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地

悉地

梵文siddhi ,意譯作成就、妙成就,梵漢並舉而稱成就悉地、悉地成就,即修法時所求之願,如意現前,故曰成就。於密教,意指依誦持真言等,以身、口、意三密相應而成就世間、出世間種種妙果。

通俗說,所謂成就,即修法時心有所求,皆能滿吾人所願而如意現前。成就有兩種:一、世間成就:如求財、求子、求升官、求名位的獲得等。二、出世間成就:如求得解脫,或求了脫生死等。一般不論是何尊法,皆有世間與出世間兩種利益。有些顯教法門重往生極樂世界,使人易產生誤解,以至認為佛教是消極避世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悉地
  • 梵文:siddhi
  • 意譯:作成就、妙成就
  • 所屬:佛教
梵語悉地,悉地種類,蘇悉地經,

梵語悉地

梵文siddhi ,意譯作成就、妙成就,梵漢並舉而稱成就悉地、悉地成就,即修法時所求之願,如意現前,故曰成就。於密教,意指依誦持真言等,以身、口、意三密相應而成就世間、出世間種種妙果。
通俗說,所謂成就,即修法時心有所求,皆能滿吾人所願而如意現前。成就有兩種:一、世間成就:如求財、求子、求升官、求名位的獲得等。二、出世間成就:如求得解脫,或求了脫生死等。一般不論是何尊法,皆有世間與出世間兩種利益。有些顯教法門重往生極樂世界,使人易產生誤解,以至認為佛教是消極避世的。而唐密在重視最終根本解脫、即身成佛的同時,十分注重世間成就,並有相應經軌,行者如法修持,獲效迅速。這也是唐密的一些法門能融入到各佛教宗派之中並被廣泛套用於各法事活動及列入每日課頌的根本原因所在。

悉地種類

凡悉地種類,諸經不同,《大日經》有二種:即世間悉地、出世悉地。又雲有相悉地、無相悉地。《教王經》有四種:一、義利悉地。二、金剛悉地。三、持明悉地。四、一切如來最勝悉地。《蘇悉地經》有上中下九品悉地、三部悉地等。《蘇婆呼經》亦說上中下三品。《大日經義釋》雲,凡作成就,先當具諸支分,作前方便。供養承事、次第儀軌、與持明藏,常途所說大同。
唐密成就悉地之法其數雖多,約而言之,不過四種,即息災、增益、敬愛、調伏。息災,指“除災生德”;增益,指“增進福智,圓滿萬行”;降伏,指“損減怨敵,克服強暴”;敬愛,指“得人宗仰,使眾和合”。四種成就法的差別在於護摩的作法不同。這四種修法通金剛界五部(佛部、金剛部、寶部、蓮花部、羯磨部)和胎藏界三部(佛部、蓮花部、金剛部)。在這四種成就法以外,另加鉤召(指“召攝欲得之人”),名“五種法”。另外,還有延命法,為增益法的分支。
藏密也有自己的悉地法,分類與唐密基本相同。

蘇悉地經

《蘇悉地經》,佛教密宗經典,梵名Susiddhikara -mahātantra-sādhanopāyika-patala ,凡三卷,唐開元十四年(726),中天竺三藏輸波迦羅(即善無畏三藏)譯。又作《蘇悉地羯羅經》、《蘇悉地羯囉經》、《蘇悉帝羯羅經》、《妙成就法》、《妙成就作業經》。 本經廣說有關佛部、蓮花部、金剛部等三部悉地成就之儀則,與《大日經》、《金剛頂經》同為密教三部大經之一。內容包括持誦、灌頂、祈請護摩、成就、時分等。 收於《大正藏》第十八冊,此冊收有三種版本,皆為三卷,即麗本三十七品、宋本三十八品、和本三十四品。和本於唐順宗永貞元年(公元805,即日本延曆二十四年),由日本天台宗開山祖師最澄請回日本;其後,圓仁又請回梵本,並著《蘇悉地羯羅經略疏》七卷以解釋經文文義。在日本台密,《大日經》、《金剛頂經》二經為‘胎(藏)、金(剛)而二’之經;相對於此,本經系用以詮釋金剛、胎藏‘兩部不二’深旨之經。
悉地國際
CCDI, 原中建國際設計顧問有限公司。國內最大的民建設築設計公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