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簡介
公元6~7世紀,拜占庭帝國和波斯帝國為爭奪兩河流域而進行的戰爭。 斷斷續續經歷了一個世紀(527~628),最後以
波斯帝國的失敗而告終。
早在古羅馬時期,圍繞
兩河流域及其要塞城市埃德薩和尼西比斯的歸屬問題,雙方就時有戰端。4世紀後,羅馬帝國皇帝把
基督教定為國教,並自詡為基督教的保護人;而波斯帝國同時加強了祅教(
拜火教)的統治和對“異教”的迫害,因此,兩國鬥爭又多少帶上了宗教色彩。4至6世紀,拜占庭帝國與波斯帝國邊界衝突經常不斷,埃德薩和尼西比斯也屢易其主。518年,波斯又一次奪取了小亞細亞的塞奧多西奧波利斯、阿米達和尼西比斯等地,雙方軍事平衡遭到破壞,一場大戰在所難免。527年,拜占庭帝國
查士丁尼一世繼帝位。他任命
貝利薩留為統帥,向薩桑王朝波斯宣戰。此後一百年內戰爭經歷三個階段:
①查士丁尼一世時期(527~562);
戰爭背景
早在奴隸社會時期,隨著
古希臘文明和兩河流域文明的發展和帝國的出現,以希臘為代表的西方文明和以西亞波斯為代表的
亞洲東方文明之間便展開了較量和爭鬥。由於
西亞乃
歐亞交界地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因此在這裡展開的東西方大戰經久不息。公元前514年,波斯皇帝
大流士一世率大軍橫渡
博斯普魯斯海峽,第一次踏上歐洲土地。他命令600艘戰艦沿
黑海西岸配合,水陸並進直抵
多瑙河口。雖然在剿滅遊牧民族斯基太人的草原戰爭中無功而還,但卻把國境推進到歐洲的赫勒斯滂海峽和色雷斯地區,不僅控制了有
雅典生命線之稱的黑海通道,而且從海陸兩面構成對雅典夾擊之勢。於是公元前500年,爆發了著名的“
希波戰爭”。在長達半個世紀之久的戰爭中,波斯在千古揚名的“馬拉松戰役”中鋒芒受挫,後在著名的“溫泉關戰役”中令希臘全軍覆沒,但這次戰爭終以希臘的勝利而告終。希波戰爭的結果對世界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在西亞北非
地中海東岸發展的古代東方文明至波斯時期漸趨合一(埃及和
巴比倫兩大中心雖然並立,但比較類似),若波斯西進成功,則地中海將成為單一的古代文明區,剛露曙光的希臘文明則有夭折之慮;希臘的勝利形成希波對峙之勢,希臘文明得以傳入羅馬再擴及歐洲,形成西方文明。波斯則經安息、薩珊和
伊斯蘭文明等形成東方文明。正當波斯帝國日漸衰落之時,希臘出現了胸懷滅波斯、建三洲帝國之志的亞歷山大國王。公元前334年,年僅22歲的亞歷山大率精銳之師渡過赫勒斯滂海峽,剛踏上亞洲土地便大敗波斯大軍。經伊蘇斯、高加米拉大會戰,終於在公元前330年消滅了波斯帝國。與此同時,公元前247年建立的安息王國迅速崛起,到公元前1世紀時已成為可以同羅馬帝國抗衡的西亞帝國。公元前65年,羅馬將領
龐培與安息交戰,不分勝負,兩年後羅馬統帥克拉蘇斯在東侵安息時全軍覆滅,身首異處。東方民族的反侵略鬥爭總算為
斯巴達克起義的奴隸們報了一箭之仇。此役後,羅馬東侵擴張之勢基本受到扼制,安息西境基本保持在
幼發拉底河以西鄰接敘利亞一線。安息抗衡羅馬長達數百年,為西亞大部分地區的平穩發展,特別是薩珊波斯和伊斯蘭文明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公元224年,波斯貴族
阿爾達希爾滅安息王國,建立薩珊新波斯帝國。薩珊波斯繼承了安息與羅馬抗衡的傳統,在
亞美尼亞、
小亞、
敘利亞邊境與羅馬展開針鋒相對的鬥爭。231年,阿爾達希爾一世致書羅馬皇帝
塞維魯,要求羅馬勢力退出亞洲,長達400年的羅馬波斯戰爭正式開始。232年,薩珊波斯同羅馬交鋒,打敗羅馬軍隊,並通過和約獲得
亞美尼亞。260年,薩波爾一世同羅馬帝國軍隊交戰,大敗羅馬軍,並俘虜羅馬帝國皇帝瓦勒良。當代在帕賽波利斯附近仍留存著紀念這次勝利的摩崖石刻,它以巨幅浮雕表現瓦勒良跪著為薩波爾一世騎馬上鞍墊腳的情景。這次戰爭後,薩珊一度占有小亞東北部的卡帕多細亞。但薩珊與羅馬之爭一如安息王國時期呈拉鋸之勢。羅馬帝國皇帝
戴克里先、
君士坦丁等都曾率軍遠征波斯,但未取得顯著戰果。286年,羅馬煽動亞美尼亞起事,薩珊被迫撤退,以後又喪失底格里斯河以西之地。375年以後,羅馬帝國忙於應付哥特人等
日耳曼蠻族的入侵而無暇東顧,波斯也因抵禦匈奴人的侵擾無力繼續向羅馬挑戰。
476年,羅馬帝國為蠻族所滅,東羅馬帝國以君士坦丁堡為都城,繼續占有
巴爾幹半島、
小亞細亞、亞美尼亞、敘利亞、巴勒斯坦、上美索不達米亞、埃及、
利比亞等地區,是一個橫跨三大洲的大帝國。487年,薩珊波斯的科巴德一世上台執政,他好大喜功,夢想再現其遠祖的輝煌。他指揮由波斯人、
匈奴人和
阿拉伯人組成的聯軍從拜占庭帝國手中奪走了上美索不達米亞和亞美尼亞。502年,聯軍又圍攻阿米達城,經80天鏖戰,攻陷該城,後又連續擊敗拜占庭軍隊的反擊。505年,雙方媾和,拜占庭以1000磅黃金為代價復得阿米達城,雙方維持原有邊界,處於和平狀態20年。
戰爭經過
527年,拜占庭皇帝查士丁一世去世,其外甥
查士丁尼繼位,即有名的查士丁尼一世。為恢復昔日羅馬帝國的
版圖,他對內厲行改革,加強中央集權,對外積極向東、西兩個方向舉兵擴張。他向東方的征討重開了羅馬波斯戰爭。
在以後的100多年內,拜占庭與薩珊波斯之間先後進行了五次大規模的爭霸戰爭:
第一次戰爭:528—531年。527年,剛剛繼位的查士丁尼一世就任命22歲的
貝利撒留為東征大元帥。528年,波斯先發制人,命大將扎基西斯率3萬大軍向拜占庭軍發動猛烈進攻,在529年的尼亞比斯首次戰役中擊敗拜占庭軍,並直撲上
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的戰略重鎮達拉城。530年的
達拉之戰,波斯大軍全軍潰敗,後來從敘利亞沙漠方向發動的多次進攻也在貝利撒留的巧妙反擊下失敗。531年的
卡利尼庫斯戰役,波斯挫敗了貝利撒留的軍隊。532年雙方媾和,拜占庭撤回達拉城駐軍,向波斯支付1000磅黃金。
第二次戰爭:540—545年。540年,庫斯魯一世率大軍從首都泰西封出發,對拜占庭的幼發拉底防線發動突然襲擊,先後攻下
希拉波利斯、
卡爾基斯,直搗敘利亞首都
安條克。經過激烈戰鬥,波斯攻下該城,並大肆燒殺搶掠。543年,乘拜占庭內訌之機,庫斯魯一世進占亞美尼亞,全殲了前來進攻的3萬拜占庭大軍。544年,庫斯魯再次親征上美索不達米亞,圍攻首府尼德撒城數月之久,但未果而撤。545年,雙方締結5年停戰協定,拜占庭收復波斯占領的全部領土,支付贖金2000磅黃金。
第三次戰爭:549—562年。547年,庫斯魯一世率8萬大軍進占科爾奇斯王國,並攻陷拜軍的庇特拉要塞。549年,查士丁尼一世應科爾奇斯人的邀請,派大軍進攻庇特拉要塞。經過3年斷斷續續的攻戰,拜占庭軍隊奪回庇特拉要塞,波斯軍傷亡慘重。此戰之後,雙方在高加索山麓又進行了6年的拉鋸戰。拜占庭先贏後輸,波斯軍隊連續獲勝。555年,法息斯河口一戰,拜占庭軍隊背水一戰,向輕敵冒進的波斯軍隊發起反攻,消滅敵1萬餘人,大獲全勝。562年雙方再次媾?和,波斯放棄對科爾奇斯的領土要求,拜占庭每年向波斯支付黃金1.8萬磅,有效期50年。
第四次戰爭:571—591年。571年,查士丁尼二世停止向波斯支付年金,
庫思老一世以敵人毀約為名率軍進攻達拉城,經5個月的廝殺破城而入。索得黃金4萬磅後,波斯撤軍。589年,波斯發生內亂,拜占庭皇帝莫里斯派7萬大軍援助庫斯魯二世奪取王位。591年,拜軍在幼發拉底河畔,於
巴拉拉圖斯河戰役擊敗波斯軍,殺掉篡位者,攻陷泰西封,扶庫斯魯二世登上波斯王位。波斯則將亞美尼亞的大部分和高加索伊比利亞的一半割讓給拜占庭,並訂立“永久和平協定”。
第五次戰爭:603—631年。庫斯魯二世乘拜占庭內亂之機於606年率大軍西征,戰火又起。波斯軍經過9個月戰鬥攻陷達拉城。608年,波斯分兩路大軍西進,一路攻占卡帕多西亞、比西尼亞、喀拉蚩亞,另一路攻占卡爾西頓城,並聯合阿瓦爾人和斯拉夫人威脅
君士坦丁堡。這時,拜占庭內戰方酣。波斯大軍長驅直入,609年攻下敘利亞,611年再下安條克,613年攻下耶路撒冷城,並把該城洗劫一空。616年,巴夏·巴爾茲(
沙赫巴勒茲)又率波斯大軍侵入埃及,攻陷亞歷山大里亞,到619年征服整個埃及。同時,另一支大軍出征小亞細亞,直抵博斯普魯斯海峽,再次威脅君士坦丁堡。至此,波斯版圖達到極點,薩珊的勢力達到了空前絕後的頂峰。617年,波斯軍又一次攻占卡爾西頓城,並聯合蠻族共同進攻君士坦丁堡。620年,巴爾茲從埃及趕到卡爾西頓,參加對君士坦丁堡的圍攻。在海上攻勢受挫後,雙方達成休戰協定。利用休戰之機,拜占庭皇帝席哈克略做好了各種準備。622年,他親率大軍避開正面敵人,出其不意地出現於小亞細亞的伊蘇斯。波斯軍慌忙派軍火速趕往伊蘇斯。拜軍在
伊蘇斯之戰大敗波軍,乘勝收復失地,占領科爾奇斯、亞美尼亞、
美地亞。至625年,席哈克略平定小亞細亞西部。626年至627年雙方繼續征戰不停。628年,波斯發生政變。
戰爭結果
631年,科巴德二世與拜占庭議和:波斯歸還歷代侵占的拜占庭領土、釋放戰俘、歸還搶自耶路撒冷的“聖十字架”,歸還搶自拜占庭的一切財物,償還數年軍費。波斯兩手空空,一無所獲。至此為止,羅馬波斯戰爭歷經400年,雙方交戰數百次。
戰爭影響
戰爭結果雖然波斯失敗,但從嚴格意義上說,這是一場兩敗俱傷的
拉鋸戰,戰爭的結果只不過恢復了交戰雙方的戰前狀態罷了。戰爭中,波斯在絕大部分時間內占有優勢和主動,但由於缺乏一支可與拜占庭海軍相抗衡的海軍艦隊,無法對拜占庭的歐洲部分尤其是君士坦丁堡構成致命威脅,因此幾次圍攻都以失敗而告終。拜占庭擁有許多偉大的將帥,如
貝利撒留、菲利皮庫斯、
席哈克略等,他們頗負膽略和指揮藝術,在某種程度上彌補了自己軍隊的弱點,在局部戰場上爭取了主動,做到了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最後在決戰中擊敗敵人。拜占庭帝國作為羅馬帝國的延續,雖然已開始衰落,但仍有相當強大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實力。波斯雖是一個處於上升階段的國家,但經濟和軍事實力不能與拜占庭帝國相抗衡,加上長達幾個世紀的征戰耗盡了國家的財政和經濟潛力,因而在最後一戰中遭到失敗。羅馬波斯戰爭嚴重消耗了交戰雙方的力量。拜占庭帝國的軍事力量由此大大削弱,後來竟無力抵禦蠻族和阿拉伯人的入侵,為它的最終衰亡埋下了隱患。波斯經此長期戰爭更是元氣大傷,大廈根基動搖,20年後的651年,薩珊波斯被阿拉伯帝國滅亡。可以說,歷時4個世紀的羅馬波斯戰爭加速了羅馬帝國特別是拜占庭帝國衰亡的步伐,也為薩珊波斯敲響了喪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