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由來
忽雷太極俗稱“忽雷架”或“忽靈架”此拳在發勁階段,身手忽起忽落,忽柔忽剛,如閃電似迅雷,動作剛勁精巧,周身抖擻如顫抖,兩腳挫碾震促“嚓嚓”有聲,這些風格有別於其他太極流派,所以人們就形象地稱之為“忽雷架”或“忽靈架”,亦稱之為“方圓八封太極拳”。
主要特點
忽雷太極拳除了具有一般太極拳的基本要求與特點外,還具有獨特的風格與特色。
1、由淺入深,層次分明,練習方法科學。該拳練功方法可分為“形架”、“惡形架”、“功夫架”等幾層練法,又可細分為一聯二圈三轉身,四分五勁六圪節,七起八落九自尊,十朝等十層練法。先學簡化了的直線動作,然後變曲加圈,由大圈到小圈再到無形的意念圈,一圈統百招,陰陽翻轉層層變化逐級提高。
2、快慢相間,快中有慢,慢中有快。
走架時,以棚、捋、擠、按、??肘、*陰陽開合,快慢虛實變化的每招每勢動作,輕靈渾圓,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
3、換勁及時,以柔促剛,發勁方法獨特新穎。
學練此拳,首先要進行柔筋活節的柔韌練習,並逐漸以外帶內充實內氣。
之後進入下一層的發勁練習階段,進行強化訓練,將內勁抖向周身四梢。套路中和一動作都連續發勁,或走三角或變圓方,內外兼修,以柔促剛,一動一太級,寸寸皆陰陽。
4、搓腳,掛撩跪蹬,步法靈巧奇異。
此拳要求步法靈巧沉穩,腳手相隨相合。為了在實踐中步法更加快速靈敏,不強調五指抓地,而要求兩腳要根據腰襠及周身的起落旋轉,進行搓碾擰轉。做到促步腳法急促靈活,掛撩跪蹬腳法變化多端。腰如車軸腳如鑽,兩手如輪旋翻轉。
5、活步推手,重視散手的練習。
練拳架是為了鍛鍊內力,培養本身能量,使周身更加靈敏協調,為推手實踐打基礎,而推手則是實踐性練習,是進行散打縛擊的重要訓練階鍛。此拳在 推手方面要求掌握棚、捋、擠、按、搓、滾、剝、摑、肘、*等技術,除了一般的推手方法外,還秘傳有一種促活變的大滑闖步練習方法,實踐性強。
發展歷程
發展期
太極拳“忽雷架”是太極大宗師李景炎(又,李景顏,李景延)根據趙堡太極拳以及王堡大槍技擊中的實用動作,創編而成。勁路獨特,風格別具。
李景炎,河南省溫縣人,家境貧寒,因受保守觀念影響而遭歧視,改投師叔陳青平門下繼續深造,由於其鐘愛太極拳,刻苦鑽研,憑著百折不撓的堅強毅力,盡得師門真傳,功夫純正,拳藝精絕。一生以保鏢為業。晚年精研拳法,認為一動一太極,一寸一陰陽。創出促步、挫步、步法急促靈活,掛、撩、跪、蹬、腿法變幻多端,以腳跟為軸,腳尖虛領旋轉,以身腰為車軸腳似鑽,兩手如
車輪旋轉翻滾的太極拳。當地人以其聲、形稱之為“忽雷架”。由此而得名。李景延晚年傳拳於當地,鑒於師門所在故而不廣,世人了解不甚。多年來在王圪當村(
陳家溝東鄰)傳播少數人家秘傳秘練,被人們鮮聞難見。
李景延弟子楊虎,其得意弟子有謝功吉、陳名標、陳應德、楊紹舜。又經陳名標傳杜毓澤傳紀(美國),陳應德傳王晉讓(台灣),楊紹舜傳楊興中、楊興靖(楊虎的曾孫),通過楊興靖與弟子于振宏組建中國忽雷太極拳研究會,將忽雷太極拳發揚光大。
傳播期
忽雷太極拳除在一些城鄉流傳外,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就已漂洋過海在台灣、美國、日本等地區和國家傳播。台灣高雄市王晉讓與台北市杜毓澤兩先生系楊虎再傳子弟,曾數次派弟子來大陸尋根訪師,與大陸同門聯繫交流。現任美國舊金山止戈武塾武館館長,被評為全美十大武術人物的美籍華人武術家徐紀先生系忽雷太極拳傳人,正竭力在美國宣傳推廣忽雷太極拳。為了弘揚民族文化,振閃中華武術,挖掘發展忽雷太極拳,在忽雷太極拳傳人的共同努力下,我們衷心地希望各界武林朋友,對本協會給予關心與支持,使忽雷太極拳這朵鮮艷的太極奇葩,開遍中華大地,進而走向世界,造福全人類。
風格特點
此拳是以階梯式逐步加圈加深的功法, 分為十五個層次,十五種功法,一架拳路,每個層次表現不同,在不同階段,用不同的套路去練習根據練功的層次,可分為初學套路、形架、惡形架、
功夫架等四種套路,可謂環環相扣,階層遞進,每一種套路以立圓為主。太極本是個圓,不是平圓,而是個立體圓,四面八方都是圓,“忽雷架”在轉圈畫圓當中,手、身、腿一起轉立圓纏絲,形成混身上下無處不太極。由於上下轉立圓,周身容易拉活,內氣由督脈上,任脈下形成大小周天,每招每式都是從技擊實戰中提練出來的精華組成,每招每式路短勁快,發勁是在周身一起的轉動中陡然脆發,形成周身一體,勁快而猛烈,恰似旱田
炸雷,送綽號為“忽雷架”。該架虛實轉換明顯,如在上動中用的是整體正轉勁,而下動就變成倒整體勁,手、身、腿一齊轉動,正是古書上所云:“一陰一陽為之道也”。此架路內氣轉換迅速,潛轉力強,因而有人美之名為“忽靈架”,有忽然靈動之意。上下起伏大,活步椿功多,周身上下容易拉活,行氣沉氣非常快,也有人稱之為“忽領架”。此架路在練功過程中需逐步加圈,形成大圈帶小圈,大圈領小圈(也稱為領大圈),內圈促外圈,混身均是圈,一動一個小圈。由於內氣轉換迅速,一轉動一個小圈時周身一個圪顫,又形成了圪顫功,人們美其名為:“架”。
該架另一特點是步伐靈活多變,除定步退步左右
定步外,還有
促步,輾步,跌步,劃步,磋腳等,素有波腳之稱。拳架呈內方外圓之勢,緊湊而開展,略高而起伏,招招急速靈活,可柔可剛,以柔促剛,絲絲入扣,步隨身轉,手領腳動,手出步進,進退一體。無論是以手領身,還是以身領手,手、腿、心、身合一,開如弓,合成扣,內外統一,手轉腿隨,足動手領,出招動步,封、逼、套、插、掃、滑、搓、連續不斷,步頻質略形似醉,落之如入地生根。動如波濤起伏,手、身、腿一齊纏絲,由圓走方,由方歸圓,卷放開合,以走圈不見圈為上乘。練習中一動百動,混身纏動,身法中正而能靜,落地椿不屹立而能定,此架被當地譽為武術之瑰寶,太極之精華。
儘管“忽雷架”十五個層次,十五種功法,但他仍可以按三個階段進行練習。
第一階段
主講柔活,周身放鬆,舒筋拔骨,架式大而柔軟,再將招式記熟的基礎上要求做到走圈到位,尤其是對手、肘、肩的要求,手到什麼部位,肘沉到什麼部位,如何松肩,總之,要求整個架路走活,使身體各部位轉動拉活。
第二階段
行走內氣,主修內圈,所謂內圈指體內之圈,
丹田怎樣轉動,襠怎樣虛靈轉活等。行走內氣必須是在周身,周身松活,骨節鬆動的條件下進行。通過修練便體內有
氣感,在隨著周身上下的轉動,而上下轉動。功至一定時,呼吸與動作自然能配合,是內氣從
湧泉起到丹田達稍節,合勢時,歸丹田通與腳腿而入地,在這個階段,要求架勢仆地,走底架功,重新收起練起伏架功。忽高忽低,猛起猛落,在成勢時,腰襠猛轉,手成勢要快,達到勁內轉換。
第三階段
為大功階段,架勢由圓歸方,走練方架功,再由方歸圓,走虛靈功,並且逐步加小圈,達到小圈轉動直射,閃戰騰挪,混身纏抖,勁發而脆,小圈抖動,混身脆發;起落閃戰,騰挪抖彈,腳下掃套、插彈,架勢生風而猛烈,有“形抗五嶽,勢壓三峰”之感。此階段非大志苦其筋骨者難以告成,在此大功以後仍要在意識條件下修練皮膚功以達到蚊蠅不能落,手指不敢觸。此階段快蓄快發,一觸即發,用身掤滿,內外統一具備,周身處處是太極,混身上下無不陰陽,處處柔,處處剛。
忽雷太極拳是太極拳中的奇葩,是武術中之瑰寶,因老一輩保守,被人們鮮聞鮮見,只在陳家溝東鄰王圪當村少數人家秘傳秘練。它不但出功快,而且在健身方面因功法不同,也有獨道的功效,拳架可分,高、中、低三種,老年人可以學習高身法架路。由於它圈多,手腿(抬起)一起轉圈,活動骨節,故對防治
關節炎,肩周炎,老年人腿腳不靈,腰脊僵硬,都有極好的功效,由於它活步椿功多,行氣沉氣快,對恢復體力,治療神經性疼痛,高血壓都有極好的功效,椿身多起伏多,力從
湧泉起上升到節稍,用身容易拉活,內氣上下左右轉換,使身體內部器官形成自我按摩,對
氣管炎,腸胃病都有獨道的療效,由於架式左右動作多,虛實明顯,而使腰脊為軸使兩腎上下左右旋轉運動非常好;腎乃
臟腑之首,腎虛則病生,腎強則體健。練“忽雷架”不獨增健腎臟,對於長期無力,睏乏懶動,精神不濟都非常有效。
套路名稱
第一式:起式陰陽手
第二式:金剛搗對
第三式:懶扎衣、第四式:合手
第五式:單鞭、第六式:轉身上金剛
第七式:白鶴亮翅、第八式:斜行第九式:高探馬、第十式:借步斜行
第十一式:高收高探馬、第十二式:花金剛
第十三式:撇身錘、第十四式:對手
第十五式:出手、第十六式:肘低錘
第十七式:上步倒卷猴、第十八式:白鴿亮翅
第十九式:正行、第二十式:白蛇吐信
第二十一式:面收、第二十二式:鋪地錦
第二十三式:閃通背、第二十四式:旋上去
第二十七式:高探馬、第二十八式:轉身右插花
第二十九式:轉身左插花、第三十式:左蹬一跟
第三十一式:借步找襠錘、第三十二式:踢二起
第三十三式:抱蹬跟、第三十四式:轉身右蹬跟
第三十五式:沿手錘、第三十六式:暴虎推山
第三十七式:單鞭、第三十八式:擱手
第三十九式:左右野馬分鬃、第四十式:回收擱手
第四十一式:玉女穿梭、第四十二式:青龍出水
第四十三式:合手、第四十四式:單鞭
第四十九式:倒卷猴、第五十式:白鶴亮翅
第五十一式:正行、第五十二式:白蛇吐信
第五十三式:面收、第五十四式:鋪地錦
第五十五式:閃通背、第五十六式:旋上雲
第五十七式:單鞭、第五十八式:雲手
第五十九式:高探馬、第六十式:單擺蓮
第六十一式:指襠錘、第六十二式:金剛搗對
第六十三式:懶扎衣、第六十四式:合手
第六十五式:右鋪地錦、第六十六式:上步七星
第六十七式:彈花錘、第六十八式:崩錘
第六十九式:翻身指襠錘、第七十式:金剛搗對
第七十一式:懶扎衣、第七十二式:合手
第七十三式:單鞭、第七十四式:左鋪地錦
第七十五式:上步紋錘第、七十六式:退步跨虎
第七十七式:轉身雙擺蓮、第七十八式:當頭炮
第七十九式:金剛搗對、第八十式:收式
訓練方法
“忽雷架”是從簡到繁的小巧緊湊逐步加圈形成了大圈帶小圈,內圈促外圈的一系列循環轉動。因而需要一個基礎套路,也就是初學套路。忽雷架動作招式較多,左右動作較多,腿步左右的動作較多,因而在長期的教學過程當中,提取了幾個基本動作,進行
基本功的訓練,目的是學好忽雷架。
基本動作
1.上下動作:如趙堡架之起勢,雙手由下向左右往上畫圓,在胸前交叉再往下按,身體隨之上下起伏。
2.上下動作之反動作:與上下動作相反,雙手由內往外畫圓,身體隨之起伏。手起身起,手落身落。
3.左右動作:雙腳打開比肩寬,雙手在胸前順時針畫一個圓,同樣手起身起,手落身落。如同起勢時雙手掙捋的動作。
4.左右動作之反動作:同左右動作,雙手改為在胸前反時針畫一個圓。
5.腿部動作:雙手同左右動作,同時左腿抬起順時針畫一個圓再放下。如同起勢之提左腿動作。但是只有左右移動
6.腿部動作之相反動作:與腿部動作相同但相反,只是改為提右腿。
7.腿部的前部動作向前轉圈:同腿步動作,雙手畫圈改為向左斜前方,腿也改為轉圈後向左前方剷出,如同起勢金剛搗碓的提左腿動作。
8.腿部的前部動作向前轉圈相反動作:改為右腿,其餘動作皆相反。
形架套路(也稱為慢架或柔架)
在初學套路熟練的基礎上,在動作上加圈,目的是拳架練活走順,透過加圈後的練習,要達到圈要圓活,勁要松活,氣要順活,….。是內氣通暢,達於稍節。
惡形架套路(也稱為勁架)
在形架練習走順後可以進行惡形架練習,因為忽雷架的發力是在走圈的過程中,突然脆發,所以招招皆柔,招招皆發,勁架的訓練是達到出手要順要快,發力要猛要透。
搓腳練習
功夫架套路(也叫顫架)
在勁架練好的基礎上,加深功夫訓練,功夫架小圈多,顫勁多,速轉速發,搓腳多,主要是練轉換,練靈勁,要達到速動速變速發,因為功夫架比較費力,老前輩在
練功時往往是一段一段練或者是幾招幾招練,或單招單練。
功夫架中
掤、捋、擠、按動作較多,並且這個掤、捋、擠、按的動作都相當快,所以要注意動作和腳的搓腳配合。只有在形架練活練順的基礎上,要達到圈要圓活,勁要松活,氣要順活的基礎上,這樣才能達到整體的轉動。功夫架與勁架有時候可以摻合在一起練,在勁架中可以帶功夫架的動作,功夫架中也可以帶勁架的動作,因為勁架與功夫架都比較費力,因而老一輩在練功的過程中往往是一段一段練或者是幾招幾招練,或單招單練。
掤捋擠按練習
1.雙手掌心向下在胸前向右移,這是向右捋
2.雙手掌心向下,一齊向下按
3.再從下邊左捋,重心由右腳移向左腳
4.掤:雙手掌心向下,由左邊腰往上掤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