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柘榮提線木偶戲,俗稱七條線、柴頭戲、抽夜遊,始於南宋。由於南宋滅亡、戰亂等原因,反元臣民和民間藝人經泰順、福鼎遷入柘榮地界避難、定居,從而帶來各種傀儡戲。保存下來的除提線木偶戲外,還有布袋木偶。柘榮提線木偶戲在長期流傳過程中,不斷吸收浙南木偶派系的藝術因素,在頭像雕刻、人物造型、服飾裝扮諸方面均獨具一格。生旦淨末醜各不相同,忠奸賢愚各具個性。據柘榮縣已故藝人袁傳順手抄本記載及老年人相傳,明清時期柘榮木偶班有20多個班。後受“文化大革命”影響,柘榮提線木偶戲行業遭到嚴重破壞。改革開放後,其得以復甦。現代,柘榮全縣正常演出的木偶戲班子有10多家,分布在柘榮縣9個鄉鎮,其中木偶世家袁傳順已傳13代。
文化特徵
基本特徵
柘榮提線木偶戲題材豐富,包括傳統劇、現代戲與兒童劇:傳統劇分“神戲”與“史戲”兩類,現代戲多演革命鬥爭故事,兒童劇突出天真童趣。其演出風格多樣,文戲、武戲、公案戲等俱全。布線合理,提線水平精湛,表演細膩逼真。勾挑提拉,雙手並用;吹拉彈唱,一併俱佳。唱腔以亂彈為主,兼唱崑劇、和調(京劇)與高腔。柘榮提線木偶戲與民俗活動緊密結合,每逢春節元宵“做春福”或秋後迎神、賽會等民俗活動,均演木偶戲。
木偶結構
柘榮提線木偶古稱“懸絲傀儡”,由木偶頭、腹籠、四肢、線牌頭等組成,高60多厘米。特製木偶頭內設機關,通過絲線控制,使眼、鼻、口、舌活動。木偶頭脖子部分上尖下細,由兩根線與腹籠相連。腹籠用竹篾編織而成,胸部、臀部稍大,腰部稍細。手用木料雕刻,右手為活動手,其掌指關節與腕關節通過線控活動,可做執提線木偶劍、揮刀、持杯、把盞等動作。
木偶製作
明清時期,柘榮提線木偶造型和雕刻技法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刀法嫻熟,雕工精細而簡練,臉譜描繪簡潔,粉彩工藝細緻,人物造型俊美。木偶頭多由專業雕刻藝人製作,後來亦有表演者兼雕木偶頭的。木偶頭用樟木或紋質較細膩的雜木雕刻而成的,通過粉彩工藝來完成,是雕刻和彩繪藝術完美結合的藝術品。木偶頭在頭像比例的基礎上加以誇張和變形,線條明快洗鍊,舞台形象俊美,各具個性。
木偶配備
柘榮木偶戲班對木偶人物的配備大概要36身,按照情節需要,在以下木偶人物中進行挑選,分別是:田都元帥大紅便衣1套,陳靖姑娘娘1身,蟒袍6件(黃、紅、黑、白、綠、古銅),紅、藍官各2件,太監衣2件(如不置可用生衣代),女莽2件(古銅、紅),開台淡黃1件,宮衣2件,盔甲5件(黃、紅、黑、白、綠),女甲2件(白、翠紅),馬褂4件(紅、黑、白、綠),轅門(龍套)4件(紅),戰袍4件(紅、白、黑、綠),三節衣4件(紅、白、淡黃、綠),全黑三節(武丑)2件,小生衣9件(白、黑、黃、銅、紅、藍、綠2件、翠紅),彩旦衣10件(白2件、黑或青、黃、古銅、紅、藍、綠、翠綠、翠紅),女丑1套,下手便衣10套(5對不同色),古銅色便衣1套,八卦衣2件,八卦背套4件,馬童衣2套等。
表演技法
柘榮木偶藝人在長期的舞台實踐中創造了各種特技動作,如木偶表演飛刀、弄花、划船、抬轎、點菸、噴火、斬頭、剖腹、頂葫蘆、脫衣、變臉、舞獅子等,使木偶戲表演更具觀賞性。提線木偶是將木偶身上的牽線都集中到一塊勾板上,由演員攥著勾板操縱,動作越複雜布線便越多。提線木偶一般有7條提線,醜、武角則多達18條,較複雜的表演多至36條線甚至更多。按人體基本動作,線分若干組,全憑演員雙手操縱,表演難度大。柘榮地方的提線木偶操縱技法主要有勾挑提拉等,雙手並用。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柘榮提線木偶戲表演無論開台、掃台,均有一定的儀式與禁忌,蘊藏著豐富的民俗文化積澱。
柘榮提線木偶,造型獨特,誇張有度,表演精到,神形兼備,唱腔古老,音樂優美且富有鄉土氣息,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
傳承人物
許正桃,男,漢族,2017年8月被評為寧德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傳承項目:提線木偶戲 (柘榮)。
社會影響
社會活動
2022年,柘榮縣東源鄉舉辦了提線木偶戲文化惠民活動。
主要表演
2023年5月1日—2日,第22屆八大處中國園林茶文化節暨首屆福建柘榮高山白茶文化周活動期間,在北京八大處柳溪山房廣場舉辦柘榮高山白茶推介會。推介會期間還穿插了提線木偶戲等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