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水蜂炮

鹽水蜂炮

鹽水蜂炮是台灣元宵節時著名的地方民俗活動,指許多衝天炮組成的大型發炮台,點燃時萬炮齊發,有如蜂群傾巢而出,故稱“蜂炮”。2008年6月27日被指定為“台灣文化資產”之民俗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鹽水蜂炮
  • :許多衝天炮組成的大型發炮台
  • 類型:地方民俗活動
  • 故稱:“蜂炮”
由來,活動,

由來

靠海,多住以討海為生的漁民,來自中國福建沿海,蜂炮的活動可能起於清光緒11年,鹽水區上感染瘟疫流行,居民基於民間習俗,向當地的“關聖帝君”(關公)祈求平安,並依占卜結果,在元宵節晚上,請出廟中的周倉爺做開路,關聖帝君殿後,一路燃放炮竹,繞區一晚,後來遂演變為一個傳統,起初全區各里都在元宵節前後為時三天燃放炮竹,後來逐漸改為各村輪流放炮竹的形式。
鹽水蜂炮
今日的鹽水蜂炮已成為政府規劃的大型活動,並配合歷史和觀光將古時的街道復原,2006年台南市政府就將鹽水區的三福街設成古炮街,串聯街上的商家用古法製作鞭炮,如竹卷炮、單管復古式煙火等。

活動

而今日鹽水蜂炮活動中的炮竹也比以往華麗許多。基本的蜂炮作法是以木條釘制大型支架,可從二尺到二十尺高,再將衝天炮排滿在木架上,可從幾千支到一萬幾千支衝天炮不等,接著將衝天炮的炮心連線起來,組成了炮台﹙或稱炮城﹚,再加以外觀裝飾,黏貼色紙,組成人形、動物型等。通常家族會動員家人一起製作蜂炮來參加活動。
鹽水蜂炮的路線慣由鹽水鎮上的關聖帝君廟前開始,祭神慶典時間皆為農曆正月十四日上午八時開始,要到正月十五日傍晚,各家才會開始推出炮台,待神轎與轎夫出發後,就正式揭開序幕。當神轎行到炮城前,主人拉開紅布,撕下炮台上「某某家敬獻關聖帝君」字樣的紅紙,焚燒在神明面前後才正式引燃自家的炮城。
參加蜂炮活動的民眾多準備有厚的塑膠雨衣、機車安全帽來參加此炮聲隆隆,火光不斷的民俗慶典。由於有多年的慶典意外經驗,近幾年已經禁止使用塑膠制的炮頭,並在慶典之後規劃大型的垃圾清掃活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