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血酶Ⅲ

抗凝血酶Ⅲ,是體內重要的天然抗凝蛋白,屬於絲氨酸蛋白酶抑制物家族成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抗凝血酶Ⅲ
  • 活性:AT—Ⅲ:C
  • 抗原:AT—Ⅲ:Ag
  • AT—Ⅲ:C103.2%~113.8%
參考值,定義結構,作用原理,缺乏症,臨床意義,

參考值

AT—Ⅲ:Ag0.23—0.35g/L(230~350mg/L)

定義結構

抗凝血酶(Antithrombin,以下簡稱AT),簡稱為AT,血漿源性AT簡稱pAT。
pAT是體內重要的天然抗凝蛋白,屬於絲氨酸蛋白酶抑制物家族成員,其血漿濃度
約為100~150 μg/ml (2~3 μmol/L)。pAT由肝臟及血管內皮細胞產生,是一種
維生素K依賴的並由432個胺基酸組成的分子質量為58 ku的單鏈糖蛋白,含4個
N糖基化寡糖鏈及3個二硫鍵。根據其135位的天門冬醯氨是否含糖基可分為含糖
基的α異構體及無糖基的β異構體。由於α異構體135位的糖基可以阻止與肝素
的結合,故其與肝素的親和力小於β異構體。現還通過轉基因綿羊獲得了重組抗凝
血酶,簡稱rAT。Masaaki Hirose等在中國倉鼠卵巢細胞上表達了rAT,通過成批
發酵使其產量達到1 g/L。純化的rAT具有pAT的特異活性,減少了糖基量,增強
了與肝素的親和力。

作用原理

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 Ⅲ,AT Ⅲ)。AT Ⅲ是凝血酶及因子Ⅻα、Ⅺα、Ⅸα、Ⅹα等含絲氨酸的蛋白酶的抑制劑。它與凝血酶通過精氨酸-絲氨酸肽鍵相結合。形成AT Ⅲ凝血酶複合物而使酶滅活,肝素可加速這一反應達千倍以上。肝素與AT Ⅲ所含的賴氨酸結合後引起AT Ⅲ構象改變,使AT Ⅲ所含的精氨酸殘基更易與凝血酶的絲氨酸殘基結合。一旦肝素-AT Ⅲ凝血酶複合物形成,肝素就從複合物上解離,再次與另一分子AT Ⅲ結合而被反覆利用。AT Ⅲ-凝血酶複合物則被網狀內皮系統所消除。抑制凝血酶活性的作用與肝素分子長度有關。分子越長則酶抑制作用越大。

缺乏症

1、遺傳性ATⅢ缺乏可分兩型:(1)CRM-型:即抗原與活性均下降。(2)CRM+型:抗原正常,活性下降。
遺傳性ATⅢ缺乏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本病患病率約1/5000,發病多在10-25歲,患者常在手術後、創傷後、感染後、妊娠或產後發生靜脈血栓,並可反覆發生血栓。CRM-患者血漿中ATⅢ生物活與抗原性約為正常人50%左右。CRM+其ATⅢ結構與功能異常的類型較多,共同表現是對肝素的親和力降低,從而對絲氨酸蛋白酶的滅活能力明顯減弱。
2、獲得性ATⅢ缺乏:
(1)ATⅢ合成降低,見於肝臟疾病肝功能障礙、主要見於肝硬化、重症肝炎、肝癌晚期、常與疾病嚴重度相關,可伴發血栓形成。
(2)ATⅢ丟失增加:見於腎病綜合症。
(3)ATⅢ消耗增加,見於血栓前期和血栓性疾病,如心絞痛、心肌梗塞、腦血管疾病、DIC、外科手術後、口服避孕藥、深部靜脈血栓形成肺梗塞妊高症等。
(4)ATⅢ水平增高,見於血友病甲血友病乙、口服抗凝藥物、使用黃體酮類藥物等。

臨床意義

抗凝血酶Ⅲ(ATⅢ)是作為血液中活性凝血因子的最重要的阻礙因子,它控制著血液的凝固和纖維蛋白的溶解。其血液中ATⅢ的水平根據各種疾病、症狀而變化,在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肝疾患、腎病綜合症等降低。血液中的ATⅢ水平降低可能會導致肝素治療效果無法呈現。因此,掌握ATⅢ的活性作為對於此類疾病的監測、病態分析、預後判定以及肝素治療或使用ATⅢ濃縮製劑投藥時的指標具有重要意義。
1.病理性增高:表明血液抗凝活性增強,主要見於口服抗凝藥、及的急性出血期等。
2.病理性降低:
(1)先天性AT—Ⅲ缺乏症。
(2)血栓前狀態和血栓性疾病時,血液抗凝作用減弱,如DIC高凝期、心肌梗死、心絞痛、腦血管病變、、 妊娠症、深靜脈血栓形成腎病綜合徵等。
(3)合成減少,如嚴重肝病等。
[要求]一般採集安靜狀態下空腹靜脈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