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塘古建築群

思塘古建築群

位於貴州省思南縣駐地思塘鎮。是明清思南府城古建築群。府城南北長,東面瀕臨烏江。明洪武五年(1372年)置思南宣慰司,永樂十年(1413年)改為思南府,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始建府城土城(安化古縣城,今思南縣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改甃以石,有城門五座。城北隅有思南府文廟,坐西向東,臨街,現存建築占地7000平方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思塘古建築群
  • 位於:貴州省思南縣駐地思塘鎮
  • 朝代:明清
  • 東面:瀕臨烏江
簡介,歷史,建築,萬壽宮,曠繼勛紀念館,周和順鹽號,

簡介

思塘古建築群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清府城古建築群。城北隅思南府文廟建於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依山而建,廟前泮池與大成殿後崇聖祠間高差達16.5米。大成殿面闊22.4米,單檐歇山頂,四周設石雕欄。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這裡是思南地下黨活動中心,現辟有烏江博物館。城中街有萬壽宮,舊名水府祠,明萬曆二年(1574年)府城張姓在此修祠,清嘉慶六年(1801年)重修,改名萬壽宮,占地2405平方米。山門臨街,門內建石牌坊,正廳前有拜廳,後有觀音堂、關聖殿等。現僅存石牌坊、戲樓等。城區安化街有曠繼勛(1898-1933)烈士故居,木結構四合院,占地500平方米。思塘府城內還有府後銜的華嚴寺、安華銜的永祥寺、王爺廟等文物古建築。
思塘古建築群位於貴州省思南縣駐地思塘鎮,是明清思南府城古建築群。府城南北長,東面瀕臨烏江。明洪武五年(1372年)置思南宣慰司,永樂十年(1413年)改為思南府,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始建府城土城(安化古縣城,今思南縣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改甃以石,有城門五座。城北隅有思南府文廟,坐西向東,臨街,現存建築占地7000平方米。2006年5月25日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思塘即思南縣城,這是一座古老的城鎮。元代在這裡設立水特姜長官司,明初改水德江長官司,思南宣慰司遷駐於此。永樂十一年(1413年)改為思南府,是貴州建省時的八府之一。城池沿烏江依山而築,設有永安門、中和門、遵化門和濟江門。思塘是烏江下游的重要碼頭,舟楫上達文家店,下經四川涪陵入長江,是川鹽入黔孔道。自明以來,商賈輻輳,人多殷實,城中居民皆流寓,以陝西、江西移民為多。思南文化興起較早,人“多讀書,樂仕途”,留下許多歷史遺蹟,一直延伸到近代。2006年經國務院批准,思南觀音閣、文廟、中天塔、萬壽宮等古建築及曠繼勛故居一起申報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思塘城西的中和山,山色蔥蘢,夏季清涼,有“中和夏緣”之譽。宋代在山頂建華嚴寺,是貴州古剎之一。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建觀音閣,閣中藏書甚富,貴州巡撫郭子章題額“寶藏”。文人常在寺中靜室讀書,王陽明的再傳弟子、思南人李謂在此傳播王學,被稱為“南國躬行君子,中朝理學名儒”。數百級石階通達山頂,沿路多有摩崖、石刻,李謂大書“中和”二字,清雍正間翰林石渠有《中和山記》石刻。半山腰上有一座木牌樓,“黔南名剎”、“花梵連雲”匾額是明大學士呂大器所題。山門上橫書“古剎雲封”四字,觀音閣數十株古柏至今猶存。佛、道、儒都在此會聚,旁邊建三元殿、壽福殿、準提庵、玉皇閣。
思南是貴州第一批建府學的地方,永樂十一年將思南宣慰司學改為思南府學。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建思南府文廟,它是思南文教興起的象徵。文廟建築依山勢逐級升高,上下高差6.5米。廟前有“道冠古今”坊和“德配天地”坊,照壁左為“禮門”,右為“義門”,泮池上有龍鳳浮雕的石拱橋,在中軸線上建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崇聖殿和追封殿,側邊為思南府儒學。民多好學,講學之風日盛。隆慶年間李謂在知府田稔支持下辦起了傳播王陽明學說的為仁書院。以後,在府城中又辦斗坤書院和大中書院。
貴州的科舉考試,原先附於雲南,考生長途跋涉,行旅艱難。嘉靖九年(1530年),思南人田秋中進士,任禮部給事中,上書奏請貴州單獨開科,由是貴州人有更多機會參與全國競爭。有明一代,思南府中進士者12人,為全省各府之冠。為了鼓勵多出人才,城中出人才,城中建有儒林坊、登科坊、世科坊、登雲坊、登俊坊、進士坊和青雲得路坊。萬曆年間,在城北椅子山上建了一座“中天塔”,高40米。它是一座七層七檐的六角攢尖頂磚塔,正面門額為“鼎峙中天”,有“雁塔題名”之意,故“雁塔標霞”成為思南八景之一。
思南城中多江西“商賈宦逝之裔”,到了清代,江西客商更大批湧入,先是將臨江的水府祠加以擴建,嘉慶六年(1801年)將其改建為萬壽宮,成為江西會館。萬壽宮占地2400平方米,臨街建有石牌坊、門樓,內有戲樓、正廳和兩廂。正殿後是觀音堂,左為關聖殿,右為紫雲宮,側為梓潼宮。
思南地近四川,又有烏江舵運之便,較早接受革命思想。思南人曠繼勛是紅軍著名將領,思南共產黨組織也很活躍。曠繼勛故居在思塘鎮安化街,因家境貧寒,住在一個普通的四合院裡。曠繼勛20歲離開家鄉,投入川軍部隊,從士兵升到旅長。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9年率部隊舉行遂寧射洪起義,樹立中國工農紅軍四川第一路軍大旗。次年任紅六軍軍長,與賀龍的紅四軍在湖北公安會師,合編為紅二軍團。後攻占岳口、仙桃等地,把洪湖、湘鄂邊、鄂北、鄂西北等革命根據地連成一片。繼任紅四軍、紅二十五軍軍長,在四川通江建立川陝革命根據地,曠繼勛任川陝臨時革命委員會主席。1933年被張國燾誣為“國民黨改組派”而被捕,殺害於四川通縣洪口場,年僅33歲。後追認為烈士,重修曠繼勛故居。

建築

萬壽宮

萬壽宮位於思唐鎮中山街,始建於明正德五年(1510年),重修於明萬曆二年(1574),
總面積2405平方米。是思唐鎮又一一古建築。臨街為山門,整個建築群包括戲樓,正殿、兩側廂樓等。其中戲樓由數以百計的木質斗拱支撐巨大層頂。結構獨特,造型優雅。

曠繼勛紀念館

曠繼勛紀念館位於思唐鎮文化街,占地80平方米,是紅軍高級將領原紅四軍、二十五軍軍長,鄂豫皖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曠繼勛的故居,故居按照原有建築結構而建,館名為原中央軍委副主席劉華清所題,現為貴州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933年6月在川陝蘇區洪口特區,曠繼勛同志被張國燾秘密殺害。一九三七年在延安批判張國燾錯誤時,毛澤東同志就說過:“曠繼勛同志是好同志,被張國燾錯誤迫害,應做烈士待遇。

周和順鹽號

安化街與和順號是貴州省思南縣的文化品牌。和順號全稱“周和順鹽號”,因鹽號主人住的是“桶子屋”,當地人習稱“周家桶子”。“桶子屋”又叫“印子屋”,是貴州人對四合院的形象稱呼。這類建築,所在多有,但作為著名商號保存至今者寥寥無幾。因此之故,完好無損的和順號,作為文物,彌足珍貴,具有重要歷史價值和科學、藝術價值。
思南位於貴州第一大河——烏江中下游,那裡有個烏江文化博物館,生動形象地向觀眾展示:早在元代即於此設定水特姜長官司,明初改為水德江長官司。洪武二十三年(1390),思南宣慰司遷治水德江。永樂十一年(1413)廢思南、思州二宣慰司,設貴州布政司,置思南府,治水德江。弘治十四年(1501)築土城。正德間城毀,旋即補修。嘉靖三年(1524)續修。二十八年(1549)加土坯,甃以石。三十八年(1559)又廣於前。萬曆二十年(1592)重加修葺。三十年(1602)改水德江長官司為安化縣,府縣同城。清光緒六年(1880),安化縣遷治大堡場(今德江)。民國二年(1913)改思南府為思南縣,設思塘鎮,以烏江東岸有思塘山(今稱萬聖山)而得名。
城區沿烏江西岸依山修建,呈六級階梯。現有環城路、江村路、城牆路、府后街、中山街、安化街、中和街、文化街、河街和環街等街巷。其中安化街兩側尚存眾多文物古蹟,諸如永祥寺、和順號和曠繼勛故居等等。和順號有口石水缸,正面楷書陽刻對聯一副:“異草培安宅;池魚泄化機。”鹽號主人姓周不姓安,何以稱“安宅”?原來是對聯作者將“安化”二字巧妙嵌入聯中,使安化更加深入人心。
歷史悠久的安化街位於思塘鎮西南隅。據有關部門統計,安化社區廣袤1.2平方公里,居住著2356戶、7468位各族居民,其住房31.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