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後下肢靜脈血栓形成

血液凝固性增高、血流緩慢以及各種原因導致的靜脈壁損傷都會引起術後下肢靜脈血栓形成。早期可引起急性肺栓塞,後期可使下肢深靜脈功能不全,後果十分嚴重。病史不超過3天的患者可使用溶栓劑及抗凝劑,嚴重者可行手術治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手術後下肢靜脈血栓形成
  • 病因:血流緩慢、血管壁損傷、血液高凝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預防,

病因

下肢靜脈血栓多發生在盆腔或髖關節手術後,常見的病因有三方面,即術後血流緩慢、各種原因所致的血管壁損傷、血液處於高凝狀態。

臨床表現

初期可表現為小腿深靜脈血栓,出現腓腸肌部位疼痛及壓痛,部分患者可向上蔓延累及髂靜脈和股靜脈,出現下肢腫脹、皮膚發白,伴淺靜脈曲張、膕窩或股管部位有壓痛。進而發展為下肢深、淺靜脈廣泛受累,表現為下肢青腫。如果並發感染,可出現發熱、畏寒、心率加快等表現。

檢查

1.都卜勒血流和體積描記儀檢查
為無創性檢查方法,有助於明確患肢血液回流和供血狀況。
2.靜脈造影
能使靜脈直接顯影,可判斷有無血栓,其範圍、形態及側支循環狀況。此法雖最可靠,但當病情太重時,不必強求完成此項檢查。

診斷

1.本病常發生在盆腔或髖關節手術後。
2.術後有小腿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表現。
3.靜脈造影能使靜脈直接顯影,可判斷有無血栓,其範圍、形態及側枝循環狀況。不僅有助於決定診斷,亦有助於直接觀察治療結果。

治療

1.一般治療
已經發生血栓者應臥床治療,避免用力排便、咳嗽等,防止血栓脫落。
2.藥物治療
病史不超過3天者可套用溶栓劑和抗凝劑,溶栓劑首選尿激酶,抗凝劑可選用肝素、華法林。
3.手術治療
原發性髂-股靜脈血栓形成,病程在72小時以內的患者,可行手術或Fog-arty導管行血栓摘除術。

預防

1.術後應補充足夠的水分以減輕血液濃縮、降低血液黏度。
2.指導患者做足踝內外翻、雙下肢屈伸運動,以促進血液循環。
3.按摩雙下肢腓腸肌和比目魚肌,以減少靜脈的淤滯和促進靜脈的回流。
4.清醒後鼓勵患者床上運動,多做深呼吸,增加膈肌運動,促進血液回流。
5.長期臥床患者多做踝關節主動或被動活動。
6.醫療彈力襪:彈力襪能明顯改善下肢靜脈血流淤積狀況,促進靜脈血回流,有效預防下肢靜脈血栓,降低肺栓塞致死的可能性。更可緩解或減輕因長途旅行引起的下肢腫脹。
7.氣壓泵治療預防下肢靜脈血栓:氣壓泵治療儀是一種物理性非介入性治療儀器,它利用肢
體外部加壓的方法促進靜脈血液循環,形成脈動流,增強纖溶系統活性,增加神經、血液灌注和氧合作用,達到改善功能和抗血栓形成的目的,可顯著降低下肢靜脈血栓發生率。
8.低分子肝素預防下肢靜脈血栓:小劑量低分子肝素在預防下肢靜脈血栓具有比較好的臨床效果,而且安全性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