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期幹部教育是抗戰開始後,提出新的教育制度後,湧現出大批培養高級幹部的高等學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抗日戰爭時期幹部教育
- 時期:抗日戰爭時期
抗日戰爭時期幹部教育是抗戰開始後,提出新的教育制度後,湧現出大批培養高級幹部的高等學校。
抗日戰爭時期幹部教育是抗戰開始後,提出新的教育制度後,湧現出大批培養高級幹部的高等學校。事件背景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蘆溝橋事變。在這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由於中國共產黨的努力,同年9月,成立了以國...
冀西抗日軍政幹部學校是抗戰初期楊秀峰領導的冀西民訓,培養抗日軍政幹部而創辦的短期輪訓性質的幹部學校。邢台市內邱縣山區的喬家莊,同年7月間結束於邢台市內邱縣山區唐家村。歷史沿革 冀西民訓處是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
澤東青年幹部學校,抗日戰爭時期陝北設立的培養青年運動幹部的學校。前身為1937年成立的安吳堡青年訓練班。1940年正式改名澤東青年幹部學校。大量吸收來自全國各地的知識青年,向他們講授社會科學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知識和理論,並進行軍事、...
1937~1945年的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革命力量有很大的發展,大批知識分子和工人、農民參加革命,需要大規模地培養教育幹部。在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先後創辦中央黨校、抗日軍政大學、馬列學院、中央研究院、陝北公學、魯迅藝術...
山東抗日軍政幹部學校作為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時期建立的培養抗日軍政幹部的重要機構,是體現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開展抗日戰爭活動的重要歷史見證。山東抗日軍政幹部學校舊址長期以來呈一片荒蕪廢棄之態,而與之僅有十餘里之遙的孟良崮戰役紀念地...
抗日戰爭時期,中共中央管理中央直屬學校教育教學和黨政軍民機關幹部教育的工作機關。1939年2月,根據中央書記處決定,成立中央幹部教育部。主要職責是統一領導中央直屬各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調劑各學校的教員、教材、教學,有計畫地招收新生,...
抗戰爆發後,隨著我軍的戰略展開,各敵後抗日根據地和部隊的擴大,幹部缺乏的問題日益嚴重。各部隊按照黨中央和中央軍委的要求和部署,加大了吸收、選拔、培養幹部的力度,促進了我軍人才隊伍的建設。(摘編自《黨史縱覽》2018年第7期)吸...
全稱為軍事委員會軍訓部南嶽游擊幹部訓練班。抗日戰爭時期,國共兩黨合作舉辦的培養游擊幹部的軍事訓練機構。1938年11月,蔣介石在衡陽市南嶽區召開軍事會議,中共代表周恩來、葉劍英、郭沫若應邀參加。蔣介石接受中共中央關於共同創辦南嶽游擊幹部...
實施國防教育政策,就是以“提高和普及人民大眾的抗日知識技能和民族自尊心為中心”的教育內容,培養具有民族意識、有勝利信心、有戰爭與生產所直接需要的知識技能的抗日國民和抗日幹部。為此必須貫徹執行教育為抗日戰爭服務、教育與生產勞動相...
毛澤東要求同學們要當戰爭領導者。黨校培養學生的目的,是為黨培養幹部,是要散到全國各地領導戰爭。針對同學們的疑問,毛澤東指出,(註:指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要想獲得獨立和自由,唯有通過戰爭才能解決問題。無論你做哪一項工作,都要...
從1943年8月至1945年8月,在嚴酷的抗日游擊戰環境中,前後共辦四期,培訓了1000餘名軍事、政治幹部,為冀熱遼抗戰及全國解放培養了大批優秀的青年幹部。辦校宗旨 冀熱遼抗日軍政學校的創辦,是冀熱遼抗日武裝鬥爭形勢發展的需要。隨著...
為適應抗日戰爭的需要,中共中央提出要廣泛爭取知識分子參加民族解放戰爭,大批愛國青年和知識分子來到抗日根據地,使根據地的文化教育事業得到很大發展。在學校教育上,一方面創辦大批學校,積極發展幹部教育;另一方面,各抗日根據地組織大批...
“抗大”全稱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是在抗日戰爭時期,由中國共產黨創辦的培養軍事和政治幹部的學校。其前身是“紅軍大學”,1937年初改為此名,校址在延安,是中國共產黨培養抗日軍事、政治幹部的大學。毛澤東任抗大教育委員會主席,他...
抗大建校之初,毛澤東親自為抗大制定了“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的教育方針和“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校風。為使教育能夠更好地適應抗戰需要,1939 年 7 月,抗大總校千里行軍,經過一年零四...
《中國共產黨幹部教育九十年》是2011年東方出版中心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林根。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八章,內容包括:中國共產黨創建時期和大革命時期的幹部教育、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幹部教育、抗日戰爭時期黨的幹部教育、全國解放戰爭時期的幹部...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是陝甘寧邊區的南大門,關中分區機關所在地,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勛等老一輩革命家在這裡長期生活和戰鬥過,特別是習仲勛同志主政關中分區長達6年之久,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馬欄幹部學院以關中特委和關中...
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簡稱“抗大”,是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創辦的培養軍政幹部的最高學府,創建於抗日戰爭爆發前期,擔負著為中國革命培養大批優秀軍政幹部的光榮使命。毛澤東同志親自任抗大教育委員會主任,林彪任校長。學校初創於陝北,...
毛澤東指出,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體幾方面生動活潑主動地得到發展。幹部教育 毛澤東從戰略高度著眼,十分重視幹部教育。他指出: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要培養出大批能領導革命的高級幹部。抗日戰爭時期,在毛澤東的領導下,...
在浙東抗日根據地的創建過程中,教育領域貫徹中共中央的教育方針,吸取了浙東教育傳統的有益成分,在社會教育、普通教育、幹部教育等方面創造了很多好的經驗做法,取得了突出成績。但目前對浙東抗日根據地教育的研究較薄弱,還沒有專門的研究...
第一節掀起全民族抗日的浪潮 第二節抗日戰爭時期黨的幹部教育 第三節延安整風是黨內教育的偉大創舉 第四節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成熟 第五節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奪取抗戰勝利 第五章解放戰爭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實踐 第一節動員全國人民參加...
第二章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幹部教育 一、大革命失敗後幹部教育的背景 二、開展幹部教育的途徑 三、各革命根據地的幹部教育 四、“左”傾錯誤對幹部教育的影響 五、幹部教育的特徵與成就 第三章 抗日戰爭時期的幹部教育 一、抗戰爆發前...
蘇區的教育是新民主主義教育形成時期。它包括紅軍教育、幹部教育、農民業餘教育(包括掃盲識字教育)和國小教育,形成了一個初具規模的新型教育體系(見蘇區教育)。抗日戰爭時期(1937~1945)的教育 這個時期中國革命,由土地革命戰爭轉為...
其特點:(1)性質是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即新民主主義的;(2)教育方針是為革命戰爭和階級鬥爭服務,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3)軍隊教育、幹部教育、青少年兒童教育與成人教育相結合;(4)根據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原則,對教育...
黃埔軍校是中國近代最著名的一所軍事學校,培養了許多在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中聞名的指揮官,主要將領出自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的一至六期,軍校在創立目的是為國民革命訓練軍官,是國民政府北伐戰爭統一中國的主要軍力。 1924年國民黨建校時期名...
抗大”確定的“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的教育方針,“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校風,以及“艱苦奮鬥,英勇犧牲”的校訓,邊學習、邊戰鬥、邊生產,進行軍政訓練,為抗日戰爭培養了20餘萬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