,該堂由總會貸款購得教堂,惟必須澄清者,該堂向總會建堂所貸款項是出售長安布道所土地的錢,2003年該堂已經全數歸還總會,以利其他教會建堂之需。2005年張牧師離職後,2006年開始由朱杏萍姊妹為實習神學生協助教會事工,並由楊梅福恩堂黎萬豐牧師協理會務。
龜山布道所原由章以專牧師所設立之信義幼稚園轉型為教會──牧恩堂,現任傳道人鄭富美教士,熱心愛主,在信徒同心合意里必得大復興,2007年因原有房舍不敷使用,暫時租得金鋒街6號為教堂,並已經在金鋒街10號購得新堂。
楊梅福恩堂是宣教士學習客語後,成功的建立的一間以使用客語宣教的教會,牧人以宣教士為主,曾政忠牧師曾任短暫牧養,傳道人為該教會信徒,黎萬豐擔任全職傳道人。2006年教會重新建堂完成,舉行獻堂感恩禮拜。
新竹區,信義堂是本會第一間教會,早於總會設立前五年就設立教會,信徒以從大陸來台之軍公教人員,及眷屬為主要對象,首任牧師為聶和慈,以後有塗常五牧師、饒利亞小姐、安德牧師,第四任牧師李耀功完成自立、自養,前任牧師都有在大陸宣教的豐富經驗,李耀功牧師,並未接受正統神學教育,因其事主忠心,乃破例按牧,李牧師退休後徐新民牧師成為該堂第五任牧師,自1971年按牧,在該堂達30年之久,至2011年退休。徐牧師任內,完成新建教堂,在其鼓勵資助下,決志獻身事奉,獲就讀神學院之信徒,有18人之多,其中,有赴日本及香港宣教者。徐師母亦為傳道人,推動禱告網,設立小組,逐家探訪。徐牧師退休後仍任聖禮牧師,現任傳道人為鄭志仁教師及師母韋菊影。
勝利堂已三次改建,歷任傳道人,除聶和慈牧師、安德牧師及師母,華人教師為趙棟臣、張齊堂、毛大衛等,毛牧師工作最久,約21年,現已去美定居,由梁敬賢牧師接任。原婦女部同工,戴玉珍教士,亦在該堂工作,包瑞珠教士也曾在該堂工作,另有卓忠敬牧師、張偉珉教師、葉美惠教士、駱月媚教士、駱玫玲教士等。梁牧師曾去美進修,得博士學位,在此期間,該堂聘龔可珍弟兄任傳道, 龔弟兄在按立牧師後,該堂正值建堂期間,辭職去美進修,該堂長老部,乃仍聘梁敬賢任該堂主任牧師,該堂尚有吳大明牧師,鍾嘉華牧師,林佳穎教師、邱品 堯教師、王繼玲教士、周仲平教士、陳美汛教士、陳囿余教士等,戴玉珍教士,雖已屆齡退休,因事工實際需要,仍一部份時間在該堂配搭事奉。
得勝堂,原為勝利堂之分堂,無固定傳道人,由勝利堂長執同工,分擔講壇,及牧養,自李啟誠牧師應聘後,積極推動家庭小組,人人布道團,經常往農村傳福 音。因聚會人數漸增,堂所漸不敷使用,遂於1997年將主日聚會地點遷至中華信義神學院禮堂,2005年神學院推動擴建,得勝堂亦配合成為神學院合作教會,一同發展。
厚賜堂,原由本會宣教士聶和慈牧師會同李耀功牧師開拓,安德牧師繼任,並由美籍軍中牧師耿厚賜捐款興建,該堂取名厚賜,意在紀念這位奉獻建堂的牧師, 中文意義也頗佳,歷任傳道人,為李耀功、田雅各、王新成、趙光勝、宋天宇等,該堂獻身之姊妹吳秀君教士,在其任內,將該堂原為平房之教堂,改建為五樓之新堂,吳教士婚後離職,乃聘請出身於竹東之曾政忠牧師, 自1998年1月起,擔任總會監督。
芎林恩霖堂,原為安德牧師及李耀功牧師會同設立,早期傳道人為周繼賢弟兄,已離世,該堂原為向軍中野戰醫院傳福音,野戰醫院流動性大,本主日聚會人數很多,下主日因軍隊移防,也許所剩無幾,正積極向本地宣教中,陳鏞戛(馬可)牧師任內改建新堂,陳牧師離職,聘印尼華僑沈美珍教士牧會,沈教士去桃園,由侯振武牧師接任,侯牧師退休,由徐曉蝶教士接任,徐教士去世,則由勝利堂長執信徒職員協助聖工,後陳新鳳教士任職數年後離職,該堂乃聘請葉輔宏 傳道牧養,現已按立牧職。該堂為客莊,附近有科學園區眷屬住宅,及大華技術學院等,是一個向客家人及科學園區傳福音的據點。現正籌建新堂中。
竹南救恩堂,由聶和慈牧師及趙棟臣牧師開拓並建堂,1964年趙牧師全家去台北新生堂,由原新生堂傳道徐新民弟兄前來接任,為能接觸中學生,徐弟兄曾在竹南高中任職三年。1971年徐弟兄受聘往新竹信義堂牧會,該堂乃聘劉燧牧師,劉牧師離職乃請王家興弟兄,王弟兄離職,則由美籍桑羅門牧師接任,桑 牧師有宣教之負擔及熱心,但因其對聖禮看法與本會不同,乃離職,由信神畢業之陳林蔭教士接續。陳教士離職後,由新竹勝利堂以福音移民方式接續工作,並且更名為竹南勝利堂,由黃博雅教士負責牧養工作。
苗栗福音堂,由聶和慈牧師及張正中弟兄開拓,張齊堂牧師任內,購地準備建堂,張牧師調勝利堂工作,由田雅各牧師接任,並建堂,後由毛大衛牧師、蕭化弟兄、蘇福履牧師等事奉,1973年蘇牧師調台北新生堂,由楊凱榮牧師繼任。楊牧師退休後,由劉春雄教師繼續牧養三年,離職後多年沒有全職同工到職,由執事信徒努力維持,至2006年聘請傅悠綺教士為全職傳道人。
通霄遵道堂,為紀念本會在大陸時間"遵道會"所命名,也是聶和慈牧師在中國大陸及台灣宣教所設立之最後一間教會,後由齊復生牧師接續工作,同時聘請戴玉珍教士為同工,後戴教士調龍港,由陳庭訓弟兄、駱南河、張雲驊長老、侯振武牧師、吳義寬長老支撐工作,主日崇拜從未間斷,由楊凱榮牧師兼任聖禮牧師,現張長老之子天 造夫婦,蒙召奉獻,繼續工作,並於2006年按立牧職。
本會在苗栗縣曾有“灣瓦”、“後龍”、“龍港”及新竹縣“橫山”、“九鑽頭”、“內灣”、“關東橋”。桃園縣“山頂村”、“大浦”、“富岡”等,均有布道工作,惜種種因素,未能繼續發展。
1997年本會慶祝總會40周年,而且自該年開始,正式獨立於差會。

組織設定

路德宗世界聯盟(The Lutheran World Federation)引,或譯為“世界路德宗聯盟”、“世界信義會聯合會”。
路德宗世界聯盟路德宗世界聯盟
美國福音信義會(The Evangelicae Lutheran Church in America)
美國福音信義會美國福音信義會
台灣教會
總會英文名成立時間負責地區
台灣信義會
Taiwan Lutheran Church(簡稱TLC)
1954年
主要在基隆、台北、台中、嘉義、台南、高雄等城市工作
中華基督教信義會
The Chinese Lutheran Brethren Church(簡稱CLBC)
1958年
先在桃竹苗地區,後向台北工作
中國信義會
The Lutheran Church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簡稱LCROC)
1960年
(挪威差會)
在台北宜蘭桃園工作
中華福音信義會
China Lutheran Gospel Church(簡稱CLGC)
1973
年(挪威差會)
在台中工作
台灣信義會
the Lutheran Church of Taiwan(簡稱LCT)
1977年
(芬蘭差會)
先後在屏東,後在高雄、台北、新竹工作。設有“沐恩之家”,從事福音戒毒;
“信義廣播心”,從事福音廣播事工。
恆春基督教醫院亦有其創建,後改由路加傳道會管理
中華福音道路德會
China Evangelical Lutheran Church(簡稱CELC)
1951年
美國密蘇里州路德會差會創建,在嘉義成立“協同中學”,為少數基督教中學之一。

教會文化

路德印章(Luther Seal)為路德宗會徽。該印章是馬丁路德在威登堡大學任教時設計的。表現在這印章中的第一個圖像,就是那黑色的十字架,這十字架放在一顆紅色的心裏面,是要信徒記住:“我們得救是因相信釘十字架的基督。”“因為人心裡相信就可以稱義。”十字架雖是黑色的,是致人於死的,是使人痛苦的,但它並不改變心的顏色,也不破壞自然,也就是說,它不是叫人死,乃是叫人活。因為義人必因信得救。所謂信,就是相信耶穌。但這顆心是放在一朵白色玫瑰的中心,表明信心產生喜樂、安慰和平安。玫瑰系白色而非紅色,因為白色是諸天使和天上諸靈的理想顏色。其次,這朵玫瑰是安置在一天藍色的底上,表明這種屬靈的信心的喜樂只是那未來喜樂的信物和開端;那未來的喜樂雖尚未顯露,但借著盼望可以預見和把握。在藍底的周圍鑲著一道金色的圓圈,表明這種天上的福樂是無止境的,並且比一切的富樂和財寶更為寶貴,因為金子是最好且最寶貴的金屬,主基督會賜給信徒永生的恩典。引
左圖為1580年於德國德勒斯登印刷的《協同書》(Book of Concord)首版扉頁。英譯為CONCORDIA. YHWH。基督徒複述毫無異議的信條,亦即是奧格斯堡信綱中的選民、王子和財產以及神學家、教義和信仰。此外,新增了某些文章詳盡解釋“建立在神的話語裡是唯一的信仰準則”。馬丁路德祝福的死亡是爭論的主題。
協同書協同書

著名成員

馬丁·路德,宗教改革家
梅蘭希頓(Philip Melanchthon,1497~1560),宗教改革家。
梅蘭克吞(P.Melanchton,1497~1560),德國教育家,創立拉丁中學。
斯圖漠(J.Sturm,1507~1589),德國教育家,創辦文法中學。
弗里德里希·威廉·奧古斯特·福祿貝爾(Friedrich Wilhelm August Froebel,1782~1852),德國教育家,被譽為“幼兒教育之父”。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s·bach)著名巴洛克時期音樂家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