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疾病本質,疾病症狀,疾病特點,心理原因,表現症狀,疾病分類,心理模型,治療方法,疾病危害,疾病預防,臨床表現,
疾病本質
強迫症是當患者把一些正常的生理心理現象當做不正常的東西而極力擺脫並產生強烈的痛苦的心理衝突,並進入惡性循環,形成強迫性對立思維。
簡單的說:強迫症=正常的心理現象+擺脫。
強迫症的治癒=放棄“擺脫”=接納正常的心理現象=為所當為。
禪宗有個故事恰好在說明這個問題:
禪宗五祖考量弟子們的才智,就讓他們各自學一首偈語。大弟子說: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台,勤勤常拂拭,莫使惹塵埃。五祖不以為然。後來的六祖惠能說:菩提本無樹,心非明鏡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五祖深以為然,便將衣缽傳給惠能。其中大弟子所要表達的含義是:心靈是神聖的,不可有絲毫的私心雜念,要時時刻刻地“鬥私批修”。惠能的意思是:大腦的功能不是理想的東西,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它所能想的,能感受到的都是正常的反應,有些是痛苦的,但絕不能像塵埃那樣去掃撣。企圖去掃的結果必然是失望以及絕望。
大弟子的作為恰好是神經症、強迫症的產生條件。惠能的作為才是正常人或治療強迫症的條件。
正常人從不為睡眠做任何努力,只是出於習慣臥床而已; 失眠症患者天天為睡好覺,想方法設法去陷入惡性循環。
強迫症治療的著眼點應放在體驗上,而非說理上。即去做,去指導他做。通過做完成體驗,通過體驗達到領悟。體驗後的理解才是真正的理解。神經症的治療靠直接經驗而非間接經驗。
有一位女士終日惶恐不安,她的煩惱是自己頭腦中總有企圖殺人的念頭,害怕這種念頭真的會產生殺人的聯想並伴隨著極端的恐懼和痛苦。此女士所患疾病叫強迫症,又稱強迫性神經症。在強迫症中還有強迫性行為。比如反覆洗手、反覆核對檢查、反覆詢問等。
心理分析大師弗洛伊德說強迫症的本質:“一個人自相搏鬥”,由於自相搏鬥的內在衝突不斷延續,強迫症也不斷擴展,形成惡性循環的“怪圈”,從而使病人陷入痛苦的深淵。
疾病症狀
強迫症是一組以強迫症狀(主要包括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神經症。強迫症在臨床上並不少見,美國的一項調查顯示強迫症患病率大約為1%,1982年我國曾經做過一次12個地區的調查,結果顯示強迫症的患病率為0.3‰。實際上,這個數字遠遠低於實際的患病率。結合臨床實踐,估計國內的強迫症大約有500-1000萬,患病率約為5‰~10‰。80%的強迫症在25歲以前發病,男性比女性多。
強迫症狀括:
②強迫行為 患者反覆做一些沒有必要的行為,如反覆檢查、反覆洗手、反覆計數以及儀式性動作等等。
強迫和焦慮就像一對雙胞胎一樣,強迫症患者往往會有明顯的焦慮症狀。
強迫症狀一般具有以下特徵:
1、患者明知強迫症狀不對,可無法控制,因為一旦控制不去做,就會出現緊張,心慌等嚴重的焦慮表現,為了避免焦慮的發生,患者只好去想、去做。這個特點稱之為有意識的自我強迫和反強迫。
2、患者能夠意識到這種強迫的意識和衝動來自於自我,而不是來自於外界,是自己的想法。
新得病的強迫症患者一般都會有明顯的有意識的自我強迫和反強迫;如果患者患病時間較長,那么他可能已經適應了這種強迫症狀,因此自我的強迫和反強迫變得不那么強烈。這是診斷強迫症的關鍵點。因為從臨床上看的話,有一些不典型的強迫症患者,發病一段時間後出現了精神病性的症狀,診斷可能會因此被誤改為精神分裂症。因此,及時識彆強迫症狀的特點,並加以合理的藥物治療,對患者的預後有很大的幫助。
還有一種廣義的強迫障礙介紹給大家了解一下,叫做強迫譜系障礙,這一類的疾病具有類似的特點:表現為反覆出現的觀念和/或行為,症狀反覆出現而且難以控制。包括:強迫型人格障礙,軀體變形障礙,疑病症,人格解體,進食障礙,衝動控制障礙,衝動控制障礙(拔毛癖),成癮行為(病理性賭博、強迫性性行為強迫性購物、網路成癮)
疾病特點
強迫症與一般的煩惱的區別在於:煩惱僅僅是單純的煩惱,而強迫症則是企圖消除根本不可消除的煩惱而產生更大的煩惱。也就是說強迫症是雙重的煩惱。
精神科專家指出:長期以來一致認為強迫症治療困難,60年代前,強迫症愈後不良,直到1966年Meyer報告2例強迫症用行為治療取得成功,情況才開始改變,1971年Rachamn創造一種治療方法,稱為”暴露結合應答預防法”(Exposure with response prevention),成為強迫症的有效治療方法,據Foa等(1985)的資料採用這種方法治療200多例強迫症,65--75%得到好轉,隨訪時保持良好。
心理原因
心理專家認為強迫症的出現主要還是源於患者的內心環境,那么是什麼心理環境誘發了這種以不合理思維和異常行為為表現的精神心理疾病呢?
一.恐懼無自信之心
在現實的危險前產生恐懼感是人之常情,如果不恐懼可能反而有問題。但有些人會將原本正常的恐懼進行誇大,製造出大量想像的恐懼。他們往往會不停地想像著自己面臨恐懼的情景,預演的都是失敗、受傷害的情景。
很可能到時候什麼也沒有發生,但一切都已經在當事人的頭腦中發生過,並帶來了相當的痛苦。他們可能對細菌恐懼、對殺人恐懼、對死亡恐懼、對愛滋病恐懼等等。我們處處可以看到那顆因為恐懼而不安的心。因為恐懼,他們的生活變得危機四伏,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還在很大程度上為包括強迫症在內的神經症的出現創造條件。
二.難以自控的焦慮
有些患者總是莫名其妙地產生出一些令自己焦慮的想法(如怕自己被病菌感染等),於是開始利用某些思維去對這些焦慮想法進行中和,這就造成致焦慮性的強迫思維的出現。
另外,有些人為了減少焦慮情緒,而衍生出了強迫行為,如通過反覆洗手來減輕污染感的情況以及通過多次檢查來避免疏漏就是這一類型的典型例證。另有一些人,表現為旨在減輕焦慮的精神儀式、認知儀式,這在患者有意遏止傷害性想法時比較常見,是患者用來緩和焦慮的隨意行為。
表現症狀
白領強迫症典型症狀
1.無法控制自己總愛熬夜
下班後本來挺累的,但是回家後睏倦感就變成了亢奮,便開始上網、看小說、看電影、玩遊戲,然後無法自拔。玩遊戲的時候總是想著下一局就是最後一局,看連續劇則想著看完這集就睡覺。結果每次都食言,越夜越興奮……其實,這正是很多白領患上“晚睡強迫症”者的共同特點。工作所迫、生活習慣所致、緩解壓力的需要、打發時間等,是他們給自己找的“晚睡晚起”的理由。
2.總是懷疑自己有問題
每次出門前都“一步三回頭”,總是懷疑門沒鎖好;經常已經走到小區門口,又爬上樓梯跑回去打開所有的門,逐個檢查一遍,再鎖一遍。有時候和朋友出去吃飯,走到餐廳門口突然想起車門是不是沒鎖,又神經兮兮地返回去查看。出現這樣的問題是否就要看心理醫生呢?
3.多次重複無意義行為
手機24小時不離身,儘管開著鈴聲,但每隔幾分鐘就要下意識地看一下手機,唯恐漏掉了簡訊、電話;早上睜眼第一件事就是上網,網頁幾秒鐘刷新一次,不放過任何一點更新;經常毫無原因地重複同樣的話語幾次;反覆洗手,每次都要花好長時間……這些強迫行為已經在越來越多的人身上出現。
案例簡述心理強迫症的表現:
患者情況:蔣某,湖北籍,女,36歲,已婚,大學老師。
蔣某自幼家境貧寒,父親沒什麼文化,一次偶然曾看過父母做愛的樣子。後來長年跟著親戚長大,一直依賴都伴有自卑情緒。從國中起,蔣某對人的兩性關係特別敏感,不敢正眼直視男生,與男生交流會出現見、緊張心跳加快、臉紅、發抖的現象,漸漸的竟然出現恐懼親密家人外的幾乎所有人,極力迴避與性有關的問題但又控制不住偷偷觀看相關的知識。並且常常幻想與生活無關的問題,漸漸的使自己的思維難以控制,情緒煩躁不安。
在讀高中的期間有一次被某位男老師發現看黃色作品,這個老師以後就常以輔導課外學習為名與蔣某私自相處,後來竟發展為發兩性關係,兩人性關係持續數年,但卻一直未被外人發現,對此蔣某有強烈犯罪感,自己強烈的自卑感和罪惡感使自己無法自拔。成年後對該老師感情複雜,自己的心理也變得尤為複雜。
後來蔣某結婚後性生活壓抑,與丈夫性生活不和諧。但患者自己還是比較渴望治療,甚至在患者上大學學習的是心理學專業,但一直多年來自己多次的嘗試和多方求治都沒有使情況有明顯好轉。患者又出現了無法中斷思考,令其精神痛苦不堪。
疾病分類
強迫症的一般問題臨床上,將強迫症分為兩類,即強迫觀念為主無明顯強迫行為和伴有顯強迫行為者。強迫觀念為主者包括強迫想法,想像和衝動;強迫行為指重複出現的儀式動作。但是這種簡單的分類方法並不適合心理治療。
心理模型
強迫症的心理模型
1.強迫想法和焦慮有關。
2.強迫行為(外顯的或隱匿的)是隨意行為,旨在減輕焦慮和不適。但焦慮減輕導致強迫被強化。
3.為了防止發生強迫想法和焦慮,症人常有迴避行為,但迴避行為阻止了對焦慮想法和暴露。根據上述心理模型。治療策略應當是促進症人對恐懼刺激的暴露,同時又鼓勵他們會議上暴露的儀式和認知迴避而不易發現,這就需要醫生進行全面細緻的檢驗和評估。
治療方法
暴露結合應答預防的步驟
1.仔細考慮對一切以往迴避的情境進行暴露。
2.對恐懼刺激和想法的暴露進行指導。
3.儀式動作和迴避行為,即反應預防。暴露的實施和反應預防的細節都要考慮並和病人事先討論,示範,自我練習都可採用以促進治療實施。
無外顯強迫行為和強迫症的治療方法治療更困難一些,基本原理相似,只是精神儀式和認知迴避不易認識,也更維干預,治療方法的兩種,其一稱為”習慣化訓練”,另一種稱為”思維停止法”,這兩種方法實施時還有很多具體細節要注意考慮。
疾病危害
強迫症源於某些猛烈的精神身分,強而不平衡型的人易得本病,其性情客觀、任性、暴躁、好勝、自製本領差,多數患者具備精神虧弱性情,自幼怯懦怕事、怕出錯誤、對自己缺少信念,遇事非常謹慎,反覆思惟,過後不竭嘀咕並屢次查抄,總但願到達精美絕倫。
強迫症患者可表現為強迫疑慮、強迫回憶、強迫性窮思竭慮、強迫性對峙思惟。強迫症的疑慮指患者對本身的舉動是否精確,發生沒必要的疑慮。
強迫回憶是指患者對本身作過的事,或可有可無的事反覆回憶;強迫性窮思竭慮是指患者對日常毫無意義的事變得反覆思慮不能節制,強迫性對峙思惟是指當呈現一種觀點時會不禁自主地呈現另外一種對峙的觀點,危害很大。
疾病預防
參加集體性活動及文體活動,多從事有理想有興趣的工作,培養生活中的愛好,以建立新的興奮點去抑制病態的興奮點。
採取“順應自然,為所當為”的態度:有強迫思維時不要對抗或用相反的想法去“中和”,要帶著“不安”去做應該做的事;有強迫動作時,要理解這是違背自然的過度反應形式,要逐步減少這類動作反應直到和正常人一樣,堅持練習,必然有益。
注意心理衛生,努力學習對付各種壓力的積極方法和技巧,增強自信,不迴避困難,培養敢於承受艱苦和挫折的心理品質,這是預防的關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