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谿廟會

慈谿廟會以農曆正月、二月和三月最盛,時間大抵在春耕以前,規模盛大,範圍廣泛。晚清至民國時期,慈谿境內較有影響的廟會計有精忠萬壽寺廟會,洋山殿廟會,樟樹鄉文武殿廟會,勝山廟會,崇壽相公殿廟會,五里天妃宮廟會,宗漢眉山廟會,新浦曹娥殿廟會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慈谿廟會
  • 外文名:Cixi temple fair
  • 規模:規模盛大,範圍廣泛
  • 地點:慈谿
  • 內容:跑馬燈,舞獅子燈,採茶籃
簡介,發展史,內容,蘭街與廟會,廟會與農家生活,廟會交易行為,廟會利益分配,

簡介

慈谿的禮拜廟會據《餘姚六倉志》記載:“二月十三至十九迎觀音禮拜,化龍堰以西,盡為齋地。”說明廟會在慈谿境內縱橫幾十里內都極為興盛。其中規模最大的是二月中旬行觀音禮拜。慈谿東部有“初一豎旗桿,十五行禮拜”之說。在一寺廟(庵)腳下占土結社,上有柱頭執事,下有分類會腳,如龍會、炮擔會、文旗會等。每一科會均有地產,部分地產租金作辦“齋”之用。禮拜出社,齋船先發,在預定地點借齋,供給隨社會腳人員中膳,繼出“響團”,炮擔在前。執事到齊出正社,領頭的稱“頭旗”。接著頭牌、月鏡,對鑼、對號、皇涼傘、帥府等,後穿插文武旗,大纛、土銃、鑼鼓隊、絲弦細十番和龍等。尾旗壓陣在後。龍有長有短,短的十二節稱十二肖龍,繡花抱彩,綴金閃銀,十分講究。如洋浦廟、吳山廟社的龍多屬此類。長龍約有六七十節,長二三百公尺,如勝山廟社院堂村的長龍。眉山社的龍頭最大,不進廟會。金山社有一條特別的“雞毛龍”,舞動起來非常好看。每社禮拜要逢廟進香,見佛朝拜,這時有“盤場”主廟做禮拜戲,看戲進香,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發展史

坎墩娘娘殿蘭街,天元關帝殿蘭街,彭橋鄉中街蘭街。抗日戰爭爆發後,慈谿境內各種廟會很少活動,後雖有恢復,但規模不如以前,逐漸被物資交流會等其他形式所代替。廟會又稱“廟市”或“節場”。這些名稱,可以說正是廟會形成過程中所留下的歷史“軌跡”。作為一種社會風俗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會原因和歷史原因,而廟會風俗則與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廟觀的宗教活動有著密切的關係,同時它又是伴隨著民間信仰活動而發展、完善和普及起來的。東漢時期佛教開始傳入中國。同時,這一時期的道教也逐漸形成。它們互相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生存競爭,在南北朝時都各自站穩了腳跟。而在唐宋時,則又都達到了自己的全盛時期,出現了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動。如聖誕慶典、壇醮齋戎、水陸道場等等。
佛道二教競爭的焦點,一是寺廟、道觀的修建。二是爭取信徒,招徠民眾。為此在其宗教儀式上均增加了媚眾的娛樂內容,如舞蹈戲劇出巡等等。這樣,不僅善男信女們趨之若鶩,樂此不疲,而且許多凡夫俗子亦多願意隨喜添趣。為了爭取民眾,佛道二教常常用走出廟觀的方式擴大影響。北魏時佛教盛行的“行像”活動就是如此。所謂“行像”,是把神佛塑像裝上彩車,在城鄉巡行的一種宗教儀式,所以又稱“行城”、“巡城”等。北魏孝文帝太
和九年(公元485年)遷都洛陽後,大興佛事,每年釋迦牟尼誕日都要舉行佛像出行大會。佛像出行前一日,洛陽城各寺都將佛像送至景明寺。多時,佛像有千餘尊。出行時的隊伍中以避邪的獅子為前導,寶蓋幡幢等隨後,音樂百戲,諸般雜耍,熱鬧非凡。唐宋以後廟會的迎神、出巡大都是這一時期行像活動的沿襲和發展。並漸次推廣到四川、湖廣、西夏各地。、明以後,行像之風才衰落,很少見於記載。除了佛、道二教的“行像”,他們還在寺、觀中舉辦道場,定期進行一些法事或佛事活動,坐等信徒俗眾前往齋戒聽講,頂禮膜拜。原來屬於民間信仰的報賽酬神活動,紛紛與佛道神靈相結合。其活動也由鄉間裡社逐漸轉移到了佛寺和道觀中進行。在佛、道二教舉行各種節日慶典時,民間的各 慈谿廟會
種社、會組織也主動前往集會助興。這樣,寺廟、道觀場所便逐漸成了以宗教活動為依託的民眾聚會的場所了。而這些宗教活動逐漸世俗化,也就是說更多的是由民間俗眾出面協商舉辦。這種變化,不僅大大增加了這些活動自身的吸引力和熱鬧程度,也使這些活動中的商貿氣息隨著民眾性、娛樂性的加強而相應增加。在宗教界及社會各界的通力協助下,使廟會活動得到進一步的發展。雖然這一時期的廟會不論從其數量還是規模,在全國都已形成蔚為大觀的局面,但就廟會的活動內容來說,仍偏重於祭神賽會,而在民間商業貿易方面相對薄弱。廟會的真正定型、完善則是在明清以至於近代。早期廟會僅是一種隆重的祭祀活動,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交流的需要,廟會就在保持祭祀活動的同時,逐漸融入集市交易活動。這時的廟會又得名為"廟市",成為中國市集的一種重要形式。隨著人們的需要,又在廟會上增加娛樂性活動。於是過年逛廟會成了人們不可缺少的過年內容。但各地區廟會的具體內容稍有不同,各具特色。

內容

除禮拜、廟會外,慈谿境內還有燈會和迎神賽會。舊時農曆正月十三晚上稱“上燈夜”,延續7天至十九日為“落燈夜”。在這段時間內,除每戶人家在門口懸掛彩燈外,還要舉行燈會遊行。燈型有“跑車子燈”,“跑馬燈”,“舞獅子燈”,“採茶籃”和“紗船扛”等。“車子燈”用彩紙絲綢糊扎,形似花轎,實作車子,美觀靈巧。燈內為“姑娘”扮相的“車芯”,有樂隊伴唱,常用《七朵花》,《九連環》、《十二個月花名》等曲調。最有風趣的是車子燈後面的艄公或艄婆,逗唱、嬉笑,令人捧腹。“跑馬燈”裝扮者,均為兒童,他們胸前掛馬頭,身後背個馬屁股,手握馬鞭,邊唱邊舞。曲調為《馬燈調》。一般以四、六、八編隊,不同顏色的“馬匹”跑舞,馬躍龍騰象徵新春吉利。“舞獅燈”則由兩人合演一獅子,一般4頭編一隊。舞姿有掀、撲、蹲、跳、滾等動作,以“剪刀舞”最好看。
獅子開大口,象徵東亞獅吼,使人增添激越之情。“採茶籃”由一個少女高擎茶籃為導具,邊唱邊舞,出戲由民眾選點,如《童子佬》、《大補缸》、《呂洞賓盤藥材》等,並有“連響手”伴唱。“採茶籃”小型靈活,逢場出戲,富有特色。
慈谿廟會
“紗船”在一塊木板上用彩綢紮成一條“船”,外掛彩球龍鳳,內坐經過化妝的姑娘數人,稱為“仙女”。每到晚上,“船”內燈火通明,“仙女”風姿綽約,並配以樂隊,頗能吸引遊人。燈會上街穿村活動,先發出“燈包”。“燈包”上刻著燈會名稱和徵求贊助的意見,樂意贊助者用原紙包好贊助金,多少不等,當眾賞賜。燈包費的收入,一般多用於公益事業。迎神賽會以集隊迎神保佑為內容。按民眾生活的需求有多種形式,如“青苗會”在秧苗轉青或遇災荒之後舉行,祈求年豐歲盛。“天醫會”多在出現瘟疫時或在瘟疫流行之後舉行,意在祈神醫病。久旱不雨,則發起“龍神會”,行會至龍潭求神龍降雨。下半年廟會多稱“蘭街”,如彭橋、白沙、逍林天元周巷、滸山、坎墩等集鎮。每當蘭街期間商客遊人雲集,在神前問凶卜吉,也有祈財富,還心愿,求子嗣,卜婚配的。各地商販擇地搭棚設攤,香燭錫箔,農具山貨,雜物器皿,糕餅小吃,百貨競銷;各種攤檔小店,形成數里長街。乃至江湖賣藝,測字算命,郎中行醫等等,相聚成市;商賈資助演戲,賭主開始設局,人來人往,煞為熱鬧。西部地區,還設有拳壇,舉行拳術比賽。每逢集會,各派武林高手,約定設場比武,以提高武藝,增進友誼。這種民間文化習俗一直延至解放初期。

蘭街與廟會

慈谿廟會
蘭街起源於何時,不得而知,但自解放初期開始,又有了一個新的名稱,叫做物資交流大會,一般是在每年正月,時間約一個星期左右。老家天元是姚北重鎮,交通方便,市面鬧猛,店鋪林立。如老字號的“巨泰南貨”、“生生昌百貨”、“生生堂藥鋪”、“蔣元大”等商號都是遠近聞名,吸引了四方來客,商貿的興旺為蘭街的舉辦創造了有利條件。我們小時候,記得蘭街一開始,四鄰八方的民眾便蜂擁而來。西起朝北庵根東至潭河國小約一里半長的街道上立刻熱鬧起來,行人來往如織、擁擠不堪,想過潭河橋就得十分小心,因橋上沒有欄桿怕被擠下河去。那時節所有的店鋪都進足了貨源藉機促銷;臨時的攤位見縫插針叫賣助陣。百貨綢緞、蘇聯花布、山貨竹器、箍桶木器、五金農具、藥材土產、文具圖書、副食小吃等等應有盡有,琳琅滿目。電子管收音機剛露面,許多人都圍著聽,嘖嘖稱奇。花上二分錢看一次西洋鏡或買一大張彩色圖案紙板是孩子們的最愛,每幅圖案可裁切成火柴盒大小,內容大多是梁山一百零八將、三國、紅樓夢、岳飛傳裡面的人物,小孩子常拿它玩一種叫做“刮紅毛人”的遊戲,最多的時候我曾積累有三百多張,要是能保存到現在肯定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可惜後來都遺失了。此外,如果口袋裡的壓歲錢還寬餘,就會買上一本小人書,或者買諸如老鼠糖球、金桔糖球、蔥管糖、油燉之類的小吃,老鼠糖球用糖飴和面做成,裡面包上黑芝麻、白糖或豆沙餡,外面再粘上糯米粉,吃起來甜糯酥韌,在當時十分流行,現在市場上已經難覓蹤影。蘭街最吸引人的要算是文藝表演了,浙東一帶比較著名的劇團都來演出。紹劇團最拿手的是《三氣周瑜》、《大鬧天宮》、著名武生汪筱魁的“空心跌”引來陣陣喝彩。和合劇團和姚劇團在武聖殿等處演出了《梁祝》、《西施浣紗》等傳統劇目,優美的越劇唱腔最能吊起婦女老人的胃口。
另外如木偶劇團、馬戲雜技、小熱昏賣糖、魔術戲法也分別在天元國小操場、王家橋頭、豬行弄口、當店道地各顯神通,各有各的觀眾。那時沒有電視,電影也很稀罕,平常沒有看戲的機會,蘭街戲曲群芳薈萃,為農村廣大民眾提供了一次豐富的文化大餐,也為春節增添了歡樂氣氛。蘭街又給鄰鄉的親友們製造了探訪的機會,路遠的就會住下玩幾天,
慈谿廟會
這時,孩子們就擠在一起睡覺,歡聲笑語不斷,真是開心。如果說春節是一首交響樂的話,那么經過祭灶、除夕、拜年、蘭街等序曲和樂章後,廟會就是它的尾聲了。“二月十九蘆城廟、光棍老倌雙腳跳”這一俚語印證了廟會的精彩和歡樂。經過一段時間的精心準備和演練,由各鄉各村組織參加的春節廟會終於開始了。各支遊行隊伍像彩色的長龍蜿蜒漸進,串村過巷,引來男女老少駐足觀看。各色會旗獵獵飄揚,會旗鑲有鋸齒型的花邊,旗桿高達二三丈,需要身強力壯的小伙子輪換舉擎,旗桿頂端飾有長長的雉雞毛和銅製的響鈴,不同顏色的旗幟代表著不同地域的會眾。隊伍一次次停下來,進行各種文藝表演。彩車彩船舞罷、腰鼓秧歌跟上,假面大頭娃做著各種滑稽的動作,引來陣陣的笑聲,也有化裝成唐僧、悟空、八戒沙和尚及趙子龍、穆桂英等戲劇人物的踩著高蹺魚貫而來,民間樂器合奏的戲考班又似仙樂下凡,優美動聽,由美少年裝扮的“觀世音菩薩”坐在轎子裡更是吸引了眾多讚賞的目光。值得一提的是陣容整齊的舞龍隊,十多名小伙子穿著一色的服裝、一色的裹頭、舞著龍身時而滾動,時而起伏,線條流暢,首尾呼應。一條黃龍舞罷,不久又有青龍或白龍相繼表演,而且龍的顏色與隊旗、隊服相同,遇上大一點的場地,幾條龍同時起舞,場面非常熱鬧壯觀。傍晚,遊行隊伍陸續返回,聚集在村子的大道地舉行燈火晚會,從橋頭到河岸兩邊,掛起了許多彩色燈籠,映得河水流光溢彩,如夢似幻,在彩燈和氣燈的點綴和照映下,一座精美的高台閣聳立在觀眾中間,少男少女扮演的戲曲人物魚貫亮相,引來陣陣喝彩,是夜,人流如潮,歡聲迭起……廟會,作為春節的“壓軸戲”留下了令人難忘的影像。隨著歲月的遞增和社會的演變,蘭街和廟會已經淡出人們的視線,這當然與我們不斷豐富的精神和物質生活有關,但是作為一種節日文化,她那祥和歡樂的氣氛和濃郁的民俗民風必將永遠留在人們的記憶之中。

廟會與農家生活

遍布江南的鄉村廟會,與農家經濟生活息息相關。本文從消費偏好、交易行為和利益分配三個側面,揭示兩者之間的關係。緣於特定的社區亞文化,傳統的廟會消費偏好,構成為不合理消費結構的重要因素,阻滯著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的生成。近代鄉村廟會與世界資本主義市場相扣聯,具有經濟理性而又無助的農民在廟市上的交易行為,是其面對變幻莫測的市場所作出的艱難選擇。以廟市來樞紐家庭手工業品的農民,深受此類原始短期地方市場之害,而與其它利益既得階層形成的鮮明反差。

廟會交易行為

慈谿廟會
在桐鄉烏鎮,每年從農曆三月初一到月半,土地廟照例有“‘廟會’式的臨時市場”,稱“香市”(註:茅盾:《故鄉雜記》,《現代》第1卷,第2期,1932年7月。)。趕香市的主要是農民。烏鎮香市也有一般廟會常有的生活日用品買賣,但桑秧的交易是其頗具特色的重要交易內容。桑秧,即桑樹的幼苗。在蠶絲業發達的江南鄉村,這是一種必要的生產資料。被稱作“桑秧客人”的外路人看準了這個重要市場的存在,每年跟戲班子一同來到烏鎮:“桑秧客人”來了,“香市”也就快到,戲班子船跟桑秧船停在一處。“桑秧客人”提供的桑秧種類有很多的“輩份”:排行“老大”的有“一人高,兩叉兒的,通常一棵一棵散放著”;“差不多同樣高,然而頭上沒有兩叉兒的,那就四棵或者六棵並成一組,並且是躺在地上了……它們是桑秧一家子裡邊的老二。還有老三,老四,老五……自然也只有躺在泥地上疊‘人’堆的份兒了,通常是二十棵,三十棵乃至五十棵紮成一組。最末了的‘老么’們竟有百來棵擠成一把兒。你遠看總以為是一把掃帚。”(註:茅盾:《桑樹》,《申報月刊》第3卷,第9期,1934年9月15日;本節未註明出處者均來源於此。)在19世紀20年代初的烏鎮香市上,即使是“老么”輩份的桑秧也都有相應的買主。那時,國外內蠶絲業市場運行相對穩定,一些“會打遠算盤的人”,便可能進行土地經營的分割,決定中長期投資。“身家在村子裡數一數二”的富裕農民黃財發就“特地”去“香市”買“老么”來種。種植“老么”就必然要分割出一塊“擱上十年再收利”的空地,因為“要把這些‘老么’調理到能夠派正用,少說也得十年!”他首先付出了這塊土地的機會成本;“他有一塊地,據說是用得半枯,非要讓它醒一醒不可了;他花三毛錢買了兩把‘老么’桑秧種來,就種在那塊土地上。”

廟會利益分配

慈谿廟會
僅從廟會經費來源上看,地主和工商業者負擔較多,農民的貢獻並不大(註:小田:《近代江南廟會經濟管窺》,《中國經濟史研究》1997年第2期。)。然而我們如果把廟會“利益既得者”進行一下比較,便不難理解,為什麼有些人願意為廟會慷慨解囊、甚至一擲千金!先看一般商人。從經濟交換關係上說,廟會也稱為“廟市”。廟會期間,商業和有關的服務行業營業陡增。浙江上虞北鄉的小越神會熱鬧異常,“自百宮、馬家堰、上塘、謝家塘來越之船紛集,船戶利市三倍,缸甏攤設於上街九如堂門口,買者甚眾。此外洋廣貨,衣服、鞋帽、筆墨、農器、無不齊備。本鎮京貨業如成豐泰采生、彩彰、泰生各號,顧客猥集,晝夜不絕。”(註:《小越神會之熱鬧》,《上虞聲》1928年11月30日。)19世紀70、80年代,隨著近代工業在江南的出現,一批地主開始了向產業資本家轉化的歷程,但他們在榨取剩餘價值的同時,又從事地租、商業和高利貸剝剝,往往是地主、企業家、商人和高利貸者幾位一體。這些人為廟會捐資,旨在通過廟會獲得更多的補償,如商業利潤、服務業收入以及操縱廟會農產品市場中所獲的高利貸性質的暴利等。廟會也是廟董、特別是寺廟住持財源茂盛的好季節,他們實際上也是從事地租剝削的地主
據一些老人回憶:歷時九天九夜的浙東靈峰山葛仙翁廟會結束後,那些未燃完的蠟燭,成幾擔、十幾擔地挑往山下,烊化後重製賣出,成為靈峰寺“一筆小小的額外財源”(註:沈志遠、樂炳成:《靈峰山“葛仙翁菩薩”信仰的調查》。)。據稱,三月初三上巳節,常熟祖師山廟會歷時僅一天,但這“一天的收入,可供眾僧一年食用”(註:《港口地方志》第29頁,張家港地方志辦公室。)。其中的賺錢門道在哪兒呢?1929年春,常熟老城隍廟發起廟會,
慈谿廟會
“當時佞神者絡繹不絕於途,聞每份收洋一元,並供以素膳,……該廟羽士於此收入除開銷外,尚多數百元”(註:《市鄉通訊·道士意外得款》,《常熟之日報》1929年4年11日。)。在太倉璜涇,赴“猛將會”的老太們,基本上是自帶冷飯,潦水一淘,蠶豆下飯。廟裡提供的茶擔服務是有償的:“每一桌供茶一壺,向每一個老太,徵收銅板兩枚”(註:嚴洗塵:《五月廿一的太倉》。)。業主們為廟會出資不是沒來由的。舊時無錫城鄉廟會不斷,但規模和影響最大的莫過於惠山東嶽會。無錫自古便是全國聞名的四大米市之一,傳統的商業、手工業極盛,進入近代以後,紡織、繅絲、造船等現代工業發展更快。各行之間競爭激烈。而廟會是轟動城鄉、溝通八方的綜合性集會,在傳統社會,對於企業(業主)來說,象這種展示實力、賺取聲望的機會並不多。在這裡,它們以另外一種形式展開了競爭。參加廟會的行業,總是使出渾身解數,力求使各自資助的廟會更為“體面”,藉助神的風采來展示行業的實力。所謂迎神賽會,就暗含著行業競賽的意義。無錫北塘的米業和西門的繅絲業,歷來勢力最大,它們贊助的惠山東嶽出會,場面自然壯觀(註:朱海容、錢舜娟:《江蘇無錫拜香會活動》,《中國民間文化》第5集,學林出版社,1992年。)。四月十五日夜城隍誕,諸神賽會往賀。十六日之“謝酒會”為諸會之冠,“由北塘商賈所集,出錢易也。”(註:黃茆:《錫金識小錄》,光緒二十二年(1896),王念祖活字刻本。)也許,企業捐助所獲得的利益不是有形的,或者是立竿見影的,但在現代媒體未普及的時代,在區域市場占重要地位的時代,精明的江南業主們眼光一點也不“小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