掤勁

掤勁

太極拳的專用術語,是太極拳的母勁,即基本勁,是太極拳功夫的一種表現,可隱可顯,隨變而變。“掤勁”實際上是一種圓潤勁、膨脹勁、剛柔相濟的彈性勁,即中定勁,無力點,無力源的混元勁,在楊氏老譜中稱“橫豎勁”,再說得透徹一點,“掤勁”就是一種高度自律協調的自然撐合力。所以,拳論中有“用意不用力”之說,更有“似松非松”之論,即做到了自然態的鬆緊融合,即不松不緊,有松有緊的自然協調態,才能任意鬆緊,隨意鬆緊,並顯現出太極拳所要求的“掤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掤勁
  • 歸屬:太極拳
  • 讀音:peng jin   掤也可讀 bing音
解說,要領,簡易訓練法,撐抱力訓練,提插力訓練,推託力訓練,

解說

太極拳,“掤勁”貫始終,在拳中“掤勁”可與任技法融合、配合。
太極拳太極拳
“掤勁”者,不僵不滯、內外合一,一氣貫穿,勁力渾圓,混然一體,觸之即應,應對自如,自然之中具有靈動的彈性力,這種力剛柔瞬變,隱顯無跡,隨變而變,隨心所欲,是謂“無為而為”,即拳論所說“因敵變化亦神奇”。太極拳凡具備“掤勁”者,無論單雙臂自然撐合,均有“推之不癟,拉之不開,挑之不起,壓之不下”的功力,且彈性靈動,渾厚沉實而不死,毫無僵滯之感。太極者,“掤勁”備而“五弓”成,混元一氣內外通。所以說,太極拳修煉者,只有具備了真正內在的“掤勁”才能真正明剛柔之變,鬆緊之妙,虛實之奧,發力才會冷、脆、驚、彈、暴,如閃電,似炸雷,瞬發瞬收,不蓄而發,勁無斷續,皆本自然而為,所以拳論要求“運勁如抽絲,發勁似放箭”。一切來得輕鬆,去得容易,也所謂“用意不用力”,毫無較力努氣之為,終達無形無意而顯真意之為。“掤勁”者,柔而不軟,剛而不硬,陰陽合和,中正不偏。中正、中定、中和、中空,虛懷若谷,由中而發,同中而濟,和中而運是謂太極。“掤勁”者,棉裡藏針,棉裡裹鐵,乃太極拳之謂。
“掤勁”的訓練,是太極拳修煉的關鍵,前人有“練拳容易找勁難”之說。太極拳唯求心態中正平和,不急不躁,靜如山嶽,動若雷霆。拳者若得拳學真諦,首先要明理,其次要有科學正確的方法,最後要躬身實踐,悉心體悟,離此,終無所成。太極者若能“掤勁”上身,什麼沾粘連隨,聽勁、化勁、放勁則易如反掌,而後自能階級神明,難亦不難。

要領

頭領足蹬臂懸撐,松肩肘沉必起胸,井塌膝頂尾閭中,坐胯縮肛踝自擰,襠圓胯縮臀內裹,氣勢擰拔神形合,神意合一掤勁成。

簡易訓練法

撐抱力訓練

樁法以混元樁為主,亦可自變;雙臂撐圓、松沉內抱。主要訓練雙臂的撐抱之力,臂要有懸垂之感,全身勁意膨脹。

提插力訓練

樁法以弓步樁為主,成熟後可自變。雙臂松垂提抱,沉肩提肘,指勁下插,形如抱提物狀。通過雙臂上下左右內外的微動,體悟內在的爭合,提插之力感。

推託力訓練

樁法以馬步樁為主,亦可弓步或坐步。雙臂圓撐過頂,掌心向上,松肩托掌,撐臂開胸,俗稱力托千斤,亦稱霸王舉鼎。此法易於松肩、張脅、拔脊,對日後發力訓練亦有較好輔助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