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掤,古讀bing,系指圓形的
箭筒蓋,《
左傳》、昭二十五年注箭筒蓋可以取飲。又讀Peng,朋音。兩月兩粘,是友非敵。是以掤字列為八法之首,說明掤法不只是一個式所獨有,即所有
太極拳八法,甚至太極拳任何之一手都含有
掤勁。太極拳出手就掤,其意即在防禦,無意與人為敵,這與兩朋相交為友,粘而不抗,寓守於攻同其意義。所以太極拳譜於起式後右掤而復左掤者,即含有一讓再讓之意,這與中華文化不侵略人,
止戈為武相同。昔日太極拳老師有五或十不傳之說,其中之一項為“好鬥者不傳”。諺云:“屈己者能處眾,求勝者必遇敵。”吾人應予深切了解。
一代宗師楊公澄甫體用全書《
推手》章雲“掤法向外,駕馭敵人之按手,使不得按至胸腹貼近,故曰掤”。又說:“棚之方式……最忌板滯,又忌
遲重,板者,不知自已之運動,滯者,不知敵人之取捨。既不知己,又不知彼,則不成其為推手矣。遲重者。必以力御人,便成死手,非太極拳家之所取也,必曰掤者,粘也,非抗也。手向外掤,意欲粘回,又不使己之掤手與胸部貼近。調化勁全賴轉腰,_一張腰則我之掤勢已成矣。”其於掤的意義與掤的運動說得相當明白。吾人自應拳拳報膺,熟念弗失。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筆陵切《集韻》《韻會》悲陵切,𠀤音冰。《說文》所以覆矢也。《詩·鄭風》抑釋掤忌。《疏》服䖍云:櫝丸蓋。杜預云:箭筩也。
又通作冰。《左傳·昭二十五年》執冰而踞。《注》箭筩蓋,可以取飮。
又以手覆矢亦曰掤。
打法
太極拳是拳,拳就是打人的,沒有一式是空架子,沒有一式不能打人。不過太極拳跟別的拳稍稍不一樣,不管是陳、楊、孫、武、
吳派,不管是十三式、二十四式、三十七式、四十二式、五十四式、六十四式、八十八式、-○八式……都是主張“彼不動,已不動,彼微動,已先動”,“臨陣交鋒,切忌先進”,“
後發制人”。並有“太極拳是不打人的”口語,所以太極拳表現在拳勢上的任何一個動作,都是“先防後攻”的。即其所組成的拳勢中,既沒有先進攻的動作,也沒有隻守不攻的動作,而且每一拳勢的第一個動作都是防禦性的後退的,第二個動作方是前進的攻擊性的。這是歷史,這是文化,千萬不可疏忽。
掤,一般將掤分為立棚、斜棚(左、右掤)、上掤、下掤四種,不管哪一種掤,其勁都在腰。千萬不可將勁放在手上或肩上。在掤的一瞬間,即變為旋扭轉化,或掌、或拳、或指,或發、或聚、或采、或挒、
或時、或*,盡在一掤之中。其實八法之勁勢只是一個掤勁。所以掤式如同機關之偵察兵,始終是站在第一道防線上。不管聽、化、拿、發,都要以掤為先。如果掤化,就要使對方有失重的感覺,如果掤引,就不能使自己失去重心。無論掤化或掤引,得勢後就要掤發,掤發為八法中之第一著,在
十三勢中占極重要之地位,發時無不傷人,所以應該特別注意分寸。點到為止,讓人
知難而退即可。
八法歌訣云:“
掤勁義何解?如水負舟行。先實
丹田氣、次緊頂頭懸。周身彈簧力,開合一定間,任彼千斤力,飄浮亦不難。”舟有大小輕重之不同,小者輕者重以噸計,大者重者將有百、千、萬噸以上,不管大小輕重,一樣可在水上飄浮,因為舟自中空,所以水能負其重,茲以水負舟行喻掤勁,即掤時兩臂撐開如捧圓盤,穩定中心如盤之承珠,不管敵人如何攻擊,我惟以盤閃展迎之,而仍盤不
離珠,不失中心。太極拳十三字行功法頭二句“掤手兩臂要圓撐,動靜虛實任意攻”,就是這個意思。
拳譜六十四式對掤之打法,系以右(左)手由下向上、向前掤,有轉圓的意思。勁走圓形,
隨時變化,含而不露,守中有攻,圓中有方,“夜半荷花慢慢開”,掤時兩肩下沉,兩臂成弧形,分手、松腰。弓腿三者必須協調一致,兩腳之橫向距離約為十公分,穩定中心。當右(左)腳收回至左(右)腳側,如動作熟練,腰部有足夠支撐力量,能掌握變換身體重心之要領時,腳尖不必點地,即可向前邁步成右(左)弓步,右(左)手即可隨轉腰之勢向下、向上掤出。此時兩臂之掤力,似是蓄氣之皮球,接觸彼手,此按彼起,凡逆彼之勢,承而向上使彼力不得降下。所以打掤式,手臂屈肘一般略大於直角,這時手臂就呈半月形圓撐的姿勢。
從力學原理上說,拱形的抗壓能力強於其他形狀。不但掤式的手臂要掤得圓滿,不可屈成銳角,撐的意義不僅是指要向外、向上掤撐,重要的是肩部腋下要含虛,像裝有彈簧一樣,使手臂猶如受到彈簧的支撐而富有彈性。同時要以腰為軸,做到“一動無有不動”。始終保持柔韌如弓的掤勁。所以有“掤要圓撐”的說法。有人認為掤式在走架中用的是橫勁,推手中用的是
直勁,這是有研究的。大凡用掤法與人對持,掤式之成,全在一轉腰之間,即左掤應向左轉腰.右掤應向右轉腰,即不管走架或推手。都是用橫勁的。尚有應說明者:不管防守或進攻,都必須與來勁互呈角度和走弧線,哪怕是轉腕旋腕所形成的微小的弧線都一樣,俾以達到順勁相承,使彼力落不到我身上,是應注意。
分類
一般分
掤勁之方向有八:l、上行向前、向外運行呼之為掤勁,2、逆行向後、向內之掤呼之為
捋勁,3、雙手掤勁內含呼之為
擠勁、4.向下、向前粘之掤呼之為
按勁,5、雙手掤勁向外分呼之為
采勁,6.掤勁急速彈出呼之為挒勁,7、手出圈外以肘救濟彈出呼之為
肘勁,8.肘出圈外以身救濟彈出呼之為*勁。即所有掤向之勁仍在掤勁。是其動作和形式雖各門各派小有不同,而其經義與內部功夫都是一樣的。所以我們不必斤斤於外形架勢的爭論,只要時時刻刻注意“
敵情觀念”、“對敵思想不可有一絲毫放鬆”就可以了。
基本上各門各派的架勢,都有他的意義,都有他的淵源,千萬不可批評批評這個對,那個不對,這個好,那個不好,會用都是好的,用得恰到好處便是對的。如能將本門派的功夫練到滾瓜爛熟,而又能洞燭各門派的架勢手法,則
無往而不利,無堅而不摧。
楊門有句關節諺語:“掤不要掤到別人身上去。”還有幾句口訣:“掤左時*捶,掤右捋拿揉,拳拳皆可用,一膝二喉三按胸。”深望同道三復斯言。
結語
如上所言:掤勢、
掤勁在技法上,乃為八法之第一著;在
十三勢中,居極重要之地位.尤其在實際運用上,可就是變化
圓轉,有如循環之無端。然依據太極拳之經、論、歌訣,學者尚須由技進道。所謂“身心並練。道技兼修”。例如楊家
拳譜“一舉動………”篇末,即有:武當山張真人“希天下豪傑延年益壽,
不徒作技藝之末也”的囑咐語。而《十三勢總歌》亦日:“詳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這正是指示:太極拳技之外,尤重增進大眾現實生活之幸福,這才是太極拳之真正宗旨。
至於技法、技術、技藝不過是人道之階梯而已。這裡所說的道,就是中華民族長久實踐的“
王道、仁道”或“中道”,不論是儒家的克己、愛人、盡忠、盡孝;道家的“
生而不有、
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乃至墨家的“摩頂放踵,以天下之利而為之”;佛家的“慈悲喜會”、“以出世的精神,作人世的救濟服務”。甚至
孫武子的十三篇兵經,在《
始計第一》篇中,也將“道”列為“
五事”即“天、地、將、法”之首位。所謂“君孰有道”之道,和“格、致、
誠、正、修、齊、治、平”清淨寡慾。修已濟世之道,實際是會通一貫的。孫子武道最高的原則是“
上兵伐謀”,而“謀”字的真實意義,還在於為天下生民謀求幸福、和諧、平安、繁盛。中華民族和文化向來就是遵循這條康莊坦蕩的大道,所以歷經許多考驗,都能“磨而不磷,染而不淄,分而不散,競競而彌視”。
這種精神正是太極“萬殊。致”的精神。也是道家和武當“
彌深、
彌高”的精義。我國上古之世,人間有玄冥師管水利,天上有
玄武帝統御水德。而水性至柔,“馳騁是天下之至堅”,即拳譜所謂:“極柔軟然後極堅剛”也。又水
象微無第無我,處處遷就尊重他人——將他人的利益列為優先,卻往往更易成己成物和成功。世人說常:周代由西至東,歷時八百年之久,其開國精神實為仁政愛心的體現。例如古公稟父(周
文王的祖父)寧可率領所屬遷避歧山之下,也不與
戎狄族人爭地相殘。他曾說:“殺人父子而君之,予(我)不忍為”(《史記?周本紀》)。這就是以惻隱之仁心,實行仁政。到了
泰伯、
虞仲和
季歷一代,泰伯更寧願遠赴
荊吳蠻夷之荒鄙,而讓位與
王季(即文王
姬昌之父)《史記》因此列
吳泰伯為世家這第一。
由這些真實偉大的史實,可以啟示太極拳在道的層面上。因張真人總匯教學術,其濟世之道自亦不亞於
黃石公或何上公也。具體言之:諸如扶、援、授、振、撫、攬、挽等等,實無一不可轉
天心,淨人意,免卻難,增福壽,致和諧也。這正是
太極拳道——捨己從人和武道——止弋為武的真諦。勝義,早在春秋時代,英明的楚莊王就為武字作過解說:“夫武:
禁暴、
戢兵、保大、
定功、安民、和眾、
豐財。”這次大會有幸在古楚國“寶善”之地和武當山真武
玄帝的廟壇盛大舉行,凡我太極拳學人,理當深維“
止戈”“寶善”(《大學》曰楚人“惟善以為寶”)的哲思明訓,善盡一切心力以遊藝、據德、
依仁、行道,庶幾可以為國家、為民族,乃至為全世界人類謀求健康幸福。但得普遍獲安樂,必能永久致和諧,微末淺見,敬祈,方家大德不吝,指正,幸甚!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