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根據地的文化教育建設(1937年7月—1945年9月)

為適應抗日戰爭的需要,中共中央提出要廣泛爭取知識分子參加民族解放戰爭,大批愛國青年和知識分子來到抗日根據地,使根據地的文化教育事業得到很大發展。在學校教育上,一方面創辦大批學校,積極發展幹部教育;另一方面,各抗日根據地組織大批知識分子參加國民教育工作,到1940年,陝甘寧邊區已有國小1341所和中等學校7所,其中小學生達4.36萬餘人。晉察冀根據地有國小7697所。各抗日根據地普及文化知識的社會教育,如夜校、冬學、識字班(組)、讀報組和劇團等有了很大發展。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的社會科學也得到發展。為了提高全黨的理論水平,中央有領導、有計畫地組織翻譯、出版了一批馬列著作。1938年5月在延安成立馬克思列寧主義學院(簡稱馬列學院)時,在院內成立了黨的歷史上第一個編譯馬列著作的專門機構—編譯部。以延安為中心的抗日民主根據地的社會科學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成立了抗日戰爭研究會、中國現代史研究會等一批學術團體。新聞出版事業有了很大發展。抗戰時期中共主要通過《新中華報》《解放日報》《解放》周刊和《共產黨人》等報刊,宣傳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另外,將紅色中華通訊社改名為新華通訊社和成立新華廣播電台。各抗日根據地還大力發展文學創作和戲劇演出,特別是詩歌、報告文學的創作以及農村戲劇運動發展迅速,各種文化藝術團體十分活躍。抗日根據地文化教育事業的大發展,對建設鞏固抗日根據地發揮了重要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