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士不遇賦

《悲士不遇賦》是漢代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的作品。此賦一百八十餘字,篇幅很短,但表達的思想很明確,一是嘆“士生之不辰”,二是不甘於“沒世無聞”。前者與他人的同類作品一樣,反映了當時文人的普遍情緒;後者則是司馬遷特有的衷曲,與《報任安書》一脈相通。它表現了作者為實現志向而堅韌不拔的精神境界,而且對窮達易惑、美惡難分的社會黑暗現實,表示了強烈的控訴和批判。全文感情悲憤激越,語言簡勁鏗鏘,個性鮮明,震撼人心,是賦體中極為成功的作品。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悲士不遇賦
悲夫!士生之不辰,愧顧影而獨存。恆克己而復禮,懼志行而無聞。諒才韙而世戾,將逮死而長勤。雖有形而不彰,徒有能而不陳。何窮達之易惑,信美惡之難分。時悠悠而蕩蕩,將遂屈而不伸
使公於公者,彼我同兮;私於私者,自相悲兮。天道微哉,吁嗟闊兮;人理顯然,相傾奪兮。好生惡死,才之鄙也;好貴夷賤,哲之亂也。炤炤洞達,胸中豁也;昏昏罔覺,內生毒也
我之心矣,哲已能忖;我之言矣,哲已能選。沒世無聞,古人唯恥;朝聞夕死,孰雲其否!逆順還周,乍沒乍起。理不可據,智不可恃。無造福先,無觸禍始。委之自然,終歸一矣!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不遇:沒有機遇,指沒有機會施展才能和抱負。
⑵生之不辰:生不逢時。
⑶恆克己而復禮,懼志行而無聞:經常約束自己以回復和符合禮的要求,唯恐自己的志向和行為默默無聞。“懼志行而無聞”,另本作“懼志行之無聞”。
⑷諒才韙(wěi)而世戾,將逮死而長勤:相信自己才高而世道暴戾,要至死而勤勉不息。諒:信。才韙:才質美好。韙:美善。逮:到達。
⑸雖有形而不彰,徒有能而不陳:雖有形體而不得顯揚名聲,徒然有才能而不得施展。
⑹窮達:困窘和顯達。
⑺屈而不伸:蒙受委屈,得不到伸張。
⑻使公於公者,彼我同兮;私於私者,自相悲兮:大意是說,那些秉公處理公務的人,與我志同道合;那些以私情對待私黨的人,我以為可悲。
⑼天道微哉,吁(xū)嗟(juē)闊兮:指天道幽深難知,曠遠難見。吁嗟:感嘆詞。
⑽傾奪:指統治者互相傾軋、爭奪。
⑾好貴夷賤,哲之亂也:愛慕富貴,鄙夷貧賤,是理智的惑亂。哲:哲人,明智的人。
⑿炤炤洞達,胸中豁也:明辨事理清楚透徹,通曉領悟。炤(zhāo)炤:同“昭昭”,明亮的樣子,這裡意為明白。洞達:通達,透徹。豁:開闊明朗的樣子,形容通曉領悟。
⒀昏昏罔覺,內生毒也:昏憒迷亂而不覺醒,是因內心受了毒害。昏昏:迷亂、不明事理。罔:不、沒有。
⒁我之言矣,哲已能選:大意是說,我的心意如何,哲人自能揣度;我言論中的是非,哲人自能選擇。哲:才智卓越的人。
⒂沒世無聞,古人唯恥:終生默默無聞,古人以為恥。《論語·衛靈公》:“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⒃否(pǐ):《周易》中的一卦,為“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這裡是不善、不利的意思。
⒄逆順還周,乍沒乍起:背逆和順遂循環往復,周而復始,忽起忽落。還周:循環。還:通“環”。
⒅理不可據,智不可恃:意思是,對待當政者是不可能依理恃智的。
⒆無造福先,無觸禍始:不要跑到福的前面,也不要接近禍的開端。造:往,到。
⒇委之自然:託付於自然。委:託付。自然:指宇宙萬物。

白話譯文

我悲嘆士人的生不逢時,自愧顧盼身影孤獨一人。時常約束自己,使言行合於禮,唯恐志向與行為默默無聞。自信才質很高而世情不正,將至死都永遠辛勤。雖有形相但不能彰顯於世,空有才能卻不得展示於人。為何困厄與通達容易使人迷惑,美與惡確實很難辨清。時光悠長而沒有窮盡,我將只能屈而不能伸。讓那些公心為國的人都和我相同啊,私心為自己的人自己去悲哀吧!天道那么精微啊,哎呀又那么疏闊;人間事理顯而易見,只有互相傾軋和侵奪。貪生怕死,是品質的卑賤;愛貴輕貧,是智慮的混亂。明白透澈,是胸中豁達開朗;糊塗迷亂,是內心生了毒害。我的心意,明智的人已能猜想到;我的言論,明智的人定能把它入選。終身默默無聞,古人當作羞恥。早晨知道了真理晚上就死去,誰能說不該如此。逆與順循環往復,忽而沒落忽而興起。沒有人事先就造下洪福,也沒有人起始就遇到大禍;委身於自然,最終還是歸為一體啊!

創作背景

《悲士不遇賦》當為司馬遷任中書令發憤繼續撰修《史記》時所作。漢武帝天漢三年(公元前98年),司馬遷因李陵之禍被處以腐刑,身心遭到極大的摧殘,含悲忍垢,他為自己的遭遇感到極大的憤慨和不平。此賦就行文及感情可推定約為其晚年對自己一生的悲劇命運和人生經驗所作的概括和總結。

作品鑑賞

此賦是漢代偉大歷史學家司馬遷的八篇重要賦作中迄今唯一留存的一篇,全文共四十四句,傾述了“士生之不辰,愧顧影而獨存”的悲憤心情,揭示悲劇的社會根源——人世的傾奪和道德的墮落。短小精悍的《悲士不遇賦》沉實而有鋒芒,矛頭直指整個封建地主官僚及其統治下的時世,表白了作者的理想與志節,同時體現了包括作者在內的一代有理想、有才能而遭遇不幸的正直士人的悲哀與憤慨。
這篇賦是司馬遷因李陵事件罹禍後寫的,作者為自己的遭遇感到不平,對當政者的專斷橫暴、“昏昏罔覺”表示極大的憤慨,控訴他們善惡不分,公私不明,揭露統治集團的互相傾奪、貪生惡死、好貴夷賤。篇末“無造福先,無觸禍始”和“委之自然,終歸一矣”等語,表露了司馬遷內心的矛盾和痛苦,可與《報任安書》中的“從俗浮沉,與時俯仰”相對照。
西漢辭賦表現為大賦,頌揚著帝王功德,潤色著帝王鴻業,作者身處被人稱頌的“漢武盛世”,控訴著當政者的專斷橫暴,批判著他們美惡不分、公私不明、互相傾奪、貪生怕死、好貴夷賤之種種醜行、惡行,可謂逆世之道第一人。也正因為此,所以雖克己復禮,仍“有形而不彰,徒有能而不陳”。
司馬遷不以賦見稱,但他生當大賦盛行的時代,流風所及,其賦作也能達到一定水平。這篇短賦在名氣上雖不如一些名賦,但也還是頗具特色的。其中的反覆鋪陳、排比對偶,正是司馬相如以來漢賦的主要特徵;句式的規整與有節奏的變化比司馬相如似乎又向前發展了一步。它對後來的抒情小賦,如張衡的《歸田賦》、趙壹的《刺世疾邪賦》都有一定的影響。

作者簡介

司馬遷,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從小受父親司馬談的影響,誦讀古文經書。早年遠遊大江南北,考察歷史遺蹟,了解風俗,採集傳說。初任郎中,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繼父職任太史令,這是他寫作《史記》的起點和重要條件。他開始閱讀、整理史料,準備創作史籍。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訂太初曆,對曆法進行改革。後因李陵事件觸怒了武帝,被處以腐刑。出獄後任中書令,發憤繼續完成所著史籍。太始四年(公元前91年)終於完成《史記》這一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司馬遷像司馬遷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