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全球環境變化、災害及安全:威脅、挑戰、缺陷和風險》是2015年南京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德)漢斯.岡特.布勞赫(Hans Gunter Brauch)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應對全球環境變化、災害及安全:威脅、挑戰、缺陷和風險
- 作者:(德)漢斯.岡特.布勞赫(Hans Gunter Brauch) 等
- 譯者:葉覓
- 出版社:南京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1月1日
- 頁數:383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53306568
- 字 數:350.00千字
《應對全球環境變化、災害及安全:威脅、挑戰、缺陷和風險》是2015年南京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德)漢斯.岡特.布勞赫(Hans Gunter Brauch)等。
《應對全球環境變化、災害及安全:威脅、挑戰、缺陷和風險》是2015年南京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德)漢斯.岡特.布勞赫(Hans Gunter Brauch)等。書名 應對全球環境變化、災害及安全:威脅、挑戰、缺陷和風險 作者 (德)漢斯.岡特.布勞赫(Hans Gunter Brauch) 等 譯者 葉覓 出版社 南京出版社 出版...
他們認為,污染破壞環境產生的影響具有綜合性和牽連性。假如被保險人的自有場地受到污染破壞而無能力搶救治理,相鄰地區的人乃至整個人類將會受到牽連。因此投保人的自有場地因自然災害、意外事故受到污染侵害產生的搶救費用和治理責任應當作為環境責任保險的保險標的。筆者贊同此觀點。值得注意的是,投保人基於自有場地得到的...
《變化環境下乾旱災害風險評價與綜合應對》是2017年12月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袁喆、楊志勇、於贏東、翁白莎、尹軍。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梳理了乾旱災害風險評價及應對的國內外研究進展,以“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環理論、自然災害風險理論等相關理論為基礎,初步提出了變化環境下乾旱災害風險評價與綜合應對的...
三是事故風險轉移對安全生產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工業已開發國家一些危險性較大的產業正向我國轉移。同時,我國一些危險性較大的產業也將出現由發達地區向欠發達和不發達地區、大型企業向中小型企業、城市向農村轉移的趨勢。這些變化加大了事故風險,使安全生產面臨新的挑戰。總之,做好安全生產工...
第三部分 風險的全球化 9.開發中國家的災害:全球之患 B·博文德珍妮·X·卡斯帕森 10.重中之重:開發中國家的風險管理 珍妮·X·卡斯帕森羅傑·E·卡斯帕森 11.風險與危急:區域環境退化的軌道 羅傑·E·卡斯帕森珍妮·X·卡斯帕森B·L·特納I 12.沿海社區對特大風暴的脆弱性評估:美國馬塞諸塞州里維爾的...
1.4公共政策挑戰及本書的內容框架 1.4.1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減緩和適應 1.4.2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體系 1.4.3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政策風險及研究思路 1.5小結 第2部分氣候變化的自然風險及其應對 2氣候變化的自然風險 2.1全球氣候變化自然風險對我國的影響 2.1.1氣候災害的發生頻度、廣度和深度增大 2.1.2...
《地學與人類生存、環境、自然災害全球變化》是1999年地質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介紹 內 容 簡 介 第30屆國際地質大會論文集第2卷和第3卷合刊本包括26篇論文,2篇論文摘要。為便於讀者閱讀,將 這些論文(和摘要)分為7組:(1)21世紀地學展望;(2)地質環境和災害區域性問題研究;(3)礦產開發和應 用對...
2016年8月,國務院印發了《“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要求加強重要水體、水源地、源頭區、水源涵養區等水質監測與預報預警技術體系建設,健全生態環境監測技術體系。針對地震、地質、氣象、水利、海洋等重大環境自然災害,加快天氣中長期精細化數值預報、全球海洋數值預報、霧霾數值預報、地質災害監測預警、洪澇與旱災...
7.我們一致認為,當今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各國相互依存加深,世界正經歷深刻、複雜而巨大的變化。面對不斷變化的全球環境以及各種全球性威脅和挑戰,國際社會應同舟共濟、加強合作、共同發展。各國應依據公認的國際法準則,在相互尊重、集體決策的基礎上,加強全球經濟治理,推動國際關係民主化,提高新興國家...
2022年2月1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就巴西暴雨災害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向巴西總統博索納羅致慰問電。當地時間2022年6月9日,美國總統拜登與巴西總統博索納羅舉行第一次正式會晤。2022年9月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巴西總統博索納羅致賀電,祝賀巴西獨 立200周年。人物事件 遇刺事件 2018年9月6日,巴西右翼總統候選人雅伊爾...
因此,基於西風、季風縱橫斷面、網路式地面台站綜合觀測與天—空—地一體化實時立體觀測考察研究方案,對青藏高原全域到第三極地區開展大範圍的取樣分析和系統觀測,明確不同時間尺度西風、季風的演化特徵、規律及其與全球變化的關係,揭示現代西風—季風協同作用對青藏高原環境、災害的影響、地氣相互作用的遠程效應等,對...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疊加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國際環境日趨複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強,中國和世界人權事業發展面臨新挑戰。在總結前三期國家人權行動計畫執行情況和實施經驗的基礎上,依據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憲法原則,遵循《世界人權宣言》和有關國際人權公約精神,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
我們要以轉變職能為核心,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大力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努力為各類市場主體創造公平的發展環境,為人民民眾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我們要全面正確履行政府職能,更加重視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加快健全覆蓋全民的公共服務體系,全面增強基本公共服務能力。健全重大自然災害、突發公共安全事件應急...
政府治理的全球化要求積極推進政府管理創新,調整政府職能,革新政府權力,提升政府行政能力。同時全球化時代是高風險的時代,全球生態環境危機、全球金融和經濟危機以及恐怖主義、跨國犯罪和傳染性疾病的威脅,對各國政府開展國際合作和協商協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推動著政府管理創新。進入新世紀,全球範圍內科技進步...
獨立生活並融入社區是全球人類生活的基本概念,也適用於殘障人。這意味著自由選擇和掌控影響自身生活之決定,也意味著社會內部最大限度的自決和相互依存。這一權利須在不同的經濟、社會、文化和政治環境中有效實現。獨立生活和融入社區的權利適用於所有殘障人,無論種族、膚色、血統、性別、懷孕和生育狀況、婚姻、家庭或...
未來的發展,要更加自覺地在“兩個大局”下辨大勢、找方向,深刻認識和把握危機共生、危中蘊機、危可轉機的辯證關係,正確處理好“變”與“不變”的關係,不管外部環境和發展預期如何變、困難挑戰有多大,都要保持克難攻堅、銳意進取的勁頭不變,以“不變”應“萬變”,以大機率思維應對小機率事件,牢牢把握髮展主動權,...
第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三農”問題的解決。我國以世界9%的耕地養活了22%的人口,創造了世界農業發展的奇蹟。但我國農業發展面臨的形勢相當嚴峻,耕地面積劇減,水土等資源嚴重短缺,生態環境惡化,農民收入水平低、增長慢,大量富餘勞動力需要安置。“三農...
此外,出生缺陷已成為一個重大的社會問題,心理精神疾患日益增多,重大自然災害和意外傷害頻發,呼吸、消化等常見病、多發病仍然困擾著廣大公眾的健康,食品安全和環境危害對健康的影響加重,職業病和地方病高發,醫源性和藥源性疾病不斷出現,亞健康狀態人群擴大,廣大農村基層地區醫療機構的診療技術水平較低,進一步加劇...
該目標強調了應急管理中兒童優先和兒童友好的重要原則,指出需針對兒童特點採取優先救助和康復措施,學校、幼稚園定時開展針對火災、地震等突發事件的應急演練活動,提高教職工、兒童及其監護人識別災害風險和應對災害的能力,進一步提升了突發公共事件管理全周期對兒童權益保障的回響質量和保護效果,切實將災害對兒童的傷害降...
中國期待同金磚夥伴一道,全面深化各領域合作,構建更加全面、緊密、務實、包容的夥伴關係,應對共同挑戰,...但俄羅斯巨觀經濟研究和短期預測中心首席專家德米特里·別洛烏索夫認為,即使今夏不再出現自然災害,俄羅斯...在新經濟成長點並未形成、外部經濟環境仍存在很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保持經濟穩定增長依然是擺在政府...
1、自然災害類、颱風、地震、洪水、雪災、疾病等來自大自然的破壞和襲擊,時刻威脅著供應鏈的安全。飛利浦公司的大火就是因為大自然的破壞引起的,暴風雨中的雷電引起高壓增高,陡然升高的電壓產生電火花點燃了車間的大火。又如,台灣“9.21”地震,引起全球IT業的震動。還有SARS,讓許多企業面臨了空前的危機,航空、...
當前,我國正處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世情國情繼續發生深刻變化,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國土開發利用與保護面臨重大機遇和嚴峻挑戰,必須順應國際大勢,立足基本國情,把握時代要求,科學研判發展形勢。第一節 重大機遇 經濟全球化深入推進,為構建開放的國土開發格局提供了良好外部環境。20世紀80年代以來,市場經濟和...
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是應對國際環境深刻變化的必然要求。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深遠,世界經濟成長不平衡不確定性增大,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對世界和平與發展構成威脅。面對複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必須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以自身的穩定發展有效應對外部風險挑戰。實施...
多年來對自然資源的不合理利用乃至掠奪性開發,導致土地質量急劇下降、生態系統退化和生態災害頻發;環境污染已從陸地蔓延到近海海域,從地表水延伸到地下水,從單一污染髮展到複合性污染,從一般污染物擴展到有毒有害物質特別是持久性有機物,形成了複雜的區域性污染,並已經威脅到人民健康和生態安全。全球環境變化已...
同時,國際經貿摩擦、傳染病防控、氣候變化、能源安全等對科技發展提出挑戰,亟需全球加強合作,共同應對,河北省要夯實戰略科技力量和創新基礎,在變局中開創新局。從國內看,創新已成為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核心,高質量發展對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需求顯著增加,面對新形勢,必須深刻認識科技創新工作新發展階段的新特徵和新...
健全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處置心理援助與心理危機干預工作機制。5.深化愛國衛生運動。充分發揮愛國衛生運動制度優勢、組織優勢、文化優勢和民眾優勢,組織開展民眾性愛國衛生運動,將愛國衛生運動與傳染病、慢性病防控緊密結合,全面改善人居環境,加快形成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推動環境衛生...
另一方面,生態環境、生產生活方式變化以及食品藥品安全、職業傷害、飲用水安全和環境問題等對人民民眾健康的影響更加突出。不斷發生的自然災害、事故災害及社會安全事件也對醫療衛生保障提出更高的要求。醫療衛生服務供給與需求之間的矛盾日趨突出,服務理念、服務模式等亟需作出相應調整。3.制約衛生事業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
全球變暖使我們的生存面臨挑戰 / 216 10 The High Price of an Arctic Ice Melt 北極長年冰融化的高額代價 / 219 Chapter 7 健康之路 01 Lack of U.S. Support for Mental Health Care Criticize 精神病醫療救助體系缺陷多多,亟須改進 / 224 02 Warmer Temps Trigger More Disease 升溫引發更多疾病 / ...
按貸款用途分,綠色農業開發項目的貸款0.71億元,綠色林業開發項目0.31億元,工業節能節水環保項目的貸款0.8億元,自然保護、生態修復及災害防控項目的貸款0.58億元,可再生能源及清潔能源項目的貸款40.25億元,節能環保服務貸款0.2億元,農村及城市水項目的貸款3.99億元。完善生態補償制度。制定出台《臨滄市健全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