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發熱性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徵

診斷,表現,鑑別診斷,實驗室檢查,治療,預防治療,

診斷

1.好發於5歲以下嬰幼兒,無明顯季節性。2.發熱,體溫可達40℃,持續5天或更長時間後緩慢下降。3.雙眼球結膜充血,口唇初起潮紅,以後乾燥結痂並皸裂,舌部充血呈楊莓狀,咽部充血。4.發熱3~5天后,全身出現麻疹樣、猩紅熱樣或多形紅斑樣皮疹,一般不癢,一周左右消退。5.手足瀰漫性紅腫,而後指趾末端出現膜狀脫屑,甲出現橫溝。6.頸淋巴結腫大。7.其它:可有腹瀉、關節痛,心肌炎及心包炎(70%病人心電圖異常)。8.實驗室檢查:白細胞增多核左移,血小板增高,血沉加快。

表現

好發於5歲以下嬰幼兒,亦可發生於青年人,發熱可高達40℃,對抗生素及退熱劑無效,多數病人其發熱約在14 d內自然緩慢下降。眼球結膜充血。初起口唇充血、潮紅,以後乾燥、結痂、皸裂。舌、咽黏膜也充血,舌部充血呈楊梅狀。在病後的第3~5d可發疹,表現為猩紅熱樣紅斑、麻疹樣發疹、蕁麻疹或多形紅斑樣皮疹,少數病人可為全身泛發性無菌性膿皰疹。皮疹一般不癢,以軀幹部較多,也可發生於顏面和四肢,持續1周左右消退,不留色素沉著。在開始發疹時,手足發紅及瀰漫性非凹陷性水腫,在病程第2周,指(趾)末端甲周處,開始膜狀脫屑,繼而全身脫屑。在發熱的第3d,可有頸淋巴結一過性腫大(直徑大於1.5 cm),質硬,有輕度壓痛,但不化膿。其它可有腹瀉、關節痛或關節炎、心肌炎及心包炎、無菌性腦膜炎、輕度黃疸等,在恢復期,甲可出現橫溝。70%病人心電圖可有異常,表現為QRS低電壓,I度房室傳導阻滯,QT延長,PR間期延長,不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及室性早搏等;經二維超聲心動圖檢查,可見冠狀動脈病變,且發熱日程長,血小板值高,貧血重是發生冠狀動脈病變的高危因素。

鑑別診斷

1.猩紅熱:病後一天發疹,為瀰漫性細小密集之紅斑,在皮膚皺摺處皮疹更密集,形成紅色淤點狀線條,四肢末端皮疹少見。2.多形紅斑:多有水皰,典型者有虹膜樣損害。3.小兒結節性多動脈炎:常有長期或間歇性發熱,皮疹為紅斑、蕁麻疹樣或多形紅斑樣,可伴有高血壓、心包滲出及心臟擴大等。

實驗室檢查

蛋白尿、末梢血中中性粒細胞增多並核左移,貧血,血沉增快,C反應蛋白陽性,α2球蛋白增加,血清門冬氨酸氨基移換酶增高,在發病後1周血小板顯著增多。病變早期血清補體效價上升,而抗“O”陰性。
日本川崎病研究委員會制定以下診斷標準:
(1)不明原因發熱,持續5d或更長。
(2)眼球結膜充血。
(3)口腔黏膜改變 口唇潮紅、皸裂、結痂,口腔及咽部黏膜瀰漫性潮紅,楊梅舌。
(4)肢端改變 手足硬腫、潮紅、指(趾)尖端脫屑,甲橫溝。
(5)多形性發疹,無水皰或結痂。
(6)淋巴結腫大。
2、在上述六條中,除發熱外,至少尚需具備四條才能診斷。需與下列疾病進行鑑別:
(1)猩紅熱 病後1 d發疹,為瀰漫性細小密集的紅斑,皮膚皺摺處皮疹更密集,可見深紅色瘀點狀線條,四肢末端皮疹少見,抗生素有效。
(2)中毒性休克綜合徵 發病年齡較大,多見於月經期青年婦女,有低血壓(收縮壓≤12kPa)。
(3)小兒結節性多動脈炎 臨床上常有長期或間歇性發熱,皮疹為紅斑、蕁麻疹或多形紅斑表現,可有高血壓、心包滲出、心臟擴大、充血性心力衰竭及肢端壞疽等。
3、預後:本症約有10%~20%患者可猝死,多見於1歲以內的男孩,發熱持續16 d以上,白細胞增多到30×109/L(3萬/mm3),血沉超過101 mm/h。死因主要是冠狀動脈栓塞,多發生於發病後1個月之內。

治療

本病主要為抗炎、抗凝及對症治療。1.阿司匹林為首選藥,具有抗炎及抗凝作用。2.抗生素:急性期有發熱時可用青黴素等。3.丙種球蛋白。4.皮質類固醇激素。

預防治療

1、阿斯匹林為首選藥物,急性期用量為60~100mg/kg/日,熱退後減至30mg/kg/日,共用藥2~3個月,有冠狀動脈病者需長期服用,同時配合潘生丁5mg/kg/日。
2、丙種球蛋白
3、抗生素
4、心梗後可靜點肝素300~400U/kg/日,或尿激酶1000U/kg/日。
5、必要時行冠脈搭橋術或瓣膜置換術。
6、是否使用激素存在爭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