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表象

想像表象(imaginative image)是指人通過想像過程而創造的新形象。人腦在對記憶表象進行分析、綜合、聯想、誇張、擬人化、典型化等加工改造的基礎上產生。不同於記憶表象,後者是過去感知過的事物的形象在頭腦中的重現.想像表象則是一種新的過去未感知過的事物形象。可以是現實世界中存在但自己從未感知過的,也可以是世界E尚不存在,或永遠也不可能出現的。其材料來自記憶表象,是人腦對原有的記憶表象進行加工改造的結果。想像表象源自客觀世界,是人腦反映客觀世界的一種特殊形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想像表象
  • 外文名:imaginative image
定義,性質,套用,

定義

想像表象是指對記憶加工改組後形成的新形象,具有新穎性。

性質

想像表象也具有三個特徵:(一)虛實獨創性。說虛實是因為它源於記憶表象,但又不同於記憶表象,是經過結構的重組,重構而發展了的,記憶表象是對實有事物的現象的記憶,想像表象是可以隨心所欲的,裡面包括正確與錯誤,包活真實與虛幻,有一點是應該肯定的,那就是真實與虛幻都是獨創的,我們想像“獅身人面”“美人魚”時,就是一種想像表象,一種虛實獨創性。(二)清晰局部性。想像表象往往不是從整體的清晰開始的,而是先找到一個激發表象想像的契機,然後逐一擴展開來,使整體的面貌顯露出來,也就是說想像表象一經活動,記憶表象便被提煉出來,重新組織起來,湧現到眼前,奔赴到筆底,於是乎一揮而就。魯迅先生講:“畫人物,也是靜觀默察,爛熟於心,然後凝神結想,一揮而就。”①(《魯迅全集》第6卷第423頁)魯迅先生講的就是以上道理。(三)開放性。想像表象是個開放系統,甚至有點類似天馬行空,雖然它脫胎於記憶表象系統,但它不受記憶表象的制約,只是把它當做儲存庫使用,那么,是什麼促使想像表象形成呢?是由人的知識結構,情感因素和意志力量決定的。如果想像表象不具有開放性,那么就不會有想像表象的獨創性和新穎性。想像表象的開放性決定了想像表象在藝術家的創作過程中和科學家的科學發現過程中的靈感的激發。想像表象只存在於藝術家的藝術創作過程中和科學家科學發現過程中的靈感火花閃現的那一瞬間。

套用

象表象在科學家的科學發現過程中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因為想像表象可以把科學家們長期日積月累的經驗進行篩選、排列、整合,重新建構思維模式,能夠擺脫傳統觀念的影響,獨劈徑蹊,能夠把看起來毫無任何聯繫的兩個事物聯繫起來,這種跳躍性的思維就在於繞過中間環節直接把兩個事物接洽在一起,從而再回過頭來解釋設定在前面的重重迷官,這時,雜多的現象的內在規律一如“柳岸花明又一村”那般清晰。現代的科學家們都非常童視靈感、頓悟、直覺在科學發現過程中的霓要作用,與其說重視靈感、頓悟、直覺,不如說是重視想像表象在認識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二列寧曾高度的評價過幻想在科學發現過程中的作用,列寧所重視的幻想,就是我所說的想像表象,幻想是擺脫了記憶表象儲存庫中那些具體感性形象對想像表象的羈伴,不是那種“複印機”式的回憶。列寧指出:“有人認為,只有詩人才需要幻想,這是沒有理由的,這是愚嵌的偏見I甚至在數學_L也是需要幻想的,沒有它就不可能發明微積分”④(《列寧全集》第33卷第282頁。)可見.列寧是非常重視想像表象的,並認為幻想是極其可貴的品質。在科學發現的過程中想像表象(幻想)是不可或缺的。這是巳被科學史所證明了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