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適應抗日戰爭的需要,中共中央提出要廣泛爭取知識分子參加民族解放戰爭,大批愛國青年和知識分子來到抗日根據地,使根據地的文化教育事業得到很大發展。在學校教育上,一方面創辦大批學校,積極發展幹部教育;另一方面,各抗日根據地組...
在根據地內, 中國共產黨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權,領導人民進行經濟建設和文化教育建設。 為了使一切文化教育工作適應抗日救亡的要求,毛澤東在蘆溝橋事變的前兩月以及抗日戰爭開始後不久,曾多次指出必須實行國防教育政策。他認為這是全民族的緊...
陝甘寧抗日根據地: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陝西、甘肅和寧夏三省交界地區建立的抗日根據地,也稱陝甘寧邊區。它的基礎是原陝甘寧革命根據地。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爆發後,中國共產黨根據同國民黨談判達成的協定,按照團結抗日的原則,對...
廣西抗戰文化大事記(1937年7月—1945年8月)《廣西抗戰文化大事記(1937年7月—1945年8月)》是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萬憶、萬一知。
抗日戰爭時期幹部教育是抗戰開始後,提出新的教育制度後,湧現出大批培養高級幹部的高等學校。事件背景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蘆溝橋事變。在這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由於中國共產黨的努力,同年9月,成立了以國共...
晉察冀抗日根據地,是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時期(1931年9月18日至1945年8月15日)於敵後開創的第一個抗日根據地,是華北抗日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1937年9月平型關大捷後,八路軍一一五師主力南下,聶榮臻率一部分部隊和軍政人員留駐五台山...
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七七事變,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166]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12月9日,重慶國民政府正式對日宣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反法西斯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12] 中國戰場是二戰的主戰場之一。
該書從時空的拓展上全面審視中國抗日戰爭的歷史與地位。對於中國抗日戰爭的時間,過去很多書稿乃至報告講話、媒體文章,大多是說“八年抗戰”,這實際上是指1937年7月至1945年9月,即1937年7月7日發生盧溝橋事變,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
但是,直到1941年底,有的地區還只是把減租減息當作宣傳口號,並未認真執行,或者只在形式上減租減息,實際上明減暗不減,因而未能充分調動廣大農民民眾的積極性,對抗日根據地的鞏固極為不利。針對這一情況,1942年1月28日,中共中央...
主要展示1937年7月——1945年9月,冀魯豫邊區中共黨組織與八路軍主力部隊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廣泛發動民眾,開展民主民生活動,創建抗日根據地;堅持游擊戰爭,與日偽、頑軍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經過八年抗戰最後取得偉大勝利的光輝歷程。
1933年10月,在中央蘇區文化教育大會上作報告,提出要吸收文化教育專家參與根據地文化教育建設。在延安,凱豐同志常到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講課、作報告,受到學員歡迎。1937年初,他為抗大寫下了深沉、激越、催人奮進的《抗日軍政大學校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