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毀土地

損毀土地是指因自然力或生產建設等外力作用導致地質、地貌變化,地表植被滅失造成的土地原始生態功能損毀、生產力降低或土地利用價值減低並難以再利用的土地,稱之為損毀土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損毀土地
  • 別名:損毀地
  • 釋義:因自然力或生產建設等外力作用導致地質、地貌變化,地表植被滅失造成的土地原始生態功能損毀、生產力降低或土地利用價值減低並難以再利用的土地,稱之為損毀土地
礦山開採等生產建設活動形成裸露開挖面、排土(渣、石)場、尾礦庫、矸石山等等,自然災害的崩塌、滑坡、土石流、海嘯、火山噴發等都可形成損毀地。
《土地復墾方案編制實務》(中國大地出版社 國土資源部土地整理中心編著)中將生產建設項目中損毀土地劃分為挖損、占壓、沉陷、污染和占用五種類型。土地挖損,原地表植被損毀,大規模土石方運移,深層原狀土或基岩裸露,致使裸露面生產和生態功能部分或全部喪失,如露天采坑、公路鐵路開山面。土地占壓,生產建設項目建設中和生產運行中排棄的廢石、粉煤灰等,占壓原有地面,致使原地面生產和生態功能喪失,如排岩場、尾礦庫等。土地沉陷,生產建設項目尤其是地下采造成的地表沉陷和裂縫。土地污染,生產建設項目排放的污染物造成土壤理化性質改變進而喪失原有功能。土地占用,生產建設活動中占用的土地,改變了土地原利用狀態。
損毀土地
露天采坑
損毀土地
鐵選廠尾礦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