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果熟,有桂味、米枝、井崗紅糯、中山
狀元紅、尚書懷、
青皮甜、九里紅、進奉、水塔古、大水古、禾雀蛋、靚皮、掛綠、
紫娘喜、稱砣荔、山枝、酸公、曱甴乸等18種。桂味是從化名優
荔枝品種之一,植株高大,樹勢壯旺,枝條疏散而細長,趨於向上生長,樹冠呈半球形,葉長橢圓形,葉色淡綠有光澤,葉緣稍向內卷先端短尖,花穗長花枝細,從果實外觀分“大紅”和“鴨頭綠”兩個品系,“大紅”
桂味果皮全淡紅,“鴨頭綠”果肩上有墨綠色斑塊,果皮淡紅,果圓球形或近球形中等大,單果重15~22克,果頂渾圓果肩平果梗細,果皮薄龜裂片凸起呈不規則圓錐形裂片峰尖銳刺手裂紋縫合線明顯,果肉乳白色肉質厚實爽脆清甜多汁有桂花香味,種子
中焦核占多數,果實可吃部分占全果重的75%~80.8%,100毫升果汁中含
維生素C 26.84~29.48毫升,酸0.15~0.21克,品質風味極佳,經濟價值高,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下旬開花,6月下旬至7月上旬果實成熟,種植面積較多的有太平、神崗、江埔、溫泉、城郊等地,1985年統計全縣種植
桂味荔枝7.15萬棵;水廳
桂味是桂味品系中之極品,果實成熟時,果肩部位有墨綠色斑塊(稱為“鴨頭綠”),其餘皮色鮮紅,果殼裂片尖突刺手,平均單果重21克以上,果肉白臘色,質爽脆味清甜,有桂花香味,質特優,殼硬,較耐貯運,小核居多,剝開果殼用紙包果肉,不見半點水跡,江埔白田崗
新明村種有水廳桂味母樹4棵,經歷年圈枝駁種、嫁接種植,水廳桂味種植面積逐年擴大,市、鎮政府大力推廣,江埔、神崗、太平、城郊、灌村、溫泉等地廣為種植,至2004年白田崗地區的新明村和
南方村種植第2代、第3代水廳桂味面積已發展到700多畝,全市種植第3代、第4代水廳桂味面積1萬多畝。米枝是從化名優
荔枝品種之一,因果肉雪白,像農家的糯米糍,當地人又稱之為“糯米糍”,分“紅皮大糯”和“白皮小糯”兩個品系,“紅皮大糯”稱為“雙殼米枝”葉大果大,果皮厚,皮色鮮紅,裂果較少,“白皮小糯”又稱“單殼米枝”葉小果也較小,皮薄色淡紅,座果率較高,但易裂果,米枝樹勢壯旺,樹冠半球形,枝條細密,且較軟易下垂,葉較小
披針形葉緣波浪狀先端
漸尖,花枝較細
花序較長,果扁心形較大,單果重20.1~27.6克,果形整齊果頂渾圓果肩一邊隆起,果梗斜生與果肩成45°斜角,果皮鮮紅龜裂片明顯隆起呈狹長形縱向排列裂片峰平滑縫合線明顯,果肉乳白色肉厚,肉質軟滑多汁,味濃甜帶微香,種子小多退化或中空,果實可吃部分占全果重的73%~84.4%,100毫升果汁中含維生素C 20.42~36.08毫克,酸0.18~0.26克,品質風味極佳,為
荔枝最佳品種之一,3月下旬至4月下旬開花,6月下旬至7月上旬果熟,米枝種植主要在太平、神崗、江埔、城郊等地;以太平錢崗最聞名,太平鎮錢崗村民種植糯米糍歷史悠久,全村現存百年以上的糯米糍果樹500多棵,其中一棵人稱“米枝王”,樹齡200年以上,樹主幹基部周長2.8米,樹高9米,
冠幅直徑18米,覆蓋面積200多平方米,樹勢壯健,1983年“米枝王”產量達850千克,80年代開始荔枝價格上揚,錢崗村民戶戶擴種糯米糍,1985年全村有糯米糍果樹5079棵,2001年錢崗糯米糍產量達1000多噸,2002年6月錢崗糯米糍在
廣州市農業局舉辦的優質
荔枝品種及標準化栽培鑒評會上,經專家鑑定為名優特色荔枝品種,並通過省無公害生產認證,確定
錢崗村為無公害生產基地,2004年錢崗村糯米糍種植面積增至1000畝,全市米枝種植面積2.84萬畝,占全市荔枝種植面積的12%。井崗紅糯是神崗村民在1984年從城郊高步村的一棵實生母樹(當時樹齡28年)上引種4棵圈枝苗,1987年從第一代樹上取接穗嫁接了90株,1997年被發現為荔枝新品種定名為井崗紅糯,該品種果實皮色鮮紅,果實呈心形,果蒂歪高,龜裂片大比糯米糍凸稍刺手,果肉臘色半透明,肉質嫩爽口不流汁,有糯米糍的風味,
可溶性固形物20.1%,果皮厚不易
裂果,蕉核率80%~90%,味清甜品質中上,植株生長比較旺盛,結果能力強,較豐產穩產,2000年已發展到500株苗,2002年由華南農業大學教授作出鑒評。中山
狀元紅是市果樹科學研究所三將軍果場在1996年從中山市引種35棵,樹勢壯旺,果大平均單果重30克,果皮鮮紅美觀,較穩產,果實可吃部分占65%,品質中上,6月下旬果熟,
大小年結果明顯,正常年景平均株產10千克,2004年株產15千克。尚書懷植株樹冠半圓球形,枝條柔軟而較疏,葉片長橢圓形先端
漸尖,
花序較長花枝細弱分布較疏,果卵圓形或近圓形略帶扁,單果重14.1~18.2克,果皮深紅色薄而脆,龜裂片微隆起而大裂片峰鈍或具稀疏微尖,果肉乳白色,肉質軟滑多汁,味甜帶微香,近果蒂部分有澀味,種子飽滿或焦核,果實可吃部分占全果重48.58%~68.2%,抗逆性強,座果率高,豐產穩產,6月下旬至7月中旬果熟,城郊有零星種植。
青皮甜植株樹冠半圓形,樹勢開張,枝條稀疏凌亂,葉片長橢圓形邊緣呈波紋狀先端漸尖,花枝高大分枝疏,果卵圓形或心形,單果重18.2~21.9克,果皮鮮紅或淡紅微帶黃色,皮薄而脆龜裂片平或微隆起排列不整齊,裂片峰隆起或乳突起,裂紋窄而淺,果頂渾圓,果肉青白色,肉質爽脆味清甜,品質中上,果實可吃部分占全果重的70.4%~77.3%,6月下旬果熟,民樂南樓種有1800多棵。九里紅植株枝條纖細軟垂,葉片長橢圓形先端短尖,果卵圓形,單果重20~20.8克,果頂渾圓,果肩平或一邊微聳,龜裂片較大平滑排列不規則縫合線明顯,果皮深紅色果肉白蠟色,肉質軟滑,肉厚核小多汁,甜味中等微酸,果實可吃部分占全果重的70.9%,6月下旬至7月上旬果熟,九里步果場有種植。進奉植株生勢一般,樹冠半球形,枝條疏且脆,葉片橢圓狀
披針形先端
漸尖,
花序長約23厘米,花枝疏而細弱,果近圓形或卵圓形,單果重21.9克,果皮淡紅色質柔軟,龜裂片乳狀隆起其中夾有小龜裂片,裂片峰微尖有刺手的感覺,果頂渾圓或鈍,種柄較粗,果肉乳白色,肉質稀滑多汁味稍淡,種子較大飽滿,果實可吃部分占全果重的69.1%,較豐產,但皮薄不耐貯,品質中等,3月下旬至4月上旬開花,6月下旬果熟太平、江埔、
桃園等地有種植。水塔古果近圓形,單果重25~28克,果色深紅,肉
白蠟色,種飽滿,味甜多汁,果實可吃部分占全果重的68%~73%,果大豐產,品質中等,4月上旬開花,7月上旬果熟,神崗、江埔、城郊等地有種植。大水古 果成扁心形,單果重20~26克,果色淡紅,形似糯米糍,肉乳白色,肉質軟滑多汁,大核居多,果實可吃部分占全果重65%~70%,4月上旬開花,6月下旬至7月上旬果熟,品質中等,適於山坡地種植,城郊、江埔、神崗等地有種植。禾雀蛋又稱水魚蛋,是實生荔枝的變種,因其果形小而像禾雀蛋而得名,果皮紅有花斑,單果重15~18克,果肉白臘色,肉薄核大,味酸偏淡,果實可吃部分占全果重50%~55%,3月下旬至4月上旬開花,6月下旬至7月上旬果熟,適應性強,豐產穩產,適於山地栽種,桃園鎮雲星流溪河畔有種植,神崗、江埔、城郊等也有類似品種,有人稱為“水魚蛋”。靚皮果成圓形,單果重17~19克,果色暗紅,果皮光滑,肉白臘色,肉質軟滑,味甜多汁,果實可吃部分占全果重的65%~70%,3月下旬至4月上旬開花,6月下旬至7月上旬果熟,品質中等,抗逆性強,太平飛鵝有種植。掛綠果近卵圓形或近圓形,單果重14.4~29.5克,果皮暗紅帶綠色較薄,龜裂片近於平坦並在中部向內微凹,果肉白臘色,肉質爽脆,甜帶微香,種子飽滿而略扁,果實可吃部分占全果重61.5%~76.9%,4月上旬開花,6月下旬至7月上旬果熟,神崗、江埔等地有種植。紫娘喜果扁歪心形,平均單果重53克,果皮紫紅色,龜裂片稍隆起大而粗,果肉白臘色,肉質較軟汁多味甜,最宜鮮食,但核較大,果實可吃部分占全果重68.5%~72.3%,3月下旬至4月上旬開花,6月下旬果熟,太平有種植。稱砣荔果成心形,單果重23~28克,果皮鮮紅,果肉白臘色,種子大,味甜多汁,果實可吃部分占全果重69%~75%,3月下旬至4月上旬開花,6月下旬果熟,品質中等,果大,抗逆性強,豐產穩產,神崗菜地塱有種植。山枝又名過山頭,是實生荔枝,果成卵形,單果重平均12~15克,果色暗紅,果肉柔軟,肉白臘色,味酸帶澀,果實可食部分占全果45%~50%,3月中旬至4月上旬開花,6月下旬至7月中旬果熟,品質下等,種子大,可為荔枝資源研究及選育種提供原始材料。各地均有種植。酸公屬稀有品種,是實生荔枝的變種,太平飛鵝有1棵荔枝,被當地人稱為“酸公”,果形卵圓,皮色暗紅,單果重20~25克,果實可吃部分占全果重55%~60%,果味奇酸,抗逆性強,在遺傳育種上有研究價值。
曱甴乸屬稀有品種,是實生荔枝的變種,太平錢崗有1 棵荔枝,被當地人稱為“曱甴乸”(蟑螂),皮暗紅,核大肉薄,其味如“曱甴”,甚難入口,果成圓形,單果重18~20克,果色鮮紅,果皮龜裂明顯,果實可吃部分占全果重58~62克,果味奇異,抗逆性強,在遺傳育種上有研究價值。