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原因
一病因 未明相關因素有:
(一)行物學因素:
1.遺傳因素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表明:遺傳因素是本症發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先症者家族中同病率為一般人口的30倍,一級親屬的預期發病率為7.2-16%,血緣關係越近發病率越高,單卵
雙生子同病率(69-95)顯著高於雙卵雙生子的同病率(12-38%),患者的子女即使在出生後不久即寄養於正常人家中,日後患病率仍很高。
2.病前性格特徵:環性性格特徵是發病的基礎。分三類素質: ①憂鬱素質表現為沉靜嚴肅、遇事認真、多愁善感、遇挫折易陷入消極;②輕躁狂素質表現為開朗樂觀、熱情好動、進取心強、精神充沛、常帶有情感高漲色彩; ③環性素質為上述兩種素質特徵的交替出現,每種可歷時數月之久。
(二)心理社會因素:常作為一種促發因素而起作用。
二發病機理
表現診斷
一、病史及症狀:
(一)臨床表現
(二)病程特點
大多具有反覆發作的病程,間歇性精神狀態基本正常,常有較高的陽性家族史。
二、體檢發現
軀體、神經系統和化驗檢查一般無陽性發現。
診斷以臨床作為根據:症狀表現、病程以及家族史,有時還可參考
軀體治療的效應。
臨床表現:
1、單相情感性障礙:可見抑鬱、激惹、或焦慮,或者是它們的混合表現。然而在隱匿型
抑鬱症中,卻可以相反地在意識中體驗不到抑鬱心境。取代這種抑鬱心境而出現的是
軀體不適,甚至會用笑嘻嘻的面貌作為防禦性面具(
微笑型抑鬱症)。有的可能訴述各種各樣的疼痛,害怕發生災難,或害怕自己發瘋。有些病例因為病態感情已經達到“欲哭無淚”的深度,如能重新恢復哭泣能力,表示病情有所好轉。患有這種抑鬱症的病人會訴述自己不能體驗普通的情緒一包括悲哀、歡樂和愉快,並且感到世界已變得毫無光彩,死氣沉沉。病態心境可伴有自咎自責,往自己臉上抹黑的想法,不能集中思想,猶豫不決,對日常活動興趣減少,社交退縮,無助和失望,以及反覆想到死亡和自殺等。
在單相和
雙相型的抑鬱期,都會出現明顯的精神運動和
植物神經系體徵。患者表現精神運動性遲緩,或思維語、言及—般動作的緩慢,甚至會發展到抑鬱性
木僵的地步,此時所有自主動作完全消失。約有15%
抑鬱症可有精神病性症狀,最多見於
憂鬱症。
2、雙相型障礙:
躁狂症典型的心境是情緒高漲,但是激惹性較高,具有敵意、脾氣暴戾和難駕馭等現象也很常見。病人的整個體驗和行為都帶上這種病態心境色彩,使他們相信自己正處在最佳精神狀態。此時,病人顯得不耐煩,愛管閒事,頻頻打攪他人,如果遭到反對,便大吵大鬧。結果便與他人產生摩擦,可能由此產生繼發性的偏執性妄想,認為自己正被人迫害。精神運動功能的加速,使患者體驗到思想像在賽跑一樣,可以稱為意念飄忽,如果很嚴重的話,很難與精神分裂症的
思維散漫相區別。注意很容易
隨境轉移,患者常常會從一個主題轉向另一個主題。思想與活動的境界都很開闊,進而發展成為妄想性誇大。有時在躁狂極期會出現一時性的幻聽或幻視,但均與病態心境具有可以理解的聯繫。睡眠需要明顯減少。
躁狂症病人各種活動中都顯得不會疲倦,
活動過度,憑感情衝動行事,並且不顧有無危險。在病情達到極端時,可能顯得十分瘋狂,以致在情緒與行為之間沒有什麼可以理解的聯繫,呈現為一種無意義的激越狀態,稱為
譫妄性躁狂。
檢查
【 體格檢查和神經系統檢查 】
按體格檢查和神經系統檢查要求進行系統檢查。
【 精神狀況檢查 】
1、
心境障礙症狀群的發生、發展、持續的時間、症狀之間的關係,症狀的輕重,起病的緩急,突出的症狀群(
抑鬱發作或/和
躁狂發作為主?)等。
3、有否伴隨精神病性症狀?若有,與此病是否協調?症狀持續時間等。
4、若有與此病不一致的症狀時,除從症狀持續時間的長短、整個臨床相何為主、與周圍環境是否協調、輔助檢查結果等方面鑑別外,病人的年齡、學歷、生活所在地等方面情況也應考慮。
1、實驗室檢查
除必要的常規檢查外,結合病史和臨床表現,有針對性地進行某些檢查,如
空腹血糖,甲狀腺功能、血液濃度測定等。
2、心理測查
混淆
鑑別診斷:
一精神分裂症:青春型有病表現有情感的言語、行為的興奮或抑制時,易誤診為躁鬱症。前者病發情感、思維與意志行為不協調,脫離現實為主;後者協調而無脫離現實表現。此外,起病方式、病期、以往發作後有無殘留症狀、家族史及治療反應等均有助於鑑別。
二
反應性精神病:起病前有強烈精神因素,症狀表現反映內心體驗,持續時間短,經休息或適當治療後可迅速好轉,既往無類似發作史,也不復發。
三
神經衰弱:輕
抑鬱症早期常有失眠、頭痛、乏力類似神經衰表現,以致常被誤診。但抑鬱症賻感較為焦慮,對外界事物興趣變得淡漠或消失,有
自卑感,並可有生不如死念頭,要求治療心情並不迫切,抗抑鬱劑治療有效。
並發疾病
自殺危險
自殺是
心境障礙患者最嚴重的併發症,未經治療的心境障礙患者中15%~25%的人死於自殺;既成自殺中有50%~70%的人是由於抑鬱沒有被發現或沒有進行適當的治療。自殺在不具備良好
社會支持的年輕人和老人中最為多見,往往發生在臨床首次發病的4~5年內。
抑鬱症開始恢復時(精神運動能力恢復正常而心境仍然不佳),混合狀態的
雙相障礙,經前期以及個人重要的紀念日是主要危險時期(參見第190節)。長期濫用酒精和成癮物質也會增加自殺的危險性。
血清素功能失調看來亦是自殺的生化因素之一,鋰劑(它可穩定
5-羥色胺傳遞)可有效預防自殺。
在治療心境障礙的藥物中,雜環類抗抑鬱藥或鋰劑超量(見表307-3)危及生命的可能性最大;
酒精也往往會使情況複雜化。雜環類抗抑鬱藥超量導致
阿托品狀的亢進昏迷;死因一般是
心率失常或癲癇。由於蛋白質聯結,促排尿和血透對此無效,治療重點在於穩定心臟和皮層功能。鋰劑超量時,以氯化鈉或甘露醇利尿,鹼化尿液或血透可挽救生命。
單胺氧化酶抑制劑現已較少採用,極少引起超量。新型抗抑鬱藥(例如,選擇性
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
萬拉法新、尼法唑酮、米他扎品、丁氨苯丙酮)在自殺性超量時一般不會致命,這也是它們的主要優點之一。
如何預防
躁狂症起病較急,女性多於男性。
抑鬱症起病多緩慢。自然病程3-6個月,躁狂症比抑鬱症特續時間短,有反覆發作傾向,以發作1-2次居多,亦可發作數次,發作次數愈多,年齡愈大,其病程持續時間愈長。一般
預後良好,間歇期精神狀態正常,多次發作也不遺留精神症狀和人格障礙。少數患者遷移成慢性者,預後較差。從類型上看:單相型發作的間歇期和持續時間均較長,
雙相型雙單相型易於復發,發作持續時較短。
預防復發:
鋰鹽能減少躁狂症的複雜率,對抑鬱症也有一定的預防復發作用,對
雙相病例的
躁狂與
抑鬱發作均有較好預防作用。抑鬱症臨床緩解後,持續服用三環類抗抑鬱藥6個月以上,比服
安慰劑者的復發率減少一半。
調養:
患者居室須安靜、舒適,保持空氣新鮮、避免陽光刺激。尊重病人,儘可能讓病人處於正常的物質、精神生活之中,經常與其談心,進行
心理疏導。密切注意病人的精神狀態,對情緒亢奮、行為不能自制者,須防止其毀物傷人;對情緒低落者,須防止其自殺。對飲食幾廢者,應予餵藥、餵水,督促其進食,飲食以魚類、蛋類、蔬菜、水果等為宜,避免辛、辣厚味,禁菸、酒。
如何治療
1、西醫藥治療
(1)單相性精神障礙
①抗抑鬱藥:
阿密替林,50-300mg/日;本甲替林,50—150mg/日;
丙咪嗪,50-300mg/日;用藥2-4周。必要時輔以抗精神病藥物,如甲硫噠嚎300mg/日,分2-3次口服,或氨礬噻噸口服或肌注30mg/日,每日分2—3次用。
②心理治療:對於急性憂鬱期有所緩解的病例,採用短程個別心理治療,可有助於改進患者的應付技巧。夫婦治療可有助於解決雙方的矛盾衝突。長程心理治療似乎並不合適,除非有明顯的
人格障礙。
(2)躁狂性精神障礙:躁狂性精神障礙往往是一種急診情況,最好住院處理;而輕躁狂則可門診治療。
①口服
碳酸鋰300mg,每日2-3次開始,在7-10日內增加到血鋰濃度0.8—1.5mg/L為止。有時需要同時肌注
氟哌啶醇5-10mg(可多達60mg/日)或並用其他抗精神病藥物,直到
躁狂症狀得控制為止。
②對於
躁狂抑鬱症的混合狀態,用抗精神病藥與
鋰鹽合併治療,並停用抗精神病藥物
③嚴重精神病性興奮及混合狀態的另一治療方法為:
卡馬西平1200mg/日,單次
躁狂發作的治療應至少持續6個月。
④頻繁發作的復發性
雙相障礙最好予以不限期的鋰劑維持,血濃度保持在0.4—0.8mg/L,一般服用600-1500mg/日。
⑥治療雙相障礙的抑鬱,仍是用鋰鹽為好,對輕症發作儘量避免套用抗抑鬱藥,而對中等度發作可套用抗抑鬱藥。
2、中醫藥治療
(2)
痰濁蒙竅:神情呆滯、沉默痴呆、喃喃自語、或多疑多慮、哭笑無常、
舌淡苔白膩、脈弦滑。
治法:豁痰開竅,清心安神。
(3)
氣虛痰結:情感淡漠、不動不語、甚則呆若木雞、傻笑自語、思維混亂、甚則妄見妄聞、自責自罪、
面色萎黃、
氣短無力、舌淡苔薄白、脈細弱無力。
方藥:黨參12克、茯苓15克、生白朮11克、
清半夏12克、陳皮10克、膽南星6克、枳實9克、石菖蒲12克、
淡竹茹12克、
鬱金6克。
(4)
心脾兩虛:病程漫長、遷延日久、面色蒼白無華、少動懶言、神思恍惚、心悸易驚、善悲欲哭、意志衰退、妄想妄見妄聞、夜寐夢多、不思飲食、
便溏舌質淡、舌體胖大且邊有齒痕、苔薄白、脈沉細而弱。
方藥:人參12克、
炙黃芪12克、
全當歸12克、
川芎9克、茯苓15克、炙
遠志6克、
柏子仁12克、酸棗仁12克、五味子5克、甘草5克、肉桂10克。
(5)心肝火熾:洋洋自得、口若懸河、談笑風生、稍有拂意則勃然大怒、暴跳如雷、甚或毀物傷人、倏忽轉怒為喜,終日忙碌毫無倦容、事無巨細不知所終,舌邊尖紅或尖紅起刺、苔薄黃或薄膩而燥、
脈弦數。
(6)
痰火上擾煩躁易怒;晝夕無寐、語無論次、狂亂奔走、力敵眾人、冒罵不避親疏、面紅
目赤、舌邊尖紅苔黃膩糙燥乏津、
脈滑數。
(7)陽明腑熱、裸體袒胸、旁若無人、狂笑歌號、叫罵不迭、毀物傷人、驍勇倍常、大便秘結、蓬頭垢面、口穢噴人、苔黃膩燥裂或上罩焦黑苔、脈沉實有力。
治法:通腑泄熱。
(8)包絡脈淤:少寐易驚、疑慮叢生、妄見妄聞、言語支離、容色晦黯、舌青紫或有淤斑苔薄骨、脈小弦或細澀。
治法:疏淤通絡。
(9)心腎失濟:狂病久延、時作時止、勢已輕瘥、妄言妄為、呼之已能自制、寢不安寐、煩惋焦躁、面紅升火、口乾便難、舌火紅無苔有剝裂、
脈細數。
情感性精神障礙(
心境障礙)是以心境顯著而持久的高揚或低落為基本特徵,伴有相應的思維和行為改變,並反覆發作,間歇期完全緩解,症狀較慢者可達不到精神病程度的精神障礙。一般愈後良好,少數病人可遷延而經久不愈。本病發作可表現為躁狂相或抑鬱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