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戈為武

止戈為武

,制止戰事稱之為“武”。字面上是解釋“武”字由止、戈兩部分組成;另一方面也是說造字之初人們認為,能夠制止戰爭的才算“武”,武力存在的意義是維護和平。

(wǔ)的發音出自於舞。“舞”是先於“武”出現,用來彰顯身強力壯、矯健靈活的行為。後來,因為出現爭鬥,繼而立武:停止爭鬥的行為。六尺為半步為武(舉戈而止)。武,即界定了人的安全範疇。

止,計量單位,半步的意思。

周代以八尺為一步,秦代以六尺為一步。武取止戈二字組合,取其“半步為安全範疇“的意思。

【釋義】“武”字是“止”“戈”兩字合成的,所以要能止戰,才是真正的武功。後也指不用武力而能化干戈為玉帛,才是武術的最高境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止戈為武
  • 外文名:Boldness lies in the suspension of hostilities.
  • 感情色彩:褒義詞
  • 近義詞:止戈興仁
  • 出處:《左氏春秋》 
來源,成語解釋,成語典故,詞語辨析,另一說,

來源

楚莊王曰:夫文止戈為武。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財者也。——《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
楚莊王,楚穆王之子,春秋時期楚國國君,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613—公元前591年在位。自楚莊王稱霸中原,不僅使楚國強大,威名遠揚,也為華夏文化的傳播和民族精神的形成發揮一定的作用。春秋末期,孔子曾到訪楚國,稱楚莊王的政治思想與儒家學派的“仁”的思想基本相符。
武,是維護仁義、和平的實力。以任何理由發起的干戈,都是暴力行為,是蔑武、滅武所為。

成語解釋

【名稱】止戈為武
【發音】zhǐ gē wéi wǔ
【解釋】戈:古代的一種兵器

成語典故

【出處】《左傳·宣公十二年》。楚莊王最早提出這一著名的論點。書中記載:潘黨曰:“臣聞克敵,必示子孫,以無忘武功”。楚莊王回答:“非爾所知也,夫文,止戈為武”。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潘黨(楚國大夫)認為楚莊王戰勝了敵國,應該讓敵人的後代都知道,不要忘了楚國的威風。而楚莊王告訴潘黨:“武”字是由“止”和“戈”兩字合成的,真正的消滅暴亂,是永遠停止動用武器,這才是真正的武功。
【典故】
楚國大夫潘黨,勸楚莊王把晉國軍人的屍體堆積起來,築成一座大“骨髏台”(叫做“京觀”),作為戰爭勝利的紀念物,留給子孫後代看,藉以炫耀楚國的武力,威懾諸侯。
楚莊王卻不同意這種做法,他說:“戰爭不是為了宣揚武功,而是為了禁止強暴,給百姓帶來安定的生活。從文字組成上講,這個‘武’字是由‘止’和‘戈’兩個字組成的,‘止戈’才是‘武’!止息兵戈才是真正的武功。武功應該具備七種德行:禁止強暴、消除戰爭、保持強大、鞏固基業、安定百姓、團結民眾、增加財富。……這七種德行,我一種也沒有,拿什麼留給子孫!……晉國的軍卒為了執行國君命令而戰死的,他們也沒有什麼錯。怎么可以用他們的屍體做京觀呢?”楚國的軍隊按照楚莊王的命令,到黃河邊祭祀了河神,修築了一座祖先宮室,很快就班師回國了。
【示例】1.《北齊書·文苑傳·樊遜》:“然後除其苛令,與其約法,振旅而還,止戈為武。”
2.魏秀仁《花月痕》第47回:“止戈為武窮寇勿追。”

詞語辨析

【性質】褒義詞
【用法】主謂式;作定語;含褒義
【同義詞】止戈之武
【近義詞】止戈散馬止戈興仁
【英文釋義】Boldness lies in the suspension of hostilities.
To stop the use of weapons and avoid war is truly military.;

另一說

傳統的說法就是“制止暴力就是武”,而隨著社會變遷,腐儒沒落,以及古文字方面的研究,止戈為武有了另一種解釋。
1,止的意思。
趾、止——---《漢書·刑法志》:“斬左止。”顏師古註:“止即趾。”可見趾與止同義(摘自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黃現璠學術論文選》第466頁,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止,“趾”的本字。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腳趾頭,下象腳面和腳掌。本義:腳
2,武的意思。
“武”字是個合體字,按古代造字法的“會意”,“武”從止、從戈,由止、戈二字合起來成為“武”字。
戈是古代的一種兵器,止在甲骨文中實則為人的腳趾的象形
甲骨文中“武”字的最初表現形式是“足戈並立”,左邊畫一個“足型”,而右邊畫一個“戈型”,二者組合成其雛形,並以象形取意,即立足持戈,是一種靜態;在此基礎上字型由左右結構,變成了上下結構,近而形成了“止戈豎立”的組合,此時最大的變化在於“足型”被“止”字所代替,而“戈型”被“戈”字所代替,使字的象形具體化,其意是持戈而行,處於一種動態。
進入青銅器時代,金文中的“武”字,已由象形向會意方向發展,並形成“動靜”結合的字型,筆劃粗細一致,結構相對協調,以適用於人的習慣認識和記憶。
在金文中,“止”依然構成人的腳趾之形;在篆文中“止”依然如此。
從甲骨文中“武”字的變化看,其原始本意似乎應該是這樣的:或持戈靜止而立,注視前方;或舉戈而動,欲與人、欲與獸斗,與人斗是爭奪地盤和剩餘價值,與獸斗是維持生存和生命。
從甲骨文、金文的“武”字,到如今的“武”字,經過了一個不斷演化的過程。古代的先人與現代的後人,對“武”字的理解是有區別的,最直接的原因取決於它的實用性和擴充意義。
3,止息干戈
至於“止戈為武”的說法,是對歷史的一種誤解。
《康熙字典·止部》載“《左傳·宣十二年》:楚子曰止戈為武。”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也沿用:“楚莊王曰:夫武定武戢兵,故止戈為武”的說法,書中又進一步強調:“武,從戈從止,有阻止動武的含義”。
漢時也常有“以武禁暴整亂,止息干戈”的提法。在古時“干戈”是兩種用途不同的兵器,戈主以攻殺,乾主以防禦。在戰爭交斗時,常常是一手執戈,一手持乾,類似後來的矛與盾。“乾”為象形字,上面一橫指的是“乾”,下面的“十”指的是“戈”,有“以乾抵戈”的意思。大動干戈是指將武庫中的兵器都拿出來,充實于軍隊而準備打仗。毋庸質疑,動干戈或大動干戈,就是用武力的一種形式,而止息干戈,就是以武禁暴。與“武”字的本意有本質的區別。
很顯然《左傳·宣十二年》中的:“楚子曰止戈為武”是對“武”字的錯誤認識,以至影響到今日。
從文獻的整體看,古時對“武”字的理解,主要是引申意義上的“武”,即上要手持兵器,下要步走行軍。而其他方面的含義都是後人賦予的。
4,止戈為武的另一種解讀。
止,通趾,引申為站立,立足之意。
戈,兵器,引申為軍事、武力之意。
武,願意“扛著兵器走”,引申為國家、團體的存在需要依靠武力作為保障。
5,豎儒蜂起壯士死,神州從此夸仁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