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托爾斯泰墳墓
- 屬於:俄羅斯
- 位於:莫斯科向西南
- 形狀:長方形
- 所有者: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
墳墓,波良納莊園,托爾斯泰生平,《世間最美麗的墳墓》 茨威格,
墳墓
其實,托爾斯泰的墓只是一個長方形的土堆而已,無人守護,墳墓外圍了一圈低矮的小柵欄,就連10歲大的孩子都可以跨過去,墳上長滿了綠草,甚至沒有修剪過的痕跡。附近幾株大樹蔭蔽著這個偉大文豪長眠的地方。只是在接近墳附近的區域寫了一個“肅靜”的俄文牌子,以及墳上瞻仰者敬獻的一束白花才表明這是一塊墳地。
據說,墳旁這些高大挺拔的樹木是托爾斯泰小時候和哥哥親手栽種的,因為他的保姆給他講的一個古老傳說稱,親手種樹的地方會變成幸福的所在。在托爾斯泰晚年時,想起了這些童年往事,於是飽經憂患的老人決定將來埋骨於那些親手栽種的樹木之下。
波良納莊園
波良納莊園,那裡是俄羅斯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的故鄉,既是他的誕生地,又是他的墓地。正是由於托爾斯泰,亞斯納亞-波良納也成為了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文化聖地之一。
“明媚的林間空地”
亞斯納亞-波良納,俄語的意思是“明媚的林中空地”。這片貴族的領地是托爾斯泰母親當年嫁妝中最大的一份,她嫁過來後又栽種了許多的喬木和灌木,如今已是綠蔭參天、鬱鬱蔥蔥,有的老樹有二百年的樹齡了。莊園至今保留了三十公頃蘋果樹,這是因為托爾斯泰是喜歡蘋果的。
托爾斯泰一生熱愛勞動,他和農民們一道栽樹,莊園中種滿了椴樹、雲杉、白楊、樺樹等樹木,同時還種滿了各種灌木叢,在展館中的一把大刀就是他用來和農民一起鋤草用的。他從小就在自己母親的影響下非常同情俄羅斯農民的貧困和疾苦,所以他一生致力於改革俄羅斯當時的農奴制度,同時他也在身體力行的體力勞動中獲得大自然的寧靜和對生命的思考。
進入托爾斯泰莊園的左手,是一個很大的池塘,被托爾斯泰稱為“靜穆而華麗的池塘”。童年的托爾斯泰和小夥伴在池中游泳、釣魚,老年的托爾斯泰曾在冬天冰凍的池面上鍛鍊身體。莊園內野生的苜蓿、寬葉的牛蒡、刺人的蕁麻隨處可見。通往莊園深處的大道悠遠、靜謐。值得一提的是,莊園中根本沒有任何修葺的柏油路或石子路,只是一條一百多年前留下來的較寬的土路和由於走的人多了形成的林間小路。門口的保全不無自豪地說,即便是俄羅斯總統來,都要步行進入這個莊園。
沿著這條百餘年前的古老的土路走入樹林中最茂密的地方,可以看到一棟十分樸素的乳白色二層小樓,這便是托爾斯泰故居。白色的牆壁、白色的柵欄、白色的樓廊、白色的台階,只有樓頂是綠色的。牆邊的柵欄上雕刻著馬匹,也許和托爾斯泰喜歡騎馬有關,至今莊園裡還飼養著二十匹名馬。台階下種著各種鮮花。
托爾斯泰前後在這裡度過了六十年,他那無比浩瀚、無比豐厚的作品、他的觀點和學說以及他所生活的那個時代的種種矛盾、信仰和革命,都和這座莊園緊密相聯。在托爾斯泰眼中,亞斯納亞-波良納莊園就是俄羅斯的一個縮影。他曾經深情地寫下他對這塊土地的感受:“如果沒有亞斯納亞-波良納,俄羅斯就不可能給我這種感覺;如果沒有亞斯納亞-波良納,我可能對祖國有更清醒的認識,但不可能這樣熱愛它”。
托爾斯泰一生都在追求自然、平靜的生活,他一生中大多數的時光都是在遠離莫斯科的自己莊園中度過,並熱心進行解放農奴的實驗,但結果卻是失敗和內心的孤寂。托翁晚年的作品《安娜-卡列尼娜》、《懺悔錄》、《復活》就體現了作家彷徨、困惑和對宗教的皈依。而文豪最大的痛苦並不是升官發財或者妻小兒女,而是對俄羅斯社會中尖銳矛盾的憂慮,對人生生死問題的追問。於是在他82歲的一個風雪之夜,他決定放棄所有財產,離家出走,最後客死於附近的一個小火車站的站長室內。根據托爾斯泰的遺囑——“要像埋葬叫花子那樣用最便宜的棺材為我做一個最便宜的墳墓”,於是這塊樸素至極的墓地成為了這位一生都在痛苦思考的作家的長眠之地。也許,這位作家只有在遠離城市喧囂的地方才能讓自己的靈魂得以安寧。
但是,自從托爾斯泰安息於此後,他的莊園就一直沒有一天真正的平靜過,近百年來,俄羅斯和世界各地的讀者懷著朝聖的心態來拜訪瞻仰作家的墓地——一塊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土坡。附近的俄羅斯青年舉行婚禮時,也必然要來到這片莊園,向托爾斯泰的墓地獻花致敬。
和中國的婚禮不同的是,今天俄羅斯的新人們似乎要更為注重室外的婚禮形式,他們無論冬夏,都會到附近的風景勝地,或拍照留念或聚會飲酒。而且,他們一般都一定會向當地重要的墳墓或墓碑敬獻鮮花。這些墳墓有時是衛國戰爭烈士的紀念墓,有時是名人的墓地。而俄羅斯人的墓地並不是陰冷潮濕或嚴肅緊張的地方,而更是讓人愉悅、內心安寧的美麗風景。因為,美不僅在於視覺的愉悅,更在於給人心靈上的震撼。
托爾斯泰生平
11月20日,是俄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作家列夫·托爾斯泰逝世95周年的日子。1910年11月10日,托爾斯泰從自己的雅斯納亞-波良納莊園秘密出走。途中,他不幸患上了肺炎。10天后,托爾斯泰在阿斯塔波沃車站的站長室逝世,走完了自己輝煌而又孤獨的一生。
“俄羅斯文學史上空前絕後的大師”
1828年9月9日,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出生於距莫斯科不遠的雅斯納亞-波良納的貴族莊園。他出身名門,是彼得大帝時代承襲下來的貴族,世襲伯爵。托爾斯泰兩歲喪母,九歲逝父,從小由姑媽照料長大。由於家境殷實,童年起就有家庭教師精心照管他的生活和學習。16歲時,托爾斯泰考入喀山大學東方語系。三年後,他中斷學業,回家經營莊園。1851年,托爾斯泰到他哥哥所在的軍隊當了一名下級軍官,在高加索地區參加了沙俄與土耳其的克里米亞戰爭。1855年,他參加了著名的塞瓦斯托波爾保衛戰。此役中,托爾斯泰英勇善戰,屢建戰功。
從1852年開始,《現代人》雜誌上發表了托爾斯泰的自傳體中篇小說《童年》,這是他步入文壇的處女作。在《童年》中,托爾斯泰通過對小主人公單純而又富有詩意的內心世界的細微描寫,展示了一個出身貴族家庭、聰穎、敏感兒童的精神成長過程。到出版4卷本選集的1864年,托爾斯泰已經發表了20多篇中、短篇小說,其中包括研究“心靈辯證法”的自傳體三步曲《童年》、《少年》和《青年》,反映高加索軍旅生活的《襲擊》、《伐木》等,以及描繪戰爭條件下軍人思想感情的《塞瓦斯托波爾的故事》3篇,體現俄國農奴制下農村生活的《一個地主的早晨》、以尋求道德思想為主題的《哥薩克》等。儘管托爾斯泰個人認為上述這些作品不過是“小試牛刀”,但事實上僅憑此就足以讓他有資格置身於俄羅斯一流作家的行列。如果說19世紀60年代還僅僅是俄羅斯偉大作家的話,隨著《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兩篇長篇巨著的先後問世,托爾斯泰開始贏得了世界聲譽,成為一代文學巨匠。《戰爭與和平》的寫作開始於 1864年,托爾斯泰以俄羅斯抵抗拿破崙侵略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為背景,以高度現實主義的描寫,將豐富的生活素材和眾多人物編織成一幅19世紀初期俄國生活的歷史圖景。羅曼·羅蘭說,《戰爭與和平》是“我們的時代最偉大的史詩,是近代的《伊利亞特》”。從1873年到1877年,托爾斯泰用5年時間完成了另一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動筆之初,他只想寫一個上流社會已婚婦女失足的故事。而在1877年最後的定稿中,小說的重心發生了改變,主要描述了農奴制度被廢除後俄國資本主義發展所產生的災難性後果:貴族階級家庭關係的瓦解和道德的淪喪,貴族走向沒落及農村中階級矛盾的激化。陀思妥耶夫斯基十分推崇,稱“《安娜·卡列尼娜》是歐洲文壇上沒有任何一部作品可以與之相媲美的、白璧無瑕的藝術珍品。作者本人是空前絕後的藝術大師”。
從1889年開始,托爾斯泰耗時10年,在71歲的時候完成了《復活》這一晚年最重要的作品。在法庭上,男主人公聶赫留道夫認出瑪斯洛娃是當年他放縱和引誘的犧牲品後,靈魂被深深震動了。在作品中,聶赫留道夫是一個為自己和本階級的罪惡而懺悔的形象,他決心用自己的行動來贖罪。這是 19世紀末批判現實主義的傑作之一,它撕去了貴族資產階級俄國的一切假面具,無情地批判了俄國社會的虛偽本質。
“俄國革命的一面鏡子”
環顧托爾斯泰的一生,他不僅僅是一位文學巨匠,有關人生目的、宗教和社會的闡述又使他成為一位有世界影響的思想家。
托爾斯泰從沒放棄對人生真諦的執著追求。他一直在思考,社會上層與下層、地主與農奴之間的隔閡與矛盾在哪裡,農民貧困的根源何在,這突出反映了他的人道主義思想。
1847年托爾斯泰退學回家,在自己的莊園嘗試改革,設計了一個莊園改造計畫。他去了莊園附近五個村子中最窮苦的一個,給貧苦農民送茅草、修房子。然而,這位年輕伯爵的夢想在俄國社會的現實面前成了泡影。不服輸的托爾斯泰在1859年到1862年之間幾乎中斷了自己的文學創作,先後在自己的莊園及其附近農村為農民子弟創辦了20多所學校。他的教育方法就是同孩子自由交談。1861年,托爾斯泰還擔任起調解地主與農民之間糾紛的職責。為維護農民利益,因而受到貴族農奴主的敵視並引起了沙皇政府的注意。這一期間同農民的頻繁接觸,為他後來世界觀的轉變奠定了基礎。
1868年,托爾斯泰受到德國叔本華唯心主義哲學的影響,懷疑生存的目的和意義,開始了新的思想危機和新的探索時期。在1879年寫成的《懺悔錄》中,他談到了當時的情況:“我有一些困惑的時候。生活停頓下來了,仿佛自己不知道該怎樣生活,或該做些什麼;我感到迷茫,不知所措,人也變得憂鬱了……”這樣,他開始轉向宗教,有規律地去教堂,早晚在書齋中禱告。
在人生的最後幾年,托爾斯泰發誓要改變自己的貴族化生活方式,不時地參加體力勞動,自己耕地、縫鞋,為農民蓋房子、砌爐子。為實現平民化的夙願,他第三次離家出走,結果再也沒能活著回來……
托爾斯泰的“搖籃和墳墓”——雅斯納亞-波良納
雅斯納亞-波良納,俄語意思為“明媚的林中空地”,位於距離俄首都莫斯科以南約200公里的圖拉市。托爾斯泰曾經深情地寫道:“如果沒有雅斯納亞-波良納,俄羅斯就不可能給我這種感覺;如果沒有雅斯納亞-波良納,我也許會對祖國有更清醒的認識,但卻不可能如此熱愛她。”這裡被人們稱為托爾斯泰的“搖籃和墳墓”,如今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之一。自從托爾斯泰1910年安息於此後,他的莊園就沒有一天真正地平靜過。百年來,俄羅斯以及世界各地的讀者懷著崇敬的心情來到這個文化聖地,期望親身感受文學巨匠的氣息。
莊園占地380公頃,樹木成蔭,風景優美,裡邊有森林、河流、湖泊、草地等,光蘋果園就有30多公頃。在這裡,托爾斯泰前後度過了 60年,他那無比浩瀚、無比豐厚的作品、他的理想與學說無不與這座莊園息息相關。進得莊園,左側是被托爾斯泰稱為“靜穆而華麗”的池塘;童年,小列夫和小夥伴在池中游泳、釣魚;晚年,老托爾斯泰曾足登冰鞋在池面上疾馳、舒展筋骨。
在造型毫不奢華的故居內,布局、陳設以及2萬多冊藏書等都原封不動地保留著。就是在這裡,托爾斯泰給人類留下了《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傳世之作。至今,他的書架上還保留著幾本孔子和老子等中國先哲作品的俄文版譯著。餐廳內、客廳里,人們仿佛還揣測著托翁與共同生活了半個世紀的妻子從恩愛到爭吵的場景。托爾斯泰1862年與御醫、八品文官的女兒索菲亞結婚後,曾經過著和睦幸福的生活,妻子不僅為他操持家務,治理產業,而且還為他謄抄手稿,僅《戰爭與和平》就抄過多遍。晚年的妻子卻對丈夫的“敗家”舉動痛心疾首,寸步不離地守護著自己的產業。由於擔心托爾斯泰日記中有不利於自己的內容、發表後讓自己蒙受羞辱,索菲亞甚至以服毒和投河來要挾丈夫。
像光芒四射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散發著無窮魅力一樣,托爾斯泰的墓冢也吸引著成百上千的朝拜者。說是墳墓,其實外表看起來不過是一個“長方形的土堆”,前面沒有墓碑,更無墓志銘,甚至連托爾斯泰的這個名字都見不到。如果不是在接近墓冢附近寫了一個“肅靜”的俄文牌子,還有“土堆” 前的束束鮮花,根本就沒有人會以為這裡長眠著一位文學巨匠和深邃思想者。奧地利作家茨威格曾經充滿感情地讚許托翁的墓地,那是“人間最美的、感人至深的、最溫暖的墳墓”。
雅斯納亞-波良納莊園。
林中不顯眼的托爾斯泰墓。
《世間最美麗的墳墓》 茨威格
我在俄國所見到的景物再沒有比托爾斯泰墓更宏偉、更感人的了。這快將被後代永遠懷著敬畏之情朝拜的尊嚴聖地,遠離塵囂,孤零零地躺在林陰里。順著一條羊腸小路信步走去,穿過林間空地和灌木叢,便到了墓冢前;這只是一個長方形的土堆而已。無人守護,無人管理,只有幾株大樹蔭庇。他的外孫女跟我講,這些高大挺拔、在初秋的風中微微搖動的樹木是托爾斯泰親手栽種的。小的時候,他的哥哥尼古萊和他聽保姆或村婦講過一個古老傳說,提到親手種樹的地方會變成幸福的所在。於是他們倆就在自己莊園的某塊地上栽了幾株樹苗,這個兒童遊戲不久也就忘了。托爾斯泰晚年才想起這樁兒時往事和關於幸福的奇妙許諾,飽經憂患的老人突然中獲到了一個新的、更美好的啟示。他當即表示願意將來埋骨於那些親手栽種的樹木之下。 後來就這樣辦了,完全按照托爾斯泰的願望;他的墓成了世間最美的、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墳墓。它只是樹林中的一個小小長方形土丘,上面開滿鮮花,沒有十字架沒有墓碑,沒有墓志銘,連托爾斯泰這個名字也沒有。這個比誰都感到受自己的聲名所累的偉人,就像偶爾被發現的流浪漢、不為人知的士兵那樣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誰都可以踏進他最後的安息地,圍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柵欄是不關閉的——保護列夫·托爾斯泰得以安息的沒有任何別的東西,唯有人們的敬意;而通常,人們卻總是懷著好奇,去破壞偉人墓地的寧靜。這裡,逼人的樸素禁錮住任何一種觀賞的閒情,並且不容許你大聲說話。風兒在俯臨這座無名者之墓的樹木之間颯颯響著,和暖的陽光在墳頭嬉戲;冬天,白雪溫柔地覆蓋這片幽暗的土地。無論你在夏天還是冬天經過這兒,你都想像不到,這個小小的、隆起的長方形包容著當代最偉大的人物當中的一個。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辦的大理石和奢華裝飾更扣人心弦:今天,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來的人中間沒有一個有勇氣,哪怕僅僅從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紀念。人們重新感到,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比這最後留下的、紀念碑式的樸素更打動人心的了。老殘軍人退休院大理石穹隆底下拿破崙的墓穴,魏瑪公候之墓中歌德的靈寢,西敏司寺里莎士比亞的石棺,看上去都不像樹林中的這個只有風兒低吟,甚至全無人語聲,莊嚴肅穆,感人至深的無名墓冢那樣能劇烈震撼每一個人內心深藏著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